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系统性评价银杏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检索国内外7大数据库,经查重、筛选后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研发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研究质量的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对银杏叶片治疗ACI的临床总有效率、神经功能评分、血脂、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Meta分析,采用GRADE系统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的评价并形成推荐意见。共纳入10项研究,886例患者,研究质量均偏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1)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银杏叶片+西医常规治疗优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RR_(NDS)=1.20,95%CI[1.06,1.36],P=0.005;RR_(NIHSS)=1.35,95%CI[1.09,1.69],P=0.007),银杏叶片+血塞通注射液+西医常规治疗与血塞通注射液+西医常规治疗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6,95%CI[1.00,1.35],P=0.05);(2)在改善神经功能评分方面,银杏叶片+西医常规治疗优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MD_(NIHSS中(重)度)=-1.55,95%CI[-2.22,-0.88],P0.000 01;MD_(NIHSS重度)=-7.51,95%CI[-8.00,-7.02],P0.000 01;MD_(NDS)=-1.36,95%CI[-2.39,-0.33],P=0.01),银杏叶片+丹参注射液+西医常规治疗优于丹参注射液+西医常规治疗(MD_(NDS)=-3.09,95%CI[-3.84,-2.34],P0.000 01);(3)在调节血脂方面,银杏叶片+西医常规治疗优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MD_(TC)=-1.40,95%CI[-2.13,-0.66],P=0.000 2;MD_(TG)=-1.29,95%CI[-1.86,-0.73],P0.000 01;MD_(LDL-C)=-1.48,95%CI[-2.91,-0.04],P=0.04;MD_(HDL-C)=0.07,95%CI[0.02,0.12],P=0.009);(4)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银杏叶片+西医常规治疗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3,95%CI[0.30,1.32],P=0.22)。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等级的评价,结果显示各结局指标证据等级均为低级,推荐强度均为弱推荐。结果表明,银杏叶片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改善ACI的临床总有效率、神经功能评分、血脂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因纳入研究的数量偏少,质量偏低,证据等级较低,故有望将来开展设计严谨、样本量充足的临床试验以进一步研究银杏叶片治疗A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系统评价灯盏花素注射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全面检索国内外8大电子数据库及临床试验注册库,收集关于灯盏花素注射剂(以下简称"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根据Cochrane Handbook 5.1评价标准,2人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对最终纳入的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定量分析和相应的描述分析。共纳入36个研究,涉及3 058名患者,试验组为1 552人,对照组为1 506人,男性1 846人,女性1 212人,所纳入的临床研究总体质量偏低。Meta分析显示:在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方面,常规治疗+灯盏花素优于常规治疗(RR_(心绞痛疗效)=1.29, 95%CI[1.23,1.35],P0.000 01;RR_(ECG1)=1.25,95%CI[1.12,1.38],P0.000 1;RR_(ECG2)=1.38_,95%CI[1.27,1.49],P0.000 01),单个研究的描述性分析显示,中医疗效均有统计学差异,常规治疗+灯盏花素优于常规治疗。在血液流变学方面,常规治疗+灯盏花素的LBV,EAI低于常规治疗(MD_(LBV)=-1.27,95%CI[-1.55,-0.99],P0.000 01;MD_(EAI)=-0.38,95%CI[-0.60,-0.16],P=0.000 6);单个研究的描述性分析显示,在WBV,HCT方面,常规治疗+灯盏花素低于常规治疗。在血脂方面,常规治疗+灯盏花素的TC,TG,LDL-C低于常规治疗(MD_(TC)=-0.30,95%CI[-0.51,-0.10],P=0.003;MD_(TG)=-0.32,95%CI[-0.77,0.13],P=0.16;MD_(LDL-C)=-0.45,95%CI[-0.76,-0.14],P=0.004)。在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高敏C-反应蛋白,提高运动耐量方面,常规治疗+灯盏花素优于常规治疗(MD_(心绞痛发作次数)=-3.30,95%CI[-4.06,-2.54],P0.000 01;MD_(心率)=-9.38,95%CI[-12.78,-5.98],P=0.000 2;MD_(hs-CRP)=-0.56,95%CI[-0.85,-0.27],P=0.000 2;MD_(运动耐量)=0.88,95%CI[0.41,1.35],P=0.000 2)。在研究过程中,2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头晕、心悸、恶心、腹胀、皮肤瘙痒和潮红、过敏反应,由于在原始研究中存在合并用药,以及报告的信息不全面,为此,灯盏花素注射剂的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明确。基于现有证据,灯盏花素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一定的疗效优势。由于研究存在合并用药问题以及报告的信息不全面,灯盏花素的安全性尚需进一步探讨。另外,由于纳入研究质量普遍偏低及自身存在不足,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尚需更多设计严谨、高质量、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以增加证据强度。  相似文献   

3.
