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传染性肺结核病例的调查处置的经验,完善口岸密切接触者排查处置体系。方法对疑似肺部结核病患者进行诊断,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采取一系列医学排查和卫生处置措施。结果未发现22名密切接触者患有"传染性结核病"的明确证据。结论本次调查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了严格的医学筛检和流行病学调查,为口岸密切接触者排查处置体系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贵州省麻风病密切接触者麻风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为今后制定贵州省麻风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贵州省2005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发现的所有存活的麻风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入户调查,采用麻风病问卷评价调查对象对麻风病核心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 5 497名调查对象中,答对≥5题被调查者数为4 275人,核心知识知晓率为77.77%,单一核心信息知晓率在70.00%~84.00%;密切接触者获得核心知识的主要来源为宣传材料(47.88%,2 562人),其次为通过家人、朋友或同事获得(46.72%,2 500人)和医生咨询(44.70%,2 392人);女性、13岁~及≥60岁人群,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是影响知晓率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麻风病密切接触者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较高,可尝试利用他们对周围人群进行健康宣传。  相似文献   

3.
王海山  陈家琨  侯玉鸿 《上海预防医学》2003,15(12):601-601,604
早期发现和治疗麻风患者是控制麻风病传播和流行、最终达到消灭麻风病战略中最重要的措施。上海于 1990年已达基本消灭麻风的标准 ,但本市 3 70万外来人口中不乏麻风病患者 ,早期发现和治疗病人 ,使之及时康复 ,使之不至于成为社会的公共卫生问题 ,是当前本市麻风防治工作的新特点。为此 ,我们于2 0 0 3年 9月~ 11月对本市 10个区 (县 )的 2 6664名外来人口开展了麻风病调查。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调查对象分布于本市 10个区 (县 )的 5 3个街道 (镇 )、170个里委 (村 )、40 4个单位 ,共 2 6664名外来人员 ,以其作为调查对象。设计“麻风…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全国抗非典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情况下,对上海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作一总结.方法阐述传染病的感染和传播的基本模式,分析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原理和策略.并对上海市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组织结果、流调程序、流调与临床的衔接等问题进行了介绍.结果上海市非典的流行病学的调查表明2003年3月至7月20日,全市19个区县报告临床诊断病例8例、疑似病例82例.留院观察病例1269例.共开展流行病学调查4165次,参加25888人次,平均对每例临床诊断病人进行流调9.88次,每次参与的流调人员为12人次;疑似和留观病人参加流调数为5.51次数和2.80次数,每次分别为8.10人次和5.87人次.追踪密切接触者33 000余人,其中确诊病人密切接触者333人,疑似和留观病人密切接触者分别为3237人和29 645人.确诊病人、疑似病人和留观病人与密切接触者之比为1:41.6、1:39.5、1:23.4.上海市SARS病人发病至初诊的平均时间为1.3 d,初诊至隔离的平均时间为1.5 d.SARS病例诊断与卫生部诊断标准的基本符合.参考实验室辅助诊断结果,排除SARS的疑似病例中60.98%为确诊肺炎,其次为上感10.98%.留观病人排除后,主要鉴别诊断为肺炎(66.51%),其次为上感(10.90%).支气管炎、军团菌和支原体肺炎感染也占一定比例.结论笔者对SARS的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及疫点消毒处置等时效性进行了分析,对今后的防SARS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和掌握陇南市麻风病流行特点和规律,为实现消除麻风病目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949-2009年间的2154例麻风病患者,根据病历情况将历史病例按五级分类法重新分类定型,诊断标准与残疾分级按照《麻风病防治手册》规定进行,并对历年来的防治资料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截至2009年累积发现麻风病人2154例,占全省同期发现病人(4877例)的44.12%;累积治愈1581例,总治愈率为73.40%。在流行高峰期(1965年),全市9个县(区)有高流行县(区)3个,中流行县4个。1964年发病率高达9.122/10万,到2009年下降至0.038/10万,患病率从最高(1965年)的0.585/10万,下降到2009年的0.004/10万。结论现行防治策略总体有效,其中6个县已经通过省级基本消灭麻风病考核验收,剩余3个县(区)已处于低流行状态,要特别关注流动人口对防治工作的影响,在现有防治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绵阳市1959—1998年麻风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麻风病在我市流行历史远 ,5 0年代末建立了 8个麻风村 (院 )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麻风病防治工作。 1985年以来市采取与各县 (市、区 )签订麻风目标责任书的形式 ,将任务与补助经费挂勾 ,实行考核 ,奖惩逗硬。为查清麻风病在我市的流行分布情况 ,全市于 1982~ 1998年我市的流行分情况 ,全市于 1982~ 1998年开展了麻风病流行病学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于后。1 材料和方法1 1 诊断标准 根据马海德主编“麻风病防治手册”诊断标准为依据。按多菌型和少菌型分类。按切刮法采取标本 ,用抗酸染色法查菌 ,疑似病例取活体组织送省皮研所和安县…  相似文献   

7.
