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肠憩室病的临床与病理——附13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 ,38岁。主诉头晕乏力、纳差 ,偶尔便血 3年 ,于2 0 0 0年 2月 2 8日入院。体检 :T 36 8℃ ,P 90次 /min ,BP110 / 75mmHg(1mmHg =0 133kPa)。面色苍白 ,巩膜皮肤未见黄染与出血点 ,浅表淋巴结不大 ,面部上下、口唇可见大小不等散在性紫色斑点。心肺未见异常 ,胸骨无压痛。腹部平、软 ,肝、脾未触及 ,脐周有轻压痛 ,双下肢无水肿 ,神经系统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 :Hb 6 0g/L ,RBC 2 5 0× 10 12 /L ,WBC 5 2×10 9/L ,分类 :中性 0 5 8,淋巴 0 34 ,嗜酸 0 0 4,单核 0 0 4,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 ,部…  相似文献   

3.
患儿男,汉族,2岁9个月。因“无明确诱因突发左侧肢体活动困难1周余”,于2009年1月20日到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既往无类似表现,否认发热以及其他特殊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无贫血疾病史。足月顺产、第1胎,母乳喂养8个月断奶,进食良好,但因经济原因饮食成分主要为素食,肉类食物摄入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反映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有效的早期指标。方法2001-06~2004-07选择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34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口服琥珀酸亚铁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天、第7天、第11天、第14天、第18天及第21天分别用Abbott细胞计数仪检测外周血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质量浓度(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结果RBC、Hb、MCV及MCH平均值在第4天即见升高,以后继续逐步升高。第7天与治疗前测定的平均值相比,Hb(P=0.001)、MCV(P=0.008)升高有极显著意义,MCH升高有显著意义(P=0.016)。第4天时88.2%、88.2%和91.2%患者,第7天时全部患者的Hb、MCV及MCH均比治疗前升高。结论Hb、MCV、MCH可作为观察补铁疗效的方便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结肠憩室常缺乏临床症状,老年人群多发,多以其并发症为首发表现,从临床表现上本病难与结肠其他疾病相鉴别,误诊率较高,在诊断及治疗上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对31例结肠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老年结肠憩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空肠憩室是穿过空肠壁肌层的黏膜袋状突起,发生于肠壁薄弱区域.临床上,空肠憩室炎是引起老年人小肠吸收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1].国外该病被列为慢性腹痛病因的第五位;在我国,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因其临床表现并无特征性,常发生误诊和漏诊.现将本院1例老年患者因空肠憩室病致不全性肠梗阻资料整理分析,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180例老年缺铁性贫血内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铁性贫血是老年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贫血〔1,2〕,应高度警惕胃肠道恶性肿瘤所致的可能性。现分析 180例患者的贫血程度和内镜检查结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5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共收治 2 10例60岁以上老年缺铁性贫血患者 ,其中 180例有完整内镜检查资料 ,男 112例 ,女 68例 ,男 :女 =1 65 :1,年龄 60 91岁 ,中位年龄71 2。根据贫血程度分为 :轻度贫血 (Hb <10 0g/L) ,中度贫血(Hb <80g/L) ,重度贫血 (Hb <60g/L) ,极重度贫血 (Hb <3 0g/L) ,所有病人合符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3〕。其中轻度贫血 3 4例 (18 9% )…  相似文献   

8.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Hb)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约占老年贫血的20。这种贫血的特点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浓度和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均降低。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有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人不足、铁的吸收不良和慢性失血等。以上3种因素均会影响Hb和红细胞生成而发生贫血。高龄人群主要由慢性失血引起。  相似文献   

