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引起的中枢性疼痛( central pain,CP)是指发生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皮肤感觉消失或减弱的区域出现的表现形式多样的疼痛,是SCI后的顽固性并发症.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上非常棘手,尚无常规、有效的方法.临床上常用的多是尝试性及经验性治疗.作者通过文献回顾拟就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 ED)普遍得到共识.据统计,脊髓损伤患者82%为男性,大部分在30岁左右 ,正处于性活跃期. ED的发生严重的影响患者和配偶的生活质量,因此,SCI性ED是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对男性勃起的神经支配、SCI性ED的发生机制、诊断、治疗作一综述,并对病因治疗作服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3.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我国脊髓损伤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何最大程度地减轻脊髓伤残程度,恢复其功能,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目前SCI研究主要集中在手术干预、激素冲击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方面,但仍缺乏有效措施。近些年,细胞移植治疗SCI逐渐成为研究的方向之一。本文就细胞移植修复SCI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SCI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 骨质疏松是脊髓损伤的并发症之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脊髓损伤会显著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率,应该引起康复专家的广泛重视.本文主要对脊髓损伤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进行综述,着重探讨SCI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各项研究发现,脊髓损伤主要影响椎骨以外的松质骨,表现为骨量的减少和骨结构的改变;骨的拉伸力、弯曲应力等力学性能也显著降低.SCI后骨质疏松的发生与瘫痪持续的时间、机械刺激、痉挛状态、年龄等因素相关.SCI后骨在生化、神经调节、基因表达等方面都发生了特异性的改变,但都无明确结论,因此关于SCI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e,SCI)可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手术治疗可解除脊髓受压等原发性损伤,但无法改变已经损伤脊髓的缺血缺氧、炎症等病理变化。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能够减少SCI继发性损伤,最大限度地保留受损脊髓残存的结构和功能,有效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缩短治疗时间,降低致残率,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综合治疗SCI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1]。现就HBO治疗SCI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的致残疾病,在我国发病率逐渐增多.其中,发生缺损的离断SCI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脊髓损伤的修复已经成为21世纪急需解决的医学难题之一.鉴于SCI后将导致损伤平面以下传导束支配的大范围运动感觉功能缺失,从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及生活质量.因此,当前脊髓修复的重点难点在于如何恢复已经中断了的传导束的传导功能[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骨密度的影响,为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的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方法 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脊髓损伤组(SCI)、hUCMSCs移植组(SCI + hUCMSCs),每组16只。分别于术后0周、6周和12周应用双能X线法测定大鼠腰椎及股骨骨密度。结果 0周时,3组之间股骨及腰椎骨密度均无明显差异(P>0. 05) ;6周时,与假手术组比较SCI组及移植组骨密度均明显下降(P<0. 05),而移植组较SCI组有所改善(P<0. 05) ;12周时,与假手术组比较SCI组骨密度明显下降(P <0.01),移植组骨密度未见明显降低(P >0.05),移植组较SCI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 hUCMSCs移植有助于改善大鼠脊髓损伤后股骨及腰椎骨密度,hUCMSCs移植可能用于治疗脊髓损伤骨质疏松,为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 ED)普遍得到共识。据统计,脊髓损伤患者82%为男性,大部分在30岁左右,正处于性活跃期。ED的发生严重的影响患者和配偶的生活质量,因此,SCI性ED是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对男性勃起的神经支配、SCI性ED的发生机制、诊断、治疗作了综合慨述,并对病因治疗作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9.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创伤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青年患者的发病率最高[1-4].研究表明.预防和逆转继发性SCI对于最大程度地保留残存的脊髓功能和促进损伤脊髓结构及功能重建具有重要意义,也足当前治疗SCI的主要手段之一[1.2.5].目前,临床尚无特效药物能有效地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因此,外科干预性手术治疗在北美被广泛地应用于急性SCI的临床治疗.然而,因缺乏严密设计并严格执行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学者们对外科手术治疗时间窗口的界定、手术术式的选择和手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上仍存在很大的争议[1.2.5~8].笔者现就外科干预性手术治疗时间的选择对急性脊髓损伤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系统在脊髓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临床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虽然SCI的实验性治疗在18世纪就已经开始,但迄今尚未取得有意义的突破。原因可能是对SCI后病理发展过程认识不足。目前认为急性脊髓损伤有两种损伤机制,即原发性机械损伤及迟发性结构损害所致的继发性损伤,后者产生的损伤程度更严重、范围更广。因此,虽然原发的脊髓横断伤较少,但由于继发的不可逆的结构的改变,损伤仍然非常严重,故阻断继发性损伤的发生成了SCI研究的焦点。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系统是近年来被认为在继发…  相似文献   

11.
