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而目前用于实验研究的肺癌动物模型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故本研究认为建立一个稳定、类似于人体肿瘤微环境的肺癌原位模型是深入研究肺癌的基础。方法直接将稳定表达虫萤光素酶的鼠Lewis肺腺癌细胞与基质胶的混悬液注射于C57 BL/6小鼠左肺,无需打开胸腔只需将小鼠左胸部皮肤剪开约1 cm小口,定期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中的生物发光技术监测小鼠肿瘤形成及转移情况,并将小鼠处死后立即进行肺部组织活体取材,采用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做出病理学诊断。结果采用肺内注射的原位造模法成瘤率高,Lewis肺腺癌细胞数量只需0.5×105个即可成瘤,成功率达90%以上,且利用活体成像系统中的生物发光技术能监测到模型小鼠肿瘤可转移至对侧胸廓、对侧肺组织、双侧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等。结论注射虫萤光素酶稳定表达的鼠Lewis肺腺癌细胞与基质胶混悬液构建的肺癌原位模型所需细胞数量少,成瘤率高,无手术死亡风险,转移性好,监测方便,操作简单且可重复性高,为深入研究肺癌提供了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完善C57BL/6小鼠肺癌原位模型,并观察中药三仙丸对该模型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1在原有C57BL/6小鼠肺癌原位模型的基础上,根据造模原位接种C57BL/6小鼠肺腺癌细胞(Lewis lung cancer,LLC)和虫萤光素酶(luciferase)稳定结合的LLC-luciferase细胞株数量的不同,使用活体成像技术对模型小鼠活体成像曝光时间、肿瘤生长情况、肺癌的转移情况进行监测,并观察生存期,选出最优小鼠肺癌原位模型。2肺癌原位模型小鼠灌胃给服三仙丸,从造模第4天开始连续给药直至小鼠死亡,观察小鼠肿瘤大小和生存期。结果:活体成像时采用自动曝光效果最佳;造模接种细胞数≥1×10~5/只时小鼠肺癌原位模型稳定,且接种细胞数为1×10~5/只和5×10~5/只的模型小鼠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7.5 d和24.5 d(P0.05)。接种细胞数为1×10~5/只的小鼠,第39天时三仙丸组小鼠肿瘤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三仙丸组小鼠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2 d和56 d(P0.05)。结论:构建小鼠肺癌原位模型时接种细胞数为1×10~5/只时造模效果佳;并用此模型证明了三仙丸对肿瘤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管抑素基因对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生长、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C57BL/6j小鼠肺癌模型,30只荷瘤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阳离子脂质体对照组、血管抑素基因(PAng)治疗组,每组10只。以阳离子脂质体为介导,将血管抑素基因的重组质粒直接注入移植瘤内,每周3次,共5周,每周测瘤体大小1次,第7周末处死所有小鼠,观察瘤体大小变化、肺表面转移灶数、小鼠生存期等。结果:治疗组小鼠移植瘤生长速度减慢,瘤体缩小,肺内转移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活动能力、饮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均无明显改变,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血管抑素基因可有效地抑制Lewis肺癌移植瘤的生长、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顺铂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接种Lewis肺癌的C57BL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顺铂组、川芎嗪组及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连续用药20天,于接种后第22天处死全部小鼠,剥离皮下肿瘤称瘤重并计算抑瘤率,取出双肺观察表面肿瘤转移情况,计算肿瘤肺转移发生率、肺表面转移结节数及肺表面结节转移抑制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及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用药组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瘤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联合用药组抑瘤率明显高于顺铂组和川芎嗪组(P〈0.05),各用药组肺表面转移结节数及转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联合用药组肺表面结节转移抑制率明显高于顺铂组和川芎嗪组(P〈0.05)。