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内直视下镶嵌治疗肌部室间隔缺损(mVSD)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镶嵌治疗肌部室间隔缺损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龄2个月~7岁;其中单个肌部室间隔缺损7例,多发室间隔缺损22例.合并法洛四联症5例,完全性大血管转位1例,肺动脉瓣狭窄3例,房间隔缺损6例,主动脉缩窄3例.合并心脏畸形均同期手术纠治.结果 死亡2例,死亡率6.9%.术后随访3个月~3年,无远期死亡,封堵器边缘少量残余分流3例,无封堵器偏移、二尖瓣反流、主动脉瓣反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心内直视下镶嵌治疗肌部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2000年1月~2005年1月,我们对19例低体质量(〈10kg)婴幼儿施行了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u XY Liu YH Hou CJ Han XM Sheng XT Zhang DZ Cui CS Wang QG Deng DA Zhang YW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7):633-636
目的 探讨影响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VSD)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2年8月至2006年2月用介入法治疗358例PVSD患者,男性161例,女性197例,年龄3~54(10.9±8.1)岁,体重12~90(32.8±17.2)kg。左室造影测量PVSD左室面直径2~18(6.5±3.1)mm,右室面直径2~12(4.2±2.3)mm;195例合并膜部膨出瘤。358例均具备介入治疗指征,共置入封堵器358枚,其直径4~18(8.1±2.5)mm,其中偏心型封堵器140枚,对称型封堵器218枚。术后每天记录12导联心电图,持续7天,系统分析影响PVSD封堵术后早期心律失常10余种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病例的PVSD均获得完全关闭。术后早期发生各种心律失常135例,发生率为37.7%,其中严重心律失常23例,发生率为6.4%。统计学处理后,PVSD封堵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封堵器型号、类型、PVSD与三尖瓣隔瓣的距离和是否合并有膜部膨出瘤密切相关。结论 封堵器型号大[≥(8.6±2.7)mm]、偏心型封堵器、PVSD与三尖瓣隔瓣距离≤3mm及合并有膜部膨出瘤是PVSD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 患者 4 6例 ,男 16例 ,女 30例 ,年龄 4~ 37岁 ,体重 14~ 72kg,手术种类 :房间隔缺损 2 2例 ,室间隔缺损2 4例。全组在全麻常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 ,使用stocketⅢ心肺机 ,国产鼓泡式氧合器 ,采用胸骨正中小切口或右前外侧小切口 ,预充液为乳酸林格氏液、血定安、全血及白蛋白等 ,全身肝素化后 (4mg kg) ,升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 ,转前预充液加温至 34℃左右 ,晶胶比例维持在 0 4~ 0 6 ,体表采用变温毯保温 ,常规建立体外循环 ,血球压积维持在2 0 %~ 2 5 % ,循环稳定后 ,阻断上、下腔静脉 ,并给予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内直视手术前后1h内心律失常动态变化.方法11例房缺、室缺病人行修补术中采用三导动态心电图连续记录手术当日术前、术中及术后全程24h心电资料.结果①室上性早搏术后较术前减少,无统计学意义(t=46,0.05<P<0.10);②室早术后较术前减少,有显著意义(t=55,P<0.01),室速与心脏停搏密切相关;③4例出现房室及束支传导阻滞,并持续存在.结论房缺、室缺通过修补,恢复了正常的血流动力学,可使原有的心律失常迅速改善,同时要注意防止手术损伤传导束. 相似文献
6.
报告10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因术后早期出血过多而再手术(3例心包填塞)。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不同程度的降低,纤溶酶活性增加,术中损伤邻近血管,切口缝合不严,电凝止血时烧焦切缘组织等。10例再手术过程中,经相应处理均获痊愈。 相似文献
7.
