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经CT和手术证实的118例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118例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对其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等问题进行讨论。结果:118例中行幕上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32例,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78例,小骨窗幕上幕下硬膜外血肿清除引流术3例,脑室外引流术2例,气管切开25例。按出院时GOS评定结果:良好71例,轻残13例,重残2例,死亡32例。结论:①受伤机制,临床表现及头颅CT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根据。②及时的手术治疗,能有效预防脑干受压并阻止脑疝发生从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非外伤性开颅术后并发远隔部位颅内血肿9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喆  刘洋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2):5501-5502
目的:探讨非外伤性开颅术后并发远隔部位颅内血肿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我科1999—11/2007—09术中及术后并发远隔部位颅内血肿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幕上手术7例,幕下手术2例,并发血肿均在幕上,硬膜外血肿7例,硬膜下血肿2例。结论:术前对颅内压升高的患者予以降颅压压治疗,术中平缓降低颅内压,术后避免躁动,有效控制血压,适当应用止血剂、脱水剂预防血肿发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氧液对颅内血肿并脑疝术后的康复治疗作用。方法:对所有颅内血肿并脑疝的患者均予及时合理的院前、科前急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手术解除脑疝,术后尽快改善脑水肿,治疗并发症及合并症,应用神经细胞营养剂、催醒剂、物理康复治疗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疗。实验组164例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高氧液治疗,对照组186例常规治疗。结果:实验组经高氧液治疗1h及24h时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7d后能有效改善患者颅内高压症;2周时GCS评分较常规治疗组明显要高。结论:高氧液对颅内血肿并脑疝术后的康复治疗有明显疗效,其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伤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总结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84例外伤性颅内血肿行血肿清除术,其中28例行去骨瓣减压术。结果死亡19例,存活65例,出院后随访6月,按格拉斯哥(GCS)预后评分结果:19例完全恢复正常,15例轻度残,13例中度残,15例重度残,5例植物生存。结论颅内小脑幕上去骨瓣减压术在重型脑伤的治疗方法中是能快速降低颅内压、并发症最少、最简单、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置管尿激酶灌注治疗颅内血肿的临床应用。方法:总结23例采用微创置管尿激酶灌注治疗的颅内血肿资料.探讨这一术式的适应征、手术时机、术后管理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全组死亡1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率13%。随访16例6个月后:ADL16例、ADL23例、ADL34例、ADL42例、ADL51例。并发症:应急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大面积脑水肿、灌注后高热、管周血肿形成、引流管堵塞、心率失常;结论:微创置管尿激酶灌注治疗颅内血肿的方法可用于各种颅内血肿的治疗,特别是针对脑室内出血、丘脑等重要部位血肿、年老体弱难以承受开颅手术者具有明显优越性.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征,把握手术时机,避免滥用.并积极预防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开颅术结合微创穿刺碎吸术抢救颅脑出血性小脑幕切迹疝,以期提高小脑幕切迹疝抢救成功率。方法 CT检查明确颅内情况后,定位并局部备皮、消毒,局麻下先用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血肿腔后粉碎抽吸、引流不凝血及血凝块,再完善术前准备,全麻下行开颅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结果 本组6例脑疝行血肿腔穿刺碎吸,1例瞳孔缩小到正常,2例双侧脑疝病例一侧瞳孔缩小到正常。2例瞳孔有所缩小,1例无效,有效率83.3%,再行开颅术后,1例由双侧脑疝缩至单侧脑疝后经抢救无效死亡,余5例瞳孔均缩至正常,均存活并恢复艮好,存活率达83.3%。结论 开颅术结合微创穿刺碎吸术抢救颅脑出血性小脑幕切迹疝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7.
吕慧华  梁春  黄昌权  江羽鸣 《临床荟萃》2000,15(15):712-712
目的:讨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32例的治疗效果。方法:32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颅内血肿术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逐步回归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2例患者术后存活26例,占81.2%,死亡6例,占18.8%。在单因素分析中,出血至手术时间、意识与脑疝征,瞳孔改变、出血部位、出血量及中线移位与预后有关,但只有4项被引入回归方程。结论:出血至手术时间、意识与脑疝征,瞳孔改变、中线移位4项因素,对微创清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后窝肿瘤患者开颅术后继发幕上颅内血肿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4例颅后窝肿瘤患者开颅术后继发幕上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4例继发颅后窝肿瘤开颅术后的幕上远隔部位的颅内血肿病例,再次手术后,痊愈3例,轻残1例,无一例死亡。结论:术前、术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术后严密监护,早期诊断是防治术后颅内血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形成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及治疗疗效。方法:手术治疗36例,根据CT定位,幕上血肿骨瓣开颅、幕下血肿骨窗开颅,主要以脑室出血者单纯行脑室穿刺引流术。从死亡病例的出血部位及死亡原因分析中,寻找选择手术适应证及提高疗效方法。结果:存活23例,根据GOS评分定残标准,良好6例,中残9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3例,死亡率35%。结论:提高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脑疝形成成功率的关键在于严格选择适应证,尽早清除血肿,充分减压,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复习2003年8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100例外伤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资料,分析外伤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手术60例,死亡10例,病死率16.7%,40例保守治疗,死亡4例,病死率10%。结论外伤多发性颅内血肿病情重,变化快,预后较差。对于血肿大、中线移位明显、昏迷和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颅内压过高或已有脑疝表现者应及时手术,保守治疗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实施颅内压监测,动态CT检查,同时必须注重合并症和并发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周锐先  游潮 《华西医学》1995,10(1):91-92
本文总结了我院三年内收治的外伤笥颅内血肿502例的诊治。其中硬膜外血肿143例、硬膜下脑内血肿187例、慢性硬下血肿99例、多发性血肿62例和后颅窝血肿11例的诊断治疗。在使用头部CT检查后,尤其慢性硬膜下血肿、多发性血肿和后颅窝血的诊断率、治愈率均有显著提高。治疗中脑疝前及时手术的死亡率极低。脑疝晚期手术死亡率明显增高。提出了外伤性颅内血肿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尿激酶微创治疗硬膜外血肿4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膜外血肿好发于幕上半球凸面,十分常见,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左右,其中绝大部分属急性血肿,次为亚急性,慢性较少.硬膜外血肿无论大小都很难吸收,传统治疗方法为开颅血肿清除术,近年来出现单纯钻孔引流及小骨窗开颅术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1].对于幕上>30 mL,幕下>10 mL,颅内高压明显,且有脑疝趋势或已经发生脑疝的患者,作者仍采取传统手术治疗.对于出血稳定,生命体征平稳的硬膜外血肿采取保守治疗,但一般病程较长,恢复较慢,治疗过程中患者反复受头痛等症状的困扰,且所需医疗费用较高,2005年~2008年,本院选择48例硬膜外血肿进行微创颅骨钻孔加尿激酶治疗[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并发颅内血肿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并发颅内血肿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2例患者做了DSA检查。结果 31例患者共31个破裂动脉瘤和1个未破裂动脉瘤;动脉瘤直接夹闭28例,动脉瘤夹闭加包裹4例;术中动脉瘤再破裂12例。术后6个月按GOS标准进行评分:5分2例,4分11例,3分6例,2分4例,1分8例。结论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颅内血肿引起脑疝时病情发展迅速,术中动脉瘤处理困难,再破裂概率高;但经急诊显微手术治疗,部分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人颅脑损伤的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颅脑损伤58例临床资料。结果:致伤原因多为车祸及跌伤,其中轻型占36%,中型占28%,重型占36%,合并颅内血肿25例。治愈65.5%,残存19%,死亡15.5%。结论:指出损伤范围,是否合并颅内血肿及脑疝等对预后有直接影响,严密观察、积极治疗、及时手术、处理合并伤及预防并发症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院颅脑外科1993年1月~1997年9月共行急诊开颅手术抢救外伤性及自发性颅内血肿伴急性脑疝病人42例。本文回顾手术时间、抢救措施对病人预后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提高抢救效果,降低残死率的方法。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2例中男34例,女8例,年龄12~76岁,平均39.9岁,其中20~50岁27例,占64%。病因;外伤性颅内血肿35例,自发性脑内血肿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5例,脑血管畸形出血2例)。血肿类型:硬膜外9例,硬膜下20例,脑内8例(其中4例破入脑室),多发性血肿5例(包括幕上伴幕下血肿2例)。术前瞳孔改变:一侧瞳孔散大26例,双侧…  相似文献   

