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志君  杨雪骅  曾勇华  左权  方定一  丘军   《中国医学工程》2012,(9):176+181-176,181
目的观察食管心房调搏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采用食管调搏方法终止急诊发作且经过迷走神经刺激和药物转复无效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8例。结果 67例瞬间转复为窦性心律,转复率98.5%。结论急诊食管心房调搏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快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19例PSVT经食管心房调搏转复心律的体会。心房起搏在19例中均获成功,其中13例立即转为窦律,2例转为房颤伴减慢的心室率,4例无效。我们认为转复成功与否,与电极的位置,起搏电压及频率,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存在,折返途径等因素有关。此项技术对治疗PSVT是有效的,且其方法简单,安全,无创伤,副作用少,可重复性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难治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采用食管心房起搏,治疗16例经药物治疗无效的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方法:食管心房起搏方式采用猝发刺激法,亚速刺激法和程控前刺激法。结果:15例经猝发刺激法转复,1例经程控期前刺激法转复,转复成功率100%。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5年5月~1987年3月应用经食道心房调搏对14例预激综合征(WPW)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对有阵发性室上速(PSVT)史者22例,心悸者4例,无症状者(B型WPW)2例。进行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其中调搏前心电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评价应用食管心房调搏转复治疗心房扑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食管心房调搏(TEAP)治疗型房扑30例。结果:29例治疗成功,总成功率96.7%。所有病例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经食管心房调搏是一种简便、安全和有效的转复治疗型房扑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评价应用食管心房调搏转复治疗心房扑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食管心房调搏(TEAP)治疗Ⅰ型房扑30例。结果:29例治疗成功,总成功率96.7%。所有病例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经食管心房调搏是一种简便、安全和有效的转复治疗Ⅰ型房扑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术急诊科急救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疗效及其PSVT电生理特征。方法:用经食管心房调搏方法治疗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67例,与药物组48例对照,观察两组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115例患者中,调搏组67例,复律62例,成功率为92.54%;药物组48例,复律32例,成功率66.67%(P〈0.05)。结论:经食管心房调搏方法治疗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疗效肯定,安全有效,并可进行初步电生理分类,了解PSVT的发生机制,指导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8.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惯用冶疗方法常能迅速终止,但某些病例惯用方法无效或禁忌,须采用电学方法治疗。本文报导10例 PSVT 患者,经食道心房调搏治疗,均得到纠治,此法(?)、安全、无创伤、具有实用价值,特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47.1岁(33~70岁),6例患冠心病并高血压病,其中2例合并预激综合征,4例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本组均经过刺激迷走神经及其它方法治疗无效。10例中起搏一次终止者7例,二次终止者2例,三次终止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普罗帕酮与食管心房调搏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的,经心电图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89例随机分成二组:(1)食管心房调搏46例,刺激方式均用S1S1非程控刺激法超速抑制及S1S2程控刺激法期前刺激终止PSVT;(2)普罗帕酮组43例用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70-210mg/次;均观察并记录心电图、血压情况,了解对患者血压、心率等的影响。结果食管心房调搏终止PSVT有效率为89.1%,普罗帕酮组终止PSVT有效率为87.6%,两组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心房调搏治疗PSVT患者安全、可靠、简便,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年国内报道三磷酸腺苷(ATP)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有效率达88.8~93.3%。方法简便,作用迅速,适于推广应用,但对其副作用未引起重视。本文总结我院近三年转复64例次的临床体会,并就其安全性加以讨论。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共56例64例次。男34例,女22例,平均年龄35.7+13.1岁。病因:冠心病4例,高血压病5例,心肌病2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45例。PSVT 机制:64例次中,预激综合征23例次,食管心房调搏测定为交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儿童进行了食道心房调搏检查,结果表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0例占58.8%,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7例占38.8%,异位自律性增高1例,提示儿童的PSVT的发生主要是折返机制所致。  相似文献   

12.
