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顺娣  顾莺  胡菲  凌芳 《上海护理》2021,21(5):69-71
胃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多发于青少年及儿童的恶性肿瘤,病程长、症状隐匿、诊断困难,患儿治疗依从性差是影响其临床治疗效果的最主要因素[1-2 ].儿童医疗辅导(child life)是通过游戏、感觉表达、心理准备、疼痛管理、家庭支持、健康教育等服务方法为患儿及其家庭提供专业护理的一种服务方式,最初源于美国,后逐步盛行于国际儿科...  相似文献   

2.
胃恶性淋巴瘤是少见的胃部恶性肿瘤,我院曾经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胃十二指肠恶性淋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35岁.阵发性右上腹隐痛10个月,加重伴黄疸20天.查体:右上腹可扪及一约5cm×5cm大小肿块,质韧、压痛,活动度差.上消钡餐检查见十二指肠降段、水平段线样狭窄,提示十二指肠肿瘤.CT检查:十二指肠及胃窦壁不均匀增厚,最厚处达2.2cm,CT值约40Hu,十二指肠管腔不规则狭窄;肝内胆管树支样扩张,胆囊增大,大小约8cm×6cm×6cm;胆总管扩张,最大横断面直径约1.3cm,末端可见增厚的十二指肠水平段肿块.增强检查肿块CT值约57~73Hu.CT诊断:十二指肠肿瘤,考虑为淋巴瘤(图1).术后病理见黏膜肌层内大量散在的淋巴细胞,诊断为恶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4.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malignant lymphorna,PGML)较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较高,同时合并肾癌病例未见报道。本院曾收治1例胃恶性淋巴瘤合并肾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现将收治的胃恶性淋巴瘤视神经转移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张×× ,女 ,40岁 ,因右眼视力急剧下降2天就诊 ,PE :VD0.04,右眼无疼痛 ,无突出及凹陷 ,各方向运动自如 ,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应灵敏 ,眼前节 (- ) ,玻璃体未见明显混浊 ,视盘边界欠清晰 ,无明显隆起 ,生理凹陷无明显异常 ,网膜血管走向无殊 ,未见明显扩张 ,中心凹反光存 ,网膜未见出血渗出 ,测眼压OD5.5/5.0=17.30mmHgOS5.5/6.0=14.57mmHg.拟诊 :(1)右眼球后视神经炎 ;(2)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给予能量、激素及血管扩张剂静…  相似文献   

6.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恶性淋巴瘤根据发病部位分为淋巴结内和结外,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结外淋巴瘤。在胃淋巴瘤中,发生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相对常见,在病因学、病理学、免疫表型和临床转归上有一定规律,属于胃恶性淋巴瘤中较特殊的类型。  相似文献   

7.
1 病例报告  例 1,男 ,3 4岁 ,上腹部不适反复 15年 ,伴疼痛加剧 3年 ,消瘦 3个月。经按胃溃疡治疗无效收入住院手术治疗。查体 :上腹部压痛明显 ,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未触及包块。临床诊断胃癌。胃镜提示胃癌 (胃窦部 ,体部及大弯侧 )。手术所见 :病变位于大弯侧胃体窦部 ,约 18cm× 2 0cm× 10cm ,溃疡侵及肌层 ,中间呈菜花状高低不平 ,胰尾发硬 ,有 3~ 5个小硬结 ,脾胃韧带有数个小白点 ,脾蒂紧贴于肿瘤 ,行胃大部切除。病理 :大体 ,不规则胃组织 ,呈灰褐色 ,粘膜面已失去正常结构 ,高低不平 ,切面呈灰白色 ,质脆。镜下胃组织结…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发病年龄43.6岁,男女之比为1.6:1。肿瘤发生于胃窦部8例,胃体部4例,全胃1例。术前钡餐及内镜检查诊断胃癌6例,胃溃疡7例,误诊率达100%。10例行根治性手术,术后行化疗;3例因病变范围大无法切除,探查后仅取活检。随访满5年者6例:Ⅳ期1例生存8个月;Ⅲ期2例,平均生存30个月;Ⅱ期3例,平均生存68个月,其中1例超过5年。手术探查3例,因放弃治疗,均在术后3个月内死亡。结论: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部位以胃窦及幽门前区多见,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病例】 女 ,66岁。因上腹部间歇性疼痛半个月伴黑便及黄疸、乏力入院。查体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 ,重度贫血貌 ,浅表淋巴结不大 ,心肺未闻及异常 ,中上腹部压痛 ,肝脾不大 ,未触及包块 ,肠鸣音略亢进。血白细胞 4 5×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60 ,淋巴细胞 0 40 ,  相似文献   

10.
儿童恶性淋巴瘤43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儿童恶性淋巴瘤43例误诊分析武汉市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430022]孟浦,周东风淋巴瘤占儿童期所有肿瘤的10%,临床表现因原发部位不同而复杂多变,缺乏特异性表现,易造成诊断困难[1]。我院儿科近25年共收治淋巴瘤94例,何杰金病(HD)41例,...  相似文献   

11.
我科从1977年1月~1997年12月共收治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6例,皆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其中术前误诊13例,误诊率达81%。现就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防范措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5例,年龄24~62岁,平均47岁。12临...  相似文献   

12.
鞠秀丽 《临床医学》1999,19(2):63-63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网状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儿童期常见的恶性肿瘤。但由于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体征,故早期诊断困难。我院儿科自1991年1月~1997年12月共收治56例淋巴瘤患儿,其中48例为首诊误诊患儿,占85.7%,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48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14岁,中位年龄8岁。从起病至确诊时间>2个月者35例,>6个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0年至2007年期间收治10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主要表现为上肠部不适感、黑便或腹部肿块,术前误诊8例,术前明确诊断2例、均为胃镜下确诊,术后病理分型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手术切除辅以术后化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15.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内镜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战雄  李志仁 《临床荟萃》1998,13(10):453-454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较为少见,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在内镜下与胃溃疡和胃癌亦难于鉴别.病理活检有时也不易确诊,对我院1984年8月~1997年3月经处科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7例进行分析.并就内镜诊断问题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6.
胃恶性淋巴瘤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1990~2004年收治的15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结果15例中术前经X线及胃镜检查及活检仅确诊3例,余12例误诊。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根治性胃切除术10例,全胃切除术2例,姑息性切除术3例。术后均辅以CHOP方案化疗。随访率80%,全组5年生存率50%。结论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发病率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极易误诊为胃癌,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方法,临床分期与恶性程度是判断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malignant lymphma,PGML)临床较为少见,占胃恶性肿瘤的1%~3%,占消化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1/3,因早期缺乏特异症状,临床易误诊为胃炎、胃溃疡及胃癌。我院于1998年1月-2004年10月共收治PGML患者9例,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现分析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凌芳  顾莺  胡菲  张顺娣 《上海护理》2021,21(2):6-10
目的 探讨儿童医疗游戏辅导在学龄期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急诊留观室住院的学龄期重症肺炎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43).对照组给予重症肺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儿童医疗游...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