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原发性血管肉瘤(Primary Splenic Angiosarcoma,PSA)临床十分罕见。1879年Langhams作首例报道,迄今文献报告总计约80例。国内尚未见PSA影像表现报道。我院近20年共收治3例PSA,现将资料完整的2例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2.
脾原发血管肉瘤1例张丹丹,张伟鞍山市中心医院病理科(114000)三冶职工医院关键词脾肿瘤,血管肉瘤1病例报告患者,男,61岁,工人。2个月前发现左上腹肿物伴腹部不适。10天前腹部有轻度外伤史,持续疼痛不缓解于1989年3月1日急诊入院。查体:神清,... 相似文献
3.
4.
5.
外伤性脾破裂51例诊治分析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51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有关文献,总结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经验。结果有外伤史结合腹腔内出血的表现、B超、CT等检查,诊断可明确;保脾手术方法众多,但首要是抢救生命。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原发性脾血管肉瘤( PSA)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例PS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PSA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结果 PSA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易出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经腹部彩超及CT检查可提示腹腔肿物,免疫组化显示:CD34(+),CD31(+),S-100(-),Desmin(-), SMA(-),ki-6715%~20%(+);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结论 PSA是一种高度恶性并且十分少见的肿瘤,目前治疗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7.
乳腺血管肉瘤是一种来源于乳腺小叶周围或小叶毛细血管的高恶性度肿瘤,比较罕见。我院收治2例,报告如下。
例1女,27岁。因右乳腺发现肿物,迅速增大2个月,于1996年5月10日入院。查体:右乳腺外上象限有一表面呈青紫色,约5cm×6cm×3cm大小肿物,质较软,边界欠清,与胸大肌及皮肤无粘连,无压痛,挤压乳头无溢液,双侧腋窝、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对侧乳腺无异常。 相似文献
8.
血管肉瘤(Hemangiosarcoma)也称血管内皮细胞肉瘤,是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或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间叶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十分罕见.1999年9月本科收治1例血管内皮细胞肉瘤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9岁。左上腹膨隆3个月就诊。体检:左上腹扪及一包块,如婴儿头大,无疼痛。自述肿物渐增大,自觉乏力、不适,食欲差,无发热,有时牙龈出血,无鼻出血,无皮下淤血,无外伤史。超声提示:脾脏内多发实质性占位,考虑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血管肉瘤可能性大。血常规:红细胞2.27×1012/L,血红蛋白75g/L,血小板23×109/L。手术完整切除脾脏,质量2540g。病理检查:脾脏弥漫性增大,切面可见多发结节,边界欠清,无包膜,部分结节内部可见坏死;诊断为脾脏血管肉瘤。2超声表现脾脏弥漫性增大,外形失去正常形态,长250mm,厚105mm,肋下103mm,超过… 相似文献
10.
脾血管肉瘤又称血管内皮肉瘤或恶性血管内皮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自1879年Langhans首例报导至1981年文献共报导54例,其中两例有超微结构研究。现将我院尸检一例光、电镜观察报导如下。 临床资料 男,32岁,1982年5月左上腹绞痛,8月右上腹隐痛。83年元月发热、黄疸,肝、脾肿大。无毒物接触史。贫血貌。肝上界5肋间,肋下平脐,剑突下脐上三指。Hb<4g、Pt4.8万/mm~3,B超诊断肝囊肿、肝癌。住院诊断肝癌。同年3月5日死于全身衰竭。 相似文献
11.
耿少卿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3,20(1):20-21
血管肉瘤是起源于血管或淋巴管内皮细胞的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 ,约占软组织肉瘤的 1%~ 2 % ,其中 5 0 %以上发生于头颈部 ,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 0 1% [1 ] ,以往曾命名为血管内皮瘤、恶性血管内皮瘤、腺管肉瘤、血管肉瘤及淋巴管肉瘤等 ,现统称为血管肉瘤[1~ 3] ,其包括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肉瘤 (hemangiosarcoma)和起源于淋巴管内皮细胞的淋巴管肉瘤 (Lymphangiosarcoma)。因二者到目前尚无可靠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指标来区分 ,故统称为血管肉瘤 (angiosarcoma)。在此对其诊疗的研究现… 相似文献
12.
13.
脾损伤124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24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探讨。结果:本组124例,非手术治疗12例,其中4例中转手术,手术治疗112例,手术治疗中,脾修补术12例,脾动脉结扎术6例,脾部分切除术6例,脾切除手术72例(其中自体脾片移植术12例),应用可吸收线羟基乳酸网罩套扎破裂脾16例,总死亡率8.1%,其中非手术治疗无死亡。结论:外伤性脾破裂应根据受伤程度和患者的全身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遵从挽救生命第一,保留器官第二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例 1,男 ,15岁。 2月前感冒后出现左侧鼻塞、流黄涕等症状 ,当地医院以鼻炎予以红霉素口服及滴鼻净等治疗 ,症状无缓解 ,且左侧面部麻木、压痛来本院就诊。检查见外鼻无畸形 ,左侧颌面部轻度隆突 ,尖牙窝处轻度压痛 ,左侧鼻腔外侧壁明显向内膨隆 ,鼻道狭窄 ,脓涕潴留 ,通气不畅 相似文献
15.
16.
17.
我院外科自1988年1月至1999年1月,共收治脾破裂病人52例。经手术治愈44例,非手术治疗7例,死亡1例。通过3个月至近10年的随访,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20.
血管的恶性肿瘤十分少见,我科曾收治l例血管外皮细胞肉瘤和1例血管内皮细胞肉瘤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30岁,因发现右锁骨上肿物2个月入院。2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锁骨上有一肿物,无疼痛,未引起注意,以后肿物迅速增大,向外侧膨胀性生长。半个月前出现右手肿胀,环小指麻木,活动无障碍。1周前握拳不能,遂来我院诊治。入院后查体:右锁骨上区膨隆,无颈静脉怒张和颈动脉异常搏动,可触及约7cm×4cm不规则的肿物,质地较硬,边缘清晰,压迫肿物时右侧肢体有放射痛,肿物与表皮无粘连,活动度欠佳。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