9.
老年慢性病贫血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早在19世纪,法国学者发现某些传染病(伤寒、天花)伴有小细胞性贫血,以后更多的学者注意到某些慢性感染、炎症、肿瘤及外科创伤持续1~2月后引起的一种贫血称为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ACD),又称炎症性贫血,其发病率在各种贫血中仅次于缺铁性贫血。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性疾病数量不断增加,而老年贫血也不少见,同机体衰老及所患基础疾病有密切关系,在老年人中ACD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临床上应该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缺铁性贫血大鼠小肠推进功能的改变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缺铁对大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4wk龄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两组:缺铁性贫血(IDA)组和正常对照组,各30例,分别饲以低铁和正铁饲料(含铁量分别为12.4mg/kg和385.5mg/kg),共8wk.采用酚红推进试验测定小肠推进功能,计算推进百分率;用DCP-AES测定仪测定小肠组织铁含量;RIA法测定小肠组织环核苷酸cAMP和cGMP含量;组化染色显示小肠肌间神经丛AChE和NOS;并应用彩色图象分析系统测定标本阳性物面密度.结果 IDA大鼠小肠推进百分率(%)为60.5±6.8,显著大于对照组(52.6±7.0,P<0.05);小肠湿组织铁含量(μg/g)为32.5±12.1,显著低于对照组(305.5±61.6,P<0.01),上清液cAMP和cGMP含量(nmol/L)依次为15.72±2.87和2.03±0.5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9.10±2.79和2.74±0.45,P<0.05,P<0.01),但两者比值(7.91±0.77)显著高于对照组(6.99±0.50,P<0.01);小肠肌间神经丛AChE面密度(%)为11.9±0.9,显著低于对照组(13.4±1.6,P<0.05),但其NOS面密度(9.85±1.25)与对照组(9.01±1.25)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DA大鼠小肠推进功能处于亢进状态,原因可能在于小肠组织缺铁导致①ACh减少,cAMP合成随之减少;②鸟苷酸环化酶活性抑制,而对NO起抑制作用,cGMP合成随之减少,且减少的幅度显著大于cAMP,即cAMP/cGMP比值显著增大,构成小肠推进功能亢进的生化基础.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28岁。主因"头晕、头痛24 d,伴言语混乱15 d"于2010年10月14日收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患者入院前24 d无诱因突感头晕、头痛,表现为持续的右颞枕部中度胀痛,接受中药治疗后症状减轻。15 d前症状加重,头痛剧烈,达到疼痛数字评分的9分(疼痛数字评分为0~10,头痛越严重,评分越高),以左侧为著。言语混乱。当时患者体温为37.9℃,反应淡漠,体检欠合作。头部CT  相似文献   

12.
小肠多发脂肪瘤并肠套叠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3岁。因上腹阵发性痛1年,加重3d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诱因出现上腹部绞痛或隐痛,偶尔伴有反酸。胃钡餐检查示胃炎。反复发作5次,口服西咪替丁及多潘立酮后,症状可缓解。3d前于餐后出现上腹绞痛加重,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胃镜示浅表性胃炎,腹部透视未见异常,腹部超声肝、胆、胰、脾未见异常。予阿托品肌肉注射,症状无缓解。平素有便秘。月经正常。入院体检:一般状况好,心肺(- ) ,腹平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上腹有轻压痛,肝脾未及,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血电解质正常,血、尿淀粉酶正常。入院第2天晨进食后疼痛再次发作。左中下腹有压…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 ,80岁。因乏力、面色苍白 3年 ,近半年加重于 2 0 0 1年 4月 17日入院。发病时曾在我市某医院诊疗 ,当时血常规 :白细胞 4 4× 10 9/L ,血红蛋白 71g/L ,红细胞2 0× 10 12 /L ,血小板 117× 10 9/L ,血清铁蛋白 >5 0 0 μg/L(正常参考值 12~ 12 0 μg/L) ;骨髓象 :骨髓增生活跃 ,G/E为 2 4 1∶1,红系增生减低 (为 0 0 2 9) ,粒系比例增高 ,浆细胞0 0 0 5 ,为成熟型 ,未见幼稚浆细胞 ,巨核及血小板易见 ,考虑为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PRCA) ,但长期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 ,乏力加重、体重减轻而来院治疗。查体 :体温37…  相似文献   

