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正穴”     
丁文老师:您好!来信敬悉。现将“八正”穴从书稿中抄送如下,请指正。气功治眼“八正”穴在眼球周围眼眶骨眼线上的骨膜肌皮经络结构中,恰似太极八卦方位处,具有调控视觉功能的作用。因能矫正近视、远视、弱视、散光和斜视为正常视觉功能态。故称为“八正”穴。“八正”穴阴阳相对、奇偶数相配构成气功治眼必用穴。正一穴:在眼眶上缘、当正常眼睛向前方平视时,正一穴在瞳孔中心垂直线上的眶上缘。一穴三位,分有眶缘位、眼线内位和胆缘外位。其功能大同小异。正二穴:在眼眶下线。当正常眼睛向前方平视时,正二穴在瞳孔中心垂直线上的…  相似文献   

2.
第四講 经穴摘要經穴定义什么是经穴? 經穴是人体周身許多刺激点的一个單位。这許多刺激点最初是没固定的,由于長期累積的治療经驗,逐漸固定,才有穴的名称。后來又發展把若干孔穴連成一条假綫,叫做经脉。例如手太陰肺经11个穴位就有八、九个是作用于呼吸系统的刺激点,又如手少陰心經九个穴位有八个常用为循环系的治療。可見古人经脉学說,仍是由經驗基礎而出的,并非完全沒有根据。  相似文献   

3.
“髓会穴组”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侯书伟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自拟的经验效穴,由完骨(双)、风池(双)、天柱(双)、颈四夹脊(双)、颈五夹脊(双)、风府、大椎12个穴位(点)组成,因其主治“髓海不足”引起的眩晕、头痛、失眠、健忘等疗效显著,因而冠名为“髓会穴组”。笔者曾对八会穴之髓会与“髓会穴组”[1]详加论述,现从临床角度对“髓会穴组”的几点应用进行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翼腭窝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翼腭窝的形态学入手 ,着重讨论通过刺激翼腭神经节、下颌神经节治疗头面部疾病的机理 ,从而进一步探讨翼腭窝部位的重要穴位 ,尤其是下关穴的针刺方法。1 局部解剖  翼腭窝为蝶骨翼突和腭骨之间的一窄隙 ,位于颞下窝内侧。此窝向外通颞下窝 ,向前藉眶下裂通眶 ,向内藉  相似文献   

5.
观察电针八髎穴治疗马尾神经损伤所致鞍区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马尾神经损伤所致鞍区麻木患者8例,采用针刺八髎穴进行治疗,10次为1个疗程,6个疗程为1个周期。结果:1个疗程内治愈2例,1个周期内治疗4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0例。1个周期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电针八髎穴治疗马尾神经损伤所致鞍区麻木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承泣,属足阳明胃经,《针灸甲乙经》定位:“在目下七分,直目瞳子”。《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补充:在“目下胞陷中,上直瞳子,正视取之”。《针灸图考》:“在目眶骨上内际,正目直瞳子”。临床即于下眼睑正中眶缘上定穴。关于此穴的针灸方法,《甲乙经》说:“刺入三分,不可灸”;《外台秘要》甄权云:“在眼下八分,禁不可灸,无问多少,三日以后眼下如拳,息肉长桃许大,至三十日即定,百日都不见物,或如升大”。《圣济总录》:“承泣穴只可针三分,深即令人目陷,陷即不治。睑池上  相似文献   

