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素问·至真要大论》在阐述制方法则时曾说:“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历代注家看法颇不一致,现将个人的粗浅认识奉献给同道及师者,以供商讨,并求得指正。 (一)奇方与偶方的含义《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许多注家只从方剂的药味数上划分奇偶,而忽略了方剂的配伍  相似文献   

2.
小方与大方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治有缓急,方有大小”,“近而奇偶,制小其服,远而奇偶,制大其服……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据此,金人成无己总结出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七方”中小方与大方的区别在哪里?《素问》即说药味少者为小,药味多者为大...  相似文献   

3.
<正>"七方"、"十剂"是方剂分类的一种方法。所谓"七方",指的是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等七种组织不同的方剂;所谓"十剂"指的是宣剂、通剂、补剂、泄剂、轻剂、重剂、滑剂、涩剂、燥剂、湿剂。"七方"之说,始于《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其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又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金代成无己的《伤寒药方明理论·序》中说:"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明确  相似文献   

4.
自从<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治有缓急,方有大小,近者奇之,远者偶之,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之说后,后世便约之为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之制,其中君臣佐使之义显然.但后世医家对七方的价值迨无定论,而任应秋氏认为:远不如徐之才"十剂"切合实用.我们认为,七方的界定对方剂配伍的指导意义确实不大,而最切合实际又有实用价值的,莫过气味配伍理论.  相似文献   

5.
试论重方     
重,读如虫音,是重复,重迭的意思。重方者,是指中医临证治疗时,采取两个以上固有成方配合在一起重迭应用的情况。重方的应用,由来已久,然而作为专题讨论者甚少。今就管见所及,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重方与复方的关系 重方这一名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  相似文献   

6.
“七方”,即大、小、缓、急、奇、偶、复七种不同类别的方剂,而“急方”则为其中之一。其方特点,正如王好古曰:“治客宜急,急则治其标也”。“客”指“客邪”,“急”即”急方”,“标”为致病的邪气,故此类方剂主要用于外邪客于人体引起的疾病。由于外邪发病急,来势猛,病情重,故必须用力峻效速的急方以治之。至于其分类和作用方面,张从正曰:“急方有四:有急病急攻之急方,中风、关格之病是也;有汤散荡涤之急方,下咽易散而行速也;有毒药之急方,毒性能上涌下泄以夺病势也;有气味俱厚之急方,气味俱厚,直趋于下而力不衰也。”兹分别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对中药复方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中药复方是适应现代药物学的认识范畴对多组分化学特征的中药方剂的通称 ,与方剂学“七方”中的“复方”不同。成无己《伤寒药方明理论·序》明确提出了“七方”概念 ,曰“制方之用 ,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 ;我们所说的“复”为《素问·至真要大论》“奇之不去则偶之 ,是谓重方”之义。现在方剂学的复方有以二方或数方结合使用的涵义。由于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复杂性 ,使得在揭示其配伍的科学内涵及作用机制上存在很多困难。因此 ,探讨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研究的方法学 ,成为当今学术界瞩目的焦点问题。尽管近年来…  相似文献   

8.
在谈过了“用方简者,其术日精”,强调用药轻简的道理后,再谈复方多法之论,似乎有些犄忤。其实不然,用方轻简与复方多法分别用于不同的证候,是两种不同的思路。张景岳所谓:“人身之病,变化无穷,其治法则千变万态,原不可以一例也”(《质疑录》)。中医制方,自古即有大、小、缓、急、奇、偶、复七种之分,其中,偶方与复方即是复方多法之意。  相似文献   

9.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对于大、小、缓、急、奇、偶、复组方配伍规律的论述,本文从七方理论的角度探讨《伤寒论》中的方剂配伍规律,一共讨论了《伤寒论》中典型方证30余例,将大、小、缓、急、奇、偶、复七类方剂均进行了分析,总结后发现:《伤寒论》中的方剂体现了七方理论的核心内容,方药配伍规律与《黄帝内经》的论述基本相符,七方理论在伤寒论方中可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10.
中医遣药组方必需遵守“君、臣、佐、使”的原则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主病之为君 ,佐君之为臣 ,应臣之为使。”“君一臣二 ,制之小也。君二臣三佐五 ,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使 ,制之大也。”由此可知 ,古人用药达 1 3味就属大处方。而现代中医师遣药组方仍遵循其规律 ,但是在临证过程中 ,所组成的方剂药味越来越多 ,据中药房统计 ,最多药味达 30味左右 ,最少也有 1 2味 ;药量越来越大 ,一般为常用量的 2倍 ,形成大处方 ,使得方剂配伍结构不严 ,既浪费了药材 ,又给病人带来了经济上的负担 ,也给中药房增加了工作量 ,但临床上却未必…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提出因病组方、君臣佐使组方及气味配伍组方的相关理论,并且依据因病组方原则,根据病位与病情不同制定了大、小、缓、急、奇、偶、重七方以及反佐的配伍方法;用君臣佐使来归纳药物在方剂中的主次;根据药物的气味与功用,与五脏苦欲联系起来确定五脏的补泻组方,与五运六气的规律联系起来确定不同运气格局下的气味配伍方法。《黄帝内经》组方理论为后世的临证组方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内容非常丰富的古典医学著作。《内经》在讨论具体病证时 ,例举了十多首方剂 ,并提出了一系列制方学思想 ,这些内容 ,历来为医家所重视。1 方制君臣的含义“君、臣、佐、使”说 ,一直被视为制方之圭臬。“君、臣、佐、使” ,在《内经》成书时代 ,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是《内经》提出以“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 ,…… ,中药以一百二十种为臣 ,…… ,下药以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 ,从药物的善恶攻补性来决定它们的主次地位 ;另一种是《内经》提出“主病之谓君 ,佐君之谓臣 ,应臣之谓使” ,明确指出“方制君臣”不是“…  相似文献   