脊髓损伤与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现代交通和工矿事业的发展,脊髓损伤(spinecordinjury ,SCI)的发生也呈逐年增加趋势。据报道,美国每年约有一万例新的SCI患者,我国上海SCI的年发生率约在13.7/ 10 0万以上[1] 。SCI是一种后果极其严重的创伤,虽然其死亡率已从2 0世纪初的5 0 %降至目前的6 % ,但神经损伤的恢复程度仍令人失望。1 脊髓损伤机制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SCI是在原发损伤(包括脊髓的挫伤、裂伤及穿刺伤等实质性损伤、机械压迫、脊髓动静脉受压破裂等)的基础上,进行性地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的结果[2 ] 。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3] 表明,原发性损伤被动地发生在…  相似文献   

12.
脊髓损伤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后果严重。对SCI的治疗方法虽很多,但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SCI的药物治疗开始于20世纪初,但真正进展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它促进了SCI的恢复。明确的治疗SCI的药物有: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神经节苷酯(ganglioside,GM-1)、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抗氧化剂及钙通道拮抗剂等。现将国内外近期药物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以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及大小便失禁为主要临床表现.脊髓损伤治疗目标是减少继发性损伤,挽救受损的脊髓神经元;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促进神经再生和整合,实现脊髓结构性修复与功能重建.既往临床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手术、物理康复等.虽然这些方法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SCI的病理改变,但仍然无法避免患者截瘫的结局.近年来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一群来源于骨髓组织中的非造血细胞,是多能干细胞,易于分离培养,扩增能力强,免疫性低.实验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外能被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这为脊髓损伤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并已初步应用于临床.本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综述有关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现状及前景.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移植治疗SCI的实验研究、治疗机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结果 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干细胞治疗SCI研究已有很大进展,它可以在脊髓内迁移、分化为神经元以及分泌神经营养物质,具有促进SCI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但也存在很多问题.结论 干细胞治疗SCI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但尚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甲基强的松龙(MP)对大鼠横断性脊髓损伤(SCI)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6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脊髓损伤组和MP治疗组,每组20只,MP治疗组在横断T10脊髓组织后30min经尾静脉给予MP治疗,损伤组和对照组未予任何治疗.MP治疗组和脊髓损伤组大鼠于脊髓损伤后8h、24h、3d和1周取材,采用透射电镜、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Fas、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8和caspase-3在SCI前后的变化情况,采用改良Tarlov评分方法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结果SCI后24h大鼠后肢运动功能逐渐恢复,MP治疗组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恢复优于损伤组,7d后尤其明显.TUNEL染色和电镜检查证实SCI后8h即有凋亡细胞出现,其中既有神经元也有胶质细胞3d凋亡细胞数达到高峰;7d仍有凋亡细胞存在,但已明显减少;各时间点治疗组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少于损伤组(P<0.05).