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患者进行负压封闭引流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对策。方法:对近期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患者进行负压引流,观察临床引流效果,探讨护理措施和效果。结果:在我院手术的4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经过负压封闭引流后,坏死组织和未清除组织完全被清除干净,同时还阻止了胰酶和其毒性物质的吸收。经过有效护理,患者切口愈合完好,且周围皮肤组织完好无损,所有患者在手术1周后均可进食,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0d,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后的应用中有很好的引流效果,引流更彻底,组织清除更干净,避免了毒物吸收的恶性循环,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病人的预后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姚树洪 《西部医学》2009,21(6):973-97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36例急性重症胰腺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并对治疗结果评价。结果36例平均住院时间24.7天;治愈27例,治愈率75.0%,死亡9例,病死率25.0%。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胰周四管引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2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分析四管引流胰腺坏死物。结果:18例胰周引流充分,无坏死物脱落堵塞引流管致再次手术,2例早期死亡。结论:胰周四管引流治疗重症胰腺炎简单、有效.可作为该病的综合治疗措施部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人有指征者进行腹腔镜下灌洗引流,并配合综合治疗,结果腹腔镜灌洗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结合其他综合治疗,使胰腺炎的治愈率达100%。结论腹腔镜灌洗引流能提高部分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但不能忽视其他综合治疗方法,它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的补充,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管交叉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1998~2006年10月采用四管交叉引流治疗3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观察患者带管时间、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平均带管时间为25d。胰漏8例,假性囊肿空肠吻合1例,腹腔出血1例,保守治愈。术后40d死于肺部感染1例。结论四管交叉引流治疗重症良性胰腺炎操作较简单,患者痛苦较小,无论是坏死组织清除还是脓肿引流均适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在治疗心脏手术后胸骨裂开创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心脏手术后出现胸骨裂开患者18例(冠状动脉搭桥术1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8例),采用单纯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方式治疗胸骨裂开创面,3~10 d病房更换一次负压引流敷料,至创面完全愈合;回顾分析创面愈合情况、愈合时间、更换负压引流敷料次数、随访出院后创面情况。结果 18例患者心脏术后胸骨裂开感染创面经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方式治疗21~88 d,更换负压引流敷料3~12次,创面均完全愈合,无死亡病例,随访2个月~2年,创面均无再次裂开、感染。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是心脏术后胸骨裂开感染创面理想治疗方式,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7.
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损伤感染创面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文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5):140-141
目的:探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损伤感染创面的护理要点。方法:2006年10月~2007年5月,对42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损伤感染创面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42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患者“人工皮”全部成活,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后维持患者适当的体位,持续恒定的负压吸引,密切的护理观察和引流管的管理是护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年5月~2010年5月临床收治的33例腰椎结核患者经前路腹膜外或后路经椎弓根椎体病灶清除,术后持续封闭负压引流7~10天,观察在院治疗效果和愈后复发情况。结果术后使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的33例腰椎结核病人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3~28个月,无结核病灶复发。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是腰椎结核手术治疗中一项重要的辅助手段,它在促进炎性积液排空、伤口愈合和防止术后复发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促进人急性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法和换药法各治疗10例急性创面,于治疗的0、1、3、5、7d采集创面肉芽组织和渗出液,应用免疫组化、ELISA法和Image Pro Plus 5.0软件系统检测和分析TGF-β1的动态变化。结果:负压组细胞因子的表达量多于换药组。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前创面细胞因子的表达在较低水平,治疗后d5 TGF-β1含量达到峰值,随后表达量逐渐减少,d7仍高于治疗前水平。结论:负压封闭引流促进创面愈合可能与TGF-β1的表达量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促进人急性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法和换药法各治疗10例人急性创面,于治疗的0、1、3、5、7d采集创面肉芽组织和渗出液,应用免疫组化、ELISA法和Image Pro Plus 5.0软件系统检测和分析PDGF、TGF-β1的动态变化。结果:负压组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量多于换药组。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前创面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在较低水平,治疗后第3d PDGF含量达到峰值,TGF-β1在第5d达到峰值,随后表达量逐渐减少,第7d仍高于治疗前水平。