报告经治体外循环术后早期高热所致的心律失常13例.其体会是:床边监护仪对术后病人肛温持续监测,为预防高热及的所致的心律失常提供了可靠的参数;经降温后部分患者心律失常可自行消失,但严重者降温后须行药物治疗和同步电除颤复律;高热致心跳骤停者应紧急开胸行心肺复苏术,开胸后于双侧胸腔灌注冷盐水降温对复苏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后早期的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后早期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膜周部室间隔缺损273例心电图资料,了解介入封堵术后早期发生的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分析封堵器类型、缺损大小及有无膜部瘤对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结果心律失常发生率33.0%(90/273),其中传导阻滞占68.9%(62/90)。国产和进口封堵器组的心律失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间隔缺损小于5mm组和不小于5mm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25.8%、49.4%(P〈0.05)。结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早期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以传导阻滞为主。室间隔缺损大小和有无膜部瘤是影响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朱少辉;孙芸芸;钱明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8,14(5):334-337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后早期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膜周部室间隔缺损273例心电图资料,了解介入封堵术后早期发生的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分析封堵器类型、缺损大小及有无膜部瘤对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结果心律失常发生率33.0%(90/273),其中传导阻滞占68.9%(62/90)。国产和进口封堵器组的心律失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间隔缺损小于5mm组和不小于5mm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25.8%、49.4%(P〈0.05)。结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早期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以传导阻滞为主。室间隔缺损大小和有无膜部瘤是影响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完全房室间隔缺损心内矫正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对6例3~10岁完全房室间隔缺损心内矫正术患儿实施中小剂量舒芬太尼、咪哒唑仑并辅以七氟醚吸人维持麻醉,术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和降低肺血管阻力药物,并采用碱化血液、低血细胞比容、适宜的吸入氧浓度(FiO2)、维持正常的功能残气量和经食管超声等方法。结果脉搏氧饱和度(SpO2)由术前平均(91.5±4.6)%升到(99.3±0.5)%;碱剩余(BE)由术前平均(-4.667±3.559)升到(0.667±2.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无一例死亡。结论适宜的麻醉深度、循环功能的维护、维持低状态肺血管阻力、加强呼吸管理、及时和适度补充容量等措施是维持平稳麻醉的关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经食管超声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房间隔缺损与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失败后外科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失败后外科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经导管介入治疗ASD(12例)和VSD(4例)失败后需再行外科手术的16例,其中封堵器脱落7例,心脏穿孔3例,Ⅲ°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瓣膜关闭不全2例(其中1例合并Ⅲ°-AVB),残余漏和封堵失败各1例。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取出封堵器,修复心内畸形,术后入ICU监护。结果:ASD介入治疗患者中,手术探查ASD直径平均31 mm,较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平均直径26 mm增大(P0.05)。ASD部位为中央型5例,下腔型7例,与术前诊断相符率41.7%,不相符率58.3%。VSD直径平均5 mm,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SD部位为膜部2例,流出部与肌部各1例。3例Ⅲ°-AVB患者术后均恢复窦性心律。心内畸形修复完善,无手术死亡。结论:及时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介入封堵失败后并发症,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并可避免并发症造成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2.
1岁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婴儿室间隔缺损 (VSD)伴肺动脉高压 (PH)外科治疗的结果和经验。方法 对 6 0例 1岁以下婴儿室缺伴肺高压的手术治疗进行总结。年龄 2~ 11个月 ,平均 (6 2 3± 2 6 0 )个月 ,体重 3~ 10kg,平均 (5 5 0± 1 2 6 )kg。术前中度以上肺高压 5 3例 (88 8% )。结果 全组手术死亡3例 (5 % ) ,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动脉高压危象和急性心包填塞。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肺动脉高压危象 ,术后出血和肺部感染。结论 婴儿室缺伴肺高压应尽早手术治疗。术前、术后支持疗法 ,术中加强心肌保护、提高手术技巧 ,术后注意呼吸、循环监测 ,加强呼吸道管理 ,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Pujol Elisabet; Morales Manel; Roelandt Jos R.T.C.; Perez Maria Jesus; Masia Rafel; Sala Joan; Geleijnse Marcel L. 《European journal of echocardiography》2008,9(2):316-317
Complete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VSD) can be congenital(estimated prevalence 0.5% in live births) (Roguin N, et al.High prevalence of muscular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in neonates.J Am Coll Cardiol 1995;26:1545–1548) or may be a complication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stimated incidence in the eraof thrombolysis 0.2%) [Crenshaw BS, et al. Risk factors, angiographicpatterns, and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complicat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GUSTO-I (Global Utilizationof Streptokinase and TPA for Occluded Coronary Arteries) TrialInvestigators. Circulation 2000;101:27–32]. In this paper,we report two unique cases of partial VSD. 相似文献
14.
