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本研究组改良的穿刺设备及其他类型的穿刺设备在基于碘海醇的小鼠Micro-CT腹部增强造影中的效果。方法 100只昆明小鼠尾部热浴后,使用小动物麻醉机进行麻醉,并监测生命体征。应用5组设备行尾静脉穿刺:1常规1ml注射器及2.5#诺和锐针头;2常规1ml注射器及4.5#针头;3常规输液器7#针头;4常规输液器5#针头;5改良4.5#针头及输液连接装置,评价5组的优缺点并记录穿刺成功率。经Micro-CT扫描,记录图像采集率以及扫描后小鼠死亡率。结果 5组设备穿刺成功率、图像采集成功率以及小鼠死亡率均有差异(P<0.05)。综合比较各组成功率和小鼠死亡率,第5组为最优,能较好的对图像进行采集并且最大程度地减少小鼠的死亡。结论改良的尾静脉穿刺设备联合微量注射泵及小动物麻醉机的综合方式,能显著提高尾静脉穿刺和图像采集成功率以及降低小鼠死亡率,很好地应用于Micro-CT增强造影中,降低了实验动物成本。  相似文献   

2.
谢雪芬  陈双庆  吴平 《右江医学》2004,32(6):563-564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造影剂在螺旋CT肝脏扫描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CT扫描两组健康人员的肝脏 ,注射造影剂的剂量分别为 75ml及 10 0ml。结果 造影剂剂量的增加 ,对肝脏的峰值及肝脏峰值出现的时间无显著的影响。结论 应用小剂量造影剂是螺旋CT肝脏扫描检查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Micro-CT研究不同剂量CdCl2染毒后大鼠胫骨松质骨骨小梁密度和骨微结构的差异.方法 24只3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5 mL)和0.1、0.5、1.5 mg/(kg·bw)CdCl2,每周称体重,并根据体重调整注射量.染毒后第8周对所有大鼠左侧胫骨近端进行活体Micro-CT扫描及三维重建.选取距生长板远端0.8、1.2 mm厚的骨组织为感兴趣区域,进行骨形态计量分析.结果 镉染毒组大鼠体重和对照组相比有不同程度下降,高剂量组和其他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镉染毒组大鼠骨密度、骨体积分数及骨小梁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镉染毒组大鼠胫骨骨小梁分离度及骨结构模型指数都较对照组有明显增高,并且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二维及三维图象显示,镉作用后大鼠胫骨骨髓腔增宽,骨量、骨小梁数量及骨小梁连接明显减少,板状骨数量减少,杆状骨数量增加.结论 镉染毒对大鼠胫骨骨量及骨微观结构有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造影剂示踪技术进行肝门静脉成像的价值。方法收集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行64排螺旋CT门静脉成像的患者资料,记录扫描开始时间,由三名副主任医师对血管进行评分。结果造影剂示踪技术确定的门静脉成像时间为造影剂注射后40-60秒,对肝内门静脉分支可显示6级,其中4级以上显示率为100%,血管平均评分为3分,5级显示率为100%,评分为2.67分,6级显示率为66.7%,评分为1.33分。结论应用造影剂示踪技术进行肝门静脉成像是一种成像质量优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2004年4月~2005年6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肝实质性占位性病变患者188例。其中女76例,男112例,年龄16~73岁,平均44.5岁。共选取188个病灶,病灶径线范围2.0~18cm,平均4cm。对于多发病灶的患者,选取最大、最清晰的病灶作为重点观察对象。病理类型包括:10  相似文献   

6.
7.
