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梗阻性黄疸大鼠可溶性Fas与肝肾功能改变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可溶性Fas(sFas)与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将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胆总管结扎节第7天组(B组)和第21天组(C组 ),每组12只.分别检测各组血清胆红素、ALT、白蛋白、肌酐、尿素氮和sFas.光镜观察肝肾组织的病理改变. 结果B组胆红素、ALT和sFas较A组显著升高(P<0.01 );C组胆红素、ALT、肌酐、尿素氮和sFas较A组显著升高(P<0.01).B组和C组部分肝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和坏死,C组较严重. 结论sFas与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肾功能损害相关,可能通过细胞凋亡起作用 .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70%门静脉分支高位结扎后大鼠肝组织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ax,Bcl-2的表达,以探讨肝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n=30)和门静脉结扎组(n=30).观察术后第12小时和第1,2,3,7,14天的肝脏大体结构和血浆转氨酶的变化.用细胞凋亡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对结扎侧肝细胞凋亡进行定量分析,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未结扎侧肝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脏组织中Bax和Bcl-2 mRNA的表达.结果 70%门静脉分支高位结扎后,结扎侧肝叶以细胞凋亡的方式呈进行性萎缩变小,对侧则以有丝分裂的方式成比例地代偿性增生.全肝的总质量维持恒定,肝脏功能基本保持正常.结扎侧肝组织中以Bax mRNA的升高为主,而未结扎侧肝组织中以Bcl-2 mRNA的升高为主.结论 近70%门静脉分支高位结扎后,结扎侧肝脏由于Bax mRNA表达升高引起肝细胞大量凋亡,未结扎侧由于Bcl-2 mRNA表达升高引起肝细胞增殖,在维持全肝的质量和功能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对肝硬化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6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10):肝硬化组(C组)、肝硬化+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C组、I/R组和R组采用四因素综合法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I/R组和R组在肝硬化模型制备成功后1周制备大鼠70%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R组于缺血前10 min开始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μg·kg-1·min-至再灌注结束.于再灌注4h时取静脉血样和肝组织,测定血清ALT和AST活性、肝细胞Bcl-2和Bax表达及肝细胞凋亡情况,计算细胞凋亡指数,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C组比较,I/R组血清ALT和AST的活性升高,肝细胞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0.05);与I/R组比较,R组血清ALT和AST的活性降低,肝细胞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R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轻于I/R组.结论 瑞芬太尼可减轻肝硬化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平衡肝细胞Bcl-2与Bax表达而抑制肝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梗阻性黄疸大鼠胆道引流时机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不同引流时机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生物素标记(TUNEL)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阻塞性黄疸大鼠胆道不同时机引流时肝脏组织细胞增殖、凋亡状态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胆总管结扎后,随结扎时间的延长TBIL、ALP、ALT及细胞凋亡增加,结扎7d后肝细胞凋亡达高峰,14 d、21 d有_卜降趋势,胆道引流后,TBIL、ALP、ALT、凋亡指数(AI)迅速下降,早期引流(3天以前)下降程度明显高于晚期(7天以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阻塞性黄疽过程中,bax蛋白表达越强,bcl-2蛋白表达越弱,AI亦越高.结论 早期引流有利于改善肝功能、降低肝细胞凋亡率,bcl-2和bax蛋白均参与了阻塞性黄疸肝细胞凋亡的凋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在慢性梗阻性黄疸大鼠中的表达与肝脏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60只SD大鼠被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慢性梗阻性黄疸组(B组)两组,每组每时段6只.分别于造模后第1、2、3、4、5周抽取大鼠静脉血检查肝功能,显微镜目镜刻度下测量大鼠胆总管直径,免疫荧光法检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在肝脏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肝纤维化三项,光学显微镜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第4周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再通.结果 慢性梗阻性黄疸组大鼠术后总胆红素升高,胆总管直径扩张,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肝细胞变性,并有纤维增生性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慢性梗阻性黄疸组肝组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表达增强,肝纤维化三项术后第3周起明显升高.胆总管与十二指肠端侧吻合再通后黄疸缓慢消退.术后第3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表达及肝纤维化三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慢性梗阻性黄疸大鼠肝组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表达增强,与肝脏的纤维化的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梗阻性黄疸大鼠门静脉阻断期间给予低温灌注自制肝保护液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72只大鼠行胆总管结扎1周后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胆道再通,仅游离门静脉);门静脉阻断(PVO)组(胆道再通后,行PV0 1.5 h);乳酸林格液灌注组(胆道再通,PVO过程中将4℃乳酸林格液注入门静脉肝侧);自制肝保护液灌注组(胆道再通,PVO过程中将4℃自制肝保护液注入门静脉肝侧).