电视胸腔镜室间隔缺损修补术67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报告电视胸腔镜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6 7例的结果。方法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2年 5月 ,行右侧胸壁打孔电视胸腔镜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6 7例 ,其中男性 36例 ,女性 31例 ,年龄 3~ 39岁 ,体重 13~ 6 8kg。室缺直接缝合 6 2例 ,涤纶补片修补 5例 ,同时行三尖瓣成形 5例。结果 :术中扩大切口 2例 ,室缺残余漏 1例 ,二次开胸止血 1例 ,手术时间 3 0~ 5 6h ,平均 3 1h。体外循环时间 6 2~ 15 2min ,平均 98min ;升主动脉阻闭时间 16~ 5 2min ,平均 2 8min。术后患者恢复顺利 ,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是可行的 ,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国内室间隔缺损患者介入封堵术后三度房室阻滞的发生特点和原因。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清华同方医学期刊数据库文献检索系统,以“室间隔缺损”和“传导”为任意字段进行检索,在纳入的文献中,重点对患者年龄、性别、术后三度房室阻滞的发生时间、恢复时间、处理措施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总计纳入23篇文献,共报道了73例术后出现三度房室阻滞的患者,女性和儿童多见。88%的三度房室阻滞发生于术后3~7d。80%的病例均在症状出现后的7—15d恢复窦性心律。有3例患者植入了永久起搏器。结论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的三度房室阻滞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多数为一过性,需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极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外科手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选择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经导管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失败后,需再行外科手术的1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指征为封堵器脱落7例、心脏穿孔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3例、瓣膜关闭不全2例(其中1例同时合并Ⅲ度AVB)、残余漏1例、封堵失败1例.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取出封堵器,修复心内畸形,术后入ICU监护.结果 ASD介入治疗患者中,手术探查ASD直径平均31 mm,较术前诊断的平均26 mm增大.ASD部位为中央型5例,下腔型7例,与术前诊断相符率41.7%,不相符率58.3%.3例Ⅲ度AVB者术后均恢复窦性心律.心内畸形修复完善,无手术死亡.结论 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严重并发症发症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安全可靠,避免治疗失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416例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VSD)手术时机、修补方法及补片材料的选择.方法 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连续手术治疗VSD 416例,其中男257例,女159例;年龄40天~46岁,平均4.7±3.4岁,其中婴幼儿235例(56.5%);体重3~80kg,平均14.6±11.5kg,10kg以下者187例(45%).直视缝合307例,新鲜自体心包片修补64例,涤纶片修补44例,毡片修补1例,补片修补均采用全周连续缝合;隔瓣后缺损显露不清楚者,可切开隔瓣或切断园锥乳头肌.结果 术后30天内死亡6例(1.4%),主要并发症发生率8.4%.结论(1)VSD手术时机主张“三早”原则,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2)正确地选择心脏切口,补片以全周连续缝合可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残余漏,即使不做超越或转移缝合也能避免Ⅲ°房室传导阻滞.(3)新鲜自体心包片是修补VSD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生儿室缺矫治术后恢复是否差于婴幼儿。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外科91例6岁以下先心病室缺患儿手术的资料。根据年龄将91例患儿分为两组,新生儿组14例(15.4%)和婴幼儿组77例(84.6%);年龄(12天-6岁)。结果 两组均无手术死亡及伤口感染。新生儿组:术前气促7例(50%),肺动脉压(45.0±6.8)mmHg,合并房缺11例(78.6%),房缺分流方向全部为左向右分流,房缺直径(3.1±2.2)mm,延迟关胸1例(7.1%),使用血管活性药物12例(85.7%),ICU住院时间(96.6±40.3)h。婴幼儿组:术前气促17例(22.1%),肺动脉压(39.1±9.2)mmHg,合并房缺22例(28.6%),房缺右向左分流1例,房缺直径(1.2±2.5)mm,延迟关胸0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32例(41.6%),ICU住院时间(62.5±57.7)h。以上数据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机械通气时间、呼吸系统及其他并发症、输注血液制品量、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新生儿室缺矫治术是安全的,术后恢复并不差于婴幼儿期手术,但必须更注重术中及术后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1381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1992年12月至2005年10月手术治疗VSD1381例,男性835例,女性546例,年龄2天至55岁,平均(4.6±3.2)岁。体重2.5~80(14.5±10.7)kg,<10kg者487例(35.3%)。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必要时应用深低温低流量及改良超滤技术。直视缝合823例,补片修补558例。结果术后30d内死亡24例(其中11例年龄<6个月),死亡率1.74%;晚期死亡1例。主要并发症发生率9.7%。结论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效果满意。但<6个月龄的低体重婴儿应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干下型VSD应早期手术,防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发生。术后应重视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监护与治疗,重视对肺动脉高压围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20.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致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儿童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报告 2 5 8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儿童 ,男性 14 4例 ,女性 114例 ,年龄 1~ 14岁。同时对 2 5 8例儿童的父母进行调查 ,调查对象为患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儿童 ,儿童的父亲、母亲孕前和孕期多方面因素 ,将引起室间隔缺损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家族中有遗传史 ,父母亲饮酒史 ,母孕期有感冒病史 ,母孕期服用抗病毒药物 ,父母孕期使用黄体酮及母孕期接触X射线 ,有较高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发病率。同时对患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儿童血型分析 ,表明A型儿童和AB型儿童患先天性室间隔缺损频率较高 (分别为 4 2 2 5 %和 11 2 4 % )比值比(OR)分别为 1 6 3和 2 2 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即A型 χ2 =7.0 2 ,P <0 0 0 1,AB型 χ2 =5 71,P <0 .0 5 )。A O ,AB O抗原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 ,OR分别为 1 72和 2 6 2 ,χ2 值分别为 6 72和 7 5 1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而O型则相反患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机率相对减少。结论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与家族遗传史、血型及父母孕期饮酒、服药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