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宪如  郭新贵 《医学综述》2003,9(7):407-409
自 192 2年首次发现冠状动脉心肌桥[1 ] (coronarymyocardi albridges,MBs,肌桥 )以来 ,MBs备受重视并屡见报道 ,尤其是临床大规模开展冠状动脉造影之后 ,学者们对MBs的发生、病理生理、临床意义及处理等诸方面都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2 ,3] 。本文就MBs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1 MBs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MBs为覆盖于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上的心肌纤维束 ,是冠状动脉的一种先天性异常 ,其人群发生率为 5 %~12 % [4 ] ,一般尸检资料略高于冠状动脉造影。绝大部分MBs位于前降支 (LAD) [5] ,也有报道位于右冠状动脉主干[6 ] 及其他冠脉分…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粥样斑块破裂与急性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临床常见病 ,而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及急性血栓形成是冠心病最本质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冠状动脉造影研究证明 ,轻中度冠状动脉狭窄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最常见的原因[1] ,而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则可导致不稳定性心绞痛 (unstableanginapectoris) ,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乃至猝死。现就其危险因素及机制综述如下。1 粥样斑块破裂的危险因素及其机制粥样斑块破裂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内源性 (主要与斑块的性质有关 )和外源性 (主要与损伤所在位置有关 )两大类。1.1 内源性因素 :大量研究证明[2 ,3] ,…  相似文献   

3.
陈芳  曹磊  钟河江 《重庆医学》2022,51(4):715-718
<正>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脏疾病,对于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者,常需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由于CAD与肺癌有多种共同的危险因素(如高龄、吸烟和生活方式等),因此CAD合并肺癌的发生率高[1],国内报道可高达23%[2]。目前对于肺癌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3],  相似文献   

4.
冉容娟  白文伟   《四川医学》2022,43(1):75-7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cardiopathy)简称冠心病,是全球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其致死的主要类型[1].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是A...  相似文献   

5.
非冠心病误诊为冠心病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1].冠心病主要表现为心前区闷痛及心电图ST-T改变.  相似文献   

6.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破裂和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1-3],而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损伤在急性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4-6].炎症是部分心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诊断与治疗的核心,寻求相关特异性炎症因子进行检测,以诊断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是目前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结果显示,炎症标志物如白细胞介素(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超敏C反应蛋白(CRP)、血  相似文献   

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动脉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使胶原蛋白、粥样物质等前凝聚物质促进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引起冠脉管腔完全或不完全闭塞,从而导致心脏急性缺血的一系列综合征[1]。临床上将其分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2]。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深入研究,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得以正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但临床上有些患者有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的表现,而冠状动脉造影血管正常。近年来研究认为这些患者主要是由冠状动脉微血管发生病变而导致心肌缺血所致。该类患者可分为两类,其一为冠状动脉微血管发生功能性改变,尚未出现明显重构,包括X心脏综合征和冠脉内慢血流现象[1];其二为冠状动脉微血管发生明显重构改变,在许多疾病中,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心肌病等患者中,都存在明显的冠状动脉微血管重构[2]。近年来,心脏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与重构已逐渐被重视。冠状动脉循环被认为  相似文献   

9.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arterylesion,CAL)是急性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儿童期获得性心脏病的首要原因[1-5],并且与成年后冠状动脉阻塞和动脉硬化具有一定相关性[2-3]。因此,其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传统路径为股动脉,而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具有止血方便、外周血管并发症少、患者活动不受限制、恢复快等优点,现已成为国内外广为重视的技术[1].  相似文献   

11.
正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发病快,死亡率高,是威胁人类健康和引起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应用机械的方法直接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1-2]。我院自2010年  相似文献   

12.
<正>心绞痛主要通过评估心外膜冠状动脉的通畅程度进行诊断,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CAG)可看到通畅程度,且存在明显病变时能够及时给予干预.但一些有缺血症状的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可以是正常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患有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 CMD).CM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及心肌梗死等的发生率较高[1].过去20年来,  相似文献   

13.
<正>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多见于糖尿病、长期大量吸烟、绝经后女性等多重危险因素聚集的患者,临床中常发现合并陈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复杂情况,所以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是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也是冠心病治疗中的难点及重点[1-3]。MVD定义为至少存在2处位于2支主要心外膜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或一支心外膜下冠状动脉和来自另一  相似文献   

14.
杨敬稀  彭媛  林玉云  陈玉琴   《四川医学》2024,45(3):305-308
<正>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指冠状动脉在短时间内缺血、缺氧导致的血管闭塞和急性心肌细胞坏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所有分型中最凶险的类型,是我国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随着有效的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和胸痛中心的广泛建立等,  相似文献   

15.
彭超  王朝富 《海南医学》2016,(2):327-328
冠状动脉瘤样扩张(Coronary artery ectasia,CAE)是指冠状动脉直径局部或弥漫性扩张超过邻近正常冠状动脉直径的1.5~2倍[1],巨大冠状动脉瘤样扩张通常指扩大的冠状动脉直径≥8.0 mm.CAE发病常见病因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川崎病等相关,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血管炎症损伤、基质降解等机制有关,发病率为1.5%~5% [2].CAE多为单支血管病变,三支血管同时受累者少见.本文就我院1例三支冠状动脉弥漫性瘤样扩张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及长期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及治疗.  相似文献   

16.
黄美郁 《右江医学》2012,40(4):600-602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心肌长时间严重缺血引起心肌坏死。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在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量急剧减少而引起[1]。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初期,患者会发生心脏骤停、心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它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ACS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提示, ACS的发生并不由粥样硬化斑块增大致血管腔堵塞导致,而是主要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在某些炎症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出现完全或不完全性冠状动脉阻塞造成的[1].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是指冠状动脉或其主要分支与心腔或大血管之间存在异常通道,发病率低,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27%~0.40%[1].症状、体征多不典型,常规辅助检查无特异性.本院自1997年开展冠状动脉造影以来,共发现2例右冠状动脉-右室瘘,均应用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伞封堵成功.经长期随访,封堵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近30年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显著、创伤小、疗程短、安全系数大、病死率低,受到了广大临床医生的青睐,是当前公认的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1]。加强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临床  相似文献   

20.
关亚玲 《实用医技杂志》2014,(11):1249-1250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从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以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为主要症状的心脏病[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当前治疗冠心病的最好方法,主要是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PCI在临床上应用的比较广泛,但是对于很多冠心病患者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