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脑钠素与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钠素又称脑利钠肽(brainnatriurecticpeptide,BNP),是钠尿肽家族成员之一。由Sudoh从猪脑组织中分离出来并于1988年首先报道,主要由心室肌合成和分泌,在心力衰竭时产生,具有有益的代偿作用。BNP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诊断、治疗及评价心衰疗效的新型利钠肽,其临床价值已获得一致公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小儿心脏疾患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时血浆脑钠素(BNP)的变化。方法测定70例心衰患儿和40例对照组儿童的BNP,并对心衰患儿进行动态观察,心衰患儿行彩超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BNP与LVEF之间的关系,并以对照组儿童BNP-x±3s作为心衰判定的阈值。结果心衰患儿BNP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心功能愈差,BNP愈高;BNP与LVEF呈直线负相关。结论小儿心脏疾患合并心衰时血浆BNP水平升高,持续不恢复提示心功能较差,表明治疗欠佳,预后不良。BNP判断心衰阈值为129pg/mL。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素与心钠素水平改变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心力衰竭患者共8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患者26例,心功能Ⅲ级患者40例,心功能Ⅳ级患者14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血浆脑钠素与心钠素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脑钠素与心钠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Ⅳ级患者脑钠素与心钠素水平高于心功能Ⅲ级患者,心功能Ⅲ级患者脑钠素与心钠素水平高于心功能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与心钠素水平显著升高,病情越重,其水平越高,有助于了解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王晓琴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3):3516-3517
目的:探讨脑钠素(BNP)水平与心功能相关性,进一步说明BNP测定对心衰的重要性.方法:随机选择56例住院心衰患者及52例无器质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人院当日采集血标本以备血浆检测BNP、血糖、血脂等,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BNP水平,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相关性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心衰程度加重,血浆BNP水平逐渐升高,患者BNP降低值与LVEF存在良好负相关.结论:慢性心衰(CHF)患者血浆BNP浓度升高,且随CHF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素和心钠素水平改变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82例,作为观察组,心功能评分分级:入院时评定为Ⅱ级患者28例,评定为Ⅲ级患者42例,评定为Ⅳ级患者12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浆脑钠素和心钠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钠素和脑钠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Ⅳ级患者心钠素和脑钠素水平高于心功能Ⅲ级患者,心功能Ⅲ级患者心钠素和脑钠素水平高于心功能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心钠素和脑钠素水平升高,患者心功能越低下,其水平越高,了解二者水平改变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脑钠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及其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脑钠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合性阐述。  相似文献   

8.
张斌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3):403-404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和脑钠素(BNP)水平的影响。方法63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BNP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卡维地洛组与常规治疗组BNP浓度均有下降,卡维地洛组治疗3个月后血浆BNP浓度由(256±45)ng/L降至(85±45)ng/L(P〈0.05),LVEF由(33.52±6.54)%升至(46.30±8.32)%(P〈0.05)。结论CHF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卡维地洛可使CHF患者血浆BNP浓度显著降低,并能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快速床旁检测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水平,监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BNP对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预后评价的价值。方法入选2003年8月~2005年12月HF患者1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即刻床边抽取静脉血测血浆BNP水平并行心脏超声检查,检测用药前后3个月的射血分数(EF)、BNP含量,观察出院后3个月内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实验组应用ACEI治疗3个月后BNP水平下降(865.32±398.64vs131.32±165.01,P<0.001);EF值升高(37.54±14.09vs46.02±10.32,P<0.05);BNP浓度严重升高患者,死亡率及再住院率明显升高。结论快速床旁边检测血浆中BNP水平是评价ACEI疗效的有效指标;血浆BNP水平是对心衰患者进行预后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浆脑钠素(BNP)和血脂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100例,选取6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其血浆中的血浆脑钠素水平,用放射性核素99m锝心血池扫描测定其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例患者(心功能Ⅲ级25例,心功能Ⅳ级25例)进行了对抗慢性心力衰竭药物综合治疗前后的血浆脑钠素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比分析.采用生化法测定100例患者与对照组血脂水平,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血浆脑钠素水平明显增高,且血浆脑钠素水平随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的恶化而呈上升趋势,给予患者抗慢性心力衰竭药物综合治疗之后,明显降低了血浆脑钠素水平.在血脂分析中表明,治疗组患者血清TG、TC、HDL-C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素水平和血脂水平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及血浆脑钠素水平的影响。方法11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患者给予抗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2.5mg/d,1周后增加至5~10mg/d。两组均治疗3个月。同时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及药物不良反应。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脑钠素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LVEF较对照组增加更显著(P〈0.01);治疗组血浆BN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贝那普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浆脑钠素水平,增加LVEF,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血浆脑钠素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收缩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素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对 6 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 18例健康对照者血浆脑钠素水平进行检测 ,并与其超声心动图心脏收缩功能的检测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 (P<0 .0 5 ) ,在慢性心力衰竭观察组 ,心功能 NYHA分级 级、 级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 级、 级组 (P<0 .0 5 )。血浆脑钠素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相关 (P<0 .0 5 )。结论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血浆脑钠素水平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对一些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受条件限制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BNP水平与心脏超声指标的相关性;比较老年人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短期治疗前后BNP的变化.方法 把所有受试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用免疫荧光标记法测定血浆BNP水平,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房内径(LA)、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观察BNP水平与LA、LVEF、LVEDD的相关性.观察组短期正规治疗3天后复查心脏超声和BNP浓度,观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观察组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BNP值与LVEDD呈显著正相关,r=0.758,P<0.01,与LVEF值(%)呈负相关,r=-0.779,P<0.01.③短期治疗后BNP水平显著下降,P<0.01,但LVEDD和LVEF无明显变化,P>0.05.④住院期间死亡患者的BNP水平远远高于存活者,P<0.01.结论 BNP测定是评价老年人重度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水平的变化及替米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 216例CHF患者给予替未沙坦1日20mg~80mg-1,疗程4周,检测用药前后血浆BNP含量的变化.同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 CHF患者血象BNP水平(462+302)pg·mL-1段对照组(20+6)pg·...  相似文献   

15.
