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癌原发灶的双入口技术灌注成像参数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诊断效能.方法:对61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行320排CT灌注成像(CTPI)检查,运用双入口(dual-input,DI)模式对图像进行后处理,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纵隔淋巴结转移与肺癌原发灶的DI-CTPI参数的关系,并运用ROC曲线分析DI-CTP参数对肺癌合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有淋巴结转移组(27例)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AF)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3,P<0.001);有淋巴结转移组的灌注指数(PI)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8,P=0.001);两组肺动脉血流量(PAF)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参数中,BAF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773),以BAF>56.42mL/(min·100mL)作为预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界值时,敏感度为74.1%,特异度为76.5%;PI的AUC为0.739,以PI<41.57%作为预测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界值时,敏感度为82.4%,特异度为66.7%.结论:肺癌DI-CTPI参数对术前预测肺癌是否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有重要参考价值,从而可为肺癌的术前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制定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直肠周围间隙淋巴结转移的多层CT(MSCT)表现,探讨CT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N分期)的价值.方法:术前行盆腔MSCT检查的154例直肠癌病例,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直肠周围间隙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采用双盲法,记录每枚淋巴结的CT表现,包括淋巴结短轴直径、边缘、密度、分布方式.结果:以手术病理为标准.直肠周围间隙淋巴结CT检出率为86.3%(471/546),病理共检出直肠周围间隙淋巴结546枚,CT检出481枚,其中471枚(阳性172枚,阴性299枚)淋巴结与病理相匹配.CT诊断直肠周围间隙淋巴结转移的各种判断标准(淋巴结大小、边缘、密度、分布方式)的敏感性分别为83.1%、72.2%、70.1%、73.5%,特异性分别为80.5%、85.1%、82.4%、75.1%.CT显示的淋巴结大小、边缘、密度、分布方式的差异与阳性率有显著相关性,P<0.005.结论:直肠周围间隙淋巴结有良性和恶性淋巴结,综合分析淋巴结大小、形态、密度及分布对诊断直肠周围间隙淋巴结转移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3.
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胸部电子计算机扫描(CT)检查对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方法选择390例经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除术前采用胸部X线片检查外增加胸部CT检查,所得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胸部CT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为83.8%,特异性为59.1%,敏感性为96.5%,阳性预测率82.2%,阴性预测率为89.7%。结论胸部CT检查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优于胸部X线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CT平扫图像纹理分析在肺癌患者良性与转移性纵隔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经手术证实的原发性肺恶性肿瘤的术前CT平扫图像,从114个纵隔淋巴结的CT平扫图像中提取不同纹理特征参数,进行良恶性组间统计分析。多个纹理参数及淋巴结大小定量参数组合进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良恶性组间8个图像纹理特征存在差异,图像纹理特征模型AUC为0.778(P<0.001);纹理特征联合短径预测模型AUC为0.780(P<0.001);纹理特征联合横截面积预测模型AUC为0.813(P<0.001),最佳临界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7%和78.7%。结论 CT平扫图像纹理分析有助于肺癌纵隔淋巴结的术前良恶性判断。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利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评估肺癌术前纵隔淋巴结的转移情况,探讨其在鉴别转移性和非转移性纵隔淋巴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肺癌患者行肺部MRI常规和DWI检查.DWI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SSEPI)和短反转时间恢复序列(STIR)序列.将DWI图像中纵隔淋巴结和术中切除淋巴结进行严格匹配,利用感兴趣区法分别测量原发灶和各纵隔淋巴结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为ADC原发灶和ADC淋巴结,并计算得到ADC原发灶和ADC淋巴结的差值绝对值D-value,比较转移组淋巴结和非转移组淋巴结的ADC值和D-value值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转移组淋巴结的ADC值为(2.04±0.53)×10-3 mm2/s,非转移组淋巴结ADC值为(2.98±0.48)×101 mm2/s,转移组淋巴结ADC值明显低于非转移组淋巴结(P<0.001).