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对于肿瘤细胞的粘附、增值、迁移、分化等分子机制的研究逐步深入。人们认识到肿瘤的侵袭、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的过程,其幕后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黏着斑激酶(FAK)是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起介导细胞外信号由整合素向细胞内转导的作用,FAK的磷酸化激活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一系列下游蛋白质的磷酸化,是细胞外基质与细胞相互作用并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关键环节,参与细胞增殖、迁移与凋亡的调节过程。研究显示,黏着斑激酶表达及活化与肿瘤、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已成为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及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正>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作为多种信号通路的枢纽,不仅在细胞、胚胎、器官发育中有重要生物学功能,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FAK的结构、功能、激活途径、信号传导、在肿瘤中的异常表达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氧状态下黏着斑激酶(FAK)对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PASMC)增殖的影响机制.方法 采用FAK寡核苷酸转染法对HPASMC进行低氧处理,免疫沉淀法测定胞质蛋白FAK、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b2)及吻蛋白的活性,Western印迹法测定胞质蛋白FAK、Grb2及吻蛋白的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胞质FAK、Grb2及吻蛋白表达.结果 低氧处理后胞质FAK、Grb2及吻蛋白的活性增加.胞质FAK、Grb2及吻蛋白的蛋白表达值在低氧处理1.5 h时分别为43.4±1.4、69.7±1.9、59.3±1.6,在低氧处理24 h时分别为41.3±1.3、71.3±1.5、59.4±1.8,较常氧处理1.5 h(35.7±1.2、48.7±1.3、33.2±1.8)和24 h时(41.3±1.3、50.2±1.7、38.9±1.9)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也显示低氧情况下胞质FAK、Grb2及吻蛋白的表达增强.结论 低氧状态下HPASMC增殖与胞质FAK、Grb2及吻蛋白有关.这些胞质蛋白在低氧情况下对细胞生长和分化具有调控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s of 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 in the proliferation of human 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 (HPASMCs) under hypoxia.Methods Cultured HPASMCs were passively transfected with FAK oligonucleotides (ODNS) and under normoxia or hypoxia condition.They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normoxia without fibronectin ( FN), normoxia with FN, hypoxia without FN, hypoxia with FN in vitro respectively.Cytoplasmic FAK, Grb2 and paxillin were observed simultaneously by immunoprecipitation and Western blot.In addition, the expressions of cytoplasmic FAK, Grb2 and paxillin were detected by immunocytochemical staining.Results Immunoprecipitation and Western blot demonstrated that cytoplasmic expressions of FAK, Grb2 and paxillin in HPASMCs increased in hypoxia with FN from 43.4 ± 1.4, 69.7 ± 1.9, 59.3 ± 1.6 to 35.7 ± 1.2, 48.7±1.3, 33.2±1.8 at 1.5 h (all P<0.05), from41.3±1.3, 71.3 ±1.5, 59.4 ±1.8 to41.3±1.3, 50.2 ± 1.7, 38.9 ± 1.9 at 24 h respectively ( P < 0.01, P < 0.05, P < 0.05).Immunocytochemistry staining showed that the cytoplasmic expressions of FAK, Grb2 and paxillin were enhanced in hypoxia with FN versus normoxia with FN.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Conclusion Hypoxia can induce the activation of cytoplasmic FAK, Grb2 and paxillin so as to regulate the migration, survival and proliferation of HPASMCs.  相似文献   

5.