肝脏特异性造影剂在MR中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脏特异性造影剂(Ferider)在MR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材料与方法:对24例CT或B超怀疑肝脏占位的患者进行Feriex增强前、后的MRT2WI对比扫描,测量增强前后的肝脏、病灶、腰大肌及背景噪声的信号强度;计算出肝脏及病灶增强前、后的信号强度变化百分比;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过敏反应情况。结果:经Feriex增强后正常肝脏的信号强度明显下降,恶性病变的信号强度变化不明显,因此使病灶显示与日俱增清晰;良性病变的信号强度呈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下降程度低于正常肝脏组织,从而鉴别良、恶性病变。24例患者无1例发生过敏反应。结论:Feriex作为一种新型的肝脏阴性造影剂,对肝脏的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对肝脏的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重要意义,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肝脏磁共振造影剂的种类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彬  闵鹏秋 《当代医学》2001,7(3):26-30,33
肝脏MR造影剂分为 4大类:(1)分布于细胞外间降或间质间隙的,如Gd DTPA;(2)分布于网状内皮细胞系统或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吞噬细胞系统的,如SPIO;(3)肝细胞选择性的,如Mn-DPDP,Gd—BOPTA,Gd-EOB-DTPA;(4)血管内或血池性MR造影剂,如USPIO,AMI-227。本文详细介绍了上述4类肝脏MR造影剂的构成、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影像特点,并介绍了肝脏MR造影剂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将携带有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质粒pSV-β-Gal包裹在直径1~5μm的金微粒表面,用自行设计并构建的基因枪加速微弹轰击成年小鼠耳朵及幼鼠腹部皮肤。1~2d后剪下轰击部位组织,用β-半乳糖苷酶的底物X-Gal进行组化检测,在显微镜下看到轰击部位出现许多酶与底物特异反应所形成的深蓝色斑点,证实β-半乳糖苷酶基因转移到了小鼠体内并且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10.
11.
Liu LZ  Guo GJ  Zeng MS  Lü YC  Liu XW  Cui CY  Wu PH  Li L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240-243
目的 制备一种含钆纳米材料,应用于磁共振分子显像研究。方法 以四甲氧基硅烷为氧化硅纳米材料来源,将钆离子掺杂至四甲氧基硅烷硅材料内,制备含钆纳米材料,电镜观察该材料纳米大小;MRI体外扫描该材料,以Gd.DTPA为对照,检验该材料的磁敏感性;静脉注射该材料,应用MRI扫描。观察其在Balb/c裸鼠和鼻咽癌CNE-2裸鼠移植瘤体内的分布特点。结果 制备的含钆纳米材料呈短棒状,纳米大小约30至40nm左右,该纳米T1驰豫率明显高于常规造影剂Gd-DTPA;裸鼠静脉注射后,30min后MRI扫描显示,肝脏和肾脏T1WI信号强度分别由226±10和283±7升高为352±12及328±10,说明该材料主要在肝脏分布;鼻咽癌CNE2裸鼠移植瘤明显强化,移植瘤T1WI信号强度由注射造影剂前的195±5上升为245±7。结论 新型含钆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磁敏感性,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核磁共振分子显像的载体。  相似文献   

12.
经周围静脉超声造影在肝内占位病变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经周围静脉超声造影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80例共82个肝内占位性病变进行Levovist超声造影,浓度为400mg/ml,注射时间约2min。其中原发性肝癌50个;转移性肝癌1个;肝血管瘤12个;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6个;肝脏炎性假瘤5个,肝错构瘤2个,其它良性病灶6个。结果 有血供的肝内占位病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而肝癌达到明显增强者达71%,其阻力指数明显高于良性组,增强的峰值出  相似文献   

13.