川芎嗪组、联合用药组MVD及P-选择素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川芎嗪可明显抑制Lewis肺癌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和转移,与顺铂联用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微血管生成和降低P-选择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青蒿素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和淋巴管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抗疟药青蒿素对Lewis肺癌生长和淋巴管生成的作用.方法:通过接种(sc)Lewis肺癌细胞建立C57BL/6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灌胃给予50 mg/kg的青蒿素,1次/2 d,连续给药2 wk;游标卡尺观察给药后肿瘤体积变化. 接种后第30 d处死动物,收集肿瘤组织和双肺组织,并称质量. 免疫组化检测瘤内和瘤周VEGFR-3和LYVE-1表达,计数LYVE-1阳性淋巴管并计算微淋巴管密度,HE染色肺组织计数肺转移结节数,观察荷瘤小鼠的存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青蒿素组瘤内LMVD,肺湿重,肺转移发生率和肺转移结节数均较低(P<0.05);青蒿素治疗组与对照组移植瘤生长没有明显差异(P>0.05);青蒿素治疗组小鼠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结论:青蒿素可有效抑制Lewis肺癌淋巴管生成和肺转移,并提高小鼠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Lewis肺癌动物模型,探讨脐带来源的MSC对恶性肿瘤生长及其转移的影响。方法 将16只C57BL/6小鼠分别建立Lewis肺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S组)和MSC组,每组8只,MSC组分别于接瘤后第7、12、17天时,尾静脉注射给予脐带MSC(1×106/只),在第21天时处死全部荷瘤小鼠,观察瘤体生长情况及肺转移情况。结果 NS组和MSC榈钠骄鲋胤直鹞?.5875±1.04g、 4.155±1.13g,两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NS组和MSC组的平均肺转移数分别为3.75±1.39个、1.13±1.13个,抑制转移率为70.0%,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脐带来源的MSC对C57BL/6小鼠Lewis肺癌本身的生长无影响,但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的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体内实验探讨人纤溶酶原Kringle 5(K5)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与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腋下接种肿瘤细胞的方法建立Lewis肺癌细胞皮下种植瘤小鼠模型,分为PBS对照组和K5治疗组,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情况,测量肿瘤大小,制备小鼠体质量-时间曲线和肿瘤体积-时间曲线;采用皮下种植瘤剔除术建立Lewis肺癌自发性肺转移模型,术后分为PBS对照组和K5治疗组,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转移瘤数量,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 在皮下种植瘤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K5治疗组小鼠肿瘤体积-时间曲线变化平缓,肿块增长缓慢,肿瘤质量明显降低[分别为(4.57 ± 0.79) g和 (1.15 ± 0.31) g,P=0.006];在Lewis肺癌转移瘤模型中,K5治疗组小鼠肺表面转移瘤结节数[分别为(15.75 ± 9.79) 个和 (6.60 ± 3.39) 个,P=0.029]以及肺湿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高倍镜下治疗组肺微转移灶数目亦较少?【结论】 人纤溶酶原K5能显著抑制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生长,并能明显抑制Lewis肺癌细胞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蚤休薯蓣皂苷(RD)联合顺铂对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生长与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40只C57BL小鼠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建立肺腺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均分成对照组、RD组、顺铂组及RD联合顺铂组,从接种后第4 