田燕平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9):1499+1501
目的:探讨和研究食道调搏术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最佳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经食道心房调搏术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分级递增法;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亚速刺激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控制效果以及刺激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分析递增法相较亚速刺激法而言,具有不易再次诱发PSVT且刺激时间较短的优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超速刺激法与猝发刺激法相较于前两种方法更容易诱发心绞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食道心房调搏术进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时,选用分级递增法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食管心房调搏在快速型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5例快速型心律失常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实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测定食管导联的R-P'E、P'E-R时限,比较V1导联的R-P'时限与食管导联的R-P'E时限,并与心脏电生理检查的结果作比较。结果经心脏电生理确诊后的分型:顺向型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O-AVRT)57例,慢-快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S-F)]19例,房性心动过速1例,心房扑动1例,心房颤动2例,左心室特发性室速3例,冠状动脉窦无冠窦底起源的AT合并右房间隔部起源的心房扑动1例,左心房AT合并慢-快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发现AVNRT(S-F)型病人食管导联中R-P'E < P'E-R,且R-P'E < 70 ms;O-AVRT型病人大多R-P'E < P'E-R,且R-P'E>70 ms;右侧旁道型病人V1导联的R-P' < 食管导联R-P'E;左侧旁道型病人V1导联的R-P'>食管导联的R-P'E。经食管心房调搏终止,85例病人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有效终止率为88%。结论食管心房调搏可以鉴别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类型,尤其是其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分型,对后续治疗方案的合理制定、心脏电生理检查以及射频消融术均提供了帮助,且对快速型心律失常有较高的终止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食管法心脏电生理检查诊断阵发性折返性心动过速及确定其机制。方法:患者40例,根据需要给予分级递增刺激(S1 S1),程序早搏刺激(S1 S2),猝发刺激(Burst)法诱发和终止室上速发作。结果:28例诱发出PSVT,其中10例为房室结双径路(AVNDP),4例显性预激综合征,12例非显性预激综合征,2例为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均以Burst法终止发作。结论:食管调博术对筛选房阵发性折返性心动过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食道心房调搏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诊断,确定其具体分型,为进一步的射频消融手术提供帮助。 方法 选取经食道心房调搏诱发出PSVT患者61例,测定食道导联的R-P’E、P’E-R时限,Vl导联的R-P’时限,P’波方向,和射频消融术后的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①射频消融术后确定的分型如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S-F)]25例,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F-S)]1例,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左侧旁道24例,右侧旁道7例,双旁道1例;房性心动过速(AT)3例。②食道心房调搏发现R-P’E<70 ms的患者均为AVNRT (S-F),R-P’E>80 ms的患者多为O-AVRT。R-P’E<P’E-R的患者多为AVNRT (S-F)和O-AVRT,R-P’E>P’E-R的患者多为AT。③左侧旁道均为V1导联R-P’>R-P’E,右侧旁道多为V1导联R-P’<R-P’E。④P’在Ⅰ、aVL和V1导联的方向可以对O-AVRT的旁道位置进行大致定位。 结论 食道心房调搏可以对PSVT大致分型,对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及进一步的射频消融手术都提供了帮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23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食管心房调搏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心脏多功能刺激仪,采用亚速刺激法(低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0~30次/min)→超速抑制法(高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30~50次/min)→猝发脉冲法(快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40%),按次序进行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同时观察转复瞬间心电图表现,同步记录心电图至少至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后10 s,转为房颤者继续观察直至恢复窦性节律。结果:使用亚速刺激法238例,成功转复32例,成功率为13.4%;使用超速抑制法206例,成功转复173例,成功率为83.9%;使用猝发脉冲法28例,成功转复21例,成功率为75.0%;总有效率为95.0%(226/238)。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瞬间心电图表现为:正常185例(77.7%)、P-R间期延长5例(2.1%)、房颤8例(3.4%)、交界性逸搏2例(0.8%)、长间歇〉1 500 ms 5例(2.1%)、单发室性期前收缩5例(2.1%)、成对室性期前收缩6例(2.5%)、短阵室性心动过速5例(2.1%),除1例长间歇为3.2 s者予以72次/min频率的心房起搏外,余病例未予特殊处理。结论:食管心房调搏术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高效,可作为治疗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经食道心房调搏法,对6例有PSVT病史患者进行诱发和终止PSVT的研究。其中,4例经食道心房调搏成功地诱发和终止PSVT;另2例经静脉注射阿托品2mg后再超速起搏而诱发PSVT,但此法未能终止PSVT,改用药物治疗而终止。发现2例有DAVNP,表明其PSVT的机理是由于房室结内折返所致。  相似文献   

18.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勇 《四川医学》2009,30(1):39-40
目的通过总结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186例临床资料,探讨射频消融术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86例结果,根据体表心电图和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射频消融术。结果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66例,总成功率98.5%,复发率1.5%。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20例,总成功率95.8%,复发率3.5%。未中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结论射频消融术是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运用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对疑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的70例患者进行复制。方法:经行S1、S2或S1、S2、S3程扫刺激后,复制出室上速62例人次,复制率8857%,再行食道心房标测。结果:根据折返部位分类,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快型占549%,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正传型占419%,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占16%,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占16%。结论:通过食道心房调搏、标测检查能明确室上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荣炎  吴桥  汪慧敏 《安徽医学》2010,31(4):348-349
目的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的电生理机制特点,以及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PSVT患者102例,均予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PSVT类型及消融的靶点后行RFCA术。结果102例患者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45例,占44.1%;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57例,占55.9%,其中显性预激综合征15例。术后复发3例,发生永久性III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无因并发症而死亡病例。结论射频消融术是根治PSVT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者的熟练程度、消融靶点的位置、患者的配合等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