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建立人肾上腺皮质癌裸鼠腹腔种植转移模型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将1×10^6/mL体外培养的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悬液接种于10只裸鼠腹腔内,分别于接种后第2、3周随机处死3只裸鼠,余下裸鼠于第4周全部处死取材。动态观察裸鼠体内成瘤及组织浸润转移情况,对肿瘤组织和可疑转移脏器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Ki67的表达。结果:10只裸鼠接种第8天于接种部位成瘤率100%,接种后3、4周裸鼠腹腔内均可见到转移瘤结节,以肠系膜最为显著,转移率均为100%,第4周时可见到2只裸鼠肾转移,1只裸鼠胰腺转移。镜下发现受侵犯的肠系膜淋巴结大部分被破坏,受累的肾、胰腺组织有明显肿瘤细胞浸润。SW-13细胞在体内外均高表达Ki67。结论:成功构建人肾上腺皮质癌裸鼠腹腔种植转移模型,为深入研究肾上腺皮质癌浸润转移机制及防治研究提供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生物发光成像早期监测裸鼠肺部转移瘤及定量评估肿瘤大小的价值?方法:利用生物发光成像检测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人肺腺癌SPC-A1-luc细胞在体内外的生物发光活性?经尾静脉注射SPC-A1-luc细胞建立裸鼠肺部转移瘤模型,应用生物发光成像实时监测肺部转移瘤的生长状态并定量评估肺部肿瘤大小,同时用micro-CT检测肺部转移瘤?结果:SPC-A1-luc细胞能高水平并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生物发光光子数与细胞量呈良好的线性相关(R2=0.996 6),且与皮下肿瘤体积呈良好的直线相关(R2=0.984 9)?生物发光成像监测裸鼠肺部转移瘤,在第1周即可检测到肺部弥漫分布的肿瘤细胞,第3周肺部生物发光信号降至最低,定量分析表明此时肺部约有600个肿瘤细胞?而第3周micro-CT未能检测到肺部肿瘤,直到第6周micro-CT才检测到肺部肿瘤?结论:利用生物发光成像能早期监测肺部转移瘤的生长并定量分析肿瘤大小,其灵敏度高于micro-CT成像?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分别通过胸腔原位种植与经左心室注射的方法,建立可行的肺癌脑转移动物模型,为下一步研究肺癌脑转移机制提供一种可靠的造模方法。方法 18只Balb/c/nude裸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经胸腔原位种植与经左心室注射的方法,接种处于对数期生长的人肺腺癌PC-9细胞(1×106/0.1ml),接种后观察裸鼠状态,在裸鼠出现严重恶液质时处死。解剖裸鼠,观察肺、脑、肝、肾转移情况;病理取材、HE染色观察。结果 胸腔原位种植组:3周后,第4、6、9号裸鼠可见胸壁瘤结凸起形成,渐增大;裸鼠于第4-6周开始出现体重减轻,并逐渐出现恶液质,分别于第5-7周处死。开胸后见:胸腔广泛灰白色肿瘤结节、团块形成,双侧肋骨、胸膜、脊柱多发种植灶,双肺被侵蚀压缩,颜色苍白,形态改变。HE染色见:肺表面广泛种植瘤形成,与正常肺组织分界清楚;仅6号裸鼠出现脑转移。 经左心室注射组:裸鼠于第3周开始出现体重下降,并逐渐出现恶液质,全部裸鼠于第4周处死。开胸后:除11、18号裸鼠胸壁见2-3个散在瘤结分布(直径约1-3mm),其余胸腔视野正常;肺组织轮廓清楚,未见瘤结生成。HE染色见:9只裸鼠均出现大小不一的多发脑转移灶。胸腔原位种植组:脑转移率为11.1%;经左心室注射组:脑转移率为100%。结论 经左心室注射建立肺癌脑转移动物模型的方法,较胸腔原位种植的方法保证了更高的脑转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紫杉醇对人高转移性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M)在裸鼠体内肺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22只裸鼠,尾静脉注射接种ACC-M细胞建立实验性肺转移模型,随机分为紫杉醇组和对照组.紫杉醇组于接种肿瘤细胞后第2天起腹腔注射紫杉醇10 mg/kg,3 d注射1次,共10次;对照组同期腹腔注射等量溶剂.接种6周后处死实验动物.观察发生肿瘤肺转移的裸鼠数目,称体质量;解剖裸鼠肺脏,称质量;记录肺转移灶数目.