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梅桑榆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1996,(11)
我年届不惑方学吸烟,然而起步虽晚,进步却堪称“长足”——吸烟数月,便每日一包;而且数量上仍有增长的趋势。不过在我学吸烟成效显著之时,也是妻子开始进行持之以恒的劝告之日。她性格温和,且颇有耐心,使我免遭声色俱厉的斥责。但她又是个精力十足的碎嘴婆娘,关于戒烟的劝告不仅时时讲、刻刻讲,而且经常语带讥讽,其理由不外是为了让我的健康不受损害,为居室内的空气不受污染,为家庭减 相似文献
5.
6.
7.
8.
谢春亭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1994,(1)
一次煤烟中毒后,妻子对烟产生了特殊的敏感。不论我如何隐蔽,或是如何谨慎地吸了一口烟,她那“过敏”的鼻子会马上嗅出来。然后会招致一连串的唠叨:“你呀!你呀!真拿你没办法,有啥抽头呢,辣喉喉的,有那钱,买点啥不好”。我儿子也会很自然顺杆爬起来:“可不是吗,本来屋子就小,你这一抽,呛得 相似文献
9.
戒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段时间内经受许多心身反应的一个过程。心身反应即戒断症状,有:易激惹、焦虑、注意力不易集中、烦躁不安和头痛。对英国278名吸食鸦片者进行问卷提示,海洛因、美洛酮和其他使人上瘾的毒品比纸烟容易戒掉。 躯体戒断症状的严重性取决于烟瘾的程度。瑞典心理学家KarL—OlorFagerstrom提示烟瘾程度的最好指征之一是吸烟者一天中吸第一支烟的急迫程度,醒后即燃烟的那些抽烟者,其戒断症状最严重。许多戒断影响是自相矛盾的,一天中第一支烟刺激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作用,而随后再抽则产生抑制作用,这样戒烟常遭受两种睡眠障碍的折磨,白天困倦而夜间常 相似文献
10.
打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的网站,右上角有一个显眼的计数显示:自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2006年1月9日在中国生效起,中国死于烟害的人数:XXXXXXXX。目前这个数字已经达到8位数。而在这一庞大数字的背后,是更加庞大的烟民基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中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6.6%,其中男性为50.5%,女性为2.1%。近年来,还出现了青少年和妇女吸烟率上升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江苏预防医学》2015,(6)
目的评价国内不同戒烟方式的干预效果。方法以戒烟、干预效果、治疗、效果、综合干预、戒烟门诊、药物戒烟效果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服务系统中检索1989-2014年国内相关文献,对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97篇文献208条研究记录纳入分析。各种戒烟干预手段总体均有效,以综合干预(药物加健康干预)戒烟效果最好(戒烟成功率60.0%),其次是临床护理干预(59.1%)、药物干预(39.4%)、健康干预(33.1%);戒烟1个月和3个月效果最好,随着时间的延长,戒烟效果逐步下降。结果综合干预戒烟效果良好,应鼓励医院开设戒烟门诊,将药物治疗和健康干预相结合,巩固戒烟成效。 相似文献
15.
吸烟会严重损害青少年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发育,会加速其成年后慢性病的发生。帮助青少年吸烟者戒烟对于保护青少年健康及降低未来的人群吸烟率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虽然国外对青少年戒烟的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已有较多研究探索,但国内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戒烟干预尚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加强研究与实践。本文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个层面综述了国内外影响青少年戒烟的因素,梳理了现有针对青少年的戒烟干预方法,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