李华  罗欣月  陈文熙  柳茜  朱春玲  严瑞 《医学综述》2021,(17):3357-3362
黏着斑激酶(FAK)是一种蛋白质酪氨酸激酶,广泛分布于体内多种细胞的胞质中,是介导多种细胞功能的支架蛋白,也是细胞内多条信号转导通路的交汇点,在细胞的黏附、运动、增殖、迁移和存活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随着对FAK在糖尿病肾病、急性肾损伤及肾脏肿瘤等肾脏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一步加深,其在肾脏疾病中所起作用也逐渐明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黏着斑激酶(FAK)在肝细胞癌,尤其是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癌患者67例(其中53例有乙肝病毒感染)。本组手术切除标本均经石蜡包埋,病理检验。结果FAK在HBsAg(+)组的癌组织与HBsAg(-)组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的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FAK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可能成为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通路介导的滋养层细胞侵袭中的作用.方法:利用人绒毛外细胞滋养层(extravillous cytotrophoblasts,EVCT)细胞体外侵袭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黏着斑激酶抑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黏着斑激酶(FAK)在急性白血病(AL)病人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0例AL病人白血病细胞FAK mRNA的表达水平,以1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收集病人骨髓细胞,用24h常规培养方法制备染色体,采用R显带技术分析其染色体核型。结果正常对照组FAK mRNA阳性表达率为20.0%,AL病人为66.0%,差异有显著性(χ2=5.49,P<0.05)。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病人FAK mRNA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4,χ2=4.44,t=7.98、5.60,P<0.05),但ALL和ANL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诊和复发AL病人白血病细胞FAK mRNA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χ2=9.38,P=0.02,t=8.79、7.58,P<0.05)。缓解组病人FAK mRNA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初诊组和复发组(χ2=10.26,P=0.02,t=4.43、7.82,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病人异常核型检出组FAK mRNA的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未检出组(χ2=5.82,t=6.72,P<0.05)。结论 FAK mRNA在AL中存在较高的表达,且与疾病的转归相关,可能为白血病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10.
42例原发性乳腺癌黏着斑激酶蛋白表达及磷酸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黏着斑激酶蛋白表达及磷酸化对原发性乳腺癌转移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42例原发性乳腺癌黏着斑激酶蛋白质表达丰度以及397酪氨酸位点(Try397)磷酸化状态.结果 42例病例中,26例黏着斑激酶表达,约占61.90%(26/42),其中76.92%病例伴发淋巴结转移(20/26),23.08%未发生淋巴结转移(6/26)(P>0.05);26例表达黏着斑激酶的病例中,16例发生黏着斑激酶蛋白质Try397位点磷酸化,占61.53%(16/26).16例发生Try397位点磷酸化的病例有15例伴发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93.75%(15/16),仅6.25%病例未发生转移(1/16)(P<0.05).结论黏着斑激酶 Try397 位点磷酸化可能参与原发性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1.
口腔黏膜白斑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口腔黏膜白斑的病理表现、临床特点与发病规律,探索白斑癌变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 对病理科诊断为白斑的61例病例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 发现白斑患者男性略多于女性,但两者相差不大;患者以中年人居多,舌、颊黏膜多见;女性及40岁以上患者异常增生多见;白斑癌变率为4.9%.结论 白斑是癌前病变,女性及40岁以上口腔黏膜白斑患者要积极治疗及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用不同方法治疗口腔黏膜白斑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100例确诊为口腔黏膜白斑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患者在给予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 CO2激光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患者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100例患者口腔黏膜白斑分为颗粒型、均质型、疣状型、溃疡型白斑,发生部位分布在口底、舌腹、舌缘,共335个病损区;观察组患者治愈率94.0%,对照组患者治愈率80.0%,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治疗口腔黏膜白斑应用基础常规的综合疗法结合 CO2激光手术治疗可行,简单易于操作、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单纯疗法少,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口腔白斑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与口腔白斑术后复发的相关性与影响因素。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口腔白斑及口腔正常黏膜中HIF-1α的表达情况,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croRNA表达。结果与口腔正常黏膜相比,口腔白斑micro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而口腔鳞癌与口腔白斑相比,micro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在口腔白斑及白斑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其可作为判断口腔黏膜组织发生白斑病变及白斑癌变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转染PTEN的鳞癌细胞的增殖情况及PTEN在口腔白斑及鳞癌中的表达,探讨PTEN基因在口腔鳞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从正常组织中扩增PTEN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PTEN,采用脂质体将pcDNA-PTEN转染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系,MTT法观察转染前后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PTEN基因转染后细胞各周期细胞所占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口腔白斑(25例)和口腔鳞癌组织(32例)中PT