13.
升降散之君药为大黄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升降散出自清·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一书,为治温疫15方之总方。因其配伍精当,疗效显著,为后世医家所称道。杨氏在方论中以僵蚕二钱为君,蝉蜕一钱为臣,姜黄三分为佐,大黄四钱为使,四味研末,用黄酒、蜂蜜调匀,酌量分次冷服。今多四味酌量水煎服。然论其组方结构笔者不敢苟同,以为大黄应为君,僵蚕为臣,蝉蜕、姜黄为佐使。 杨栗山在《伤寒温疫条辨》中分析僵蚕为君的理由为;“僵蚕味辛苦气薄,喜燥恶湿,得天地清化之气,轻浮而升阳中之阳……故能辟一切怫郁之气。夫蚕必三眠三起,眠者病也,合薄皆病,而皆不食也;起者愈也…  相似文献   

14.
轩岐精言(17)     
<正>十剂以准规矩,七方以明绳墨。十剂是方剂的功用分类法,即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剂。七方是七种组方制度,即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但后世对此有不同分类方法,如,《本草衍义》增加寒、热二剂。缪仲淳增加升降二剂。张景岳以补、和、攻、散、寒、热、固、因"八阵"而立方剂。七情之伤,虽分五脏,而必归本于心。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过  相似文献   

15.
在谈过了“用方简者,其术日精”,强调用药轻简的道理后,再谈复方多法之论,似乎有些犄忤。其实不然,用方轻简与复方多法分别用于不同的证候,是两种不同的思路。张景岳所谓:“人身之病,变化无穷,其治法则千变万态,原不可以一例也”(《质疑录》)。中医制方,自古即有大、小、缓、急  相似文献   

16.
大方以药味众多为标志。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二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事实上中成药内的大方,远远超过内经十三味药之限,二、三十味司空见惯,五、六十味也屡见不鲜,还有上百味者。大方在中成药内,占有较大位置。《中成药配制经验介绍》:北京同仁堂一九五五年以前共生产中成药418种。其中:10味以下,168种,10—20味,178种;21—49味,59种,50—100味,12种,100味以上,1种。近年全国名牌和出口中成药产品50种中:10味以下,20种,11—20味,24种;21—49味,4种;50-100味,2种。  相似文献   

17.
<正>中医临床开具处方,是按照"君(主)、臣(辅)、佐、使"的配伍原则组方。何为主辅佐使(或称君臣佐使)?《素问·至真要大论》云:"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明代医家何柏斋指出:"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及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就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的理法源于《黄帝内经》,经方的组方思想亦杂糅在《黄帝内经》诸多理论学说之中。为深入解析经方的组方思想,研究分析《黄帝内经》里中医"奇偶"概念的流传与应用及奇偶方制的意义。认为"奇之不去则偶之"一句所示临证组方变化的内涵对经方的组方思路有重要指导作用,实为《伤寒论》经方辨证论治核心思维的先驱。经方组方思路之灵活变通性,受《黄帝内经》"奇之不去则偶之"一句影响,主要体现在治疗方向、方效偏全、药力大小以及反佐法的应用四个方面,并可基于六经辨证在临床中变通使用。  相似文献   

19.
略述中医补法及用补之注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补法是最常用治法之一。它是从医疗实践中发现 ,又经过长期的发展、完善 ,成为中医治病的重要方法之一。1 历代医家论补要义从《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这些早期的医学经典中 ,对补法就有一定的理论概述和药物基础。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补上治上制以缓 ,补下治下制以急 ,急则气味厚 ,缓则气味薄”。以及“劳者温之 ,损者益之”。这些都扼要地说明补法的使用原则和方法。《难经·十四难》进而指出 :“虚则补其母”等内容 ,指出了五脏分补的原则与方法。《神农本草经…  相似文献   

20.
“反佐”是中医方剂组织的法度之一。“反佐”一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张仲景运用此法于《伤寒杂病论》的方剂中,其反佐配伍的形式和原则,对后世方剂学中反佐配伍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笔者试就《伤寒杂病论》中组方的反佐方法作一粗疏探索,谬误之处,企望指教。一、以寒佐热法在温热药物为主的方剂中,加寒凉药物以反佐。其目的有二; (一)制约温热药的偏胜,防止其副作用。如黄土汤主治虚寒便血,用黄芩反佐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