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心电图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为瘀血闭阻型、痰浊内阻型、心肾阳虚型、寒凝心脉型、心气亏虚型、心肾阴虚型6组,每组各30例。采用12导联心电图机检测,比较其相关指标与不同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1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心肌缺血78例(43.3%)、心律失常47例(26.2%)、左室高电压33例(18.3%)、左室肥大22例(12.2%)。Q-T延长阳性者62例(34.4%)、S-T段下移阳性者78例(43.3%)。QRS波群离散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瘀血闭阻型、痰浊内阻型、寒凝心脉型、心肾阳虚型、心气亏虚型、心肾阴虚型,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以心肌缺血为主,不同中医证型与心电图存在一定内在联系。该病患者临床以瘀血闭阻型为主,心电图则多以Q-T间期延长、S-T段下移及QRS波群离散度增加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2.
刘小双 《光明中医》2023,(18):3514-3516
目的 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中医证型和心电图的关系。方法 选择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共300例,既往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史,按中医辨证分型,采取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测,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中医证型和心电图之间的关系。结果 300例体检者心电图中心肌缺血占比最多。心肌缺血以瘀血闭阻型、痰浊内阻型为主。QRS波群离散度从高到低分别为瘀血闭阻型、痰浊内阻型、寒凝心脉型、心肾阳虚型、心气亏虚型、心肾阴虚型。瘀血闭阻型和其他证型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不同的中医证型与心电图均存在一定关系。心电图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中医证型判断中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统计冠心病介入术后6个月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00例冠心病介入术后6个月患者包括中医四诊信息在内的详细临床资料,针对中医证型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医四诊信息有48种,其中胸痛出现频率最高(98.10%)。常见中医单证证型有9种,血瘀证出现频率最高(89.90%),其余依次为心气虚证、痰浊证、寒湿证、肾气虚证、心阴虚证、肾阴虚证、心阳虚证、肾阳虚证。常见中医复合证型有6种,气虚血瘀证出现频率最高(35.40%),其余依次为痰浊瘀阻证、寒凝心脉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性别比例在不同证型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肾阳虚证患者平均年龄较高,与其他证型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合并症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血脂异常,其中高血压病出现频率最高,与其他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病时出现痰浊瘀阻证的风险较高(OR=3.29,95%CI[2.11,5.05]),出现寒凝心脉证的风险较低(OR=0.56,95%CI[0.32,0.98]);合并糖尿病时出现气阴两虚的风险较高(OR=2.88,95%CI[2.01,4.99])出现心肾阳虚的风险较低(OR=0.54,95%CI[0.29,0.95]);合并脑血管疾病时出现气虚血瘀的风险较高(OR=2.97,95%CI[2.05,5.28]),出现心肾阳虚的风险较低(OR=0.54,95%CI[0.29,0.95]);合并血脂异常时出现痰浊瘀阻的风险较高(OR=3.55,95%CI[2.32,5.29]),出现心肾阳虚的风险较低(OR=0.54,95%CI[0.29,0.95])。各证型发病时间分布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结论:冠心病介入术后6个月的中医证型主要分布特征与未行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基本相同,主要中医证型为气虚血瘀证、痰浊瘀阻证、寒凝心脉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该分布规律可能与年龄、合并症、季节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中医辨证分型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为CHD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痰浊闭阻证、心血瘀阻证、阴寒凝滞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阳气虚衰证6组,根据临床资料对各证型Hcy水平进行比较,分析CHD中医证型与Hcy的相关性及关系。结果 CHD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CHD中医不同证型中Hcy含量差异,心血瘀阻证组、痰浊闭阻证组Hcy水平均高于气阴两虚证组、阴寒凝滞证组、心肾阴虚证组、阳气虚衰证组。结论高Hcy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cy在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含量水平不同,其中心血瘀阻证和痰浊闭阻证最高;Hcy可作为CHD痰浊闭阻证和心血瘀阻证型的辨证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血栓前状态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高血压病患者120例,其中肝肾阴虚型23例、肝阳上亢型35例、肾阳虚衰型4例、痰湿内阻型24例、瘀血内停型34例;检测其血浆PAI-1、t-PA、vWF和CD62p水平,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除肾阳虚衰型因例数太少不纳入统计外,其他各证型高血压病患者血浆PAI-1、vWF、CD62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偏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肝肾阴虚型、肝阳上亢型、痰湿内阻型、瘀血内停型均与血栓前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中医量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制订DPN中医证候问卷,调查156例患者,所得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和聚类分析。结果出现频率较高的中医症状条目依次为四肢麻木、刺痛、皮肤瘙痒、脉涩、烧灼感、周身乏力、口干咽燥、气短懒言、舌底脉络曲张、视物模糊等;中医证型聚类分布为脾气亏虚、瘀血阻络49例(31.4%);脾肾阳虚、瘀血阻络57例(36.5%);肝肾阴虚、瘀血阻络29例(18.6%);热瘀交阻21例(13.5%)。结论 DPN患者中医证型以瘀血阻络为主,分为脾气亏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热瘀交阻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辨证分型特点及其与年龄、病程的关系。方法:对50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按症状分级量化表进行证型归类,并统计分析中医辨证分型与年龄及病程的关系。结果:老年高血压证型构成为肝肾阴虚证16.93%,气血两虚证10.56%,阴阳两虚证12.95%,肝火上炎证25.10%,痰浊上蒙证23.31%,瘀血阻窍证11.16%。随着年龄及病程增长肝火上炎证、痰浊上蒙证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而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病证型可分为肝肾阴虚、气血两虚、阴阳两虚、肝火上炎、痰浊上蒙、瘀血阻窍证5型,辨证分型与高血压病患者年龄、病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新疆胸痹秽浊痰阻证探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胸痹是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证的一种疾病,是中医临床的重大疾病之一。现代医学之冠心病心绞痛、胆心综合征、肋间神经痛等病属于胸痹范畴。本文所讨论的胸痹主要以冠心病为主。其病因多为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卷内伤,年迈体虚。临床证型多以心血瘀阻,气滞心胸,痰浊闭阻,寒凝心脉,气阴两虚,心肾阴虚,心肾阳虚为主(此共识在高校统编教材《中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在临床中的差异与共性特点。