7.
眶上裂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少见,大部分由眶内炎症、占位和眶尖部外伤所致,颅内疾患引起者相对较少。正因如此,颅内疾病引起的眶上裂综合征很容易误诊、漏诊。笔者目前诊治1例由脑血管瘤引发的眶上裂综合征,实属少见,特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寻颈部诱发头痛的疼痛激惹点定位,微调"项四穴"针刺进针点方案。方法:解剖尸体枕项部标本5具10侧,确定"项四穴"(天柱、风池、完骨、天牖)针刺路径。穴位针刺路径染色,枕项部层次解剖;以枕骨粗隆为原点,以上项线水平投影为横坐标,以后正中线水平投影为纵坐标,建立二维直角坐标系,测量"项四穴"和疼痛解剖激惹点的水平投影坐标,分析二者空间位置关系,微调"项四穴"进针点定位。结果:"项四穴"进针点可微调至6个针刺刺激点:(1)天柱Ⅰ刺激点,即平天柱穴旁开后正中线约0.5寸处,直刺。(2)天柱Ⅱ刺激点,即颅底水平旁开后正中线约0.6寸处,直刺。(3)天柱Ⅲ刺激点,即天柱穴下移0.6寸,后正中线旁开1.3寸处,直刺;或者天柱穴体表定位不变,向正下方斜刺。(4)风池Ⅰ刺激点,即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结合部凹陷上方平颅底水平,约后正中线旁开2.25寸,沿颅底向鼻尖下方斜刺。(5)完骨Ⅰ刺激点,完骨穴向上移0.7寸,即乳突后根部与颅底结合处下缘,沿骨面直刺;(6)天牗Ⅰ刺激点,即天牖穴下0.7寸,胸锁乳突肌后缘处,操作与针刺路径同天牖穴。结论:颈源性头痛与枕项部疼痛激惹点密切相关,可将"项四穴"分别微调至天柱Ⅰ、Ⅱ、Ⅲ,完骨Ⅰ,风池Ⅰ,天牗Ⅰ刺激点进行针刺治疗,可能通过针至病所,以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9.
眼针疗法为彭静山教授首创,临床应用具有操作简便、适应症广、收效显著等特点。笔者根据彭教授提出的“眶周眼区十三穴”,临床治疗肩周炎、膝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三叉神经痛等多种病症,常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应用体会简介如次: 一、经区划分两眼平视,经瞳孔中心作一水平线,并延伸过内外眦,再经瞳孔作一垂直线,并延伸过上、下眼眶沿,将眼区分为四个象限,再将每个象限分作两个等分区,即每只眼分成四个象限八个等分区。《素问·阴阳别  相似文献   

10.
针刺方法:于患者患侧眼下缘弧线的外1/4折点处按常规取球后穴,嘱患者闭眼上视,术者押手食指轻轻将眼球往上推,以不切挟手法进针,沿眼球与眶缘之间略向上刺1.5寸,小幅度捻转,以患者觉整个  相似文献   

11.
针刺八穴治疗妇科病临床应用举隅735200甘肃玉门石油管理局职工医院路喜军八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背部内侧线上的腧穴。,又作“窈”,《黄帝内经素问》杨上善注:“音聊,空穴也。”因该穴分居四对骶后孔而得名,即为上、次、中、下之总称。受《素问·骨...  相似文献   

12.
针刺大鼠“四白”传入信息对孤束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小荣  严洁  何军锋  李江山  刘建华  王超 《针刺研究》2005,30(4):234-237,248
目的:比较足阳明经中远近腧穴及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和非经非穴点的传入信息在孤束核(NTS)的差异。方法:采用细胞外记录方法,以足阳明胃经“四白”穴为刺激点,并以同名经的“地仓”和“内庭”、手太阳小肠经的“颧”、非经非穴“四白”旁开点为对照,在刺激点上用手针施以捻转手法刺激30 s,在NTS寻找对来自体表刺激点有反应的神经元。结果:52只大鼠记录到资料完整的86个NTS神经元中,针刺“四白”后NTS有反应神经元出现的机率(含兴奋和抑制性神经元)为65.12%,而针刺“地仓”“内庭”“颧”“四白”旁开点有反应神经元出现的机率分别为50.00%、46.51%、34.88%、31.40%。统计表明,针刺“四白”后NTS有反应神经元出现的机率均极显著地高于针刺“地仓”“内庭”“颧”“四白”旁开点后有反应神经元出现的机率(P<0.01);针刺“地仓”和“内庭”后NTS有反应神经元出现的机率均显著高于刺激“颧”和“四白”旁开点的有反应神经元出现机率(P<0.05)。针刺上述穴和非穴区,NTS神经元主要是以兴奋为主。针刺“四白”“地仓”“内庭”“颧”“四白”旁开点,其兴奋性神经元频率变化率分别为(35.08±4.80)%、(28.25±5.46)%(、27.57±4.87)%、(20.02±4.23)%(、18.55±2.49)%,“四白”与各组之间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地仓”“内庭”与“颧”“四白”旁开点亦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与手太阳小肠经穴以及非经非穴点比较,足阳明经穴与NTS的关系更密切;足阳明经中远近腧穴的信息传入在NTS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提示腧穴均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1 集合穴的含义与特点集合穴是对某些病证或特定部位的疾病,有特殊疗效的穴组的组合。有双穴集合穴、三穴集合穴、六穴集合穴、九穴集合穴等。2 集合穴临床运用举隅2.1 眼病六明穴 上睛明、下睛明、鱼腰、球后、内明、外明。主治:眼部各种疾患。位置与刺灸法:(1)上睛明:目内眦上方0.3寸。刺灸法:嘱患者闭目,左手将眼球推向外侧固定,针沿眼眶外缘缓缓刺入0.5~0.8寸,不宜作大幅度提插、捻转,禁灸。(2)下睛明:目内眦外下方0.3寸。刺灸法:同上睛明。(3)鱼腰:在眉中间,直对瞳孔,眶上裂中。刺灸法:平刺0.3~0.5寸,禁灸。(4)球后:眶下缘外1/4…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八脉交会穴治疗急痛证临床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脉交会穴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互沟通、联络、交会的八个特定腧穴,即公孙、内关、足临泣、外关、后溪、申脉、照海、列缺。该八脉多位于腕、踝上下,治疗范围广,疗效显著,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窦汉卿《针经指南流注八脉序》中说:“八法者,奇经八穴为要,乃十二经之大会也。”又说:“周身三百六十六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指出了八穴的精义所在。笔者在随师临床中应用八穴治疗急痛证,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举要介绍如下: 一、对穴配用,合而攻之八脉交会穴通常是上下配合,分成四对  相似文献   

