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精确放疗致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精确放疗后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分析69例HBsAg阳性PLC患者行精确放疗并发HBV再激活的临床特点。所有患者放疗前均做基线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甲胎蛋白、HBV标志物、HBV DNA定量测定。放疗中及后血常规检查每2周检测1次,肝功能、甲胎蛋白、HBV标志物、HBV DNA定量测定每4周检测1次,持续至放疗完成后至少12周。Logistic法评估临床各项指标对HBV再激活的影响。
结果 69例中发生放射性肝病12例(17%),HBV再激活发生17例(25%),HBV再激活相关肝炎发生15例(22%)。Logistic法评估结果显示基线血清HBV DNA水平为HBV再激活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PLC患者精确放疗后可引起HBV再激活,基线血清HBV DNA水平为其独立危险因素。发生HBV再激活相关肝炎患者即使及时采用抗病毒治疗预后仍不良。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与HBV DNA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C)与患者血清乙肝病毒(HBV)的关系. 方法:对286例PHCC患者进行HBV DNA检测. 结果:在286例肝癌患者中,HBV DNA阳性率为62.59%,其中85.47%的感染者血清HBV DNA水平≤106.结论:乙肝病毒感染仍是肝癌的主要发病因素,而且这类患者的血清HBV DNA水平大多较低.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 10种恶性肿瘤之一 ,已占我国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的第 2位 [1 ] 。病毒性肝炎则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 ,我国年罹患率高达 10 0 / 10万~ 2 0 0 / 10万 ,在国际上被划为高度流行区 [2 ]。乙型肝炎病毒(HBV)在肝癌病因学的作用已得到肯定。但丙型肝炎病毒 (HCV)、丁型肝炎病毒 (HDV )与庚型肝炎病毒 (HGV )是否具有促进 HBV的致癌作用则报道甚少。为了解肝癌高发区启东地区 HBV、HCV、HDV与 HGV感染对肝癌发生的意义 ,我们采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 10 0例肝癌患者 HBV、HCV、HDV与 HGV血清…  相似文献   

4.
鸭肝癌实验模型研究——鸭乙型肝炎病毒对鸭胚的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肝癌的发生,虽然在流行病学方面提示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黄曲霉毒素B_1(AFB_1)等因素有关,但迄今为止,尚无证明HBV和AFB_1引发人体肝癌的直接证据。其中重要原因是缺少直接研究人体肝癌癌变的模型和手段。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与人乙型肝炎病毒(HBV)、土拨鼠乙型肝炎病毒(WHV)以及地松鼠乙型肝炎病(GSHV)同属嗜肝DNA病毒科(Hepadra-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为一嗜肝细胞性DNA病毒,具有复制率高、突变率高的特点,在宿主体内以准种形式存在.HBV感染不仅可以引起隐匿性、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还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关注HBV准种的研究,有助于从整体和动态的角度认识HBV基因突变的特点、规律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而探究HBV准种与HCC发生、发展的关系,为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新策略.本文就HBV准种与HCC发生发展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隐匿性HBV感染与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长期存在,而HBsAg阴性的感染状态称为隐匿性HBV感染.隐匿性HBV感染有时由于病毒变异导致HBsAg不能被检测到,但通常是由于病毒基因的复制和表达被严重抑制.隐匿性HBV感染在许多疾病中都存在,包括输血和器官移植引起的感染以及免疫抑制状态的急性期反应.此外,许多证据表明隐匿性感染还促成了肝纤维化的发生,最终导致肝癌形成.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可通过影响肝细胞内信号传导及细胞凋亡等机制,调节某些基因的转录及表达,参与HCC的发生,两者可能存在协同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与HBV感染及性别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主要因素之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 Ag)阳性者其肝癌的相对危险性为 HBs Ag阴性的 10倍~ 5 0倍。我国肝癌患者 HBV感染标记物阳性者达 90 %左右。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男性多于女性 ,男女比例约为 2~ 5∶ 1[1 ]。本  相似文献   

9.
蒋惠秋  顾健人 《肿瘤》1992,12(5):206-208
以前曾报道从启东鸭肝癌中证实存在人HBV样DNA,并进行了分子克隆。经过全部DNA序列分析,证明它与鸭HBV(DHBV)无关,与人adw_2HBV有高度同源(98.6%),并在PreSr及C基因分别缺失1个和两个核苷酸,从而说明它是人HBV的突变体。本文报告了从新收集的上海地区32份、南京21份及启东19份鸭肝以及11例启东鸭肝癌标本,对DHBV及HBV DNA的存在状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DHBVDNA在上述鸭肝或肝癌中普遍存在,阳性率在半数以上。但人的HBV DNA则完全不存在于上海和南京地区的鸭肝中。然而,在启东的19份鸭肝中,有3份人HBV DNA阳性。值得注意的是,在11例启东鸭肝癌样品中全部存在人HBV DNA序列。这结果提示,启东鸭肝癌中人HBV DNA的存在并非属偶然,而是带有普遍性和特征性。它进一步提示启东鸭肝癌病发与人的HBV DNA存在的病因学上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夏欢 《实用癌症杂志》2012,27(4):429-431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极其严重,在我国,肝癌发生率和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原发性肝癌常见的病因之一,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已  相似文献   