方法:根据中医冠心病辨证标准,分别选取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痰阻心脉证、阴寒凝滞证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组间心绞痛症状积分、心电图Q-T段时间及S-T段电压变化、心电图结果间的差异与共性。结果:心绞痛症状评分由高至低依次为阴寒凝滞证、痰阻心脉证、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疼痛程度比较:阴寒凝滞证以中度疼痛为主,痰阻心脉证、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均以轻度疼痛为主。Q-T段时间比较,最长者为阴寒凝滞证,最短者为气虚血瘀证,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T段电压比较,下降最高者为阴寒凝滞证,下降最短者为气虚血瘀证,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心电图结果均以心肌缺血为主,其中心律失常频率最高为阴寒凝滞证,左室高电压、左室肥大频率最高均为痰阻心脉证。结论: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S-T段电压及冠心病并发症具有差异性,而心电图结果提示心肌缺血为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共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与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223例冠心病患者依临床症状及体征辨证分8组,并常规彩超检查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分轻、中、重度。结果:223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为,心血瘀阻占30.04%(67/223,95%CI=24.02%~36.06%);痰浊闭阻占24.66%(55/223,95%CI=19.00%~30.32%);气滞心胸占12.56%(28/223,95%CI=8.21%~16.91%);心肾阳虚占10.31%(23/223,95%CI=6.32%~14.30%);心肾阴虚占9.42%(21/223,95%CI=5.59%~13.25%);气阴两虚占8.52%(19/223,95%CI=4.86%~12.18%);寒凝心脉占4.48%(10/223,95%CI=1.76%~7.20%);其中,心血瘀阻、痰浊闭阻与气滞心胸、心肾阳虚、心肾阴虚、气阴两虚、寒凝心脉比较(95%CI不重叠,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痰浊闭阻与寒凝心脉比较(95%CI不重叠,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23例冠心病中医证型颈动脉内-中膜病变分级比较(χ~2=26.695 3,f=6,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组间比较,心血瘀阻、痰浊闭阻、气滞心胸、心肾阴虚的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显著高于寒凝心脉组(P0.05)。结论: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分布之间存在差异;冠心病的中医证型颈动脉内-中膜病变分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痛经是指妇人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难忍,或伴有手足厥冷、面色苍白、身冷汗出等证.在临床上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本病3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针药并用治疗痛风2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因为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是尿酸,若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增加,引起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过多的尿酸沉积可形成痛风石,并引起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发展成为足母趾、跖趾关节僵肿畸形。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多,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痛风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发病率高,易于反复。临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近年来笔者依据裘昌林主任医师的临床经验采用针刺与中药结合治疗偏头痛6l例,取得颇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针药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5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以心前区闷痛为主。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9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33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61岁。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药物组35例,其中男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寻找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40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2组,即针牵组采用针刺加牵引治疗;针刺组采用单纯的针刺治疗。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77.6%,经统计学处理,针牵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贫血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单纯中药组,张针刺中药并用组各45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针药并用组临床显效率37.8%,总有效率93.4%,单用中药组显效率22.2%,总有效率68.9%,针药并用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组(P<0.05).结论:针刺中药并用治疗贫血,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咳嗽是少儿肺部疾患中的一种常见证候,好发于春秋两季,由于少儿年龄小、体质弱,抵抗力比较低,易患外感咳嗽。笔者采用针刺火罐综合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乳癖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癖是指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良性肿块,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主症,常见于青壮年妇女,相当于现代医学"乳腺小叶增生".在临床上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疗法治疗本病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穴位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本院78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穴位联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穴位治疗,10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清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有效率为82.05%,两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6.215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F-MPQ评分、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脑神经生长素穴位注射治疗小儿智力低下4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于 1 994年开始采用脑神经生长素穴位注射治疗小儿智力低下 46例 ,取得了一定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患儿均符合郭迪主编的《儿科基础与临床》中智力低下的诊断标准。 46例中男性2 7例 ,女性 1 9例 ,年龄最小 1岁 ,最大 1 3岁 ,其中 3岁以下者 1 0例 ,3~ 7岁 2 3例 ,7岁以上 1 3例。   1 0例检查脑电图 ,其中正常 4例 ,异常 6例 ,2例合并有痫性放电 ;5例检查CY ,正常 2例 ,异常 3例 ,均表现为脑容量不足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 2 0例 ,正常 2例 ,可疑异常 3例 ,异常 1 5例。2 治疗方法  主穴取哑门、风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