14.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21岁,因反复贫血、乏力、头晕4年余于2016-09-20收入我院治疗,以往多次入当地诊所及医院就诊,予纠正贫血、营养、补液等对症治疗,症状缓解出院,具体病因并未明确。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贫血容貌,心肺(-),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正常,约4次/min。血红蛋白HGB 88 g/L,白细胞及血小板均正常,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羧基麦芽糖铁治疗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11-2017-11期间因口服铁剂治疗失败,在本院接受羧基麦芽糖铁(总补铁剂量≤1 500 mg)静脉注射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炎症性肠病患者72例,观察其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72例静脉注射羧基麦芽糖铁治疗12周后,血红蛋白(Hb)水平平均升高21.96 g/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水平平均升高6.27 fl,血清铁蛋白平均升高24.46μg/L,与治疗前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补铁的剂量与IBD的类型是Hb升高的影响因素,静脉补铁1 000 mg的患者比≤1 000 mg的患者的Hb更易上升20 g/L(OR:4.28;95%CI:2.34~9.82,P0.001)。72例中6例(8.33%)在静脉补铁过程中出现了不良反应,与口服铁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羧基麦芽糖铁静脉制剂可显著提高炎症性肠病患者Hb和MCV水平,耐受性好,是治疗炎症性肠病患者缺铁性贫血的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61岁,因阴道有粪水流出1个月余入院。患者入院前半年出现中下腹间歇性隐痛,伴低热,体温最高37.8℃,伴夜间盗汗、消瘦,无腹泻、便秘。当地医院下腹部CT检查示盆腔包块,于抗炎补液治疗后好转。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阴道有黄色粪水溢出,伴下腹间歇性疼痛,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含有胆汁,伴腹胀、腹泻。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2岁,主因“间断乏力5年”于2013年3月收入我科。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乏力,伴间断恶心,不伴呕血、黑便,腹部B超示胃底、体胃壁不规则增厚,腹部CT示胃及十二指肠黏膜明显粗大。2008年和2012年先后两次行胃镜及活检病理检查,提示胃病变、贲门多发息肉以及黏膜上皮增生,予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后仍反复出现贫血,血红蛋白36g/L,骨髓活检提示粒红巨三系增生(符合缺铁性贫血)、骨髓增生较活跃(80%)、粒红比例减小、可见一小灶小淋巴细胞、铁染色(-),予输血、补铁等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45岁,因“纳差、乏力半年,加重伴黑矇1周”于2018年9月4日就诊于我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纳差、乏力,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贫血(具体不详)”,予铁剂口服1个月后因症状未缓解自行停用,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1周前出现黑矇,呈反复发作,否认心悸、胸闷、胸痛、晕厥等症状。既往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未用药及监测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19.
<正>梅克尔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是一种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发生率约1%~3%,男女比例约为3∶1,绝大多数终生无症状,只是在腹部手术或尸解时偶然发现,少部分可引起多种并发症。文献报道发生并发症者占15%~30%,并发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10岁以前占半数,合并症中以小肠梗阻(30%),急性消化道出血(40%)和急性憩室炎(20%)为主。最近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新生儿期发病且并发穿孔的患儿,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女孩,主因胎龄35+4周,生后1小时入院。患儿其母患妊高症,行剖宫产,生后无窒息,羊水无污染,wt2.3kg,为观察治疗转入我科。查体:,次/,次/、血氧饱和度,早产儿貌,胎脂  相似文献   

20.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感染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临床上多以长期发热、乏力、关节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特点,该病可导致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而导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病例较为少见。本例患者存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因病程中有发热,查血培养有布鲁菌生长,明确布鲁菌病,予以抗布鲁菌及对症治疗后,患者体温正常,且溶血表现亦随之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