15.
彭静山眶内四穴治疗眼睑下垂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跟睑下垂,亦称“上胞下垂”、“脸废”,是指上睑不能完全提起,以至遮盖部分或全部瞳仁。可发生单侧或双侧。因眼睑属脾,故临床常用脾经穴来治疗,但疗效不佳。彭静山教授以眶内四穴为主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兹  相似文献   

16.
“四穴八针”著名中医眼科专家庞赞襄教授提出,治疗眼病效果良好。眼科临床一般根据检查明确诊断以后,适合针刺治疗者,一般应用4个主穴,应用与两侧,故名“四穴八针”,旨在提高视力,扩大视野,恢复视功能,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八脉交会穴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脉交会穴最早见于金元时期窦汉卿所著的《针经指南》,是窦氏得于他人之手,原称“交经八穴”和“流注八穴”,因窦氏对保存和推广八穴起了很大的作用,故又称为“窦氏八穴”、“窦氏八法”。八脉交会穴是指内关、公孙、外关、足临泣、列缺、后溪、照海、申脉,它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都位于腕踝部的上下。窦氏在《标幽赋》中提到,“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针无不效”。“八法”就是指八穴,而“主客”是指其配伍应用。明代医家徐凤在《针灸大全》最早将其定名为“八脉交会穴”,并在“主穴”的基础上增添了“应穴”,  相似文献   

18.
苍龟探穴针法为明代针灸学家徐凤在总结前人针法的基础上而创造的“飞经走气”四法之一,特点是在同一经穴内,刺激范围广,刺激点多,针感强烈。近年来,在病情紧急情况下,笔者单用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聚厥、高热、急腹痛等急症190例,有较好的即时疗效,现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9.
“靳三针疗法”配穴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三针”疗法是靳瑞教授首创的一种针刺治疗方法,顾名思义即取3个穴位以治疗各种病证,其取穴之少一目了然;而配穴之精当则从临床效验上可视一斑。现就“三针疗法”的配穴之浅见略述于下。靳三针疗法的配穴四神针 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寸。颞三针 耳尖直上入发际2寸为第1穴,水平向前向后各旁开1寸为第2、3穴。眼三针 在睛明穴上1分取第1穴;瞳孔直下,当眶下缘与眼球之间取第2穴;瞳孔直上,眶上缘与眼球之间取第3穴。耳三针 完骨、听宫、听会。鼻三针 迎香、鼻通(上迎香)、攒竹。舌三针 以拇指第1、2指骨间…  相似文献   

20.
“咽四穴”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咽四穴”是指咽喉部四个腧穴的治疗点,在临床上用它来治疗咽喉部疾病,或者以咽喉部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如声带麻痹、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急慢性咽炎、喉炎、癔病性失音、舌咽神经痛、急性扁桃体炎等,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这四个治疗点,不属于十四经穴,经外奇穴中古今亦没有记载,所以我们称它为咽四穴。多年来,我们采用这四个穴,治疗以上一些疾病,可以说屡治屡效,现介绍给读者,供作参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