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崇文区成蚊季节消长情况,掌握其趋势,以求为科学灭蚊提供依据。方法在崇文区内按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每个方位地中心地区设1个监测点,分别为永外街道、龙潭街道、天坛街道、体育馆路街道,共4个监测点。定人定时,采用紫外线灯诱捕法捕捉成蚊并记数及计算密度(只/点)。结果2004年共监测捕获成蚊202只,经鉴定隶属3种。其中淡色库蚊为155只,占76.73%,为崇文区优势蚊种。其次为三带喙库蚊为27只,占l3.37%,是第二大蚊种。白蚁伊蚊为20只,占9.90%。2004年4个监测点捕获蚊虫总数,永外街道占34%,龙潭街道占28%,天坛街道占24%,体育馆路街道占14%。崇文区2004年蚁密度旬监测显示全年出现二个高峰,一个在8月下旬为6.00(只/点),一个在9月中旬为6.5(只/点)。结论在8、9月份成蚊高峰形成前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将有效降低成蚊密度。  相似文献   

2.
台州市城区2006年蚊密度季节消长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解本市城区入侵人房的蚊种及蚊群季节消长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灭蚊和防治蚊媒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灯诱法开展监测。结果共诱获成蚊4种1976只,其中致倦库蚊占95.50%,蚊群季节消长曲线呈单峰型,密度高峰出现于7月份。结论致倦库蚊是城区入侵人房的优势种,防制致倦库蚊的重点是处理其孳生地。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韶关市区成蚊密度及其季节消长规律,为制订和调整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蚊密度监测采用诱蚊灯法.结果 2006~2011年共布诱蚊灯1072盏,捕获成蚊12081只,平均密度为11.27只/灯.密度高峰出现在第二季度,5月份左右出现最高峰,密度为29.32只/灯.成蚊各月份均可捕获,致倦库蚊为优势种群,占85.6%.不同场所蚊密度为公园>农村户>医院>居民区.结论 韶关市区蚊种群密度特征和季节消长规律揭示了近年来环境干预的良好效果,建议今后仍要持之以恒地加强蚊密度消长高峰前的控制,以及开展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苏州市吴江区农村蚊虫的种群和季节消长情况,为农村人群提供科学、有效的蚊虫叮咬干预措施。方法依据《江苏省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对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某农户进行蚊密度监测。结果全年蚊密度2.88只/(人工·h),监测到蚊虫5种,其中淡色库蚊、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为主要蚊种。结论根据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某农户蚊密度季节消长情况,主要于7~9月采取有效的蚊虫叮咬干预措施,以期达到防止蚊媒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贵阳市城区1992—1999年成蚊密度季节性消长的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阳市城区8年成蚊密度监测结果表明,城区蚊种由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二带喙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构成,其中致倦库蚊占捕获数的88.46%为优势种;成蚊活动从5月初开始,至12月中旬消失,活动高峰期为8月。监测结果还显示,城区成蚊密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受成蚊密度的影响,8年来,我市城区乙型脑炎、疟疾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下降趋势。这得益于我市在“创卫”工作中加大了蚊虫综合治理的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青云谱区蚊密度季节消长和侵害状况,为蚊虫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诱蚊灯法。结果全年共捕获成蚊1 885只,以致倦库蚊为主,占94.9%,成蚊成季节消长,5~10月为高峰期,占总数的97.03%。结论初步了解了辖区蚊虫种群构成、密度和消长情况。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掌握蚊子季节消长和蚊种情况,以便为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1994年我们对长沙市区居民住房进行了成坟季节消长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晓花  陈永薇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1):1369-1370
目的了解海口市蟑螂种类、密度、季节消长情况,为海口市的蟑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分别在居民住宅、餐饮、宾馆、农贸市场和医院等不同环境中进行蟑螂种群分布、密度、季节消长情况调查。结果海口市蟑螂种群有德国小蠊、美洲大蠊、澳洲大蠊和斑蠊,其中德国小蠊为海口市的优势种群。海口市区蟑螂密度较高[1],全年平均达到2.76只/张,栖息场所蟑螂密度以餐饮业密度最高,达5.86只/张,宾馆次之,达3.26只/张,农贸市场、医院和居民较低,分别为1.16只/张、0.55只/张、0.34只/张。蟑螂一年四季均有活动,8月份蟑螂密度最高,1月份蟑螂密度最低。结论海口市蟑螂种群发生了明显变化,尤其是德国小蠊侵害严重,应加强蟑螂密度和抗药性等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预警预报,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全面掌握大连地区成蚊种类及季节消长趋势,为防控蚊媒性疾病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使用诱蚊灯监测法对大连地区成蚊密度进行监测。结果2005年大连市成蚊平均密度为1.73只/小时,淡色库蚊占94.61%;中华按蚊占3.90%;刺扰伊蚊、三带喙库蚊分别占0.56%;白纹伊蚊占0.37%;结论淡色库蚊为主要优势蚊种,白纹伊蚊、中华按蚊、刺扰伊蚊、三带喙库蚊均有孳生,应加强监测及控制措施有效防止其危害。  相似文献   