结果 对照组和紫杉醇组相比,肺转移率100%vs 54.54%,肺转移结节数(28.64±10.69)vs(15.17±4.83),转移肺湿质量(0.702±0.044)g vs(0.524±0.046)g,2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对ACC-M细胞肺转移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不同转移潜能的骨肉瘤 MG63 细胞亚株裸鼠肺转移模型,为探讨骨肉瘤发生发展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MTT 法检测不同转移潜能的人骨肉瘤 MG63 细胞亚株 M8、M6 细胞增殖情况,将生长良好的细胞制成 2×107/ml 细胞悬液注射裸鼠尾静脉,第 4 周起处死裸鼠,肉眼及镜下观察肺部转移灶形成情况,肺组织经过石蜡包埋切片后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相关指标 Cyclin E1 和 Bcl-2 的表达.结果 高转移潜能细胞 M8 组细胞增殖能力强于 M6 组.尾静脉注射瘤细胞后,M8 组 20 只裸鼠除 2 只死亡外,有 17 只发生肺转移;低转移潜能 M6 组 20 只裸鼠仅 1 只发生肺转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M8 组裸鼠肺组织Cyclin E1和Bcl-2表达呈阳性,而 M6 组未见阳性细胞表达.结论 采用尾静脉注射入骨肉瘤细胞亚株 M8、M6 可成功建立高、低转移潜能的骨肉瘤裸鼠肺转移模型,为深入研究骨肉瘤侵袭和转移机制及寻求有效治疗方法提供了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6.
卵巢癌不易发生脑转移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琴  郑艺  雷开键  贾钰铭 《重庆医学》2016,(33):4619-4621
目的 分析卵巢癌明显脑转移少见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肺腺癌A549细胞株和卵巢癌Skov3细胞株分别通过尾静脉、腹腔、颈总动脉、颅内途径注入雌性裸鼠体内(每个途径16只裸鼠):4~6周后处死裸鼠,取其脑、肺、肾、脾脏、肝脏、输卵管、卵巢及腹腔肿瘤包块,进行HE染色,分析脑内成瘤情况.结果 尾静脉注射途径Skov3细胞株组无脑转移,A549细胞株组有2例脑转移;腹腔注射途径Skov3细胞株组无脑转移,A549细胞株组有2例脑转移;颈总动脉注射途径Skov3细胞株组未发现脑内成瘤,A549细胞株组8例脑内成瘤.以上3种颅外注射途径,Skov3细胞株与A549细胞株在颅内成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直接颅内注入途径Skov3细胞株组14例脑内成瘤,A549细胞株组10例脑内成瘤,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脑屏障可能在阻止卵巢癌脑转移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裸鼠食管癌肺转移模型,探讨启膈方对尾静脉注射食管癌细胞裸鼠肺转移的影响。方法 2017年2—10月,选取BABL/c裸鼠21只,将低分化食管癌细胞株KYSE-150-Luc用1 ml注射器接种于BABL/c裸鼠尾静脉,每只100 μl,建立裸鼠肺转移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7只)、卡培他滨组(7只)和启膈方组(7只)。接种后第3天,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0.2 ml/d,卡培他滨组给予卡培他滨溶液(浓度400 mg/kg)灌胃0.2 ml/d,启膈方组给予启膈方提取物(QGF)溶液(浓度3 913 mg/kg)灌胃0.2 ml/d。其中卡培他滨组每灌胃2周停药1周。3组均灌胃给药12周。应用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察各组裸鼠肺转移情况;记录裸鼠体质量;处死裸鼠后记录裸鼠肺转移结节个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裸鼠肺转移结节组织中E钙黏蛋白(E-cad)、角蛋白(KRT)8、snail、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WNT2表达水平;HE染色法检测各组裸鼠肺转移结节组织镜下表现。结果 接种后第12周在肺部区域检测到肿瘤细胞的生物发光信号,提示出现肺转移,其中启膈方组和卡培他滨组光子强度均低于对照组;裸鼠肺呈灰白色肺转移结节。对照组、启膈方组第4、8、12、16周体质量与初始体质量百分比大于卡培他滨组(P<0.05);对照组第4、8、12、16周体质量与初始体质量百分比小于启膈方组(P<0.05)。对照组肺转移结节数多于启膈方组、卡培他滨组(P<0.05)。启膈方组及卡培他滨组E-cad、KRT8、Connexin43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snail、WNT2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卡培他滨组E-cad、KRT8、Connexin43表达水平低于启膈方组,snail、WNT2表达水平高于启膈方组(P<0.05)。观察肺转移组织结节HE染色切片,3组裸鼠肿瘤组织均呈巢状生长,肿瘤细胞排列密集,异质性明显;3组均未见明显肿瘤细胞坏死征象。