治疗组和损伤组在SCI后8h可以检测到少量的Fas和caspase-8阳性神经元及胶质细胞,Fas和caspase-8的表达在SCI后3d达到高峰,7d表达下降,各时间点治疗组的Fas和caspase-8灰度值明显大于损伤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损伤组caspase-3的表达在SCI后8h均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7d达到高峰,治疗组灰度值大于损伤组,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P能抑制大鼠脊髓横断性脊髓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凋亡,但不能推迟细胞凋亡出现的高峰时间;MP抑制细胞凋亡的途径可能通过非特异性抑制Fas和caspase-8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脊髓损伤与男性不育(英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脊髓损伤 (SCI)通常会对育龄男性造成一定的影响。脊髓受损后的男性大多会在以下方面发生问题 :如勃起和射精功能障碍 ,精子发生受损 ,精子存活力、活率及形态异常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以及内分泌异常。本文将从病理生理、评价和治疗等方面对脊髓损伤引起的男性不育症进行论述。脊髓损伤可对精浆产生影响并加速精液氧化 ,从而使得SCI男性的精液质量下降。本文还将对用于SCI男性的精子复苏技术和辅助生育技术所取得的进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后L-丝氨酸(L-Ser)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与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eNSCs)增殖的作用. 方法 健康SD成年雄性大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n=20):假手术组(只行椎板切除,不损伤脊髓)、单纯损伤组(制备SCI模型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L-Ser治疗组(制备SCI模型后腹腔注射L-Ser)、D-环丝氨酸(DCS)治疗组(制备SCI模型后腹腔注射DCS)和DCS拮抗组(制备SCI模型后腹腔注射L-Ser和DCS).1、3、5、7d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斜板试验的斜坡角度和BBB运动评分,观察脊髓前角神经细胞数、检测细胞凋亡和Brdu和Nestin双标阳性细胞的表达. 结果 术后3d开始,L-Ser治疗组的斜坡角度和BBB运动评分均大于单纯损伤组、DCS治疗组和DCS拮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斜坡角度呈现递增趋势.L-Ser治疗组的脊髓前角神经细胞数和Brdu/Nestin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单纯损伤组、DCS治疗组和DCS拮抗组,而脊髓前角神经凋亡细胞数明显少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S治疗组、DCS拮抗组和单纯损伤组间的斜坡角度、BBB运动评分、脊髓前角神经细胞数、凋亡细胞数、Brdu/Nestin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L-Ser能抑制SCI大鼠脊髓组织中神经细胞的凋亡,促进SCI大鼠脊髓组织eNSCs增殖.  相似文献   

18.
大鼠脊髓损伤中的细胞凋亡及甲基强的松龙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继发损伤机制,研究损伤脊髓细胞的凋亡及其意义,观察甲基强的松龙(MP)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改良Allen法制作大鼠急性SCI模型,实验分3组,假损伤(脊髓未受打击),损伤组及MP治疗组,采用HE,荧光Hoechst 33342,TUNEL(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生物素缺口末端标记技术)等技术观察SCI后4h,8h,3d,7d,14d,21d及28d时损伤中心及邻近节段脊髓细胞的凋亡,治疗组损伤后30min给予大剂量MP,比较MP治疗组与损伤组脊髓细胞凋亡的变化,同时平行观察大鼠神经学和组织学恢复情况及两组神经丝蛋白(NF)含量的变化。结果:假损伤组各检测方法未见脊髓细胞凋亡,损伤组大鼠急性SCI后1d开始出现脊髓细胞凋亡,3d达高峰,自损伤中心向头尾端递减分布,持续21d,MP治疗组在伤后3d及7d凋亡脊髓细胞较损伤组显著减少,神经学恢复及组织学评分较损伤组有显著性提高,结论:凋亡是SCI后脊髓神经元死亡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继发性损伤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MP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干预SCI后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成年哺乳动物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的修复一直是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随着对SCI病理研究的进展,目前认为SCI过程可分为:1)急性损伤。主要是创伤本身对神经元造成的细胞坏死、轴突断裂等。2)继发性损伤。造成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是细胞坏死和凋亡,这一病理过程对SCI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SCI常导致脊髓不可逆性的感觉及运动功能丧失。采用细胞移植治疗SCI的主要目的在于逆转不利于SCI轴突功能恢复的病理过程,从而减少脊髓功能丧失并促进其功能恢复。包括:1)促进再生。移植物可充填损伤部位并形成细胞桥,从而为损…  相似文献   

20.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ies,SCI)是人类致残率最高的疾患之一,全球范围内脊髓损伤的年发病率大约为22/100万[1]。因为脊髓轴突再生能力有限,恢复的难度大,常导致严重的神经后遗症。对SCI治疗方法的探索已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