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青年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将94例青年腹股沟疝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59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TEP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出现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TEP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治疗效果均较好,但TEP疼痛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罗晔哲  陈清贵 《微创医学》2023,(3):401-403+416
目的 探讨完全腹膜外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在有下腹部手术史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收集126例有下腹部手术史的单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TEP治疗的6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接受传统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6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24 h 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和切口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近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24 h VAS评分、切口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EP应用于有下腹部手术史患者是安全可行的,患者的切口满意度更高,可以作为有腔镜疝修补手术经验的医师的一种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技巧,同时评价其与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100例腹股沟疝患者,其中50例行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组),50例行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开放组)。结果使用镇痛药物的频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如切口感染、腹股沟区长期疼痛、阴囊血肿)、复发例数,TEP组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且远期慢性疼痛发生率低,对于复发疝、巨大疝、老年人疝以及双侧疝更加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并比较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长垣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2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开放组和TEP组,每组41例,分别给予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TEP。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评估手术前与术后24 h患者疼痛程度。结果与开放组比较,TEP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和住院天数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放组比较,术后24 h TEP组患者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开放组比较,TEP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可减轻术后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完全腹膜外腔镜疝修补技术(TEP)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Pulg)的优点与不足。方法:选取6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TEP组与Pulg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TEP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Plug组,且TEP组的住院时间更少,恢复时间更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完全腹膜外腔镜疝修补技术具有安全、微创等优势,术后恢复快,患者受到的疼痛更轻,对双侧疝修补更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莫军  沈联捷 《中外医疗》2012,31(36):22-23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在治疗腹股沟疝方面的差异性,并将其治疗体会作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212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APP组106例,TEP组106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APP组患者的手术费用明显高于TE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均是治疗腹股沟疝的安全、有效术式,值的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行免气囊分离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 (TEP) 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7年11月26例(29侧)成人腹股沟疝行 TEP术( TEP组)的情况,并与同期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Rutkow)术(Rutkow组)52例(55侧)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镇痛药使用情况及恢复正常活动的时间TEP组均优于Rutkow组(均P<0.05);但 TEP组手术时间长、住院费用高(均P<0.05).两组患者分别随访1~30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采用 TEP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时间长、住院费用偏高可随技术条件成熟而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腹股沟疝患者,分别行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和开放式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每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等。结果:TEP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均未有复发患者。结论:TEP较开放式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但手术时间偏长,治疗费用也较高,可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及经济状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无钉合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效果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和63例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手术均由同组医师完成,术式选择由术者决定,随访时间1-24个月(中位时间15个月),分析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按术式分两组,两组患者术前的一般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均无手术死亡和术后严重并发症病例。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APP组复发疝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TEP组(P〈0.05),TEP组肛门排气时间短于TAPP组(P〈0.05),TEP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小于TAPP组(P〈0.05)。结论两种腹腔镜下无钉合腹股沟疝修补术均安全可靠,各有优缺点。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的差异均与学习曲线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经腹腔腹膜前与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2种手术途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期间,本院腹腔镜中心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组55例,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64例,将TAPP组和TEP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到3年;TEP组手术时间较短(P=0.000),费用较低(P=0.03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别;腹膜前损伤、血肿、血清肿、肠梗阻、尿潴留、肠道损伤、术后6周疼痛、感染和复发的比率均无显著差别.结论 TAPP与TEP各具优点,但与TAPP比较,TEP手术时间较短,费用较低;两者适应证的选择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缺点。方法对548例各类型腹股沟疝行无张力修补,其中疝环充填式(Rutkow手术)102例(A组),选用强生公司提供的腹膜前双层补片疝装置行腹膜前双层补片术(bilayer patch device)446例(B组)。结果 A组术后4例复发,B组术后无复发;A组手术时间、尿潴留和阴囊水肿发生率均显著少于B组(P<0.01);A、B两组术后自主能力恢复时间、术后24 h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及疝环较大的,尤其是复发疝者,应尽量选用腹膜前双层补片疝装置进行手术,疝环较小的腹股沟疝可选用疝环充填式修补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腹膜外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学习曲线.