16.
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存在和发展终将导致脑受压及脑疝形成。碎吸术治疗颅内血肿是近年来一种新的、方法简单、病员负担轻仅穿刺即可吸除血肿而不必开刀动大手术的治疗方法,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方法 选择 48例幕上颅内血肿病人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48例中 43例保守治疗成功 ,5例改行手术治疗 ,1例死亡。结论 急性外伤性幕上颅内血肿选择非手术治疗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意识清醒或意识障碍逐渐减轻者 ;②血肿量在 40ml以下 ;③中线移位≤ 8mm ;④环池、基底池无闭塞或明显变窄 ;⑤无颅脑损伤的其他手术指征者。  相似文献   

18.
小脑幕切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复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的手术方式一般是清除颅内血肿及坏死脑组织后 ,行去骨瓣减压术或内减压术 ,其缺点是脑疝复位不明确 ,死亡率高。我院 1999年 3月至 2 0 0 2年 2月对 2 8例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行小脑幕切开术直视下脑疝复位 ,有效地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 ,改善了病人预后和生存质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2 8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8例。年龄最大 6 9岁 ,最小 9岁 ,平均 36 .1岁。车祸致伤 2 5例 ,高处坠落伤 3例。1.2 损伤类型本组皆为闭合性颅脑损伤所致脑疝 ,单纯硬膜外血肿 2例 ,硬膜下血肿 脑挫裂伤 15例 ,…  相似文献   

19.
总结49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患者潜在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包括术后出血、颅血压增高及脑疝,肾功能和肺部并发症的监护等。认为预见其术后潜在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立定向手术对有明显肢体瘫痪的小量幕上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出血量10~30 ml伴有明显偏瘫等神经功能受损的幕上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定向组50例,在出血6~72 h内进行CT导向下的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术后以每天尿激酶2~3万单位血肿腔注入,并早期行高压氧舱治疗及康复治疗。对照组50例行内科保守治疗。结果立体定向手术颅内血肿基本消失,再出血开颅2例,无死亡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恢复良好率(格拉斯哥预后分级ADL 1~2级66.0%)明显高于对照组恢复良好率(3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血量10~30 ml的小量幕上脑出血于发病后6~72 h内应用立体定向手术和术后尿激酶溶解冲洗、高压氧及康复治疗,可获得更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