于术后0,6,24 h采集肝组织标本,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bcl-2,bax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VO组术后个时间点肝组织bcl-2蛋白略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个灌注组肝组织bcl-2蛋白表达在术后6,24 h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自制肝保护液灌注组升高更为明显(均P<0.05);PVO组术后6,24 h肝组织Bax,e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及肝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均P<0.05),两种灌注液均能明显抑制Bax和easpase-3蛋白表达的升高和肝细胞凋亡率的增加(均P<0.05),且自制肝保护液的以上作用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自制肝保护液对合并梗阻性黄疸的PVO具有肝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线粒体途径的肝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大鼠梗阻性黄疸肝脏保护作用的相关研究。方法:采用胆总管结扎方法建立大鼠梗阳性黄疸模型,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18只,梗阻性黄疸(B)18只,梗阳性黄疸+STAT抑制剂雷帕霉素RPM处理组(C)18只。分别于术后1、3、5d处死大鼠,显色基质法测定各组内毒素含量,取肝脏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RT-PCR测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表达。结果:B和C组TNF-α mRNA表达水平均增加,B组较C组内毒素水平含量低,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表达水平低,SOD活性相对高,MDA含量低,有显著差异。结论:梗阻性黄疸时TNF-α表达明显升高,通过雷帕霉素干预,肝组织TNF-α 的表达下降,SOD活性增加,MDA含量减少,可防止梗阳性黄疸所致失控性炎症反应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健康成年SD大鼠60只,体重250 ~ 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n=20):假手术组(S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氟比洛芬酯组(FA组).采用阻断左肺门6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肺缺血再灌注模型.FA组开胸前15 min经股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 mg/kg.于左肺门再灌注120 min时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计算肺湿干重比和凋亡指数,检测肺组织NF-κB活性、Bcl-2和Bax蛋白表达,计算Bcl-2/Bax比,并观察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FA组肺组织湿干重比、凋亡指数和NF-κB活性增强,Bcl-2和Bax蛋白表达上调,IR组Bcl-2/Bax比降低,FA组Bcl-2/Bax比升高(P<0.01);与IR组比较,FA组肺组织湿干重比、凋亡指数和NF-κB活性降低,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cl-2/Bax比升高(P<0.05).FA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较IR组减轻.结论 氟比洛芬酯可减轻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抑制NF-κB活化,改善Bcl-2和Bax平衡,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缺血后处理(IPO)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机制中关于线粒体途径发挥的作用.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3组,IRI组和IPO组建立肝移植模型,IRI组受鼠在供肝植入后,立即开放门静脉恢复血液供应 ;IPO组受鼠在门静脉完全开放前行IPO,即对门静脉行开放60 s、夹闭60 s,共重复6次.假手术组大鼠在开腹后仅游离肝周韧带,未进行肝移植.术后6 h(IRI组和IPO组为血流完全开放后6h,下同),取各组受鼠的血液和肝组织样本,检测肝功能,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肝组织B淋巴细胞因子-2(Bcl-2)mRNA和Bcl-2共存蛋白质(Bax) 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细胞色素C(Cyt-c)蛋白的表达,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组织的细胞凋亡与坏死率及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变化,电镜下观察肝细胞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IRI组和IPO组肝功能明显受损(P<0.05),肝组织Bax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Bcl-2 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Cyt-c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细胞凋亡坏死率明显增加(P<0.05),肝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明显下降(P<0.05).而IPO组以上各项指标的改变均较IRI组明显减轻(P<0.05),肝细胞线粒体的形态结构改变也明显改善.结论 IPO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途径来减轻大鼠肝移植中肝脏的IRI.  相似文献   

10.
李蔚  邬善敏  温暖  陈辰  蔡杰 《腹部外科》2013,26(1):65-67
目的 研究解偶联蛋白-2(UCP-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梗阻性黄疸及胆道再通大鼠肝脏中的表达与肝功能及超微结构改变的关系.方法 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梗阻性黄疸1周组(B组)、梗阻性黄疸1周胆道再通1周组(C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UCP-2、PPARγ蛋白在肝脏中的表达.结果 血清DBIL、TBIL、ALT水平:B组明显高于A组,C组明显低于B组.PPARγ的表达:B组明显低于A组,C组较B组明显增强;UCP-2的表达:B组明显强于A组,C组较B组明显减弱.在电镜下可见B组超微结构改变较A组显著,C组超微结构改变较B组明显减轻.结论 梗阻性黄疸氧化损伤,造成肝功能及超微结构的改变,解除梗阻有利于肝功能及超微结构的恢复.PPARγ可能参与梗阻性黄疸及胆道再通肝脏的氧化与抗氧化反应,UCP-2可能参与肝脏氧化损伤时氧自由基的清除,减轻肝脏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选择性的效果。方法对35例肝血管瘤患者使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观察血管瘤大小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对35例肝血管瘤患者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随访3个月~2年,术后病灶不同的程度的缩小,并随时间的增加,呈现进行性的缩小,术后3~6个月、6个月~1年、1年~2年病灶平均缩小率为55.4%、78.2%、81.0%。治疗前的临床症状得到均获得好转或消失。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的治疗肝血管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清创性肝切除治疗严重肝外伤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评价清创性肝切除治疗严重肝外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34例施行肝切除术的严重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外伤Ⅲ级9例,Ⅳ级21例,Ⅴ级4例。行清创性肝切除23例,规则性肝切除11例。结果 死亡8例,死亡率为23.53%。