转移组淋巴结的D-value值为(0.76±0.45)×10-3 mm2/s,非转移组淋巴结的D-value值为(1.58±0.46)×10-3mm2/s,转移组淋巴结的D-value值明显低于非转移组淋巴结(P<0.001).ADC值取0.0025×10-3mm2/s为临界值鉴别转移和非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3%、84.6%、82.7%、88.7%;D-value值取0.001×10-3mm2/s为临界值鉴别转移和非转移性淋巴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4%、87.7%、84.0%、81.4%.结论:DWI通过测量、计算纵隔淋巴结的ADC值和D-value值,可用于肺癌患者术前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癌术前18F-FDG PET/CT对纵隔淋巴结转移外科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8例肺癌患者术前18F-FDG PET/CT及CT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及分期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结果 68例患者共切除纵隔淋巴结222枚,其中84枚(37.8%)病理检查证实为转移.18F-FDG PET/CT与C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1.4%(60/84)、66.7%(92/138)、68.5%(152/222)、56.6%(60/106)、79.3%(92/116)与48.8%(41/84)、49.3%(68/138)、49.1%(109/222)、36.9%(41/111)、61.3%(68/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96、8.57、17.19、8.43及8.88,P均<0.05);18F-FDG PET/CT与CT对纵隔淋巴结的分期与病理分期的一致率分别为73.5%(50/68)及41.2%(2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5,P<0.01);其中18F-FDG PET/CT对N1及N2期淋巴结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66.7% (10/15)和79.2% (19/24),明显高于CT的13.3% (2/15)和45.8%(11/24)x2=8.89和5.69,P均<0.05.淋巴结短径≥10 mm组SUVmax明显高于短径<10 mm组(5.5±2.8与2.2±0.9,t=5.17,P<0.05).结论 术前18F-FDG PET/CT对肺癌纵隔淋巴结的诊断和分期优于CT,其对适宜手术病例优化治疗决策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秦建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9,(1):81-82
目的:通过对比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CT与病理诊断,探讨CT检出食管癌转移淋巴结的最小直径,为术前准备分期和制订放射治疗靶区提供指导。方法:选择110例食管癌患者,术前1周行CT检查确定纵隔淋巴结转移位置、淋巴结最小直径和数目,并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胸腔内转移淋巴结最小直径为8 mm、锁骨上窝转移淋巴结为5 mm、气管食管沟转移淋巴结为6 mm时,与淋巴结直径10 mm相比,敏感性显著提高。结论:食管癌患者CT扫描发现转移的淋巴结的最小直径可<10 mm。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能CT测量纵隔淋巴结碘浓度(IC)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行肺癌切除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病例资料,经病理证实的纵隔淋巴结83枚(肺癌转移淋巴结20枚,阴性淋巴结63枚).所有患者术前于对比剂注射后30s行双能CT扫描,测量各患者纵隔淋巴结及主动脉的碘浓度,同时测量纵隔淋巴结短径。淋巴结碘浓度测量结果由主动脉相应数值进行标准化,计算纵隔淋巴结碘浓度的ROC曲线,得到鉴别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最佳NIC,对纵隔淋巴结短径及碘浓度与纵隔淋巴结病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纵隔淋巴结短径及标准化后的碘浓度淋巴结转移组与阴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值均<0.05)。鉴别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最佳NIC浓度为0.13352mg/dL,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分别为75.0%、73.0%、46.9%、90.2%和73.5%。而以纵隔淋巴结短径大于1cm为标准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分别为50.0%、85.9%、83.3%、85.9%和85.5%。结合两种诊断标准,通过平行试验可将敏感度提高到87.5%;而通过序列试验则使诊断的特异度达96.2%。结论:双能CT检测有助于非小细胞性肺癌淋巴结的分期及鉴别诊断;通过淋巴结短径与淋巴结碘浓度两种方法的结合,可极大提高对纵隔淋巴结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应用双源CT(DSCT)双能量成像分析肺癌淋巴结转移在不同能量X线衰减趋势变化,探讨DSCT能谱曲线及标准化碘含量(NIC)与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价值.方法 对42例肺癌患者行DSCT双能量成像扫描,测量混合能量图像上各淋巴结短径及在不同能量水平下(40 ~190 keV,间隔10 keV)CT值及碘含量.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两组在不同keV CT值采用t检验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IC评价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 (1)肺癌淋巴结两组在不同keV值下能谱曲线为逐渐下降曲线,随着keV增高,曲线逐渐趋于平坦;两组在40~90 key区间下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0 keV下CT值差异最大.