结论 启膈方能够抑制食管癌肺转移发生,可能与其增强裸鼠间隙连接、抑制上皮细胞间质化有关,且启膈方在控制裸鼠体质量减轻上效果明显优于卡培他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Matrigel与Lewis制备细胞混悬液注射于小鼠左肺内,建立小鼠Lewis肺癌原位模型,评价其肿瘤生长情况、转移情况,以期建立更稳定、更接近于人肺癌生长情况的小鼠肺癌原位模型。方法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Lewis肺癌细胞混悬于Matrigel中,接种于C57BL/6近交系小鼠左肺内。分别于第4,7,10,13,16天各处死5只小鼠,观察其局部成瘤率、肿瘤生长情况、中位生存期及肿瘤转移情况,并对各阶段小鼠行肺部,肝脏,肾脏,脾脏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术后第7天解剖的5只小鼠中,3只小鼠肺上可见小的瘤结节形成,其余2只肺上未见肉眼成瘤,行病理HE染色检查在显微镜下可见2只小鼠肺脏有小的瘤结节形成。术后第10天以后处死的所有小鼠肺上均有肉眼成瘤,术后第13天,所有小鼠肺原位成瘤并伴有血性胸腔积液、胸腔内转移。术后第25天,有1只小鼠出现上述转移的同时还出现了心包膜转移及肾脏远处转移。5只小鼠生存期分别为17d、20d、22d、22d、25d,小鼠中位生存期为21.2d(17-25d)。成瘤率100%。结论 利用Matrigel法成功建立小鼠Lewis肺癌原位模型,稳定性好,成瘤率高,并具有远处转移的特性,更接近于人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故此方法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稳定有效的绒毛膜癌SCID beige 小鼠移植瘤模型,观察模型的病程特点和生物学行为。方法将3~5 周龄
SCID beige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2只小鼠分为A(皮下移植瘤模型)/B(肺转移瘤模型)两组,分别皮下注
射或尾静脉注射JAR细胞5×106/只,应用形态学、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测定β-HCG、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IVIS)和组织学HE染色
方法明确JAR细胞皮下移植瘤及肺转移瘤形成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接种28 d后,A组小鼠皮下形成质硬肿瘤结节,HE染色符
合绒毛膜癌细胞形态学表现;B组小鼠应用IVIS检测显示体内出现单个或多个肿瘤实体包块,HE染色表明肺组织均有不同程
度的瘤细胞浸润。接种第14 天,实验组β-HC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B组β-HCG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
结论SCID beige小鼠皮下/尾静脉注射JAR细胞可成功构建人绒毛膜癌移植瘤病理模型,该模型能模拟临床绒毛膜癌上皮性
实体瘤特性及肺转移特点,是研究人类绒毛膜癌发病机理及实验治疗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胫骨种植VX2瘤组织建立兔肺转移瘤模型的肿瘤转移特点及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只日本大耳白兔,每只家兔均在左侧胫骨植入VX2肿瘤组织块,制成VX2骨肿瘤模型。模型制备后,每周处死15只家兔,行大体解剖,观察肿瘤在肺部转移情况,并将肺组织行固定、包埋后制成切片,经HE染色后观察其镜下表现。结果 30只家兔均在肺部发生肿瘤转移,成模率100%。大体解剖,第1周解剖见肺组织中多发肿瘤结节,主要分布在肺脏边缘,从肺边缘向肺门逐渐减少;第2周肿瘤结节布满全肺,结节明显多于第1周。HE染色镜检,肿瘤细胞在肺脏中聚集成巢,结节中心为坏死细胞,周围为核大深染的肿瘤细胞和炎性细胞,肿瘤细胞与正常肺组织间边界不清晰。结论 经胫骨种植VX2瘤组织建立兔VX2恶性骨肿瘤肺转移模型,是一种操作简便、肿瘤生长迅速、可以在基础研究中推广使用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人前列腺癌骨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人前列腺癌裸鼠骨转移动物模型。方法采用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细胞悬液,分别通过胫骨髓腔注射、左心室注射及尾静脉注射3种方法接种于裸鼠体内,定期进行影像学观测;8~16周后处死动物行病理切片检查,观察骨转移情况。