EN蛋白表达率。结果:成功构建pcDNA-PTEN载体,并获得阳性转染细胞。与空载体组相比,转染pcDNA-PTEN组的舌癌细胞系Tca811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空载体组比较,转染PTEN基因的Tca8113细胞G0-G1期细胞数增多(P<0.01), S期细胞减少(P<0.01);PTEN在口腔鳞癌中表达减少或缺失,且与组织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5)。结论:PTEN的表达可抑制舌鳞癌细胞的生长;PETN在舌鳞癌发展过程中发挥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姜倩  陈坤  石爱梅 《海南医学》2009,20(10):34-35
目的探讨转移因子胶囊联合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口腔白斑的疗效。方法将98例口腔白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n=53)用血府逐瘀口服液和口服转移因子胶囊;B组(n=45)仅用转移因子胶囊。结果A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3.6%和96.2%;B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4.4%和86.7%。两组间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转移因子胶囊联合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口腔白斑有明显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陈亮  黄晓峰  郭平  吴非非 《重庆医学》2016,(22):3086-3088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感染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原位杂交(ISH)和免疫组织化学(IHC)分别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26例口腔白斑(OLK)和56例OSCC中的HPV16/18水平,分析不同组间HPV16/18阳性率间的差异和OSCC中HPV16/18感染与性别、年龄、TNM分期、组织学分化、淋巴结转移、吸烟的关系.结果 ISH和IHC检测HPV16/18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CC和OLK患者中HPV16/18阳性率高于正常口腔黏膜(P<0.05);OSCC中吸烟者HPV16/18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P<0.05).结论 HPV16/18感染是部分OSCC的发病因素,其与吸烟对OSCC发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口腔黏膜白斑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白斑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及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口腔正常黏膜(n=10)、口腔黏膜白斑(n=48)(单纯增生性白斑14例,轻度异常增生性白斑12例,中度异常增生性白斑12例,重度异常增生性白斑10例)和鳞状细胞癌(n=41)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结果:正常黏膜、单纯增生性白斑、异常增生性白斑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均有Caspase-3的表达,且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91,P<0.05).轻、中、重度异常增生白斑组织中,Caspase-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0%、83.33%、90.00%,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Ⅰ、Ⅱ、Ⅲ级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aspase-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25%、50.00%、36.66%,呈降低趋势(P<0.05).结论:Caspase-3表达水平增高是口腔黏膜白斑恶变发生发展中的早期事件,可将其作为预测口腔黏膜白斑恶变潜能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C-Ha-ras Oncogene in Oral Leukoplakia Tissu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程鹏)(李辉奉)(杨平)(谭云)C-Ha-rasOncogeneinOralLeukoplakiaTissuesCHENGPeng(DepartmentofStomatology.TongjiHospital,TongjiMedicalUnive...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口腔白斑(OLK)患者病损局部黏膜上皮细胞骨桥蛋白(OPN)表达情况.方法 选择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20例OLK患者作为研究对象(OLK组),其中伴轻、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分别为9、8、3例.采集OLK病损局部黏膜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黏膜上皮细胞OPN表达.以因外伤或美容需要而接受口内黏膜手术的20例非OLK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发现,对照组口腔黏膜组织未见或仅见极少量上皮细胞胞质内呈现OPN阳性染色;OLK组伴重度上皮异常增生组织中OPN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且分布于上皮全层.半定量分析显示,在伴有轻、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的OLK患者,病损局部黏膜上皮细胞OP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8%、100.0%、100.0%,三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0%(P〈0.05).结论 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比较,OLK患者病损局部OPN 表达阳性率较高.提示OPN可能参与OLK的发生和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口腔白斑(OLK)患者病损局部黏膜上皮细胞骨桥蛋白(OPN)表达情况。方法 选择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20例OLK患者作为研究对象(OLK组),其中伴轻、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分别为9、8、3例。采集OLK病损局部黏膜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黏膜上皮细胞OPN表达。以因外伤或美容需要而接受口内黏膜手术的20例非OLK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发现,对照组口腔黏膜组织未见或仅见极少量上皮细胞胞质内呈现OPN阳性染色;OLK组伴重度上皮异常增生组织中OPN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且分布于上皮全层。半定量分析显示,在伴有轻、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的OLK患者,病损局部黏膜上皮细胞OP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8%、100.0%、100.0%,三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0%(P<0.05)。结论 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比较,OLK患者病损局部OPN 表达阳性率较高。提示OPN可能参与OLK的发生和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