结论:负压封闭引流促进创面愈合可能与PDGF和TGF-β1的表达量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手术救治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9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病人中,7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救治的关键是防治休克,抑制胰腺分泌,胰床冲洗、负压引流及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1989年1月~2003年6月我科手术治疗的3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后存活32例,治愈率为88.89%,治愈率明显提高。结论 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方式应做到:(1)正确掌握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及时手术;(2)手术中选取恰当、合理的手术方式;(3)尽量保护胰腺的血液供应,尽可能不干扰胰腺,保持胰腺的完整性;(4)引流要充分、通畅;(5)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措施;可以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李秋成  赵金芝 《黑龙江医学》2006,30(10):725-72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2-01~2004-06对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了包括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在内的多种非手术治疗手段。其中,对6例腹腔渗液较多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和腹腔灌洗;对4例合并胰腺周围积液并感染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结果9例病人全部治愈,包括1例暴发急性胰腺炎,无1例需手术治疗,腹腔引流管置留时间为5~7d,胰周引流管置留时间为7~60d(平均30d),住院时间32~152d,平均68d。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积液较多者,以及胰腺周围积液合并感染者能够进行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它的成功应用为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我院于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共收治了4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经早期的非手术治疗,其中的13例病人因病情恶化而行手术治疗,对于术后出现的多种并发症及治疗予以分析。结果:13例病人中,6例术后出现了腹膜后残余脓肿、腹腔出血及肠瘘的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6.1%,死亡1例。结论:充分认识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并发症并作好相应的治疗是病人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及严重污染创面的疗效及护理。方法使用VSD材料对10例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及严重污染创面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结果3例病人持续负压引流5~7d,创面经植皮后再次进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后植皮全部成活,创面愈合,3例病人持续负压引流7~10d后,创面经植皮加带蒂皮瓣修复术创面愈合,2例创面经植皮纱包加压包扎植皮成活治愈。结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不仅具有引流通畅、不易堵塞管腔的优点,而且还能及时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有利于改善局部微循环和促进组织水肿消退,负压下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同时抑制细菌的生长,并与周围环境隔离,减少外来感染的可能,从而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6.
李旭亚 《中外医疗》2009,28(8):47-47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方法对3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以非手术治疗为基础,采取CT引导下穿刺定位引导下,做小切口清除胰腺周围坏死及积液,清除完成后分别放置冲洗和引流管做胰腺周围持续灌注低负压吸引;术后采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结果经治疗后2例死亡,34例痊愈出院,手术平均时间78min,平均出血量为165mL,术后5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微创技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创伤小、治疗效果显著,操作相对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外科手术治疗。结果34例均在保守治疗基础上及时手术。手术方式为松动胰床、清除胰腺坏死组织、胰周充分引流,同时常规探查胆道、T型管引流。探查胆道共发现胆总管下段小结石8例,蛔虫8例,胆总管下段狭窄3例,胆总管下段小结石并左肝管结石3例。术后并发胰瘘2例,2例消化功能欠佳,未发现继发性糖尿病,34例全部痊愈。2例胰瘘病人住院60 d,其余病人住院时间为28~75 d。结论在基层医院未开展治疗性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情况下,重症急性胰腺炎应放宽手术指征,及时手术彻底清除胰腺坏死组织,充分引流胰周,常规探查胆道及T型管引流。  相似文献   

18.
经腹腔镜灌洗引流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灌洗引流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 应用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对11例SAP患行胃结肠韧带切开,胰腺被膜切开减压,吸尽胰周渗液及清除坏死组织,并置多管腹腔引流、灌洗。结果 除1例SAP患因术后并发MOF、DIC死亡外,其余10例均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灌洗引流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可以降低SAP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持续负压引流技术在骶髂关节结核合并腰骶部巨大脓肿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10月~2010年10月临床收治的17例骶髂关节结核合并腰骶部巨大脓肿患者行手术病灶清除,术后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7~10天,观察在院治疗效果和愈后复发情况。结果 17例病人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8个月,病人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结核病灶复发。结论骶髂关节结核合并腰骶部巨大脓肿在手术清除脓肿病灶后,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创腔内炎性积液排空干净,并能确保切口愈合、防止术后复发,在骨与关节结核的临床治疗中拓展了技术空间,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微创钻孔负压引流治疗儿童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选择儿童急性硬膜外血肿病人18例,行微创钻孔,吸除血肿后放置硅胶管,负压引流.血肿未完全清除者用尿激酶灌注.结果 18例患儿术后48小时复查CT,有16例病人血肿完全清除.结论微创钻孔负压引流治疗儿童急性硬膜外血肿疗效显著,创伤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