2005年12月26日,大竹县杨家镇发生禽流感疫情。我中心接到杨家中心卫生院电话报告,一养鸡户业主出现头晕、发烧、咳嗽、腹泻等症状。接到报告后,由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县人民医院专家赴杨家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来源及方法1.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流行病学调查和逐村逐户排查所得。接触病死鸡、鸭者,均视为密切接触者。1.2方法(1)强化宣传:向广大群众宣传禽流感防治知识,提高群众防病意识,消除恐慌心理。(2)逐村逐户随访调查,搜索密切接触者。2结果2.1基本情况杨家镇总人口30695人,其中六堰村2317人,双江村3659人…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涪陵区48例麻风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风病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损害极其严重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根据国家卫生部《基本消灭麻风病考核验收办法》的要求 ,为进一步查清麻风病在涪陵区流行情况 ,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并确保指标的质量 ,我们于 1984-2 0 0 0年开展了麻风病流行病学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于后。1 材料和方法1 1 资料来源 重庆市涪陵区卫生防疫站历年收集的麻风病患者资料和麻风病防治工作报表。1 2 诊断标准 根据马海德主编《麻风病防治手册》诊断标准为依据 ,按多菌型和少菌型分类 ,按切刮法采取标本 ,用抗酸染色法查菌 ,疑似病例取活体组织送四川省皮肤病防治研…  相似文献   

9.
麻风病是 1种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涪城区麻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关怀下 ,经过广大医务工作者40年艰苦努力。 1999年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基本消灭麻风病指标。现将涪城区 1960 -1999年麻风病病情调查分析如下。1 方法和诊断标准1 1 诊断标准 按卫生部组织专家编写的麻风病防治手册临床、病理、细菌标准进行诊断和分类。1 2 调查方法1 2 1 层层举办培训学习班 ,建立县、乡 (镇 )、村 3级麻风病防治网 ,培训了一批麻防专、兼职人员 ,统一标准和方法。1 2 2 采取线索调查、家属检查、疫点普查、门诊发现、报病及治愈者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江苏省淮安市居民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为制订麻风病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全国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方案,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选取淮安市金湖县和淮阴区新发麻风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和所在居委会(行政村)的普通居民进行调查,采用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信息、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黔东南州普通居民及麻风病密切接触者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评估和指导现场麻风病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对黔东南州16县(市)城镇、农村普通居民和中学生进行整群分层抽样,使用《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询问式调查,了解公众对麻风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情况。结果全州共调查41 072人,总体知晓率为73.71%。城镇居民、农民、学生和密切接触者的知晓率分别为:74.42%、68.38%、79.40%和89.06%,各调查人群知晓程度存在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6.9,P0.01),以密切接触者知晓率最高,农村居民知晓率最低。不同地区间人群防治核心信息基本知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目前公众麻风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较高,但农村居民是麻风病健康教育的薄弱人群,提示对于农村居民的麻风病健康教育需要长期持久地进行,研究更适合农村居民特点的新的综合性健康教育策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了解黔南州居民对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为评估和指导全州麻风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控制中心编制的《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调查问卷》,多阶段抽样方法抽查全州12县(市)13~70岁城镇居民9 000人、农村居民12 000人、中学生9 000人及2005年以来新发现麻风病例家内密切接触者656人,进行匿名问卷自填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的核心知识知晓率55.73%,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中学生、密切接触者知晓率依次是56.11%、 54.15%、 56.09%、 74.70%,密切接触者高于其他3组人群(χ2=108.779,P<0.001);单一核心知识知晓率52.59%~73.12%,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中学生、密切接触者依次为53.29%~72.31%、49.43%~73.04%、49.24%~75.14%、64.33%~88.41%,不同人群单一核心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566~633.995,P均<0.001);获得核心知识主要来源前3位是宣传活动51.09%、电视42.48%、宣传材料33.97%。