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行为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3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目标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建立目标人群管理档案,进行目标人群健康行为干预,比较教育前后相关行为的改变.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项健康行为和8项危险健康行为有明显改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行为干预,有效地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完全遵从医嘱合理用药,完全依从健康行为,从而减少危险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行为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相关行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行为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目标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建立目标人群管理档案,进行目标人群健康行为干预,比较教育前后相关行为的改变。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项健康行为和8项危险健康行为有明显改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行为干预,有效地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完全遵从医嘱合理用药,完全依从健康行为,从而减少危险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李水莉  陈阳  侯翠霞  王林文  吴梅  李颖 《护理研究》2009,(10):2584-2585
[目的]研究系统健康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认知及行为的影响。[方法]将接受调查的乙型肝炎病人116例按奇偶数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一系列健康干预,对照组则不进行干预,1年后对两组病人的疾病认知、遵医行为、疾病复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病人对疾病认知、遵医行为、疾病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健康干预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认知水平,促进健康行为,控制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4.
系统健康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知识及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水莉  陈阳  侯翠霞  王林文  吴梅  李颖 《护理研究》2009,23(28):2584-2585
[目的]研究系统健康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认知及行为的影响.[方法]将接受调查的乙型肝炎病人116例按奇偶数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一系列健康干预,对照组则不进行干预,1年后对两组病人的疾病认知、遵医行为、疾病复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病人对疾病认知、遵医行为、疾病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健康干预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认知水平,促进健康行为,控制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行为干预对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本科收治172例DM患者作为目标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建立目标人群管理档案,进行目标人群健康行为干预,比较教育前后相关行为的改变。结果DM患者10项健康行为和10项危险健康行为有明显改观,统计学检验干预前后差异显著P<0.01。结论通过行为干预,有效的使DM患者完全遵从医嘱合理用药,完全依从健康行为,从而减少危险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赵敏王兆新  王玉君 《现代护理》2005,11(19):1600-1601
目的通过对食管癌病人术前健康相关行为实施心理行为干预,使病人改变危险行为,采纳健康行为,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方法对50例食管癌手术病人实施心理行为干预,通过心理行为干预,观察受试对象干预前后健康行为和危险行为的改变.结果干预后完全从医行为明显提高,不完全从医行为明显降低,采纳健康行为者明显增多,具有危险行为者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食管癌病人术前健康相关行为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肝硬化健康相关行为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8月至2007年1月住院的肝硬化患者200例,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认知、心理、行为干预。在入院后72 h内及住院治疗2周后发放一般情况问卷调查表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干预后SAS、SDS减分值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患者10项健康行为干预后比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1),危险行为干预后比干预前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行为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健康行为,帮助患者改变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以冠心病而死亡的占其死亡总数的50%左右。目前,冠心病的发病率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占4%~7%,且呈不断上升趋势,这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各国的广泛关注。健康相关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危害行为)两种。为了观察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相关行为的影响,我们对本科室的(170)例患者进行了行为干预,从而出现了干预前后冠心病忠者的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结果有显著性,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食管癌病人术前健康相关行为实施心理行为干预,使病人改变危险行为,采纳健康行为,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方法对50例食管癌手术病人实施心理行为干预,通过心理行为干预,观察受试对象干预前后健康行为和危险行为的改变.结果干预后完全从医行为明显提高,不完全从医行为明显降低,采纳健康行为者明显增多,具有危险行为者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食管癌病人术前健康相关行为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12月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的1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2),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采用心理健康指数、慢性乙型肝炎知识水平量表来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健康和认知水平偏低,经认知行为干预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的改善。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地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方法对降低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1-12月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行为干预组(A组)、心理支持组(B组)、健康教育组(C组)和对照组(D组)各30例.A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加行为干预,B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加心理支持,C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加健康教育,D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运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并统计暴力行为再次发生率.结果 A、B、C、D组干预后MOA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A、B、C组干预后MOAS下降值显著高于D组,且MOAS下降分值以A组最高,其次是B组和C组;A、B、C组干预后暴力行为再次发生率显著低于D组.结论 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及行为干预措施均能降低和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其中,以行为干预的方法最为有效,其次是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方法对降低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1-12月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行为干预组(A组)、心理支持组(B组)、健康教育组(C组)和对照组(D组)各30例。A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力U行为干预,B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加心理支持,C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加健康教育,D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运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并统计暴力行为再次发生率。结果A、B、C、D组干预后MOA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A、B、C组干预后MOAS下降值显著高于D组,且MOAS下降分值以A组最高,其次是B组和C组;A、B、C组干预后暴力行为再次发生率显著低于D组。结论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及行为干预措施均能降低和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其中,以行为干预的方法最为有效,其次是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张翠芹  韩传平 《全科护理》2009,7(35):3205-3206
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从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2月-2009年1月收入我院住院治疗21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纽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对病人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实验组较对照纽在完成各项相关检查、服药、合理进食、休息与活动、戒除烟酒不良嗜好、维持良好心境等从医行为明显提高(P〈0.01)。[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从医行为,提高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重视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将300例乙肝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160例,对照组140例。实验组进行单个指导、口头讲解、宣传栏和印成学习报等形式,复诊时测试、评分。对照组除正规、系统的治疗用药外,口头介绍一些乙肝健康知识。结果:在正规、系统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67.14%)。结论:乙肝患者除了进行正规治疗外,重视患者的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42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常规护理同时行心理行为干预、药物干预、家庭入户干预等护理干预方法。对2组患者同一时间焦虑自评分、抑郁自评分、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分、抑郁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增加护患关系,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信息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行为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信息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行为方式的影响。方法调查58例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及饮食结构、运动状况、用药、测血压频率等遵医嘱情况在信息干预一年前后的变化,分析信息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行为方式的影响。结果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及饮食结构、运动状况、用药、测血压频率等均优于信息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干预有助于高血压患者改变不良的行为方式,建立健康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3周后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比较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MCMQ得分中面对分量表得分为(27.93±5.84)分,高于对照组,回避、放弃分量表得分为(10.91±5.90),(4.94±1.09)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5,2.24,9.73;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面对、回避和放弃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回避和放弃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GSES总分为(20.50±5.50)分,低于观察组(30.35±5.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38, 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SES 总分及各条目均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变慢性乙肝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egative emotional impact of 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vention on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carriers. Methods A total of 120 case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carriers who received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60 cases respectively ). The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methods, while those in experiment group received 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vention .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were assessed before and 6 months postintervention between groups. Results The SAS, SDS score were lower after 6 months intervention than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in two groups ( P < 0. 05 ). The SAS, SDS score reduced much more in experiment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 P < 0. 05 ). Conclusions 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negative emotion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carriers, help them correct the negative perception, reshape health behavior, self-confident optimism and a good personality.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egative emotional impact of 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vention on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carriers. Methods A total of 120 case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carriers who received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60 cases respectively ). The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methods, while those in experiment group received 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vention .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were assessed before and 6 months postintervention between groups. Results The SAS, SDS score were lower after 6 months intervention than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in two groups ( P < 0. 05 ). The SAS, SDS score reduced much more in experiment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 P < 0. 05 ). Conclusions 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negative emotion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carriers, help them correct the negative perception, reshape health behavior, self-confident optimism and a good person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