N-末端脑钠素原对冠心病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N-末端脑钠素原(NT-Pro BNP)在冠心病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入选冠心病患者,心衰组58例,无心衰组13例,超声心动测量左室功能参数,酶免法测定血浆NT-Pro BNP水平,进行随访。结果:心衰各心功能亚组血浆NT-Pro BNP显著高于无心衰组及正常组。心衰组血浆NT-Pro BNP水平与超声心动左室功能参数有较好的相关性。心衰组死亡者血浆NT-Pro BNP水平与未死亡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心衰患者血将NT-Pro BNP浓度明显升高,对冠心病心衰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血浆NT-Pro BNP浓度与冠心病心衰患者短期心源性死亡无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科学》2016,(7):175-177
目的探讨BNP与cTnI在小儿心衰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儿139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小儿14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BNP、CTn I、CK-MB水平,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BNP、cTnI及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诊断小儿心衰的敏感性为72.7%,特异性为82.9%,cTnI诊断小儿心衰的敏感性为37.4%,特异性为87.1%,两者联合检测诊断小儿心衰的敏感性为87.8%,特异性为92.9%;139例心力衰竭患儿经治疗出院后随访6个月,BNP水平大于500ng/L、100~500ng/L、小于100ng/L患儿其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0.6%、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BNP和cTnI对诊断小儿心力衰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BNP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章琦  胡立群  尹长森 《安徽医药》2009,13(9):1105-110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用福辛普利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24周后脑钠素(BNP)水平的变化及对心功能的疗效。方法已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将CHF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联合用药组给予福辛普利10mg·d-1缬沙坦80mg·d-1,对照组给予福辛普利10mg·d-1。治疗观察时间均为24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治疗24周后,联合用药组、对照组治疗后两组间血压、血浆BNP浓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浆BNP降低值与LVEDD、LVESD减少呈正相关,而与LVEF的增加呈负相关。结论联合应用福辛普利与缬沙坦能更好地改善预后,阻滞心室重建、降低血浆BNP水平,其临床疗效更佳。血浆BNP水平可以反映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钠素与肌钙蛋白Ⅰ在小儿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儿16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40例,并另选40例健康儿童儿归为非心衰组.其中对四组患儿分别以BNP单独诊断、CYn Ⅰ单独诊断、BNP与CYnⅠ串联诊断与BNP与CYn Ⅰ并联诊断,比较心衰儿童与非心衰患儿各时期BNP与CYn Ⅰ水平与四种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心衰组患儿BNP与CYn Ⅰ水平在心衰早期[(633.21±80.24),(0.135±0.036)]、心衰期[(1 043.87±201.34),(0.429±0.034)]与恢复期[(874.23± 97.14),(0.196±0.029)]均显著性高于非心衰组[(90.58±6.72),(0.042±0.016),(90.61±6.82),(0.043±0.014),(90.16±6.91),(0.041±0.0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独诊断中,BNP诊断特意度(92.31%)较高,误诊率(7.69%)低,CYnⅠ单独诊断敏感度(94.59%)高,漏诊率(5.41%)低;BNP与CYnⅠ并联诊断敏感度(94.87%)、特异度(92.68)、诊断符合率(93.75%)、阳性预测值(92.50%)与阴性预测值(95.00%)最高,漏诊率(5.13%)与误诊率(7.32%)最低;BNP与CYn Ⅰ串联诊断效能最差.结论 脑钠素与肌钙蛋白Ⅰ在小儿心力衰竭诊断具有重大的意义,优先选用BNP与CYnⅠ并联诊断,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脑钠素(BNP)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00例AMI患者血清BNP水平。结果AMI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BNP浓度随心功能受损程度而显著升高,前壁AMI血清BNP浓度较非前壁AMI显著升高。结论BNP同AMI关系密切,可列为判断AMI危险度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另加阿托伐他汀10mg,qn,疗程8周。测定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Nt-proBNP浓度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后,血浆Nt-proBNP浓度由(218.6±64.2)ng/L降至(149.4±50.1)ng/L(P<0.05);LVEF由(34.4±3.4)%升至(45.4±4.9)%(P<0.05),LVDd由(65.5±5.1)mm降至(45.4±4.9)mm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血浆Nt-proBNP降低值与LVEF增加存在负相关(r=-0.78,P<0.05),而与LVDd减少呈正相关(r=0.79,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抑制血浆Nt-proBNP增高。他汀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性,为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