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钻叶龙胆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组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钻叶龙胆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其成分.结果:从钻叶龙胆挥发油中鉴定出18种成分,占挥发油的98.4%,主要成分为棕榈酸(28.05%)、15-冠醚-5(14.29%)、二十二烷(10.19%)、二十九烷(6.82%)、3,7,11,15-四甲基-2-十六烯(6.25%)、肉豆蔻酸(5.96%)、二十四烷(5.46%)、叶绿醇(4.84%)等.结论:钻叶龙胆挥发油成分中含有多种具有明显生物活性的成分,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GC-MS法分析罗勒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罗勒子中的挥发油,GC-MS法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从罗勒子挥发油中共分离出68个化合物,鉴定了6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6.82%。主要组分为三十一酸甲酯(18.56%),对-烯丙基茴香醚(7.04%),γ-谷甾醇(6.52%),Z,Z,Z-7,10,13-十六碳三烯(5.88%),1,2-环氧十九烷(5.06%),3-甲基丁醛(4.78%)。结论:64种化合物均为从该植物中首次鉴定出,本研究为新疆罗勒子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槟榔果皮挥发油成分,为开发利用槟榔资源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槟榔果皮中的挥发油,采用GC-MS法和NIST98谱图库鉴定化学成分。结果从槟榔果皮中鉴定出8种化合物,其含量占挥发油总含量的70.35%,其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分别为正十六烷酸(45.43%),十六烷酸乙酯(8.29%),辛酸(5.57%),(E,E)-2,4-癸二烯醛(4.43%),以酸类和酯类化合物为主。结论为槟榔果皮挥发油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宜昌胡颓子根中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宜昌胡颓子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21个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50.95%。化合物结构类型包括醇、酸、酯、烯烃和烷烃等。结论:宜昌胡颓子根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菜油甾醇(7.09%),4,6,6-三甲基-2-(3-甲基-1,3-二丙烯)-3-氧三环[5.1.0.0(2,4)]辛烷(6.67%),十七烷(4.86%),蒲公英甾醇(4.55%),5-溴-4-氧代-4,5,6,7-四氢苯并呋喃(3.94%),羽扇豆醇(3.15%),苯并[b]萘并[2,3-d]呋喃(2.26%),2,6,10,14-四甲基十六烷(2.19%),十八烷(2.11%)和Z-5-十九碳烯(2.06%)。  相似文献   

5.
臭牡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臭牡丹不同部位的挥发油成分。方法:用水蒸汽蒸馏法分别提取臭牡丹叶和花的挥发油,通过GC-MS分析方法对这两个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对比研究,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从臭牡丹花挥发油中鉴定了28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棕榈酸(29.52%)、亚油酸(15.26%)、二十七烷(9.27%)和叶绿醇(8.99%);从臭牡丹叶挥发油中确定了20个化合物,含量最多的为叶绿醇(32.79%),其次为芳樟醇(5.95%)。该植物花和叶部位共测定出5个相同的化合物,分别为芳樟醇、α-松油醇、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棕榈酸和叶绿醇。结论:臭牡丹的挥发油成分中含有大量具有明显生物活性的挥发油成分,可为综合开发利用臭牡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陈叶  石秀云  李海亮  罗光宏 《中药材》2016,(10):2261-2263
目的:对窄叶鲜卑花果穗的挥发油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回流法提取窄叶鲜卑花果穗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S-MS)技术对其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窄叶鲜卑花果穗中分离鉴定得到5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32%,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17.42%)、二十酸乙酯(9.08%)、叶绿醇(6.29%)、山嵛酸乙酯(6.21%)、正三十四烷(5.15%)、植酮(4.69%)、正二十三烷(4.14%)、二十五烷(3.85%)、亚麻酸乙酯(3.76%)、棕榈酸(3.73%)、抗坏血酸二棕榈酸酯(2.59%)、亚油酸乙酯(2.53%)等。结论:窄叶鲜卑花果穗挥发油种类较多,以酯类物质和烷烃类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蓝玉簪龙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和NIST质谱库对蓝玉簪龙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鉴定了其中83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69.22%.结论 从该植物挥发油中首次发现83个成分,并进行了分析和鉴定.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2016,(10)
目的:对窄叶鲜卑花果穗的挥发油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回流法提取窄叶鲜卑花果穗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S-MS)技术对其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窄叶鲜卑花果穗中分离鉴定得到5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32%,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17.42%)、二十酸乙酯(9.08%)、叶绿醇(6.29%)、山嵛酸乙酯(6.21%)、正三十四烷(5.15%)、植酮(4.69%)、正二十三烷(4.14%)、二十五烷(3.85%)、亚麻酸乙酯(3.76%)、棕榈酸(3.73%)、抗坏血酸二棕榈酸酯(2.59%)、亚油酸乙酯(2.53%)等。结论:窄叶鲜卑花果穗挥发油种类较多,以酯类物质和烷烃类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波罗蜜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波罗蜜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分离得到52个化学组分峰,并鉴定出其中的26个成分,占总挥发油含量的71.94%。结论波罗蜜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正十六酸(30.63%),7,10,13-十六三烯醛(8.45%),长叶烯-5-酮(5.78%),植醇(2.41%)和大=牛儿烯B(1.90%)。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山柰饮片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样品挥发油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挥发油的69个色谱峰中共鉴定出5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7.52%。主要成分依次为反式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33.84%),反式桂皮酸乙酯(28.30%),十五烷(14.85%),蓝桉醇(2.35%)。结论:山柰饮片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文献相比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广西地枫皮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地枫皮叶、茎(去皮)及茎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地枫皮不同部位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地枫皮叶分离出118个色谱峰,共鉴定52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8.02%;其茎(去皮)提取的挥发油中共分离出63个色谱峰,共鉴定2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90%;其茎皮提取的挥发油中共分离出124个色谱峰,共鉴定6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2.10%。结论:地枫皮叶、茎(去皮)、茎皮3个部位挥发油主要成分均为异黄樟脑,其中以其茎(去皮)的含量最高,达到68.75%,但其他组分及含量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2.