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清创性肝切除死亡率明显低于规则性肝切除,2种术式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清创性肝切除为治疗严重肝外伤的有效措施,清创性肝切除操作简单,失血量少,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采用精准肝蒂解剖法行肝段切除术的术前评估以及手术技术要点,并初步评估其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104例行解剖性肝段切除术的病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精准肝蒂法组(44例,简称精准组)和常规切肝法组(60例,简称常规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并进一步对其中之原发性肝癌病例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1)两组病例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常规组与精准组两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0.208;t=1.844,1.266);精准组入肝血流阻断率较高(P=0.001),入肝血流阻断时间和手术时间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t=3.849,3.574).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P=0.988)、住院日(P=0.509;t=0.6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原发性肝癌(包括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两组切缘阳性率、脉管阳性率及病理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5,0.630,0.769).(3)所有病例均获得2年随访,与常规组比较,精准组的无病生存时间(P=0.012)、总生存时间(P=0.006)、中位生存时间[(16.5±4.5)个月比(7.8±3.8)个月]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准肝蒂解剖法可以达到和传统的肝切除术相同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对原发性肝癌在保证切缘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肝星状细胞(HSC)是肝脏内重要的非实质细胞之一,可分泌、释放多种胶原纤维和细胞骨架蛋白参与肝脏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正常状态下,HSC通过调节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合成和降解维持肝脏正常的组织结构;肝脏损伤时,HSC被激活,活化的HSC导致细胞外基质的增加是肝纤维化形成并最终导致肝硬化、肝衰竭的主要原因。因此,深入研究HSC在肝脏疾病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并研究与HSC相关的治疗策略,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Reconstruction of hepatic organoid by hepatic stem cell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Recent advances in culture methods, stem cell research, and tissue engineering provide clues for making tissues in vitro that are functionally and structurally similar to hepatic tissues. To reconstruct hepatic organoids, two approaches to establish the methods have been proposed: the use of cell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cells and a scaffold (called tissue engineering). Recently, the coculture of hepatic cells (mature hepatocytes, small hepatocytes, hepatoblasts) and hepatic nonparenchymal cells has been reported to form hepatic organoids that possess differentiated hepatic functions. On the other hand, hepatocytes in a roller bottle were shown to form specific structures, consisting of biliary epithelial cells, connective tissue, mature hepatocytes, and endothelial cells. In this review, the studies of hepatic tissue formation in vitro will be summariz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闭合性肝脏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2年2月收治的61例闭合性肝脏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的药物治疗30例(药物组),药物加介入栓塞治疗31例(介入组),比较两组中转手术率、人均输红细胞量、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肝脏损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药物组比较,介入组中转手术率(12.9% vs.30%),人均输红细胞量[(4.2±0.88) U vs.(6.6±1.47)U],平均住院时间[(7.2±5.2)d vs.(22.6±4.9)d]均明显减少(均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19.4%vs.2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闭合性肝脏破裂具有临床疗效稳定,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阻断肝门区域血管的肝段切除术13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肝段切除的安全性,我们开展了O─GTT、酮体比例等测定来检测肝储备功能,预测手术风险,正确选择病人;通过阻断入肝血流所致肝缺血的损伤机制及其防治研究,阐明了丹参注射液能减轻复流后损伤;切除肋弓改善了大肝癌切除的手术显露;最突出的是根据肝门区域的解剖设计一套阻断肝门区域血管的方法,在切除肝段时能缩小断流时肝缺血范围,多保留有血运的肝段,可延长阻断血管时间到2h从容切肝。经上述方法已施行多种肝脏病变(肝癌、肝内胆管癌、转移性肝癌、肝内结石、肝血管瘤等)的肝段切除、中央肝段切除、紧贴或环绕第二肝门的复合肝段切除和跳跃式肝段切除等133例。右肝入肝血管阻断分为右肝动脉和门静脉右干、门静脉右前支、门静脉右后支及右肝动脉相应分支阻断,时间最长达4h8min,3h、2h15min各1例,多数在60~90min。在左肝分为门静脉左干、左外支,左内支门静脉及相应左肝动脉分支阻断,时间最长达85min,多数为30~60min。术后合并症主要为上消化道出血。术后1个月死亡3例,手术死亡率2.3%。  相似文献   

19.
20.
The knowledge of anatomical variations in hepatic artery are of importance to surgeons and radiologists while performing complicated procedures like liver transplantation and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for hepatic tumors. The incidence of accessory left hepatic artery is less common than the right accessory hepatic artery. Here we report an anomalous accessory left hepatic artery arising from common hepatic artery in a 55 year old male cadav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