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阵发性房颤并高血压患者P波离散度(Pd)、左房内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房颤发作情况的影响。方法将阵发性房颤并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降压药物治疗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对照组给予坎地沙坦,随访1年,观察治疗前后Pd、左房内径、hs—CRP水平及房颤发作情况。结果至随访结束,在长期应用胺碘酮的患者中,对照组房颤复发17例,占81.0%,治疗组房颤复发22例,占95.7%,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22,P〉0.05)。未长期应用胺碘酮的患者,对照组、治疗组在7-12个月时房颤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t=2.823,P〈0.01;t=2.655,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4,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组的Pd、左房内径、hs—CRP均降低(t=4.025-13.546,P〈0.01),治疗后两组之间Pd、左房内径、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4-1.514,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可减少阵发性房颤并高血压患者房颤的复发,降低Pd、左房内径和hs—CRP水平,其效果与坎地沙坦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对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20例)与普罗帕酮组(20例).分别给予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在静脉注射过程中.转为窦性心律后停用。结果普罗帕酮组房颤转复率为75%.胺碘酮组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律时间普罗帕酮组短于胺碘酮组(P〈0.01)。对血压的影响,两组无统计学意义。对Q—T间期的影响,胺碘酮组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组(P〈0.05)。复律后窦律的维持两组均呈下降趋势。但随访1年胺碘酮组对于窦律的维持率高于普罗帕酮组(P〈0.05)。结论普罗帕酮对阵发性房颤的转复率高于胺碘酮,而对于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窦律维持胺碘酮高于普罗帕酮,但胺碘酮组对Q—T间期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炎症在老年性心房颤动(AF)、心房重构的发生及持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88例老年患者,其中持续性房颤组30例,阵发性房颤组30例,窦性心律组28例。所有入选患者进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检测患者外周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水平。结果外周血hs—CRP、ACE水平持续性房颤组为(8.9±2.6)mg/ml、(89.7±11.3)U/L,阵发性房颤组为(4.7±2.3)mg/ml、(39.6±10.6)U/L,窦性心律组为(1.9±0.7)mg/ml、(36.8±10.5)U/L。持续性房颤组外周血ACE、hs—CRP水平高于阵发性房颤组和窦性心律组(P〈0.05),阵发性房颤组外周血hs—CRP水平高于窦性心律组(P〈0.05),阵发性房颤组ACE水平与窦性心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hs—CRP、ACE水平增高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和持续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4.
彭国顺  张士晓  徐慧春 《内科》2007,2(2):171-172
目的 评价胺碘酮与缬沙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P波离散度和最大P波时限(Pmax)的影响。方法 9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被随机分成胺碘酮加缬沙坦组32例,胺碘酮组31例,缬沙坦组33例。对照组34例为正常健康人,观察药物治疗3个月前后心电图Pmax和Pdis的变化。结果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max、Pdis治疗前均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药物治疗3个月后,胺碘酮治疗能改善Pmax和Pdis,但胺碘酮加缬沙坦组改善Pmax和Pdis更显著(P〈0.05),缬沙坦组则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AF患者的Pmax和Pdis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胺碘酮加缬沙坦治疗能显著改善PAF患者的Pmax和Pdis。  相似文献   

5.
何积源 《内科》2009,4(5):710-711
目的观察静脉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快速房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2例阵发性快速房颤患者随机分成胺碘酮组32例和西地兰组30例.在治疗原有心脏病的基础上分别加上静脉应用胺碘酮或西地兰。结果胺碘酮组用药后显效率为65.6%,西地兰组显效率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胺碘酮组总有效率为90.6%。西地兰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静脉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快速房颤转复宴性心律及控制心室率效果好,不良反应轻,持续时间短。但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心电、血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纤颤病人P波离散度的影响,以评价P波离散度判断药物疗效的意义。方法:有阵发性心房纤颤病史的23名患进入观察组,另选23名无心房纤颤及其它器质性心脏病为对照线,测量其P波离散度(PD),观察组在服用胺碘酮15到20天后复查P波最大间期(Pmax)和PD。观察治疗前后和组间PD和Pmax的变化和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max与PD显增加,P分别<0.05,0.01,观察组服胺碘酮后Pmax与PD明显下降,P分别<0.05,0.01,但治疗后PD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PD对预测心房纤颤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对于胺碘酮抗房颤作用的疗效评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与贝那普利联合应用对阵发性房颤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入选7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试药组(口服胺碘酮+瑞舒伐他汀+贝那普利)及对照组(口服胺碘酮),比较两组患者房颤治疗效果、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左房内径(LAD)。结果:经过6个月的随访,与对照组比较,试药组房颤发作次数、房颤持续时间显著下降,总有效率提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且CPR水平、LAD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可以减少房颤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炎症反应,抑制心肌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及P波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后的PAF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单独口服胺碘酮;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段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复律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6、12个月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最大P波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比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缩短(P均〈0.05).瑞舒伐他汀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胺碘酮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效果良好,显著降低CRP水平,显著缩短最大P波时限和P波离散度,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高血压心房颤动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胶乳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15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其中阵发性房颤34例、持续性房颤37例、永久性房颤38例;单纯高血压4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心房颤动组和对照组的hs-CRP分别为(9.75±1.08)mg/L、(3.34±0.53)mg/L,左房内径分别为(43.5±8.5)mm、(31.6±4.3)mm,心房颤动组的hs—CRP和左房内径高于对照组(P〈0.01);持续性房颤组、永久性房颤组和阵发性房颤组的hs—CRP分别为(10.23±1.16)mg/L、(11.34±1.35)mg/L和(7.87±0.59)mg/L,左房内径分别为(45.7±8.9)mm、(47.1±9.7)mm和(37.2±5.8)mm,持续性房颤组和永久性房颤组的hs—CRP和左房内径均明显高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而持续性房颤组hs-CRP、左房内径与永久性房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房内径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58,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hs—CRP明显升高,提示炎症反应在高血压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病伴降发性房颤的疗效及对左房内径、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入选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单用胺碘酮组(Ⅰ组)、胺碘酮加厄贝沙坦组(Ⅱ组)、胺碘酮加曲美他嗪组(Ⅲ组)、胺碘酮加厄贝沙坦加曲美他嗪组(Ⅳ组),每组40例,均服药1年。观察4组治疗前后疗效及左房内径、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4组治疗后.有效率Ⅰ组为46.1%,Ⅱ组为65.0%,Ⅲ组为56.4%.Ⅳ组为74.3%,Ⅱ组、Ⅲ组、Ⅳ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Ⅱ组与Ⅲ组比较、Ⅳ组与Ⅱ组、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治疗前后比较,Ⅱ组、Ⅳ组左房内径减小,Ⅰ组、Ⅲ组左房内径增大,治疗后Ⅱ组、Ⅲ组、Ⅳ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Ⅳ组与Ⅲ组比较、Ⅳ组与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岳4组血CRP浓度均比治疗前减低。结论曲羡他嗪联合厄贝沙坦能通过抗炎、抑制左房重构作用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  相似文献   