柱果绿绒蒿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柱果绿绒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获得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成分分析,同时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用酶标仪测定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与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比较.结果:从柱果绿绒蒿的挥发油中鉴定了47个化合物,占其总量的91.866%;挥发油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强于BHT.结论:柱果绿绒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为十六烷酸(27.653%)和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16.330%);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显示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CO2萃取紫玉盘茎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紫玉盘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紫玉盘茎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紫玉盘茎挥发油中共分离出68个色谱峰,鉴定其中37个化合物,占总量的85.73%,主要成分有苯甲酸、8-氧代-9H-环异长叶烯、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大苞鞘花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寄主为牡荆的大苞鞘花叶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挥发油分离出76个色谱峰,共鉴定47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4.73%.结论:本文填补了国内外对大苞鞘花研究的空白,为大苞鞘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夜合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及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桂产夜合花挥发油,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鉴定5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7.46%,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鉴定25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5.86%。结论:桂产夜合花挥发油主要成分是α-蒎烯、橙花叔醇、石竹烯、吉玛烯D、双环吉玛烯,与文献报道其他产地的夜合花挥发油成分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CO2提取天茄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天茄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超临界CO2萃取法挥发油中分离鉴定4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2.80%,其中主要成分是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早熟素Ⅱ.结论:天茄子挥发油化学成分以脂肪酸类为主,占72.32%.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大果大戟Euphorbia wallichii地上部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大果大戟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共分离出25个峰,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质量分数,并鉴定出大果大戟地上部分挥发油中20种主要化学成分,已鉴定出的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28%.结论:大果大戟地上部分挥发油化学成分包含有机酸、烷烃、萜类及其衍生物,萜类主要为倍半萜,其衍生物则主要为酮类,主要化学成分是十六烷酸(60.36%),其次是降姥鲛-2-酮(7.674%)和十四烷酸(5.433%).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金花葵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微波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从金花葵花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用气相色谱一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 结果: 微波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3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9.35%左右,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共鉴定了3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4.81%左右。 结论: 所用方法为金花葵花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山地五月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同时蒸馏萃取法(HD)提取了山地五月茶的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出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16个化合物。山地五月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十六烷酸、(E)-9-十八烯酸和亚油酸,其相对含量分别为34.73%、13.26%和10.73%。结论山地五月茶挥发油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0.
儿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儿茶Acacia catechu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柱色谱技术及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儿茶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出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1)、山柰酚(kaempferol,2)、槲皮素(quercetin,3)、3,4′,7-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3,4′,7-trihydroxyl-3′,5-dimethoxyflavone,4)、儿茶素(catechin,5)、表儿茶素(epicatechin,6)、阿福豆素(afz-elechin,7)、表阿福豆素(epiafzelechin,8)、mesquitol(9)、ophioglonin(10),香橙素(aromadendrin,11)和苯酚(phenol,12)。结论:化合物7,12为从该植物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4,9~11为从该属植物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