(2)肺癌淋巴结两组在静脉期NI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利用ROC曲线分析,NIC判断肺癌淋巴结转移有较高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87],当以NIC≤0.14135 mg/dL作为强烈提示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时,其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81.3%、83.3%、82.4%.结论 运用DSCT双能量成像的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对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有较大意义,NIC可作为术前判断肺癌淋巴结转移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扫描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CT表现,统计直肠肿瘤周围淋巴结肿大情况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以3 mm、6 mm、8 mm、10 mm短径为标准,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转移率分别为31%,37%,54%,75%。以6 mm作为诊断标准时,敏感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5%、47%,阴性似然比为0.2。淋巴结个数≤4枚,转移率为6.25%;4~9枚组,转移率为52.3%;淋巴结10枚组,转移率为29.6%,淋巴结≤4枚组与4~9枚组、≥10枚组之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浆膜面浸润组淋巴结转移率(40%)明显高于无浆膜面浸润组(11%)(P〈0.05)。结论:CT扫描有助于发现直肠癌癌肿周围肿大的淋巴结,淋巴结短径≥6 mm提示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直肠周围淋巴结数目大于4枚及肿瘤浆膜层浸润转移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肺癌MR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与PET/CT代谢成像标准摄取值(SUV)的相关性。方法搜集本院行胸部MR DWI和PET/CT代谢成像的26例肺癌患者的影像资料,分别测量MRDWI和PET/CT代谢成像对应层面病变实质部分的ADC最小值(ADCmin)、ADC平均值(ADCmean)和SUV最大值(SUVmax)、SUV平均值(SUVmean),计算相对ADC(rADC)(ADCmin/ADCmean)和相对SUV(rSUV)(SUVmax/SUVmean),分析ADCmin与SUVmax,ADCmean与SUVmean以及rADC与rSUV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6例肺癌MR DWI的ADCmin为(0.891±0.167)×10-3mm2/s,ADCmean为(1.244±0.351)×10-3mm2/s,rADC为0.74±0.14;PET/CT代谢成像SUVmax为10.5±4.6,SUVmean为5.6±1.8,rSUV为1.80±0.28。ADCmin与SUVmax没有相关性(P=0.207>0.05),ADCmean与SUVmean没有相关性(P=0.331>0.05),rADC与rSUV呈负相关性(P=0.021<0.05),相关系数为-0.451。结论肺癌的MR DWI rADC与PET/CT代谢成像rSUV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ADC与SUV在肺癌的临床应用中可以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4.
CT能谱成像在诊断肿瘤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性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淋巴瘤、肺腺癌、肺鳞癌及胆管癌的转移性淋巴结行能谱CT扫描,探讨能谱成像在鉴别不同肿瘤淋巴结转移性肿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12月间淋巴瘤3例(28个淋巴结)、肺腺癌5例(30个淋巴结)、肺鳞癌4例(24个淋巴结)及胆管癌2例(10个淋巴结)行能谱CT扫描,测量混合能量图像上各个淋巴结在不同能量水平下(40~140 keV,间隔10 keV)淋巴结的CT值及碘基图和水基图各个淋巴结的碘和水含量,分别对不同肿瘤转移性淋巴结在不同keV下淋巴结的CT值、碘和水含量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 观察肿大转移淋巴结的最佳对比噪声比对应的单能量水平是70 keV.70 keV下淋巴瘤、肺腺癌、肺鳞癌及胆管癌CT值分别(81.36±9.81)、(58.33±21.55)、(56.47±10.62)和(73.57±4.43)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29,P<0.01),其中淋巴瘤与肺腺癌、肺鳞癌及肺鳞癌与胆管癌在CT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瘤与胆管癌及肺腺癌与胆管癌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腺癌与肺鳞癌CT值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瘤、肺腺癌、肺鳞癌及胆管癌的碘含量分别为(1.93±0.05)、(1.16±0.15)、(1.25±0.21)和(1.44±0.04)g/L;淋巴瘤、肺腺癌、肺鳞癌及胆管癌的水含量分别为(1029.40±20.85)、(1024.98±11.19)、(1022.12±12.94)和(1030.87±10.10)g/L;肺腺癌与肺鳞癌的转移性淋巴结的碘含量之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1.77,P>0.05),其他不同肿瘤转移性淋巴结的碘含量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不同肿瘤转移性淋巴结的水含量之间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T能谱成像通过应用碘含量及低能量下的CT值,对不同来源的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有较大意义,70 keV单能量图像显示肿大转移性淋巴结最清楚. 相似文献
15.