结果经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鉴定,PC-3细胞经胫骨髓腔注射后,该组裸鼠于第2周出现骨转移表现,转移率为100%(7/7);左心室注射后,至第12周影像学检测到骨转移率为28.6%(2/7),处死动物后经病理学检查骨转移率为42.9%(3/7);而尾静脉注射组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骨转移(0/7)。结论胫骨髓腔注射和左心室注射两种方法均能在短期内建立人前列腺癌骨转移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癌细胞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进肺转移的受体相关机制。方法 应用噻唑蓝(MTT)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9种肺癌细胞系的增殖状况和培养上清液中VEGF水平,筛选出差异表达VEGF且增殖无明显差异的两株细胞系。将两株细胞分别接种于SCID小鼠背部观察肿瘤生长,肺癌细胞经尾静脉注射建立肺转移模型,采用HE染色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肺转移瘤及血管密度。应用两种VEGFR中和抗体(MF-1和DC101)腹腔注射治疗肺转移小鼠,观察肺转移瘤数改变。结果 9种肺癌细胞系分泌VEGF水平不同,其中最高的是A549(182.7ng/mL),最低的是SPCA1(13.39ng/mL),A549细胞和SPCA1细胞的增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549细胞在小鼠背部形成的肿瘤体积明显大于SPCA1细胞,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明显增多。A549细胞形成肺转移瘤数为SPCA1细胞的2.3倍。抗VEGFR-1治疗使肺转移瘤数明显减少,而抗VEGFR-2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细胞分泌的VEGF促进肿瘤生长、转移和肿瘤血管生成,VEGF通过VEGFR1通路促进肺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RNA干扰抑制CD151基因表达对肺腺癌A549细胞肺转移的影响.方法 将构建的RNA干扰抑制CD151基因表达的稳转细胞A549-sh RNA、A549-sh NC、A549-Blank 3组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射入裸鼠BALB/c-nu, 30 d后解剖, 通过肉眼和HE染色后观察肺转移情况.结果 A549-sh RNA、A549-sh NC、A549-Blank各组裸鼠肺转移率及肺组织上的转移病灶数依次为:62.5% (5/8) 与 (4.7±1.5) , 100% (7/7) 与 (9.3±0.8) , 75% (6/8) 与 (8.2±1.5) .转移病灶数, A549-sh RNA与A549-sh NC (P=0.000) , A549-sh RNA与A549-Blank (P=0.006)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NA干扰抑制CD151基因表达能减少A549细胞裸鼠的肺转移.CD151可能成为抑制NSCLC侵袭和转移的潜在的治疗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体内连续筛选法建立自发性肺转移人肝癌细胞系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3  
Li Y  Tang Z  Ye S  Liu Y  Chen J  Xue Q  Huang X  Chen J  Bao W  Yang J  Gao D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9):601-605
目的 从人肝癌裸鼠肺转移灶中建立人肝癌细胞系 ,为探索肝癌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模型。方法 用高转移性人肝癌克隆细胞株MHCC97 H接种裸鼠 ,进行 3次肺转移筛选 ,取肺转移瘤建成皮下接种后自发性肺转移的细胞系。检测下列指标 :形态学、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运动速度、核型分析、流式细胞分析、免疫细胞化学检查、HBVDNA、成瘤性和转移性。结果 从裸鼠肺转移灶中培养出人肝癌细胞系HCCLM3,为多边形上皮性癌细胞 ,亚三倍体核型 ,染色体众数范围 5 5~ 5 8条 ;细胞倍增时间 34 9h ;克隆形成率 32 4 %± 3 2 % ;细胞运动速度 (2 0± 2 ) μm/h ;免疫细胞化学显示甲胎蛋白、白蛋白、细胞角质蛋白 8、P16阳性 ,P5 3、nm2 3、HBsAg阴性 ;细胞基因组中有HBVDNA整合。裸鼠皮下接种成瘤率 10 0 % ,5周后自发性肺转移率为 10 0 % ,肺转移灶中位数 12 1个 /裸鼠。瘤组织原位接种于裸鼠肝脏 ,5周后腹壁转移 10 0 %、腹腔内转移 80 %、肝内转移 10 0 %、膈肌转移 70 %、肺转移10 0 % ,肺转移灶中位数 2 6 8个 /裸鼠。