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列举与分析了危重病人家属的几种心理问题,认为在护理工作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心理慰抚,不仅可以在诊断治疗工作中取得病员家属的积极配合,又可以为患者营造一个轻松受治的环境,有利于战胜疾病、康复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3.
4.
5.
急性危重病人,发病急、病情重、病情复杂,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易产生焦虑、恐惧、绝望、无助、悲哀、不认同或淡漠等消极情绪,往往可以加重病情,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个急性病人的心理状态,通过自己良好的言行,去影响病人,帮助病人增强安全感,接受并适应突然改变的角色,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有利于病人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急性危重病人,发病急、病情重、病情复杂,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易产生焦虑、恐惧、绝望、无助、悲哀、不认同或淡漠等消极情绪,往往可以加重病情,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个急性病人的心理状态,通过自己良好的言行,去影响病人.帮助病人增强安全感,接受并适应突然改变的角色,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有利于病人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凌俐 《中外医疗》2012,31(11):169-169
在医疗过程中,护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急危重病人的护理,正成为一个不断研究的课题,作为护士,我们应该具有系统的护理理论和娴熟的护理实践,以此来实现自身职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危重病人是指病情危重,随时可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这类病人通常患有多脏器功能不全,具有各种专科问题,病情变化快,随时有生命危险,故这类病人心理活动复杂,护理此病人及安慰这阶段病人的家属,是护理上最难处理的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1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 急性病人,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过去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急性病人病势危急,医护人员的任务就是以最佳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抢救病人,无须实施心理护理。近十年来,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性病人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因为急性病人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0.
稳定病人情绪,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前提。危重病人以外伤、各种脏器功能衰竭急性发作为主。由于病情重,病势凶险,病人对疾病缺乏认识,心理适应能力不强,各自表现为紧张、焦虑、抑郁、恐惧、悲观失望等情绪。本文就危重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通过运用护理程序对其实施心理护理,使其恢复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问题较突出,他们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负担来自疾病本身、家属态度、社会公众和经济压力等。大多数儿童存在自卑、焦虑、害怕、悲伤等心理问题,这与艾滋病对家庭环境的破坏性影响有关。因此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应该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改善这些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9):154-157
目的分析妇科卵巢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旨在改善卵巢癌患者心理状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妇科卵巢癌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变化,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询问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QOL评分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以及QO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和82.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多伴随焦虑抑郁症状,为了提升卵巢癌患者的生存质量,需要通过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截肢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探讨截肢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对我院32例截肢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结果患者住院期间均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无一例因心理严重问题而出现消极抵抗或意外。结论截肢患者既要承受手术的痛苦,又要面对残疾的心理压力,应积极做好心理护理,防止患者因严重心理障碍对病情治疗、护理及康复产生影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躯体疾病伴心理问题患者的心理护理模式。方法:采用"心理关怀护士进行心理干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心理关怀护士进行督导,出院随访"等措施。结果:缓解或解决了患者的心理问题。结论:本心理护理模式是应对躯体疾病伴心理问题患者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科急诊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700例产科急诊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每组350例,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对治疗前后焦虑症状,进行评分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焦虑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科急诊患者,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时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消除患者焦虑情绪,提高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戴兰云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7):149-151
目的调查分析精神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心理问题发生情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统一的问卷调查表对2013年1~3月富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在岗护理人员147名进行调查,将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对护理人员心理问题发生情况与护龄、学历及婚姻状况的关系。结果精神科护理人员中可能有心理问题的总数为38例,占25.8%,其中女性32例,比例为30.7%,男性6例,占14.0%。男女两组在检出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P〈0.05)。精神科护理人员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等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2.23、2.57、3.21、2.22,P〈0.05);强迫、敌对、恐怖、精神病性这4项的因子分值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在不同护龄、婚姻状况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2、3.280,P〈0.05);在不同学历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差,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有助于改善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精神病患者对服药前后的心理活动、特殊的临床表现,实施恰当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质性描述的深度分析法,并通过现象分析法进行总结陈述。结果:针对精神病患者服药时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及对策,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主动性及配合治疗的积极性。结论:护士应深入了解患者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想法,给予他们关爱、热情和鼓励,让患者信任、接纳,变被动服药为主动服药,才能促进患者全面康复、更快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8.
关紫嫦 《吉林医学》2014,(7):1511-15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和复发的护理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45例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进行临床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15例和心理护理组30例。观察两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对于自我认知、治疗环境、病情控制感、自信心评价和复发率情况。结果:心理护理组支气管哮喘患者对于自我认知、治疗环境、病情控制感、自信心评价和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支气管哮喘的自我效能感,建立起战胜疾病的自信心,降低哮喘复发,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138例剖宫产妊娠妇女进行术前访视,术中严密 观察病情,配合医生加强术中常见问题的护理及术后及时回访。结果 138例孕妇未出现大出血、低血压等并 发症,均安全出院,母婴健康。结论合理选择剖宫产术,加强术中常见问题的护理,可明显降低孕妇和围产 儿的病死率,降低和避免剖宫产的并发症,利于母婴康复。  相似文献   

20.
王静 《西部医学》2010,22(10):1949-1950
目的探讨强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方法将19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专门制定的心理护理强化干预措施,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后进行测评分析。结果实验组护理干预后抑郁、焦虑、恐惧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抑郁、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起到积极的作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