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国内外学者对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远处转移机制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随着对直肠及其邻近解剖结构研究的深入,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经典的直肠癌外科治疗术式一腹会阴直肠切除术已降为最后一种选择,各种形式的保肛手术成为直肠癌外科治疗中的首选术式。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直肠癌的外科治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高发恶性肿瘤,易发生肝转移。消融治疗与外科切除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有效且安全的局部治疗方法,可在全身治疗有效的基础上,有效控制局部病灶,延长患者生存期。药物治疗的进步使很多既往不宜局部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获得了局部转化治疗机会。然而对于不同治疗目标、不同肿瘤负荷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消融治疗与外科切除干预的时机以及术式尚没有明确的界限。本文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消融治疗与外科切除的研究进展以及治疗时机选择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Gu J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21):1607-1609
在我国,直肠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长期以来,直肠癌的治疗一直沿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外科医生在直肠癌的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诊断和治疗手段的出现,包括应用MRI对直肠癌患者的术前精确分期,新的化学药物和靶向药物的研发,新型三维适型放疗技术的发展,外科吻合技术及微创外科技术的进步,已使直肠癌的治疗有了较大的发展;相当一部分直肠癌在外科就诊后不是首选外科手术,包括术前辅助放化疗的多种治疗方法的选择,已经改变了直肠癌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4.
直肠癌的外科治疗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已经是目前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方法。外科手术的发展,特别是学者们对直肠的解剖学和临床病理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对直肠癌手术后标本的标准化评价、手术方式的改进包括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概念及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外科手术等,都使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直肠癌的外科治疗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已经是目前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方法.外科手术的发展,特别是学者们对直肠的解剖学和临床病理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对直肠癌手术后标本的标准化评价、手术方式的改进包括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概念及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外科手术等,都使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直肠癌的外科治疗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已经是目前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方法.外科手术的发展,特别是学者们对直肠的解剖学和临床病理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对直肠癌手术后标本的标准化评价、手术方式的改进包括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概念及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外科手术等,都使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直肠癌的外科治疗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已经是目前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方法.外科手术的发展,特别是学者们对直肠的解剖学和临床病理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对直肠癌手术后标本的标准化评价、手术方式的改进包括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概念及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外科手术等,都使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直肠癌的外科治疗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已经是目前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方法.外科手术的发展,特别是学者们对直肠的解剖学和临床病理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对直肠癌手术后标本的标准化评价、手术方式的改进包括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概念及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外科手术等,都使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直肠癌的外科治疗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已经是目前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方法.外科手术的发展,特别是学者们对直肠的解剖学和临床病理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对直肠癌手术后标本的标准化评价、手术方式的改进包括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概念及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外科手术等,都使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直肠癌的外科治疗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已经是目前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方法.外科手术的发展,特别是学者们对直肠的解剖学和临床病理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对直肠癌手术后标本的标准化评价、手术方式的改进包括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概念及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外科手术等,都使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直肠癌的外科治疗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已经是目前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方法.外科手术的发展,特别是学者们对直肠的解剖学和临床病理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对直肠癌手术后标本的标准化评价、手术方式的改进包括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概念及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外科手术等,都使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直肠癌的外科治疗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已经是目前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方法.外科手术的发展,特别是学者们对直肠的解剖学和临床病理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对直肠癌手术后标本的标准化评价、手术方式的改进包括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概念及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外科手术等,都使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直肠癌的外科治疗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已经是目前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方法.外科手术的发展,特别是学者们对直肠的解剖学和临床病理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对直肠癌手术后标本的标准化评价、手术方式的改进包括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概念及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外科手术等,都使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直肠癌的外科治疗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已经是目前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方法.外科手术的发展,特别是学者们对直肠的解剖学和临床病理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对直肠癌手术后标本的标准化评价、手术方式的改进包括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概念及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外科手术等,都使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直肠癌治疗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纵观中国结直肠外科的发展历程,其技术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基本上与西方发达国家一致。上世纪90年代始,国内结直肠外科陆续成立,结直肠癌外科的治疗模式在少数大型医院日趋标准化、规范化。使结直肠肿瘤患者能够获得更专业的治疗和更好的疗效。但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结直肠癌外科的发展仍存在较大的地域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6.
直肠癌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近二十年来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取得较大进展,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有了新的根治概念和原则[1].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有了显著提高,达到50%~70%,早期直肠癌5年生存率>90%.以下就直肠癌外科治疗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近年,结直肠癌外科无论在临床研究还是基础研究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早期筛查、早期诊断的手段不断丰富;结直肠癌发病相关的信号通路、基因及表观遗传学改变进一步得以揭示;一些用于结直肠癌的预防性药物得到证实和应用;对直肠癌浸润及转移规律的揭示,使大部分低位直肠癌得以保肛,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更多的临床试验支持;预测化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不断被揭示,使得个体化治疗成为目前结直肠癌领域耀眼的亮点之一;靶向药物的应用,显著提高了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新辅助治疗、新型化疗药物及方案的出现,使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率和生存率得到显著改善.总之,以手术治疗为主的多学科联合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模式已经形成,结直肠癌外科的研究已步入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学、药理学及临床医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转化医学时代.现就近年结直肠癌外科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近三十年间,在世界范围对于直肠癌的外科治疗,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全直肠系膜切除等手术理念和新辅助放化疗综合治疗的广泛发展和应用,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明显改善。而我国结直肠外科同道们在顺应世界潮流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对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相关研究,开展了一系列基于我国国情的直肠癌临床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直肠癌外科治疗指南及专家共识。现今,我国对于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已进入个体化精准微创医疗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对我国腹腔镜直肠癌发展的28年做了系统的回顾,并对今后中国直肠癌外科治疗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结肠直肠癌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结肠直肠癌在近年有上升趋势,已占我国恶性肿瘤的第4位。在我国的结肠直肠癌中.约70%发生在直肠,且大多位于中低位直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外科器械的改进及外科医师的不断探索,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有了长足进步。直肠癌手术技术的改进,使其术后局部复发率有了明显降低,越来越多的直肠癌病人在接受综合治疗的同时,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包括术后性功能和泌尿功能的改善、肛门括约肌的保留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手段和方法和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结直肠癌外科治疗新方法、新辅助治疗和靶向治疗近年来国内外进展综述如下. 一、外科治疗手段的进展 目前,结直肠癌外科治疗新方法包括经肛门内窥镜微创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腹腔镜技术、达芬奇操作系统(da Vinci surgical system)、经自然孔道内镜外科技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