结论 居民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亟待提高;加大“麻风病能否治好”、“接触麻风病人后是否得麻风病”、“如何预防麻风病畸残”相关知识的教育力度;因地制宜,巩固和拓宽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溧阳市确诊的1例人感染禽流感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11月,对溧阳市首例H5N6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疫点处置,获得病例发病、治疗及密切接触者信息,采集病例、密切接触者及接触环境的相关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该患者病初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并伴有畏寒、咳嗽、解稀水样便,病情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桐乡市居民对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于2015年9月1日—10月31日采用系统抽样法在桐乡市麻风病高发的梧桐街道、凤鸣街道、屠甸镇、高桥镇和崇福镇中抽取麻风病治愈者的密切接触者和所在居委会/行政村的普通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以及知识获取途径,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调查426人,问卷有效率为100%。调查麻风病治愈者的密切接触者77人,占18.08%;普通居民349人,占81.92%。其中男性243人,占57.04%;女性183人,42.96%。年龄为12~96岁,平均(57.14±18.56)岁。桐乡市居民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4.65%,麻风病密切接触者的知晓率为66.23%。普通居民麻风病人群抵抗力、早期症状和防残措施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76.22%、77.36%和93.12%,均高于麻风病密切接触者的63.64%、58.44%和83.12%(P0.05)。居民知识获取途径主要为宣传活动、宣传材料和医生咨询。结论桐乡市居民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不高,其中麻风病密切接触者的知晓率偏低。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社区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北京市社区人群超重及肥胖的现状 ,我们在本市 18个区 (县 )的社区人群中开展了超重及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1.调查对象与方法 :①采用三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 ,从每个区 (县 )抽取 10 0 0户社区居民 ,使用统一调查表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入户面对面调查。②抽中的户中调查 1人 ,年龄 15~ 6 9岁 ,以最靠近每月 1日出生的家庭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③判断标准 :采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体重指数 (BMI) =Kg m2 作为超重及肥胖的诊断标准。本调查使用WHO推荐的 18.5≤BMI<2 5为正常 ,BMI≥ 2 5为超重 ,BMI≥ 30为肥胖。④统计学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输入性新冠肺炎病例的诊治和管理情况,为新冠肺炎病例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询问病例、知情人和接诊医生等方式对首发输入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了解密切接触者发病状况;访谈医务人员和查阅病历了解诊疗情况。电话回访病人出院后恢复情况和接触者后续发病情况。结果病例长期居住在武汉市汉阳区,患者在武汉市感染新冠病毒可能性较大,密切接触者40人,没有出现新冠肺炎病例。结论 W县首例新冠肺炎输入病例为武汉市返乡人员,无造成本地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北京市郊区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感染来源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明确辖区H7N9病毒传播风险。方法通过面对面调查方式对病例、密切接触者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密切接触者、可疑暴露者及外环境采样,开展实验室检测。结果患者密切接触过病死禽,患者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为低致病性,16份禽类及外环境样本H7N9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患者和2份相关环境样基因组测序高度相似。结论患者感染来源疑与接触病死禽有关,应加强流动活禽交易的管控。  相似文献   

18.
一起生活密切接触引起的甲型肝炎流行的调查湖北省松滋县卫生防疫站周传发,陈能松1995年5月.松滋县王家桥镇中学发生肝炎爆发流行,经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为一起由生活密切接触引起的甲型肝炎爆发性流行。一、流行情况全校师生共987人,发病87例,发...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对九江市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患者、密切接触者、可疑暴露人员和农贸市场环境标本进行检测分析。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患者、密切接触者暴露的农贸市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患者、密切接触者、可疑暴露人员和农贸市场环境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九江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无明确病死禽类接触史,密切接触者中无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未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播证据,相关农贸市场环境标本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论 九江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属本地感染、非人传人病例,感染来源可能与农贸市场环境暴露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预防控制类似疫情的发生和扩散提供经验。方法 应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该起聚集性疫情传染来源、发生及传播过程进行描述分析,采用RT-PCR法对采集的呼吸道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该聚集性疫情由在深圳感染后返乡的病例引发,继而引起其他3位家庭成员感染发病,另2位儿童家庭成员未感染。除家庭密切接触者有发病外,其他18名密切接触者均未感染。传染源是经检测密切接触者才发现。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易形成家庭内传播,主要经人际间密切接触而传播;及早筛查密切接触者和发现轻型病例传染源,有利于防止疫情蔓延和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