天开始给予生理盐水或相应药物干预,于接种后第29 天处死,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皮下移植瘤组织CD34表达,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皮下移植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测定皮下移植瘤组织 VEGF、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RD联合顺铂组抑瘤率、肺表面结节转移抑制率高于RD组与顺铂组(P<0.01),Q值为1.01;RD联合顺铂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单独用药组(P<0.01),但RD组与顺铂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RD联合顺铂对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生长与转移有相加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拮抗肿瘤血管生成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探讨人纤溶酶原Kringle 5(K5)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与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腋下接种肿瘤细胞的方法建立Lewis肺癌细胞皮下种植瘤小鼠模型,分为PBS对照组和K5治疗组,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情况,测量肿瘤大小,制备小鼠体质量-时间曲线和肿瘤体积-时间曲线;采用皮下种植瘤剔除术建立Lewis肺癌自发性肺转移模型,术后分为PBS对照组和K5治疗组,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转移瘤数量,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在皮下种植瘤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K5治疗组小鼠肿瘤体积-时间曲线变化平缓,肿块增长缓慢,肿瘤质量明显降低[分别为(4.57&#177;0.79)g和(1.15&#177;0.31)g,P=0.006];在Lewis肺癌转移瘤模型中,K5治疗组小鼠肺表面转移瘤结节数[分别为(15.75&#177;9.79)个和(6.60&#177;3.39)个,P=0.029]以及肺湿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高倍镜下治疗组肺微转移灶数目亦较少。【结论】人纤溶酶原K5能显著抑制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生长,并能明显抑制Lewis肺癌细胞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小鼠原位肺癌模型,探讨其在放射治疗研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10只C57BL/6J小鼠,于左肺上叶接种鼠源性小鼠肺癌细胞,构建小鼠原位肺癌模型,观察小鼠接种肿瘤期间饮食、体重变化、病理学诊断及肺部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结果:实验小鼠模型通过MRI及病理学验证,10只肺癌模型均构建成功,成功率为100%,成瘤时间为移植后7~14 d期间,21 d影像提示小鼠出现肺内、胸膜及淋巴结转移,在23 d统一处死后未发现肝脏及肾脏转移。结论:以鼠源性肺癌细胞构建的原位肺癌模型可重复,造模时间短,成功率高,肿瘤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MRI验证可明显且直观体现肿瘤生长期,为后续开展放射治疗体内实验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分别通过胸腔原位种植与经左心室注射的方法,建立可行的肺癌脑转移动物模型,为下一步研究肺癌脑转移机制提供一种可靠的造模方法。方法 18只Balb/c/nude裸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经胸腔原位种植与经左心室注射的方法,接种处于对数期生长的人肺腺癌PC-9细胞(1×106/0.1ml),接种后观察裸鼠状态,在裸鼠出现严重恶液质时处死。解剖裸鼠,观察肺、脑、肝、肾转移情况;病理取材、HE染色观察。结果 胸腔原位种植组:3周后,第4、6、9号裸鼠可见胸壁瘤结凸起形成,渐增大;裸鼠于第4-6周开始出现体重减轻,并逐渐出现恶液质,分别于第5-7周处死。开胸后见:胸腔广泛灰白色肿瘤结节、团块形成,双侧肋骨、胸膜、脊柱多发种植灶,双肺被侵蚀压缩,颜色苍白,形态改变。HE染色见:肺表面广泛种植瘤形成,与正常肺组织分界清楚;仅6号裸鼠出现脑转移。 经左心室注射组:裸鼠于第3周开始出现体重下降,并逐渐出现恶液质,全部裸鼠于第4周处死。开胸后:除11、18号裸鼠胸壁见2-3个散在瘤结分布(直径约1-3mm),其余胸腔视野正常;肺组织轮廓清楚,未见瘤结生成。HE染色见:9只裸鼠均出现大小不一的多发脑转移灶。胸腔原位种植组:脑转移率为11.1%;经左心室注射组:脑转移率为100%。结论 经左心室注射建立肺癌脑转移动物模型的方法,较胸腔原位种植的方法保证了更高的脑转移率。  相似文献   

12.
