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用药护理干预辅助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溶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接受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的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溶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用药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用药信念特异性问卷(Beliefs about Medication Questionnaire-specific,BMQ-specific)、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和日常生活活动评分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用药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MAS评分、用药必要性信念评分、ADL评分和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用药顾虑信念评分、NIHSS评分、mR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ACI溶栓,采用用药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对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及压力性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接受常规护理的51例神经外科术后患者为对照组,另选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接受认知行为护理的52例神经外科术后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评分及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降低、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提高,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用于神经外科术后患者,能够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20-08-2021-12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A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观察组在rt-PA溶栓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7天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4分率、治疗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率、治疗过程中出血性转化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IHSS评分和mRS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7天后NIHSS评分下降≥4分的发生率和治疗90天后mRS评分≤2分的发生率分别为86.00%和78.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和5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血清Hcy、N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7天、90天NIHSS评分、mRS评分下降(P<0.01),血清Hcy、NSE水平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观察组出血性转化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0%和18.00%,与对照组的12.00%和1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I患者rt-PA溶栓术后,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害,降低Hcy、NSE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肥胖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溶栓后血清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和网膜素-1(Omentin-1)水平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连续性纳入105例肥胖ACI患者,随机等份分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0.9mg/kg,最大量为90mg,总量的10%静推1min,余量60min内匀速静滴,并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瑞舒伐他汀5mg/天和20mg/天,持续服用三个月。各组患者分别于溶栓前(T0),溶栓后24小时(T1),1周(T2)和2周(T3)四个时间点检测血清脂肪因子(Vaspin和omentin-1)浓度,评价神经功能评分(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改变。结果:T3时各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三组患者Vaspin、Omentin-1水平和Barthel分值均出现明显上升而NIHSS评分下降(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T2和T3时点Vaspin、Omentin-1水平和Barthel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在T2和T3时点的Vaspin、Omentin-1水平和Barthel分值明显高于低剂量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期间各组均未出现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可以更有效的提高肥胖ACI患者溶栓后血清Vaspin和Omentin-1水平,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王娜 《医学信息》2019,(23):180-182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溶栓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9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实行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急诊效率(转诊时间、采血时间、抢救时间)、护理前后NIHSS评分与Barthel评分。结果 观察组采血时间、抢救时间、转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3.44±0.19)min vs(6.03±0.15)min]、[(45.96±4.23)min vs(70.11±6.25)min]、[(37.30±4.15)min vs(62.35±3.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7.99±2.16)分vs(10.11±2.75)分],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54.36±9.25)分vs(48.30±8.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脑梗死溶栓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修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加快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机械介入取栓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于本院进行急性脑梗死治疗的84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3),对照组实施动静脉溶栓,观察组实施机械介入取栓联合动静脉溶栓,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残余狭窄率(≤30%)、颅内出血发生率以及术后3 m病死率、临床疗效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P<0.05);观察组术后血管再通率、≤30%残余狭窄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2 w的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w,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介入取栓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改善神经功能与预后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我院诊治的7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与研究组(n=39)。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rt-PA静脉溶栓,24h后服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银杏内酯注射液,两组均治疗14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生活质量(SF-36)及NIHSS分值、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89.74%(35/39),高于对照组69.23%(27/39)(P0.05);治疗前两组NIHSS及SF-36分值无明显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SF-36分值均较治疗前增高,NIHSS分值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SF-36分值高于对照组,NIHSS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rt-PA静脉溶栓联合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分级分区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4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入院时间段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分级分区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急救效率及急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就诊等候时间、急救时间、专科医师访视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急诊护理服务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分级分区急诊护理能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与急救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急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4C延续性护理管理模式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50名脑卒中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电话随访和门诊复诊干预,观察组在常规随访的基础上实施4C延续性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前及出院第1,3,6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 index,BI)、肢体运动功能(Fugl Meyer assessment,FMA)和神经功能恢复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结果:出院1,3,6个月后两组的BI评分均较出院前明显提升,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均较出院前显著升高,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3、6个月后两组的MRS评分均较出院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C延续性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从而提高其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阿替普酶对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用盐酸多奈哌齐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脑神经损伤标志物、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前,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脑神经损伤标志物、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hs-CRP、MMP-9、脑神经损伤标志物、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阿替普酶对于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效果较好,改善血液流变学,缓解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14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延续护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Barthel指数(BI)、Fugl-Meyer评估量表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NIHSS评分、BI指数及Fugl-Meye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t=2.5749,2.0770;P0.05),BI指数及Fugl-Meyer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t=-16.6896,-16.7939;对照组t=-4.6752,-9.8649;P均0.05),且观察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5966,11.2096,9.171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精力状况、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8项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预后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联合应用西医康复训练和中医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具备临床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在抢救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效果等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家属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及时、有效缩短就诊到溶栓、住院的时间,明显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500例急诊危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观察组采取全程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医患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9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应用全程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医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中40例行单纯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溶栓组,40例行Solitaire AB支架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联合组。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功能情况,采用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的肢体功能及预后状况,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溶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1 d、1周、1个月、3个月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溶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mRS评分低于溶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溶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溶栓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预后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分组干预模式在脑梗死患者神经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脑梗死患者100例,采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其中58例患者评分数值≥10分,42例患者评分数值<10分,将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29例评分数值≥10分,21例评分数值<10分。实验组根据评分结果将评分数值≥10分患者和评分数值<10分患者分别进行不同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76.00%(P<0.05);护理后实验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情绪、思维、活动能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IHSS评分分组干预模式能够合理分配和利用护理资源,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和对照组(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恶化率、100d后病死率以及治疗后(24h、15d、20d)神经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为71.66%,明显高于对照组(35.00%)(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率和100d后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15d、20d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可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对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患者炎性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88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4,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和研究组(n=44,替罗非班+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治疗14 d后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 8,IL-8)水平,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神经功能,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价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CRP、IL-6、IL-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36%,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82%,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对改善患者炎性因子及神经功能效果更佳,且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Standard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SDC)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IC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03月我院接治的拟进行SDC的STBI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SDC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ICP监测.对比两组患者甘露醇使用情况、ICU住院时间、颅内压、昏迷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甘露醇使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3、7 d两组患者ICP较于术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积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并发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ICP监测联合DC治疗STBI能降低患者ICP,减少部分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虚拟情景互动训练联合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9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2 m后神经功能情况[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结果:干预2 m,两组MR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FMA、B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虚拟情景互动训练联合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