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婴幼儿反复感染性疾病与佝偻病之间的临床关系,我院采用"小儿佝偻病诊断用骨碱性磷酸酶(BALP)试剂盒"对230例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0~3岁婴幼儿进行了佝偻病患病情况测试。结果发现其中有105例患有佝偻病,患病率为45.65%,尚有24.08%为亚临床病例,大大高于全国婴幼儿佝偻病平均患病率26.7%。提示佝偻病与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密切的临床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婴幼儿反复感染性疾病与佝偻病之间的临床关系。方法 采用小儿佝偻病诊断用骨碱性磷酸酶(BALP)试剂盒对120例患有反复感染性疾病的0—3岁婴幼儿进行了佝偻病患病情况测试。结果 66例患有佝偻病,患病率55%,尚有30%为亚临床病例,大大高于全国婴幼儿佝偻病的平均患病率26.7%。结论 佝偻病与婴幼儿反复感染性疾病有密切的临床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婴幼儿骨碱性磷酸酶活性与佝偻病和反复呼吸道感染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74例婴幼儿应用BALP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1274例受检儿童中,1岁以内小儿BALP异常率66.5%,佝偻病患病率31.5%.1~2岁小儿BALP异常率53.5%,佝偻病患病率18.2%.2~3岁小儿BALP异常率39.7%,佝偻病患病率10.2%.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BALP异常检出率较高.结论:婴幼儿BALP异常率和佝偻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BALP含量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研究婴幼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关系。方法:选择11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患者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来我院门诊体检的110例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详细的询问病史、系统的体格检查并取指尖血进行BALP的检查,结合BALP检验结果,明确诊断。结果:试验组大于250μ/L的患儿有30例,占27.2%;对照组大于250μ/L的患儿有6例,占5.4%,两组婴幼儿BALP测定的含量差异明显。试验组排除佝偻病患儿有48例,亚临床诊断22例,明确诊断佝偻病的有34例,占总数的30.9%;对照组排除佝偻病诊断患儿有88例,亚临床诊断14例,明确诊断佝偻病的有8例,占总数的7.2%。结论:婴幼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有密切的关系,防治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对预防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婴幼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关系。方法选自2004年6月至2005年5月,本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年龄≤3岁,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的患者共53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年龄分布与观察组无差别的非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共86例,作为对照组,作临床评估及BAIP检查,必要时作腕骨X线摄片检查。依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BALP,判定有无佝偻病及是否为维生素D缺乏亚临床状态。结果观察组中佝偻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维生素D缺乏亚临床状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15.0315,P〈0.01)。结论婴幼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维生素D缺乏亚临床状态有关,对于婴幼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在诊治过程中应注意佝偻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张涛 《中外医疗》2012,31(5):1-2,4
目的探讨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佝偻病的临床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的婴幼儿50名,2组均进行血清钙、磷及骨碱性磷酸酶以及免疫五项含量的检测,分析和比较2组检测结果,观察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佝偻病发病率与正常婴幼儿佝偻病发病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钙、磷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骨碱性磷酸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免疫五项正常为44例,占88.0%,对照组免疫五项正常为50例,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87,P〈0.05);2组患儿佝偻病患病率随着骨碱性磷酸酶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二者具有正相关性,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体内血清钙、磷及骨碱性磷酸酶代谢较紊乱,容易发生佝偻病,佝偻病的患儿由于抵抗力下降,又容易诱发反复呼吸道感染,可见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除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外,应常规检测骨碱性磷酸酶,尽早发现、及时治疗佝偻病,否则导致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影响我国儿童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常并存佝偻病。为进一步了解反复呼吸道感染与佝偻病之间的相互关系,我院儿科在2000年11月~2002年4月间随机将来院就诊确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了血钙、磷、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的观察。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一组为根据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而确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共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另一组为同期未患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婴幼儿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对所选120例婴幼儿均…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与佝偻病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婴幼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与佝偻病的关系。方法 :对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7月门诊就诊的 14 3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婴幼儿和 173例对照组婴幼儿进行骨碱性磷酸酶(BALP)检测 ,结果研究组BALP阳性 6 7例 (4 6 .85 % ) ,可疑阳性 2 4例 (16 .78% ) ,对照组BALP阳性 33例 (19.0 7% ) ,可疑阳性 2 6例 (15 .0 3% )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组佝偻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1) ,使用维生素D及钙剂治疗佝偻病及可疑佝偻病患儿 ,并进行半年随访。结果 :在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组婴幼儿中未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4 3例 (4 7.2 3% ) ,发生 (1~ 2 )次为 34例 (37.36 % ) ,上呼吸道感染的患病率比治疗前明显减少。结论 :婴幼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与佝偻病的发生有密切临床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佝偻病的关系.方法:将反复呼吸道感染住院及门诊患儿共80例作为观察组,在本院儿保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婴幼儿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进行X线检查、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的测定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佝偻病发病率高于对照组,血清钙、磷均值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碱性磷酸酶两组均高于正常值,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左腕部X线检查异常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与钙、磷代谢紊乱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引起科学城地区婴幼儿维生素D(Vit D)缺乏性佝偻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在科学城医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25-(OH)Vit D检测,并发放调查问卷,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86名婴幼儿中,Vit D缺乏性佝偻病788名(37.78%),其中男406名(51.52%),女382名(48.48%),男女佝偻病患病率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P0.05)。