全身一体化MRI和扩散加权成像在淋巴结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全身一体化MR和扩散加权成像对全身淋巴结肿瘤性病变的应用价值,并研究影响图像质量的技术参数.方法:病理证实淋巴结肿瘤性病变患者31例,1.5T HD MR行全身一体化MR和全身STIR-DWI扫描.全身一体化扫描采用常规技术,从头到腹股沟区行冠状面扫描.全身STIR-DWI进行轴位分段扫描,利用软件包将各段图像拼接重建成全身图像.结果:所有DWI 、T1WI、T2WI和STIR检查顺利,获得清晰的图像.全身一体化MR有较好的空间分辨力,能够较好的显示全身的解剖结构,但对较小的淋巴结显示欠佳.全身STIR-DWI对肿瘤淋巴结的显示较为敏感.但是图像质量较差,伪影明显增加.结论:全身MR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对全身淋巴结肿瘤性病变是快速可行并行之有效的技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18F-FDG PET-CT显像在肺癌患者淋巴结分期中的预测价值。方法:以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癌患者的PET-CT资料及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在PET-CT原发灶及纵隔淋巴结各区最浓聚的部位勾画感兴趣区,得出SUVmax.以淋巴结转移进行分组,采用t检验、Wilcoxon rank-sum检验及四格表资料的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组间淋巴结SUVmax、淋巴结与原发灶SUVmax的比值(SUVratio)及临床特征的差异。用ROC曲线对PET/CT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组织类型与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P>0.05)。转移淋巴结的SUVmax较非转移淋巴结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的SUVratio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取淋巴结SUVmax的最佳阈值,假阴性患者中的肺癌原发灶SUVmax偏低,假阳性患者比假阴性患者中的吸烟率高,但不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结SUVmax可以为临床判断淋巴结转移提供定量指标。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判断淋巴结的转移可能从--定程度上减少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螺旋CT检查肺癌早期胸膜转移与其手术病理分级、解剖分布部位关系。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43例经手术病理确诊原发肺癌胸膜转移的CT表现,并将其与手术病理表现作对照研究。结果 43例中合并胸腔积液8例,手术病理分为Ⅰ级25例、Ⅱ级13例、Ⅲ级5例。术前CT仅诊断5例Ⅲ级,3例Ⅱ级。而CT实际显示胸膜转移结节28例,检出率为65.1%(28/43),其Ⅰ、Ⅱ、Ⅲ级CT检出率分别为40%(10/25)、100%(13/13)、100%(5/5),叶间胸膜、膈胸膜、肋胸膜、纵隔胸膜转移CT检出率分别为100%(12/12)、45.5%(10/22)、56.5%(13/23)、70%(14/20)。结论 CT能准确诊断中晚期胸膜转移,CT检出早期胸膜转移与其分级及分布的胸膜解剖部位密切相关,对Ⅰ级转移有明显局限性,显示叶间胸膜病灶最敏感,对膈胸膜、肋胸膜敏感性较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胰腺癌胰周淋巴结转移的分布特征及螺旋CT影像表现。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胰腺癌45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或影像标准诊断有胰周淋巴结转移。根据本组45例病例CT所反映的肿大淋巴结的分布情况,将胰周淋巴结分为8组。设定淋巴结的短径≥1.0cm为淋巴结转移阳性的影像表现。统计阳性淋巴结的出现率,重点观察淋巴结转移的部位、大小、数目、形态、密度、强化情况。结果:本组45例胰腺癌中,共计89个部位观察到淋巴结转移胰周转移淋巴结以腹腔动脉干组46.7%(21例),肠系膜根部组46.7%(21例),腹主动脉周围组35.6%(16例)为最多,胃周11.1%(5例)及脾动脉-脾门组13.3%(6例)最少。结论:胰腺癌转移所致肿大淋巴结主要分布在腹腔干、肠系膜根部以及腹主动脉周围。螺旋CT扫描检查可以较准确显示胰腺癌胰周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上腹部淋巴结转移的螺旋CT表现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上腹淋巴结转移的分布特点及螺旋CT影像表现特征。资料与方法选取经病理或临床综合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癌且有中上腹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116例进行研究,所有病例均经螺旋CT扫描仪进行腹部增强扫描。重点对淋巴结转移的发生部位、大小、数目、形态、密度以及强化后表现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中上腹部淋巴结转移以肝十二指肠韧带(60.3%)、肝门部(55.2%)、腹腔动脉周围(47.4%)及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37.1%)转移发生率较高。不同形态学类型癌肿间,淋巴结转移部位数不同,弥漫型(3.87部位/例)〉巨块型(2.4部位/例)〉结节型(1.37部位/例)。中上腹部共计271个部位观察到淋巴结转移,每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部位数为1-6个,平均2.34个/例(部位数),转移淋巴结融合较少(24.0%)。转移淋巴结的最大短轴径(MSAD)为1,2,5.7cm,平均3.6cm。84例(72.4%)患者,共计有136个部位(50.2%)转移淋巴结中观察到较明显坏死,转移淋巴结MSAD≥2,5cm较多见。肝细胞癌转移淋巴结的坏死多占据整个淋巴结的小部分,常表现为“小片”或“裂隙状”。结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中上腹部淋巴结转移,分布主要沿肝脏的淋巴引流途径,与原发肿瘤在肝脏中所处位置有关;淋巴结转移的范围与原发肿瘤的侵犯范围及形态学类型有关。在增强螺旋CT扫描中,转移淋巴结常呈等低密度,边缘多模糊,可发生坏死,坏死形态多不完全,转移淋巴结间融合较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