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建立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的可行性并评价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沿腹中线开腹后将5×106个H22细胞接种到小鼠(17只)肝脏实质内,分别于接种后第13天(n=8)和小鼠死亡时(n=9)取主要脏器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及免疫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小鼠平均生存期为18.8 d。接种后第13天,肝内肿瘤成瘤率为100%(8/8),肺转移率为37.5%(3/8),50%(4/8)的小鼠产生腹水,腹水量为(6.25±3.67)mL,肿瘤体积为(0.35±0.14) cm3。自然死亡时,肺转移率为100%(9/9),100%(9/9)小鼠产生腹水,腹水量为(10.88±1.92)mL,明显多于接种后第13天时的腹水量(P<0.01);肿瘤体积为(0.61±0.31) cm3,明显大于接种后第13天时的肿瘤体积(P<0.05)。小鼠死亡时大多数瘤组织呈单结节状,异型性明显,肿瘤增殖指数和微血管密度分别为(71.39±20.74)% 和 (39.25±13.71)/高倍视野。结论: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制备成功率高,肿瘤肺转移率高,肿瘤组织具有丰富的微血管和旺盛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检测果王素干预的小鼠肺腺癌移植瘤组织中核仁磷酸蛋白(NPM)和mRNA的表达,探讨果王素抑制肺癌生长与转移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32只接种Lewis肺腺癌细胞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60 mg/kg)果王素组、中剂量(120 mg/kg)果王素组和高剂量(240 mg/kg)果王素组4组,每组8只。接种后第4天起,予以不同剂量果王素干预,第24天处死小鼠,剥离移植瘤,测量移植瘤体积和称移植瘤质量,计算肿瘤抑制率,计数小鼠双肺肿瘤转移结节数量,计算肿瘤肺转移抑制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皮下移植瘤组织中NPM蛋白的表达水平,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测定移植瘤组织中NPM mRNA水平。结果 果王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小鼠皮下移植瘤的质量和体积均明显降低,双肺肿瘤转移结节数量也明显减少,小鼠皮下移植瘤组织中NPM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下降,果王素的剂量越高,上述指标差异越明显,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果王素可能通过下调NPM蛋白及基因表达,抑制小鼠肺腺癌移植瘤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14.
克拉霉素抑制血管生成及肿瘤转移的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柏长青  戚好文  王玉  王德堂  郭慧玲 《医学争鸣》2002,23(13):1214-1217
目的 研究克拉霉素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观察其抗肿瘤转移的作用 ,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采用 b- FGF诱导小鼠腹壁 Matrigel种植体方法进行血管生成实验 ,比较克拉霉素处理组和对照组 Matrigel种植体内血红蛋白含量和微血管面积的差异 .采用 L ewis肺癌C5 7BL /6小鼠模型 ,观察比较克拉霉素对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移植瘤体积、肺脏转移和实验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 .结果 克拉霉素剂量大于或等于 4 0 mg· kg- 1· d- 1时 ,Matrigel种植体中血红蛋白含量和微血管面积开始明显减少 ,并具有剂量 -效应关系 .克拉霉素能够明显降低肿瘤组织内的微血管密度 [(2 7± 10 ) vs (14± 7) ,P=0 .0 4 2 ],肺脏转移瘤数量 [(10± 5 ) vs (17± 9) ,P=0 .0 39]并明显延长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 [(2 7± 10 ) d vs(19± 8) d,P=0 .0 2 2 ].结论 克拉霉素对 b- FGF诱导和肿瘤组织内的血管生成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能够有效减少荷瘤小鼠的肿瘤转移并延长存活时间 ,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胸腔移植的方法建立晚期肺癌的动物模型。