11.
隐匿性HBV感染与肝细胞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ar carcinoma,HCC)的发病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关注乙肝病毒感染的特殊形式(隐匿性HBV感染)和原发性肝癌的联系。现综述隐匿性HBV感染和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关系和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造成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主要诱因之一,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乙型肝炎疫苗的推广应用显著降低了HBV感染率,但现阶段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仍然无法根治。HBV研究模型对推动HBV相关研究和临床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缺乏合适的研究模型,HBV生物学以及HBV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未明了,制约了抗HBV新药研发。近年来,HBV功能性受体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TCP)的发现以及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应用,极大推动了HBV研究模型的发展。本文分别从病毒来源、细胞和动物感染模型等角度对HBV研究模型领域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癌(PHC)和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关系近年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摸清启东地区不同人群HBV的分布情况,了解各项HBV感染标志在肝病防治中的作用,我们采用较为敏感的方法,选择不同对象进行了HBV的血清学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广西贵港市防癌筛查对象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状况及HBV基因型的分布特征。方法 分析贵港市3个城区接受肝癌早诊早治筛查的30~59岁共67.75万居民的基本情况,根据HBsAg阳性筛查肝癌高危人群(HBsAg阳性人群),从中按地区以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1 989例高危对象,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以选取HBV DNA病毒拷贝数大于检出限(1×103)的HBsAg携带者,采用PCR-RFLP进行HBV基因分型。结果 筛查人群中HBsAg阳性率为11.99%,其中男性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P<0.01),不同年龄组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sAg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在肝癌高危人群中,HBV DNA病毒拷贝数≥1×103 755例,其中HBV A基因型6例(0.79%)。B基因型337例(44.64%)。C基因型293例(38.81%)。D基因型18例(2.39%)。UT基因型101例(13.37%),B和C基因型在男女性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HBV 基因型的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西贵港市3个城区肝癌早诊早治筛查人群的HBV感染率较高,HBV基因型以B和C基因型为主,肝癌早诊率较低,需进一步完善肝癌早诊早治技术方案和管理模式,提高筛查和早诊早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PHC)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我院感染科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HBsAg、HBsAb、HBcAb阳性者较易发生原发性肝癌。HBsAb阳性者发生原发性肝癌年龄较早,以30~59岁居多,阴性者以50~69岁居多。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发生关系密切,是发生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原学因素。因此,积极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减少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近年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和《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版)》都强调了肝癌患者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但未对此作深入而具体的阐述.《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04版)》也注意到抗病毒治疗可延缓HCC的发生.有鉴于此,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召开了3次专题讨论会,系统收集并分析了现有的关于HCC综合治疗中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回顾了HCC治疗中抗病毒药物临床应用的进展,依据现有的病毒相关性HCC抗病毒治疗的循证医学临床资料,综合部分专家的意见,按照循证医学证据分级GRADE系统(表1)进行细化和补充,针对这些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应用,最终提出《HBV/HCV相关性肝细胞癌抗病毒治疗专家建议》(表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病毒(HBV)与原发性肝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本文从肝炎病程与肝癌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以了解肝炎后肝癌高发人群年龄分布的规律,对肝癌的预防、早期发现、治疗、肝炎后定期检查等提供临床依据。 资料 我院1980年1月~1981年12月住院肝癌293例。男281例、女12例,男女之比为23.4:1;年龄自20~80岁,其中30~60岁257例(88.7%)。病理诊断70例,均系肝细胞癌;临床诊断223例(均符合全国肝癌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C)与患者血清乙肝病毒(HBV)的关系。方法:对286例PHCC患者进行HBV DNA检测。结果:在286例肝癌患者中,HBV DNA阳性率为62.59%,其中85.47%的感染者血清HBV DNA水平≤10^6。结论:乙肝病毒感染仍是肝癌的主要发病因素,而且这类患者的血清HBV DNA水平大多较低。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致癌性的。已对HBV基因组与肿瘤DNA之间关系进行过许多研究,但人类和动物慢性乙肝转变成肝细胞癌(HCC)的机理尚未清楚。持续感染是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可以相信如能治疗慢性感染就可防止发生肝癌,这促使许多人研究HBV在感染的肝细胞内复制和持续产生病毒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V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少富  乔正虎 《癌症》1993,12(4):348-349
乙型肝炎病毒(HBV)与原发性肝癌(PHC)的关系一直是PHC病因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往根据放射免疫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V标志远未达到血清最低感染水平。聚合酶链反应(PCR)可以测出ag(10~(-18))水平的HBV DNA,大致与血清传染性浓度相当。本文作者应用PCR检测PHC患者血清HBV DNA,可能为研究HBV感染与PHC的关系提供一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