佝偻病患病率与双胎、早产、户外活动时间2 h、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和慢性腹泻等慢性疾病、冬春季出生以及年龄低于12月的小儿更易发生佝偻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种喂养方式之间佝偻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孕期户外活动时间平均每天短于2小时、孕期未添加Vit D或钙剂的母亲所生子女患佝偻病的几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双胎、早产、婴儿及母亲户外活动时间2 h、冬春季出生、年龄小于12月以及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和慢性腹泻等慢性疾病的小儿应及时添加Vit D以预防Vit 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佝偻病与婴幼儿肺炎(附156例分析)杨华琴,李春香,吴照兰(附属医院小儿科)关键词佝偻病;婴幼儿肺炎;并发症;临床分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患儿易发生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为探讨其与肺炎的关系,肺炎时的临床特征和治疗中的注意事项,现将我院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营养调理与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与预防.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1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和100例正常的婴幼儿对照组进行血清机体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补体(C3、C4)的水平检测.并及时地做好营养调理与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和防御、改善婴幼儿的生活环境等措施.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婴幼儿的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异常,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组机体免疫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婴儿对照组(P<0.01);补体(C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婴儿对照组(P<0.05).营养调理前与营养调理后及组间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经过营养调理效果显著,并能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婴幼儿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我科自1993年1月~1994年5月对门诊6个月~3岁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检测了50例头发微量元素锌、铜含量.结果锌低于正常值者有43例,占86.0%,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非常显著;而铜低者14例,仅占28.0%,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表明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缺锌关系甚密.临床治疗中适当补锌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与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60例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精神病老年患者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对咽拭子MP-DNA进行检测,然后用被动凝集法对呈现阳性的老年患者的血清中的MP-IgM进行检测。结果:对60例老年患者进行上述地诊断及临床记录,MP-DNA阳性数为32例(占50.03%),MP-IgM阳性数为28例(49.97%),上述表现的症状就是老年患者进行反复的咳嗽,临床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结论:老年反复呼吸道与肺炎支原体有关,应该对老年患者的MP-DNA、MP-IgM进行尽早检测。  相似文献   

15.
黄俊 《大家健康》2014,(1):186-186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析再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探讨再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因素,总结些许医学经验,从而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意义。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80例再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探析再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结果:50岁以上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例数为40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16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24例;31-49岁28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17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11例;18-30岁12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8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4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25例(31.25%),分别为先天性心脏病6例(24.00%),维生素缺乏导致佝偻病10例(40.00%),贫血5例,病毒性心肌炎4例。结论:再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该病和一种或者多种因素有关。分析反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原因,有助于我们对症治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杨威  万胜明  张炜灵 《广西医学》2010,32(7):806-80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16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MP-IgM,对确诊为MP感染的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162例患儿中MP-IgM阳性60例,阳性率37.0%(60/162),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1例,支气管炎23例,肺炎6例;1~6岁53例(88.3%),〉6岁7例(16.7%);所有病例均有咳嗽,年龄较大患儿以刺激性干咳为主,婴幼儿以咳嗽痰多或喘憋为主。肺外表现以胃肠功能障碍和淋巴结肿大居多。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时应考虑MP感染的可能,应尽早检测MP-IgM。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婴幼儿佝偻病对喘息性疾病的影响.方法 将73例喘息性疾病与254例下呼吸道感染对比,了解两者患佝偻病的情况.再将喘息性疾病分为3组,第1组19例,伴有佝偻病,加用维生素AD(V-AD)和钙剂治疗,第2组18例,也伴有佝偻病,不用V-AD和钙剂,第3组36例,为单纯喘息,也不用V-AD和钙剂,观察3组疗效.结果 喘息性疾病婴幼儿伴有佝偻病的比例高于下呼吸道感染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疗效第1、3组优于第2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第1组不如第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婴幼儿佝偻病与喘息性疾病有关,佝偻病导致喘息性疾病恢复更慢,加用V-AD和钙剂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小儿临床常见疾病,以婴幼儿多见,发病与多种综合因素有关,应充分重视。本文对48例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伟  刘丽  薛暄  孙艳 《求医问药》2014,(16):35-36
目的:探讨对婴幼儿进行骨碱性磷酸酶(BALP)检测在临床上的意义,分析这项指标与儿童佝偻病发病的关系。方法:用北京中生金域镇科技开发总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儿保科进行体检的264例0~3岁婴幼儿骨碱性磷酶的活性进行检测。检测结束后,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分析骨碱性磷酶与儿童佝偻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在这264例0~3岁婴幼儿中,BALP的活性<200U/L(正常)的婴幼儿有45例(占17.0%),BALP的活性在200-250U/L之间(亚佝偻病)的婴幼儿有191例(占72.3%),BALP的活性>25OU/L(佝偻病)的婴幼儿有28例,(占10.6%)。佝偻病的发病率与婴幼儿的性别无关,与婴幼儿的年龄呈反比。结论:对0~3岁婴幼儿进行骨碱性磷酸酶的检测对临床上诊断佝偻病具有重要的价值,可有效地提高佝偻病的检出率,为早期发现佝偻病提供重要依据。此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李莎莎 《中外医疗》2014,(31):131-132
目的对应用匹多莫德对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该院就诊的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儿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抗呼吸道感染治疗方案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呼吸道感染症状消失时间(5.12±1.07)d和呼吸道感染临床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7.80±1.68)d明显短于对照组(7.95±2.34)d,(11.26±2.81)d;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0.8%)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5%)。结论应用匹多莫德对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