方法 收集该院2012年12月至2016年8月同一组医师行腹腔镜的腹股沟疝患者450例,按手术开展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3组,每组150例.提取各组行TEP手术的患者相关信息,分为A、B、C3组,比较各组术前、术中、术后各相应指标.结果 3组年龄、性别,术前阴囊疝、复发疝与双侧疝发生率,以及疝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尿潴留、术后镇痛、血清肿发生率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中中转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与B组上述3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和手术例数作回归曲线,可见约150例有拐点.结论 腹股沟疝腹腔镜下TEP的学习曲线约为150例腹腔镜疝修补术经验(包含16例TEP),经过术前评估及合适的病例筛选,学习曲线内的TEP手术亦可以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和研究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取了48例患有腹股沟疝的患者作为开放组采用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再选取同时期收治的48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传统组使用比较传统的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种疝修补术的治疗疗效。结果开放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较传统组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开放组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复发率VAS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采用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腹股沟疝治疗,不仅拥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复发率较低,手术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与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96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TEP组42例和开放组54例,分别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和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总费用、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以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等情况,以评价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疝分型及术后随访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放组相比,TEP组手术时间较长(P0.01),住院费用较高(P0.01),但住院时间较短(P=0.004),恢复正常活动时间短(P=0.008),术后并发症情况显著降低(P=0.045)。结论:TEP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成人腹股沟疝较为理想的术式,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绳新玲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0):1784-1786
目的比较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南阳胸科医院收治的96例腹股沟斜疝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开放组和腹腔镜组,每组48例。开放组患者接受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接受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开放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用时较长,术中失血量较少,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持续时长和住院天数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4.17%(2/48)]与开放组[10.42%(5/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采取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术中失血量较少,患者术后恢复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和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TEP 106例及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92例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疼痛、复发及治疗费用.结果:TEP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为(4.6±1.5)mL和(5.2±1.3)d,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为(21.3±5.8)mL与(7.4±2.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TEP组4例(3.77%),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组11例(11.95%);术后患者使用镇痛药TEP组5例(4.71%),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组为12例(13.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平均随访时间TEP组12个月,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为15个月,两组均无复发病例.结论:TEP与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均安全有效,但是TEP具有术后恢复快,腹部美观,术后疼痛少且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谢桂生  董保国  梁驰  李霖 《微创医学》2012,7(5):489-491
目的探讨开放式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和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12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分成两组各56例,分别进行开放式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开放式组)和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疝复发率、学习曲线、住院费用等。结果开放式组除术后住院时间比TEP组延长外(P<0.001),其手术时间、学习曲线和住院费用均比TEP组明显减少(P<0.001);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式组和TEP组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同样安全有效。TEP组住院费用高,学习曲线长;开放式弥补了TEP的缺点,住院费用低,学习曲线短,只要常规手术器械,易于学习和掌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腹股沟疝患者运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当中抽取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随机抽取的方式给予其中30例患者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进行治疗(A组),给予另30例患者开放后入路腹股沟疝修补术(B组),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相应治疗,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上,A组要显著优于B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疼痛上,A组要少于B组(P0.05)。两组均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腹股沟疝患者运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上有着重要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中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接受治疗的88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的资料,将其按照手术治疗的不同方式分为两组:TEP组和TAPP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TE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状况明显优于TAPP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TAPP组(P0.05);术后的并发症尿潴留、血清肿、中转开腹、不完全性肠梗阻、术后复发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EP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术后患者恢复较采用TAPP的快些,且两组手术治疗下患者的症状能够得到较好的改善,安全性较高,较好地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本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股沟疝修补术患者172例,随机平均分为TEP组和TAPP组各86例,观察对比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六周后观察两组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手术费用明显低于TA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复发。结论:TEP用于腹股沟疝修补,临床效果确切,相较于TAPP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发率、并发症发病率等无显著差异,但TEP可完全在腹膜外进行,不接触腹腔内脏器,避免钉合腹膜,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手术费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