方法:经C57BL/6小鼠的腋后线第6肋间胸腔(胸腔模型组)或小鼠腋部皮下(皮下模型组)分别移植鼠源性Lewis肺癌细胞0.2 ml(5×106ml-1),观察小鼠的生存时间、小鼠体重、饲料消耗量、游泳试验、常压耐缺氧试验,大体观察胸腔、纵隔、胸水等肺癌细胞浸润和转移情况。结果:胸腔模型组小鼠中位数生存时间13.5(8~18)d,皮下模型组小鼠中位数生存时间45(25~71)d,胸腔模型组的生存期范围离散程度较皮下模型组小(P<0.05)。病程中胸腔模型组小鼠体重下降、摄食减少等恶病质体征较皮下模型组明显(P<0.01),胸腔模型组小鼠活动减少、睡眠时间缩短、蜷曲、毛发脱落等现象较皮下模型组多见,胸腔模型组小鼠游泳实验及耐缺氧实验时间较皮下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胸腔模型组小鼠早期可出现胸水和肿瘤转移,而皮下模型组小鼠早期未见胸水和肿瘤转移。结论:胸腔移植模型可作为晚期肺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小鼠Lewis肺癌的生长抑制及PCNA表达的影响,进而对丹参酮ⅡA的抗癌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丹参酮ⅡA组、丹参酮ⅡA+环磷酰胺(CTX)组和环磷酰胺治疗有效组共四组。腹腔连续注射给药。10d后计算各组Lewis肺癌小鼠的瘤重、抑瘤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PCNA表达水平。结果:与盐水组相比丹参酮ⅡA组及丹参酮ⅡA联合环磷酰胺组的瘤重明显减低、抑瘤率升高,对小鼠Lewis肺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PCNA指数明显降低。结论:丹参酮ⅡA可抑制小鼠Lewis肺癌PCNA的异常表达并抑制小鼠Lewis肺癌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不同部位肺癌皮下移植瘤存在的差异,为肺癌研究者提供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将稳定表达虫萤光素酶的小鼠Lewis肺腺癌细胞(ll2-luc-m38)分别注射于C57 BL/6小鼠的右腋皮下、右腹股沟皮下、脚垫皮下,定期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察小鼠皮下移植瘤成瘤情况及转移情况,观察不同部位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和死亡率,肿瘤组织取材,采用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做出病理学诊断。并将小鼠处死后立即进行肺部组织固定、观察转移灶。对皮下移植瘤行切除术观察小鼠术后生存情况和转移情况。结果 腋下组和腹股沟组成瘤时间较早,成瘤率为100%,脚垫组成瘤时间较晚,成瘤率为33%;腹股沟组和腋下组瘤体积增长迅速,其中腹股沟组瘤体积增长最快;接种后第21天腋下组70%的小鼠出现了肺转移,转移灶数目较多;腹股沟组50%小鼠出现肺转移,且转移灶数目较少;脚垫组小鼠未观察到肺转移灶。脚垫组小鼠死亡率最高。腹股沟组和腋下组小鼠可行皮下移植瘤切除术,术后存活率为100%。结论 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中,腹股沟组和腋下组成瘤率高,可耐受移植瘤切除术,手术死亡风险低,便于监测,操作简单且可重复性高,其中腋下组转移性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小鼠Lewis肺癌的生长抑制及PCNA表达的影响,进而对丹参酮ⅡA的抗癌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丹参酮ⅡA组、丹参酮ⅡA+环磷酰胺(CTX)组和环磷酰胺治疗有效组共四组。腹腔连续注射给药。10d后计算各组Lewis肺癌小鼠的瘤重、抑瘤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PCNA表达水平。结果:与盐水组相比丹参酮ⅡA组及丹参酮ⅡA联合环磷酰胺组的瘤重明显减低、抑瘤率升高,对小鼠Lewis肺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PCNA指数明显降低。结论:丹参酮ⅡA可抑制小鼠Lewis肺癌PCNA的异常表达并抑制小鼠Lewis肺癌生长。  相似文献   

19.
原位小鼠乳腺癌肝转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利用HER-2阳性细胞系SKBr-3建立自发性乳腺癌肝转移模型,为乳腺癌肝转移的机制及治疗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模型。方法 利用SKBr-3乳腺癌细胞株接种至16只裸鼠第二对乳腺脂肪垫,建立裸鼠第一代原位乳腺癌模型,再利用建立成功的原位肿瘤组织在16只裸鼠原位进行瘤组织块第二代原位种植,最后利用第二代组织块种植成功的瘤组织对16只裸鼠再次进行原位肿瘤种植,分别观察肿瘤肝转移情况。结果 在第一代肿瘤细胞原位种植的肿瘤中,没有发生肝转移现象。而在第二代组织原位种植瘤中,只有1只发生肝转移,而在第三代的组织原位肿瘤种植模型中出现了接近81.25%(13/16)的肝转移。无一只出现肉眼肺转移。结论 乳腺癌裸鼠体内反复传代可以建立高效、相对特异性的自发性乳腺癌肝转移模型,为肝转移机制及治疗研究提供很好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