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为很好地治疗短暂性脑缺血(TIA),从而预防脑梗塞保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方法:本文应用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治疗TIA患者30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并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TIA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达93.3%,明显优于对照组。DF-521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有作用快、疗效好、复发频率低、副作用少的特点。结论:DF-521是治疗TIA的理想药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 方法:60例经临床和脑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DF-521治疗组(30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30例)。2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日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合治疗后患者的病残程度评定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5。2种治疗药物对凝血功能均无明显  相似文献   

3.
笔者于1995年1月-1997年4月,用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治疗急性脑梗塞16例,并观察3DF-521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DF-521静脉点滴,隔日一次,共三次.首次剂量为10BU,第二次及第三次各为5BU,每次所用DF-521均加入生理盐水150-200ml中,静点1小时以上.有出血倾向,胃肠有溃疡,近期有手术及外伤史,有严重的高血压及心肝肾功能障碍者禁用.观察指标有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纤维蛋白原等.结果发现经用DF-521后有10…  相似文献   

4.
长效睾丸酮合并环孢霉素A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目的:探讨进一步提高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疗效的方法。方法:长效睾丸酮(TLD)单用(15例)及合用环孢霉素A(CsA)(30例)治疗CAA45例。按全国统一标准评定疗效,并采用甲基纤维素培养法观察治疗前、后骨髓造血祖细胞水平的变化。结果:TLD+CsA组有效率为83.3%,高于单用TLD组的60.0%,且TLD+CsA组有效者骨髓造血祖细胞(BFU-E及CFU-GM)恢复明显优于单用TLD组有效者并更为迅速,两组间无效者骨髓BFU-E及CFU-GM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TLD+CsA治疗CAA疗效不仅高于单用TLD,且其有效者血液学恢复更为完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UBIO)对脑梗塞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用UBIO与传统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20例仅用传统药物治疗,进行两组疗效比较,同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5%,经过Ridit法分析,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明显低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UBIO治疗1个疗程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比治疗前显著增强(P<0.001),而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UBIO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UBIO对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增强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UBIO) 治疗白塞综合征(BS) 的作用机制。方法 动态观察22 例BS患者UBIO 治疗前后血流变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 MDA) 、过氧化氢酶(CAT) 、肿瘤坏死因子(TNF) 、白细胞亚微结构的变化,以药物治疗的11 例BS 患者为对照组作疗效比较。结果 UBIO 后BS 患者血中SOD、GSHpx、CAT 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LPO、MDA、TNF及血粘度显著降低,白细胞微绒毛显著增多变粗长,其总有效率(95 .9% ) 明显优于药物组(63.5 % )。结论 UBIO 治疗BS的机制可能与减轻BS患者自由基反应所引起的损害及改善微循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白细胞杀菌、消炎、吞噬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UBIO)对脑梗塞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治疗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用UBIO与传统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20例仅用传统药物治疗,进行两组疗效比较,同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膜Na^2+-K^+-ATP酶活性。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5%,经过Ridit法分析,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红细胞膜Na^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用黄芪注射液和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62例并发CHF的终末期肾病行维持性HD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30例采用包括休息、吸氧、使用血管扩张剂及洋地黄制剂等常规抗心力衰竭(心衰)治疗;B组32例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但不用洋地黄制剂),加用黄芪注射液和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治疗10日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并用二维超声诊断仪比较2组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和左心室容积的变化。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63.3%,B组为87.5%,2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B组治疗后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的改善程度以及左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容量降低值均较A组显著(P均<0.05)。A组洋地黄毒性反应发生率达23.3%,B组末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加用黄芪注射液和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HD的CHF患者疗效肯定,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黄合剂保留灌肠加口服开博通对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5例小儿ARF患者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25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加用大黄合剂灌肠及口服开博通,对照组20例只采用西医综合治疗。7天后观察2组患儿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和血压下降及尿量增加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75.0%。治疗组血BUN、Cr、血压和尿量等各项指标的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大黄灌肠加口服开博通能改善ARF患儿的肾功能与临床症状,治疗ARF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经临床和脑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DF521治疗组(30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30例)。2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日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合治疗后患者的病残程度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5。2种治疗药物对凝血功能均无明显影响。结论:东菱精纯克栓酶可作为急性脑梗塞早期治疗安全、有效的新药。  相似文献   

11.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舒血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舒血宁(银杏叶提取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和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结果:2周结束后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舒血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LMWH)、普通肝素(H)与阿斯匹林单独及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的疗效。方法:UAP患者156例,随机分为1)阿斯匹林(ASP)组,2)阿斯匹林加普通肝素(ASP+H)组,3)阿斯匹林加低分子肝素(ASP+LMWH)组。疗程7天并随访观察3-6个月。结果:ASP+LMWH组心绞痛缓解率显著高于ASP组(91.8%vs58.2%,P<0.001),与ASP+H组(80.8%)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随访观察期间,ASP+LMWH组心绞痛复发率显著低于ASP组和ASP+H组(12.0%vs40.6%、40.5%)。ASP组共有7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6例猝死,ASP+H组共有2例发生出血倾向。三组药物治疗前后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阿斯匹林加低分子肝素较单用阿斯匹林或加用普通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更好,更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尿激酶及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确诊的UAP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改善心肌缺血药物、阿司匹林及静脉应用肝素钠治疗;治疗组30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入复方丹参液静滴。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6.6%;治疗组总有效率9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联合应用小剂量、延长疗程的尿激酶溶栓疗法及复方丹参液治疗UA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发病6 h内的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9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9例)。治疗组采用奥扎格雷钠80 mg静脉滴注,2次.d-1;低分子肝素钠5 000 U,皮下注射,1次.d-1。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静脉滴注,2次.d-1;低分子肝素钠5 000 U,皮下注射,1次.d-1。2组均7 d为1个疗程。治疗1周后对2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46例,治愈率为76.7%;对照组治愈37例,治愈率为6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发病6 h内的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疗效好、作用强、起效快、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6例UAP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联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0.4ml,2次/d,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d。治疗前后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sT段变化,监测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两组均能明显控制心绞痛的发作次数(P〈0.05),但治疗组更能显著降低心绞痛的发作(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对心绞痛、心电图的疗效分别为90.9%、81.8%,而对照组分别为60.6%、51.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血小板、PT、APTT无显著变化。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是治疗UAP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与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将9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加用低分子肝素和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组各48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10d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68.8%(P <0.01);观察4周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和灯盏细辛注射液,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显著降低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张辉  赵旭兰  王凤飞  郑红梅 《临床荟萃》2004,19(11):609-611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和肠溶阿司匹林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6 4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肠溶阿司匹林及抗心绞痛药物 ,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 ,观察两组对心绞痛的疗效 ,监测出、凝血指标 ,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 (P <0 .0 1 ) ,改善临床症状 ,对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 T段压低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对出、凝血指标影响不大 (P >0 .0 5 )。结论 小剂量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且安全 ,并优于低分子肝素加阿司匹林组  相似文献   

18.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之一,极易发生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1]。因此如何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其死亡率一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我院自2003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UAP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住院  相似文献   

19.
低分子肝素延长疗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延长疗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同期入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8例,随机分为2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立迈青)皮下注射,每日2次。A组应用1周,B组应用3周,第1周用量2组均为每次120IU/kg,第2~3周B组用量每次100IU/kg。结果早期(第7日)观察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9%、77.4%,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心血管意外事件(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或非心脏性死亡、药物无法控制病情需行急性血运重建术)及出血,在2组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晚期(第8~30日)观察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2%、97.5%,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A组高于B组(P<0.05);2组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延长疗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短程应用疗效为好,且不增加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