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戴景曦 《河南中医》2016,(3):511-513
目的:观察蒲地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湿热郁结型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PID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康妇炎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蒲地灌肠液保留灌肠治。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有效率为79.2%,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PID能够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增强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炎症反应,有利于促进结缔组织松懈,溶解纤维组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远卫生院收治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疗程共14d.结果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2组血液流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用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女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1年10月就诊于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并诊断为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住院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入组患者均给予西药抗炎加中药保留灌肠疗法,对照组应用改良前的中药保留灌肠法,观察组应用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与局部体征积分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观察组中医证候治疗指数平均达到95.64%,而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治疗指数85.61%;观察组局部体征治疗指数91.57%,明显高于对照组82.57%。结论:改良中药保留灌肠疗法能明显提高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治愈率,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和局部体征,也能改变患者血浆黏度和红细胞比容,以此改善瘀血状态。此改良方法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提高医院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就诊本院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以清热祛湿、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给予中药方剂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局部体征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有效率为74.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局部体征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刘春思  张春雷 《新中医》2020,52(11):73-75
目的:观察四位一体疗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四位一体疗法(经期中药内服、穴位封闭,非经期中药灌肠、四黄水蜜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下腹疼痛、腰骶疼痛、带下量多、神疲乏力、月经量多等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位一体疗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张越  谢文娟  范丽丽  武淑慧 《新中医》2022,54(16):124-128
目的:观察红藤煎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2组均予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治疗1周后,改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片口服1周治疗,观察组加予红藤煎保留灌肠治疗。2组均治疗14 d。治疗前、治疗14 d评定2组患者的腹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检测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2 (IL-2)],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腹痛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NF-α、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IL-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NF-α、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  相似文献   

7.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中药灌肠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 33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3例均为已婚妇女 ,年龄 2 1岁~ 50岁 ;病程2 0天~ 1 5年。妇检显示其中 8例外阴污秽 ,阴道有大量脓性带下 ;2 5例宫颈 度~ 度糜烂 ,宫体增大 ,活动受限 ,有压痛 ;3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附件区增厚及压痛 ,部分患者可触及条索状物或炎性包块。 B超提示患者盆腔呈慢性炎症性改变。治疗方法均予自拟清热活血汤治疗 ,其组成为 :红藤、败酱草、元胡各 30 g,丹参、赤芍各 1 5g,薏苡仁 40 g,制香附、台乌药、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各 1 0 g,生甘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朱氏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3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门诊治疗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给予朱氏盆炎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局部体征评分、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有效率为69.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腰骶胀痛、肢倦身重、月经不调等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血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朱氏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具有肯定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笔者采用中医内服、外敷联合的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5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活血散结法对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盆腔炎冲剂治疗组和妇乐冲剂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局部体征及B超变化。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和局部体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子宫边界模糊不清”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利湿、活血散结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王力  应海舟  黄芳 《新中医》2020,52(23):102-104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清热活血汤治疗瘀毒内结证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120 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60 例。对照组给予清热活血汤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观察比较 2 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证候积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细胞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为 86.67%,对照组为 66.67%,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2 组血清 IL-6、ICAM-1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且试验组IL-6、ICAM-1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清热活血汤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效果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祁金金 《新中医》2021,53(13):86-89
目的:观察红藤煎灌肠液联合左氧氟沙星、奥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及奥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红藤煎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s-CRP、MCP-1、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1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煎灌肠液联合常规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能提高临床疗效,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7年1月~1998年6月采用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均为门诊病例,年龄23~45岁;病程3个月~6年;均为已婚妇女。30例均表现为下腹痛或下腹坠胀感,经前、劳累或性交后症状加重,有少数患者白带增多,月经失调。治疗方法用蒲公英30g、黄柏30g、黄芩30g、红花15g、川芎15g、元胡15g、鱼腥草30g、金银花30g、红藤30g,加冷水1000ml浸泡30min后煎至80ml,每日1次保留灌肠,所用灌肠药液温度应为38℃左右。…  相似文献   

14.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新 《中国民间疗法》2002,10(10):21-22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由于其病程长,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并可致不孕,常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西医抗炎治疗对本病效果不明显.笔者自1998年至今采用中药消C021液保留灌肠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15.
张春平 《新中医》2023,55(4):190-194
目的:观察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汤保留灌肠联合离子透药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CPI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气滞血瘀型CPI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汤保留灌肠联合离子透药疗法治疗,2组均治疗2周,随访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复发率。结果:治疗1周、2周,2组下腹疼痛、腰骶胀痛、月经异常、带下异常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下腹疼痛、腰骶胀痛、月经异常、带下异常积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72.73%(P<0.05)。治疗1周、2周,2组血清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血清CRP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15.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汤保留灌肠联合离子透药疗法治疗气滞血...  相似文献   

16.
张珂 《河南中医》2015,35(1):123-124
目的:观察丹香青金饮内服兼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给予丹香青金饮内服,治疗组给予丹香青金饮内服及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1.5%,治疗组有效率为96.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内服兼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我院通过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红藤汤保留灌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藤汤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B超检查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藤汤保留灌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李雅芬  沈丽萍  耿海玉 《新中医》2020,52(11):185-187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配合穴位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应用当归红藤汤内服外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穴位艾灸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局部体征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局部体征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21%,对照组为71.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87%,对照组为69.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配合穴位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局部体征及中医证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