王龚  卓忠雄  何芬 《西部医学》2012,24(4):633-635,639
目的探讨高频诊断级超声联合微泡对肝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机械指数(mechanical index,MI)为1.2的高频诊断超声,并经实验大鼠尾静脉注射0.2ml/kg微泡造影剂,超声辐照大鼠肝脏时间分为1、3、5、7min。用伊文氏蓝(Evens Blue,EB)观察超声辐照后肝血管通透性的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肝血管内皮细胞及肝细胞结构改变。结果高频诊断超声联合微泡辐照肝脏后,肝组织EB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透射电镜证实肝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连接中断明显。结论高频诊断超声联合微泡辐照肝脏时可增加肝脏血管通透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病变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特征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86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病灶始增时间及始退时间,并观察分析病灶增强方式。结果良恶性病变的始增时间均可小于30秒;始退时间小于90秒全部为恶性病灶,大于180秒消退者主要是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组与良性组始增时间及消退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原发性肝癌主要呈整体均匀增强或不均匀增强;肝转移癌呈周边环状增强或整体增强;肝血管瘤主要呈周边节结状增强;FNH主要呈自中央轮辐状增强。结论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肝脏局灶性病变动态灌注过程,提高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一种糊状含碘口服对比剂(碘糊)在食管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4年7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食管CT增强扫描患者,根据口服对比剂的不同分为3组,各50例.硫酸钡组采用硫酸钡溶液作为口服对比剂,碘水组采用3%的碘水作为口服对比剂,碘糊组采用3%的碘糊作为口服对比剂.比较3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声学造影对宫腔疾病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意大利Bracco公司生产的诺维(Sono Vue)造影剂对21例宫腔疾病的宫腔异常回声行静脉学造影,记录病灶及子宫肌层的显像顺序、充盈方式及增强强度,以手术病理为标准,分析比较不同病因的宫腔异常回声造影显像特点。结果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胚物残留、宫腔粘连等宫腔疾病的声学造影表现各不相同。结论静脉声学造影能较准确地鉴别诊断宫腔疾病的宫腔异常回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SonoVueTM低机械指数灰阶超声造影研究肝肿瘤坏死的声像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将制备成功的16只荷VX2瘤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于种植后10~12d(A组)、18~20d(B组)行低机械指数灰阶超声造影。经兔耳缘静脉团注超声造影剂SonoVueTM(0.1mL/kg),应用CnTi(Contrast Tuned Imaging)低机械指数实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分析肝肿瘤坏死前后的造影增强效应。结果    低机械指数灰阶超声造影可动态显示肝实质与肿瘤内造影剂的增强过程。与正常肝实质相比较,A组肿瘤强化呈典型的“快进快出”型,即动脉早期快速增强,门脉期与延迟期肿瘤结节内造影剂迅速廓清,表现为负性显影;B组肿瘤增强过程与A组相似,但由于瘤内有不同程度坏死,仅显示周边环状增强,而中心坏死部位无论在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均无强化,无强化区域与病理的液化坏死区域对应一致。结论    低机械指数灰阶超声造影可准确显示肿瘤的坏死范围,为其应用于评价肝癌局部治疗的疗效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41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接受了不同类型的微创介入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其中46个病灶进行造影增强超声检查。结果介入治疗前,造影增强超声显示46个病灶表现为动脉早期抱球状、弥漫或轻度增强;治疗后病灶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增强CT检查结果一致,与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结果比较,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94.4%,总符合率为90.3%,明显高于常规彩超结果,后者与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结果比较,灵敏度为48.1%,特异度为89.5%,总符合率为65.3%。结论超声造影可以帮助了解患者肝癌病灶的大小、数目和肿瘤血管等信息,有助于介入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疗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19.
肝癌至今仍是全球高死亡率癌症之一。动物模型特别是小鼠模型是研究肝癌生物学特性、发病机制、新药筛选和治疗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各种小鼠肝癌模型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肝癌的相关研究,但是现有模型都有一定不足。缺乏与人类肝癌高度相似且经济适用的动物模型严重制约着对肝癌的深入研究。随着基因修饰技术的发展,小鼠肝癌模型的构建更加快速、容易和方便。本文拟对用于肝癌研究的各种小鼠模型进行概述,并着重强调基因修饰小鼠肝癌模型的构建,以期为相关癌症基因功能研究、应用基因编辑技术研发肝癌模型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罗飞  和朝平  王勇  刘彦强  李巍 《当代医学》2010,16(23):453-455
目的探讨超声在^125I粒子植入肝脏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16例肝癌患者的24个病灶^125I粒子植入肿瘤前采用PhilipsIU-22超声诊断仪、三维容积成像技术和QLab软件对病灶进行超声断层显像检查,模拟粒子空间排布,计算所需植入粒子数。植入时超声监测经皮经肝沿超声穿刺引导线放置粒子,术后应用超声造影剂SonoVue和超声容积成像计算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描绘残留肿瘤的几何形态。结果断层超声显像技术术前能科学合理的绘制粒子分布图,准确计算粒子数,简化术中操作,肿瘤局部控制率与文献报道无明显差异。术中超声导向能动态观察植入针尖位置,避开血管、胆管等重要结构,减少并发症,准确将粒子植入预期位置。术后应用超声造影容积成像准确定量评估^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与增强CT检查无明显差异,结合描绘残余病灶的三维几何形态利于对其粒子补充治疗。结论超声在^125I粒子植入肝脏恶性肿瘤术前、术中及术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