结论 建成一个皮下和原位接种均出现自发性高转移的人肝癌细胞系 ,为研究肝癌转移提供了新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从动物实验探索11C-AZD9291 作为PET/CT 示踪剂检测肺癌EGFR 19del 突变的可行性。 方法 将普通昆明小鼠随机分组并尾静脉注射11C-AZD9291,分别于不同时间点取不同小鼠器官并计算放射 性摄取率。选取EGFR 19del 突变的HCC827、EGFR 野生型A549 肺腺癌细胞株并复制肺癌裸鼠模型,挑选 合格的HCC827 荷瘤鼠6 只分为实验组和阻断组。实验组尾静脉注射11C-AZD9291 ;阻断组同时注射阻断 剂厄洛替尼标准品和11C-AZD9291,另取3 只A549 荷瘤鼠仅尾静脉注射11C-AZD9291 作为对照组,20 min 后行micro-PET 动物活体显像与分析。结果 普通昆明小鼠中11C-AZD9291 在肝脏中放射性摄取率最高, 其次为肾脏、肺,5 min 时血、肝、肾、肺、心及肌肉放射性摄取率较15 min 时高(P <0.05)。实验组标准 摄取值高于对照组和阻断组(P <0.05)。结论 11C-AZD9291 是一种可行的检测肺癌EGFR 19del 突变的分 子探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大鼠UMR106骨肉瘤细胞株的裸鼠原位移植模型.方法:采用完整瘤组织块原位移植到裸鼠右胫骨骺端,分不同时期处死,观察其生长及转移特性.结果:肿瘤原位移植成功率为100%,移植后1~2w从髓内向髓外生长,3w已侵犯髓外软组织并有明显骨皮质破坏,4~5w有肺转移,6w左右裸鼠出现恶病质,且双肺广泛转移,最终全身衰竭死亡.结论:该模型成功率高,模拟了人类骨肉瘤临床发病和发展过程,可作为研究骨肉瘤较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17.
原位肝肿瘤血管生成及自发转移的荧光成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ang Y  Feng GS  Tian H  Zhang ZH  Xiong T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6):3307-3309
目的建立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腺样囊性癌肺高转移株(ACC-M-GFP)的原位肝肿瘤种植模型,探讨通过荧光成像观察肿瘤血管生成及侵袭转移的可行性和影响因素。方法2只BALB/cnu/nu裸小鼠上肢皮下注射10^7/ml ACC-M-GFP细胞悬液0.2ml。瘤结节直径接近0.5cm时切取皮下肿块,分割成1mm^3瘤块,采用隧道包埋法植入另外8例裸小鼠肝左叶。从第4周起,每隔2周同时采用整体荧光成像系统及体视荧光显微镜观察肿瘤生长转移及肿瘤血管生成情况;每次观察结束后随机处死裸鼠1只,取出肝、肺及邻近脏器,如纵隔淋巴结,行脏器荧光成像观察。肝肿瘤组织行连续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直接观察肿瘤血管生成。荧光成像结果与常规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对照。结果8只裸鼠原位肝肿瘤均种植成功。采用整体荧光成像,肝肿瘤种植后第6-8周需通过皮瓣窗方能观察到肿瘤荧光;第8-10周透过皮肤可直接观察肿瘤荧光;第12-14周时肿瘤巨大,可观察到腹腔脏器转移荧光;第16-18周观察到肺转移及淋巴结转移。体视荧光显微镜下肝肿瘤种植后第4周可观察到肿瘤血管生成;第12-14周后,体视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大量丰富的肿瘤血管形成,呈现为绿色背景下的树枝状黑色条纹。瘤组织冰冻切片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肿瘤血管呈绿色背景下的黑色管状结构。结论采用荧光成像可实现对肝肿瘤生长浸润转移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实时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鼻咽癌细胞株肝异位种植瘤肺转移裸鼠的动物模型。方法24只裸鼠分别通过门静脉(门静脉组)或肝包膜下(肝包膜组)注射鼻咽癌细胞株C666-1细胞悬液,建立鼻咽癌细胞株肝异位种植瘤肺转移裸鼠动物模型,3周后每组随机处死6只裸鼠,观察裸鼠腹水、肝脏成瘤、肺转移等情况,其余裸鼠观察其生存期。结果门静脉组和肝包膜组肝脏成瘤率、腹水形成率均为100%,肺转移率分别为66.7%和58.3%,两组经卡方检验差异无显著意义(P〉O.05)。平均生存期分别为(25.17士5.15)d及(22.50士3.89)d,经log-rank时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两种方法均能成功建立鼻咽癌细胞株肝种植瘤肺转移裸鼠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