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国祥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121-122
目的:观察分析甲泼尼龙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1年6月-2014年7月丽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和患者意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甲泼尼龙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免疫球蛋白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恢复时间、ASIA评分和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恢复时间、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都出现3例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脊髓炎患者使用甲泼尼龙和免疫球蛋白进行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恢复时间,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辛脑雾化吸入、甲泼尼龙静滴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4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在抗感染、镇咳祛痰、吸氧、镇静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以细辛脑雾化吸入、甲泼尼龙静滴,对照组应用地塞米松和二羟丙茶碱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细辛脑雾化吸入、甲泼尼龙静滴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手足口病患儿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划分为3组,轻型组18例,中型组22例,重型组8例。3组患儿均行甲泼尼龙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疗程为7天。结果:总有效率轻型组17例,中型组20例,重型组5例,轻、中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与轻、中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发热缓解时间、皮疹萎缩时间、治愈时间比较,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轻中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但对于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欠佳,需根据患儿情况改为其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生大黄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采用甲泼尼龙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生大黄水浸液灌胃治疗,治疗14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5%,对照组为52.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改善时间、尿淀粉酶改善时间、恢复排便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大黄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胰腺炎较之单独使用甲泼尼龙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辅助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甲泼尼龙、维生素B1、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奥美拉唑等静脉滴注,治疗组同时根据辨证情况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对两组患者疗效、自主下地行走、自主排尿恢复、肌力改善2级以上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自主下地行走、自主排尿恢复及肌力改善2级以上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辅助治疗急性脊髓炎疗效确切,能促进脊髓功能恢复,改善临床症状,缩短脊髓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于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共4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儿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如抗炎、雾化吸入、祛痰止咳治疗之外,加以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氧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氧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毛细支气管炎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可靠,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患儿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桥本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例,两组均用甲泼尼龙治疗,治疗组加用天麻钩藤饮治疗。结果:WAIS-R评分操作量表分、WMS-R评分量表分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桥本脑病可改善临床症状,减轻不良反应,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马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12):33-33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巴喷丁胶囊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天及7天后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6.34±1.03)分、(5.11±1.02)分;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7.11±1.11)分、(6.23±1.10)分。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所改善,而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蒋红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6,(5):87+89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COPD的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甲泼尼龙,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10d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FVC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两组的FEV1和FEV1/FVC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泼尼龙治疗急性加重期的COPD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采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并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中痊愈18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达90.63%;对照组患者中痊愈12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达65.63%;经统计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85,P〈O.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辅助治疗小儿大叶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大叶性支原体肺炎患儿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退热、止咳、雾化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分别于治疗后1周、2周进行胸部X线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炎症吸收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胸部X线检查结果提示观察组炎症基本吸收例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泼尼龙辅助治疗小儿大叶性支原体肺炎,可较快缓解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可促进炎症吸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地塞米松对过敏性休克患者急救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石狮市医院进行急救的60例过敏性休克患者,依据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用药组(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单独用药组(单独地塞米松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联合用药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单独用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后,联合用药组患者休克指数低于单独用药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高于单独用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后,联合用药组患者血乳酸水平低于单独用药组,尿量多于单独用药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高于单独用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用药组患者症状体征缓解恢复时间短于单独用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用药组患者的家属满意度高于单独用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临床效果较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24h和48h两种方案的大剂量MP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急性脊髓损伤患者61例,按自愿选择用药方案随机分为两组,即24h组36例和48h组25例。分别于入院时、术后6周和6个月时对脊髓损伤程度按ASIA2000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定,并比较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治疗组感觉和运动功能均有所恢复,但运动功能恢复较慢,两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48h用药方案有增加患者肺部感染的可能。结论:选择24h用药方案治疗早期急性脊髓损伤较好。 相似文献
14.
杨俏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6,(5):107-108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5例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吸氧、抗感染、化痰等基础治疗,同时予阿奇霉素静滴,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甲泼尼龙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住院时间、3周后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5例患儿治疗过程中,仅观察组中1例出现面部潮红,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2%。结论: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氨溴索联合甲泼尼龙对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缓解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山东省枣庄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哮喘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止咳平喘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0.3~0.5mg/kg·天),试验组则静滴甲泼尼龙(2mg/kg·次,每天2次),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中总有效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喘憋、湿性啰音、肺部哮鸣音等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甲泼尼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作用迅速,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2010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在心电监护配合除颤器下,给初始剂量为200mg5分钟内静脉注射,然80mg静点2次,日,1周后逐渐减量;对照组地塞米松37.5mg5分钟内静脉注射,然后15mg静点2次/日,并进行疗效比较。治疗前、治疗4天分别记录症状、体征,化验血气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支所管哮喘均为重度发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脉血气分析:PaO2平均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天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90.O%,对照组缓解率为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0.01);治疗组PaO2值为(82±2.4)mmHg对照组PaO24值为(65±2.6)mmHg,治疗后两组PaO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支气管重度发作过程中甲强龙早期缓解哮喘效果佳,可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体外培育牛黄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剂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于武汉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治疗的96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患儿是否联合使用体外培育牛黄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在常规抗感染等治疗及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口服治疗基础上[10 mg/(kg·d),每天1次,口服3天停4天,7天为1个治疗周期,共4个周期]对照组热程满7天联合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剂[2 mg/(kg·d),每天1次,连续用药5天]治疗;试验组予体外培育牛黄(每次0.15 g,每天2次,疗程5天)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体温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炎症因子[包括血清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免疫学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CD4、CD8、CD4/CD8)]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87.50%(42/48)]明显高于对照组[70.83(34/48),χ~2=5.12,P0.05],试验组体温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血清WBC、CRP、PCT、IgG、IgM、IgA及CD4、CD8、CD4/CD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各血清指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体外培育牛黄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剂治疗可提高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复苏合剂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治疗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气指标、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中重度ARD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苏合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急性肺损伤(Murr...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进口片剂(A)为对照品,评价国产片剂(B)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分组试验设计,18名健康成年男性受试者分别以150 mL牛奶空腹送服单剂量40mg测试品和对照品,按设计采集14h内动态血标本;用一改进的HPLC测定血浆药物浓度,以非房室模型计算AUC和t1/2,tmax和cmax为实测值。按新药审评标准对AUC和cmax进行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以判定两制剂是否生物等效。结果对照品和测试品的tmax分别为(2.1±0.5) h和(1.9±0.5)h,cmax分别为(572.6±121.7)ng·mL-1和(597.6±119.8)ng·mL-1,AUC0-∞分别为(2571.2±647.4)h·ng·mL-1和(2528.4±558.8)h·ng·mL-1,t1/2分别为(2.3±0.4) h和(2.2±0.4)h;片剂B相对A的平均生物利用度为99.62%。结论统计分析显示,测试片剂B与进口对照片剂A具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