姜言红  田颖  练佳颖  徐向青 《中草药》2021,52(18):5663-5675
目的系统评价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72 h内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系统检索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ClinicalTrails,收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72h内AIS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采用《Cochrane干预措施系统评价手册》推荐的质量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资料后通过Rev Man5.4和Stata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2篇文献,518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相比,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RR=1.24,95%CI(1.21,1.28),P0.000 01],2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SMD_(NIHSS)=-3.62,95%CI(-4.37,-2.87),P0.000 01;MD_(CSS)=-5.65,95%CI(-6.46,-4.85),P0.000 01]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改善程度[SMD_(ADL)=12.41,95%CI(8.60,16.22),P0.000 01];显著降低多种血液流变学指标。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RR=1.34,95%CI(0.87,2.06),P=0.180.01]。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72h内AIS可以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但纳入文献质量较低,缺乏更多高质量证据支持。Prospero注册号CRD42021225911。  相似文献   

4.
该文系统评价了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手足口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使用计算机检索CNKI、CBM、万方、VIP中文数据库和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英文数据库。以中文"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手足口病"和英文"Xiao′er Chaigui Tuire Granules""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为主题词和关键词,检索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单用及联合西药治疗手足口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1月20日。筛选所有符合要求并纳入质量评价标准的文献,提取相关基线数据信息并进行最终的相关文献质量评估,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结果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共纳入RCT 7篇,样本量619例,试验组321例,对照组29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能提高临床总有效率(RR_(单用)=1.28,95%CI[1.11,1.46],P=0.000 4;RR_(联合常规治疗)=1.62,95%CI[1.06,2.48],P=0.02);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西药可明显缩短手足口病患儿口腔溃疡愈合时间(MD_(联合常规治疗)=-1.11,95%CI[-1.44,-0.78],P0.000 01;MD_(单用)=-2.13,95%CI[-2.37,-1.89],P0.000 01;MD_(联合常规治疗+利巴韦林颗粒)=-1.10,95%CI[-1.38,-0.82],P0.000 01)及缩短退热时间(MD_(联合常规治疗)=-1.21,95%CI[-2.15,-0.27],P=0.01;MD_(单用)=-1.93,95%CI[-2.35,-1.51],P0.000 01;MD_(联合常规治疗+利巴韦林颗粒)=-2.00,95%CI[-2.60,-1.40],P0.000 01),同时也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果表明,针对手足口病,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相比,联合使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在有效缩短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和退热时间方面更具明显优势,而且对于手足口病的早期患者临床治疗,在症状和病理上具有更好的改善和控制作用,有效率明显提高,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考虑与辨证治疗联合使用。但由于目前纳入临床研究的数量较少,且质量不高等诸多制约因素,以致目前该研究纳入结果的质量偏低,其结论的科学可靠性和质量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还需要进一步临床结果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5.