11.
自发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100例P波离散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 wave dispersion,PD)预测伴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方法自发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100例分为3组,孤立性心房颤动组:无器质性心脏病,年龄在60岁或以上42例。器质性心房颤动组:阵发性心房颤动伴器质性心脏病,58例,其中年龄小于60岁(包括60岁)20例,年龄超过60岁38例。对照组8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及阵发性心房颤动,其中,年龄小于60岁(包括60岁)43例,年龄超过60岁37例。用SR-1000C型心电综合分析仪同步测量12导联心电图P波最大波宽(Pmax)、P波最小波宽度(Pmin)和PD。结果Pmax和Pmin在孤立性心房颤动组、器质性心房颤动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Pmax与PD在器质性心房颤动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可预测孤立性心房颤动和器质性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无创而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对脑卒中患者发生阵发性房颤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72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有无阵发性房颤分为A组(伴有阵发性房颤)36例和B组(不伴有阵发性房颤)36例,两组患者均行12导联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分别测量心电图P波最大时限(Pmax)、P波最小时限(Pmin),计算P波离散度(P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间P波最大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频发房早、短阵房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波离散度是预测脑卒中患者并发阵发性房颤的可靠指标,对预后观测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2例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61-86岁,在常规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1.25mg,每日2次,口服,作为起始剂量。另一组为观察组,男性36例,女性16例,年龄62-88岁,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9g,每日3次,口服。疗效不佳时两组均将比索洛尔逐渐加至5mg,每日1次,口服。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每周房颤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服药后的临床疗效,共观察4周。结果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每周房颤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老年阵发性房颤有效,联合比索洛尔治疗,疗效优于单用比索洛尔。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差异,探讨自主神经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动态心电图的基础上测量分析2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24h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LF;HF;LF/HF)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有差异有显著性。结果:2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SDNN显著增高(172.0±44.95:126.2±19.87,P〈0.05)其余指标LF;HF;LF/HF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存在着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迷走神经功能增强可能是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进展风险评估指标(HATCH评分)的相关性,为阵发性房颤患者进展风险提供新的预测指标.方法 回顾并测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至2012年180例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患者的HATCH评分及PTFV1,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TFV1与HATCH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①180例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患者PTFV1与HATCH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50,P<0.01);②HATCH评分1分组PTFV1略大于HATCH评分0分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TCH评分≥2分组PTFV1明显大于HATCH评分1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平均随访1年,由阵发性房颤进展的持续性房颤患者(进展组)HATCH评分及PTFV1明显大于仍为阵发性房颤患者(阵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④PTFV1为0.07mm·s是ROC曲线上的最佳临界点,其预测房颤进展风险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81.8%,曲线下面积为0.876.结论 PTFV1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指标对预测阵发性房颤向持续性房颤进展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患者口服依那普利前后左心房内径、P波离散度、心钠素(ANP)的变化,探讨依那普利对房颤的干预作用及其预防机制。方法: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恢复窦性心律后均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组加用依那普利5~10mg/d;对照组不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治疗18个月,房颤复发为终点。观察2组治疗组前后左心房内径、P波离散度、AN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房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11.1%比35.7%,P〈0.01);左心房内径治疗小于对照组[(39.4±5.3)mm比(44.5±5.1)mm,P〈0.01];P波离散度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43.8±7.8)ms比(51.9±9.8)ms,P〈0.01];ANP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28.8±33.5)pg/mL比(165.7±32.1)pg/mL,P〈0.01]。结论:长期服用依那普利能逆转左心房扩大,降低左心房压力,防止房颤复发,影响心房重构。  相似文献   

17.
P波离散度与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和高血压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相关性问题。方法:对伴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的高血压患者215例,以12导联体表心电图测量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并计算出Pd值,以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所有测量值和计算值均与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的高血压患者(242例)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Pmax[(123.7±11.2)ms:(115.8±12.6)ms]和Pd[(49.8±12.7)ms:(37.2±10.1)ms]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的Pmin、LAD和LVEF差别无显著性(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max和Pd是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因子。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仅Pd是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独立预测因子(OR=3.136,P〈0.01)。结论:Pmax和Pd均可预测高血压患者伴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但Pd是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