10.
蝇类监测是研究蝇类生态学的一项重要方法,它对掌握蝇类种群数量动态,分析其季节消长规律,阐明蝇类与蝇媒疾病的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以往,海口市有关蝇类的生态研究甚少,为探讨海口市蝇类及其活动消长规律,提供制订防制对策的依据,海口市自1992年开始,由中央爱卫办指定作为蝇类监类测点之一,于1992年1月~1994年12月进行了蝇类的监测,结果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住区成蚊密度调查位置的改进实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区成蚊密度调查,按照《全国爱卫办关于做好除四害密度监测上报工作的通知》,是在室内进行调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在室内进行蚊虫密度监测已不能反映蚊虫的季节消长和防制效果,且受很多因素的制约。为此2001年,我们在居室内和楼道内进行了蚊虫季节消长调查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广安市蚊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规律,为防制虫媒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诱蚊灯法进行监测,将诱集的成蚊用乙醚麻醉后进行分类鉴定和统计。结果成蚊密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比2011年上升了30.57%,平均密度达到了17.34只/灯·h。7月蚊密度最高,2012年7月成蚊密度达61.81只/灯·h;致倦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为广安市优势蚊种;农村牲畜棚为成蚊主要栖息繁殖场所。结论开展蚊类防制应以环境治理为主,并结合种群特点和季节消长规律进行科学防制。  相似文献   

13.
王洪林 《医学动物防制》2002,18(12):696-697
在人类疾病的媒介生物中 ,蚊类占有重要地位。我们防治蚊虫的目的是既要控制蚊媒病 ,又要防止或减少蚊虫的吸血骚扰 ,把蚊虫密度降到不足为害的水平 ,从而为保障人体健康并为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控制蚊虫的危害 ,就必须了解和掌握本地区蚊类种群和密度消长情况 ,现将我市 1 997~ 2 0 0 1年成蚊的密度监测情况报告如下。1 调查方法1 .1 监测点布点情况 根据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成蚊密度调查的要求 ,我市在 4个区各设一个成蚊密度监测点 ,每个点连续调查 4个人房 ,天宁区、钟楼区为市区点 ,戚墅堰区、郊区为市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桓台县白纹伊蚊孳生习性、成蚊季节消长规律,为防制工作提供科学方法。方法幼虫调查采用勺计数法;成蚊调查采用紫外线灯诱捕法和认账诱捕法。结果幼虫调查显示,城乡结合部、居民区和医院蚊密度较高,公园密度较低,7~9月为高峰;成蚊密度以公园和城乡结合部较高。季节消长明显,峰值出现在8月,呈单峰型。结论桓台县白纹伊蚊在不同环境中均可存在,但密度不同;密度高峰与温度和降雨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趋势季节模型对某市成蚊季节消长进行预测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作者认为该数学模型用于成蚊季节消长的预测,是有较高的合理性、可靠性和实用价值,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安康市汉阴县不同生态环境,不同场所蚊相种群组成及密度、季节消长情况。方法:人工小时法。结果:共捕获成蚊4属6种9493只。其中,中华按蚊202只、潘氏按蚊3只、淡色库蚊118只、三带喙库蚊2只、白纹伊蚊5只、骚扰阿蚊9163只。结论:骚扰阿蚊为优势蚊种,其次为中华按蚊、淡色库蚊。密度高峰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8月中旬最高,9月中旬开始下降,10月降到最低水平。淡色库蚊初步推断为乙脑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7.
<正> 为掌握诸暨市城区蚊子季节消长和蚊种的分布情况,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1996—1997年对城区居民住房进行了成蚊季节消长观测,现将观测结果报道如下:1 观测方法1.1 选点 以市区内居民住宅区底层住房为观测点,选择有代表性的房间,如房屋建筑年限在20年以上,砖木结构,室内采光偏暗,无纱门纱窗,卫生条件一般的房间。1.2 观察方法 用诱捕加吸蚊管人工捕捉法。在室内诱捕人员静坐,暴露两小腿,每旬1次,每次诱蚊吸捕15min,并要求定人、定时、定点进行。将每次捕捉到的蚊子带回实验室,分类、登记,密度指数按人工小时计(只数/人工·小时)。2 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18.
安康市汉阴县蚊相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解安康市汉阴县不同生态环境,不同场所蚊相种群组成及密度、季节消长情况。方法:人工小时法。结果:共捕获成蚊4属6种9493只。其中,中华按蚊202只、潘氏按蚊3只、淡色库蚊118只、三带喙库蚊2只、白纹伊蚊5只、骚扰阿蚊9163只。结论:骚扰阿蚊为优势蚊种,其次为中华按蚊、淡色库蚊。密度高峰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8月中旬最高,9月中旬开始下降,10月降到最低水平。淡色库蚊初步推断为乙脑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9.
吴军  阴伟雄  潘波 《热带医学杂志》2007,7(9):907-908,919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地下仓库一年中蚊虫的消长情况。方法应用诱蚊灯每周定时收集地库中的蚊虫样本。结果共收集致倦库蚊38808只,白纹伊蚊711只。蚊的数量高峰期分布于夏秋季节。蚊数量变化与其环境温度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结论2006年多次台风的影响使广州夏季没有出现高温,蚊虫活动适温期延长,没有明显的双高峰期。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调顺港1993年1月~1995年12月蚊类种群组成及季节消长的调查结果。共捕获1385只成蚊,分为2属3种,致倦库蚊占优势。季节消长曲线高峰为4月和5月。蚊类消长与温度、相对湿度及环境卫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