为系统评价脑血疏口服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检索四大中文数据库、四大英文数据库、ClinicalTrials.gov及中国临床试验注册系统,检索建库至2020年9月9日。按照预定标准筛选脑血疏口服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评价,应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GRADE系统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价。最终纳入11项研究,总样本量1 221例,试验组612例,对照组609例。结果显示,脑血疏口服液联合常规西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2周后降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常规西药相比无明显差异(MD=-1.59,95%CI[-3.46,0.29],P=0.10),治疗30 d后优于常规西药(MD=-1.16,95%CI [-1.39,-0.94],P0.000 01);提高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优于常规西药(MD=1.00,95%CI[0,2.00],P=0.05);提高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与常规西药相比无明显差异(MD=1.00,95%CI[-0.30,2.30],P=0.13);降低二次脑损伤(SBI)发生率优于常规西药(RR=0.38,95%CI[0.24,0.59],P0.000 1)。有效率方面,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NHISS或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为标准的研究均表明优于常规西药(RR_(《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27,95%CI[1.10,1.46],P=0.001;RR_(NHISS)=1.26,95%CI[1.13,1.40],P0.000 1;RR_(GOS)=1.54,95%CI[1.22,1.93],P=0.000 2),治疗2周及4周时血肿体积吸收优于常规西药(MD_(2周)=-2.31,95%CI[-3.12,-1.49],P0.000 01;MD_(4周)=-2.04,95%CI[-2.41,-1.68],P0.000 01)。GRADE评价显示上述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分别为低和极低。不良反应方面,纳入文献中有2项报告的不良反应均为轻度不良反应,其余文献未提及,故该研究尚不能对脑血疏口服液的安全性做出肯定性评价。结果表明,与常规西药相比,联合使用脑血疏口服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能更佳,但鉴于纳入文献偏倚风险较高,今后仍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旨在系统评价头痛宁胶囊治疗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 TTH)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依据。通过计算机检索8个国内外常用医学研究数据库,并查询2个临床试验注册系统,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1月。按照预先设定的筛选标准,搜集头痛宁胶囊治疗TTH的随机对照试验,并采用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 6.1中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v5.4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共纳入13项研究,方法学质量普遍偏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头痛宁胶囊辅助西药治疗可有效降低头痛强度(MD_(VAS)=-1.94,95%CI[-2.50,-1.38],P0.000 01;MD_(NRS)=-0.83,95%CI[-0.86,-0.80],P0.000 01)、头痛持续时间(SMD=-0.98,95%CI[-1.17,-0.79],P0.000 01)、头痛频率(MD=-1.01,95%CI[-1.16,-0.85],P0.000 01)、头痛指数(MD=-11.13,95%CI[-12.10,-10.16],P0.000 01)、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分(MD_(HAMA)=-4.02,95%CI[-6.58,-1.46],P=0.002;MD_(HAMD)=-2.67,95%CI[-4.04,-1.29],P=0.000 1),而单用头痛宁胶囊治疗TTH仅降低头痛积分(MD=-2.24,95%CI[-2.97,-1.51],P0.000 01),其他方面疗效欠佳。结果表明,头痛宁胶囊辅助西药治疗TTH能改善相关结局指标,但该药的临床安全性和单用头痛宁胶囊的临床疗效尚不明确,且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偏少,研究质量偏低,未来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和严格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其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温阳健脾类中药复方制剂联合西医常规相较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温阳健脾类中药复方制剂联合西医常规(试验组)对比单用西医常规(对照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1日-2019年5月1日,提取相关资料并按改良Jadad评分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1项RCT,合计181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OR(95%CI)=4.06(3.02,5.46),P 0.000 01]以及中医证候积分[MD(95%CI)=-6.43(-11.27,-1.58),P=0.009]、体质量[MD(95%CI)=-3.39(-4.71,-2.08),P 0.000 01]、腹围[MD(95%CI)=-10.37(-15.48,-5.26),P 0.000 1]、尿量[MD(95%CI)=539.54(234.15,844.93),P=0.000 5]、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MD(95%CI)=5.11(4.70,5.53),P 0.000 01]、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MD(95%CI)=-18.36(-26.31,-10.40),P 0.000 01]、腹水消退时间[MD(95%CI)=-4.05,(-5.70,-2.39),P 0.000 01]、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MD(95%CI)=-20.58(-31.57,-9.59),P=0.000 2]、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MD(95%CI)=-10.32(-15.67,-4.97),P=0.000 2]、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MD(95%CI)=-2.35(-3.20,-1.49),P 0.000 01]、脾静脉宽度[MD(95%CI)=-1.95(-2.93,-0.96),P=0.000 1]、门静脉宽度[MD(95%CI)=-0.17(-0.29,-0.05),P=0.004]、腹水深度[MD(95%CI)=-1.33(-1.77,-0.88),P 0.000 01]等方面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尿素氮(BUN)[MD(95%CI)=-0.76(-1.68,0.16),P=0.11]、腹水复发率[MD(95%CI)=0.28(0.07,1.09),P=0.07]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报道。结论:对比单用西医常规治疗肝硬化腹水,温阳健脾类中药复方制剂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总有效率、ALB水平,增加尿量,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体质量、腹围、腹水消退时间、脾静脉宽度、门静脉宽度、腹水深度、ALT、AST和TBIL水平,缩短PT,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客观评价清胰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有效应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 Fang)和维普(VIP)数据库,手工补充检索相关的重要会议集和过刊资料,由2名研究者单独筛选文献、提取资料。用软件RevMan5.3和stata14作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的37篇RCTs,共纳入3 1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1)清胰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急性清胰汤在提高有效率方面优于单纯使用西医常规治疗(RR=1.13,95%CI[1.09,1.17],Z=6.59,P0.00001);2)清胰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死率和住院时间(RR=0.36,95%CI[0.24,0.53],P0.00001;MD=-5.52,95%CI[-6.20,-4.84],Z=15.93,P0.00001);3)平均住院时间的亚组SAP的合并效应量MD_(SAP)=-5.99,亚组MAP的合并效应量MD_(MAP)=-5.05,MD_(SAP)MDMAP,因此清胰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在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更明显。结论:基于目前的证据,清胰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够明显提高有效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且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更佳,但需要更多高质量的证据进一步验证本结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不同给药方式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1例AIS患者分为两组,动脉组41例,阿替普酶总量1/10动脉推注,剩余静脉滴注,1 d后予适当剂量阿司匹林;静脉组40例,阿替普酶总量1/10静脉推注,剩余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管再通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疗效、NIHSS评分及血管再通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动脉或静脉给药均可改善AIS患者神经功能,血管再通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全文数据库(WanFang)、CBM、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电子数据库,搜集有关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8月1日。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RCT,包括1 76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在治疗有效率[RR=1.24,95%CI(1.17~1.32),(P <0.001)]、神经功能改善[SMD=-1.30,95%CI(-1.70~-0.89),P <0.001]、认知功能改善[SMD=0.97,95%CI(0.79~-1.15),P <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RR=0.4,95%CI(0.22~0.72),(P=0.002)]、纤溶指标与凝血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与单纯阿替普酶治疗。结论当前的证据表明,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可以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1.
从实验研究方面综述了川芎嗪的研究进展和治疗疾病的多靶点机制。对川芎嗪今后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进行探讨,认为对于川芎嗪的机制研究应该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2.
厚朴类药用植物化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厚朴类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分析分方法研究的概况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医学伦理学研究目前取得较大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虽然多数医院相继成立了医学伦理委员会,但在伦理委员会的规范化建设和审查能力等方面差异较大。通过中医药伦理审查平台建设,可以规范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建设及审查程序,提高伦理审查水平。其中,机构和制度建设及审查程序可以在短期内进行规范,但审查能力的提高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通过参与中医药伦理审查平台建设的实践和体会,探讨提高伦理委员会审查能力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主要见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病,是导致视力减退甚至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与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有关的疾病病因与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与分类,检查方法和治疗手段等研究成果,并展望中药在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5.
归纳总结中药治疗哮喘作用机制的研究,为中药哮喘作用机制的研究及哮喘的治疗提供参考.在查阅近年来有关中药治疗哮喘作用机制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将中药治疗哮喘作用机制研究从抑制气道炎症、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气道重塑、降低气道反应、调节神经失衡五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虽然中药对哮喘作用机制的研究很多,但研究方法单一、西化,动物模型与中医理论证型不相符,未能体现中医证型的变化.因此中药对哮喘的作用机制研究应当结合中医药理论基础,注重证型变化,选择符合中医辨证的动物模型,建立系统的、多水平的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哮喘复杂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灸法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了全面了解灸法对AS的作用及其机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和方向,通过对近20年来灸法用于治疗AS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灸法能通过调脂、抗炎等机制发挥良好的抗AS作用,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全面了解灸法抗AS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当归的分布、化学成分、药理药效及栽培技术,并对未来当归的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对近年来大黄素在肝脏疾病防治方面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大黄素能抑制体内外肝肿瘤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机制之一。另外,大黄素还具有较好的肝保护、抗肝纤维化及其他作用。大黄素上述作用的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子宫肌瘤的病机关键是瘀血内停,而血瘀的实质是血液处于“浓、黏、凝、聚”状态,各位医者运用血液流变学从实验室检查的客观角度来解释子宫肌瘤患者的瘀血本质,并用中医、西医各种治疗手段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来评价其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中药巴布膏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查阅近年来中药巴布膏剂实验性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从该制剂的基质研究、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临床应用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应用中药巴布膏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