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制备羟基积雪草酸固体脂质纳米粒(madecassic acid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MA-SLN)并对其体外释药行为进行研究。方法 (1)采用溶剂乳化挥发-高压均质法制备羟基积雪草酸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包封率、载药量为指标,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筛选制备羟基积雪草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最优工艺及处方,并通过包封率、微观形态、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对其质量进行评价。(2)配制羟基积雪草酸溶液为对照考察两种剂型中羟基积雪草酸的体外释放及透皮行为。结果 (1)优化处方为羟基积雪草酸230.87 mg,山嵛酸甘油酯300 mg,P188与T-80用量比为1∶1。羟基积雪草酸固体脂质纳米粒透射电镜下呈球状或类球状,平均粒径为(226.8±11.2) nm,PDI为(0.19±0.08),Zeta电位为(-25.11±3.24) mV。呈淡蓝色乳光,包封率84.1%,载药量21.5%。(2)两种剂型中羟基积雪草酸的体外累积释放24 h是75.63%,而溶液剂在4 h时已达97.36%;经皮稳态渗透速率分别为0.9754和0.6185 μg·cm-2·h-1,皮内滞留量分别为(5.73±0.32)和(2.73±0.56) μg/cm2。结论 羟基积雪草酸固体脂质纳米粒使难溶性的羟基积雪草酸体外释药显缓释特征,且皮肤渗透及皮内滞留量较溶液剂有显著提高,为下一步研制纳米凝胶剂打下了良好基础,有望成为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盐酸多西环素牙周用微球温敏性凝胶缓释系统。方法通过乳化一交联固化法制备盐酸多西环素羧甲基壳聚糖微球(DXY-CMCTS-MS)。采用壳聚糖和卢.甘油磷酸钠(β-GP)制备凝胶。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体外动态透析法测定释药性能。结果制备的DXY—CMCTS—MS形态圆整,粒径分布较为均匀,平均粒径约25μm,载药量18.9%,包封率64.6%。DXY微球凝胶在室温下为自由流动的液体,37℃的平均凝胶时间为(1.1±0.3)min,明显低于凝胶剂的凝胶时间。微球凝胶复合载体的释药速度明显低于微球剂,体外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拟合方程。结论盐酸多西环素微球温敏凝胶复合载体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可行,作为牙周用缓释制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乙醇对脂质双分子层膜的去稳定作用制备得较高包封率的载胰岛素脂质体。方法本研究以空白大单室脂质体在乙醇存在的条件下对胰岛素进行主动载药。考察了脂质处方、乙醇浓度、孵育温度、孵育时间、PEG2000-succ-Chol用量、药脂比等对包封率的影响。结果乙醇存在条件下空白大单室脂质体对胰岛素进行主动载药而得粒径(180±70)nm的小多室脂质体,包封率为28%~32%。结论该方法制备所得的胰岛素脂质体比文献报道的包封率提高了近2倍,而且避免了使用有机溶剂,最大程度保护了胰岛素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载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右旋糖酐(dex-GMA)凝胶微球并初步考察其体外溶胀、降解、载药与释药特征。方法以液体石蜡为油相,Span-80为乳化剂,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技术制备载rhBMP-2的凝胶微球(BMP-HMs)并通过正交设计法优化其制备工艺;观察BMP-HMs形态和粒径,测定其包封率与载药量;用微球的吸水能力表示微球的溶胀率(Rs),扫描电镜观察微球的体外降解,动态观察体外释药特征及其与微球溶胀、降解的关系。结果所制备的BMP-HMs形态规整,粒径40~50μm,分布均匀;rhBMP-2载药量(10.6±4.8)%,包封率(88.9±1.0)%,BMP-HMs冻干剂4℃以下存放6个月性能稳定,但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20~40d内可以完全降解。微球Rs随反应促进剂四甲基乙二胺(TEMED)用量的增大而减小,0.3mlTEMED制备的BMP-HMs体外释药实验表明80%的rhBMP-2在前20d左右释放。结论BMP-HMs对rhBMP-2具有确定的缓释作用,并可以通过制备工艺的改变控制其释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备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a(LHRHa)靶向鸦胆子油脂质体并评价其质量.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结合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桥接法制备LHRHa靶向鸦胆子油脂质体,正交设计优选处方,透射电镜下观察脂质体形态,采用Zetasizer Nano ZS分析仪测定脂质体粒径、Zeta电位,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结合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封率,通过离心加速实验及渗漏率考察脂质体稳定性,体外细胞实验鉴定脂质体靶向性.结果 所得优化处方为磷脂与胆固醇比4∶1,药物与脂质比3∶10,DSPE-PEG-Biotin与卵磷脂质量比为3%,超声乳化时间为8min.按此处方制备的脂质体形态圆整,粒径为155.1±14.5nm,Zeta电位为-24.1±0.54mV,平均包封率达92.2%,对卵巢癌A2780/DDP细胞的亲和力约为普通脂质体的2.7倍.结论 LHRHa靶向鸦胆子油脂质体制备工艺可行,同时具有包封率高、稳定性及靶向性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双氯芬酸钠微球,获得理想的释药行为。方法以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外释药行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确立了最佳处方;结果最佳处方为:壳聚糖分子量为150kD,海藻酸钠:壳聚糖=3:1,药物:空白微球=1:4,吸附时间为12h,吸附温度为37℃,得到药物浓度为5.0mg·ml-1结论以该最佳处方制备的微球,具有均匀的粒径和理想的释药行为。  相似文献   

7.
蕨麻素冻干脂质体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制备蕨麻素冻干脂质体注射剂并研究其理化性质。方法 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并冷冻干燥来制备蕨麻素脂质体,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50)微型柱离心法测定包封率。结果 制得的蕨麻素脂质体包封率为56.62%,粒径范围为71.70—166.47nm,透射显微镜下观察脂质体为粒径均匀的球类或近球状小囊泡。结论 蕨麻素脂质体处方和制备工艺稳定可行,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优化奥拉帕尼纳米结构脂质载体(olaparib?NLC,ola?NLC)的处方工艺并对其性质进行表征.方法 采用乳化?超声法制备ola?NLC,以粒径、载药量及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筛选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工艺,考察奥拉帕尼含量、载体材料固态脂质与液态脂质质量之比及水相与有机相体积之比对制备的影响,得到最优工艺参数,并对最优处方ola?NLC的形态、体外释放以及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 所得处方为:奥拉帕尼含量为1.15 mg,固态脂质和液态脂质质量之比为3.93:1,水相和有机相体积比为3.03:1.ola?NLC形态为均一、圆整的实心球体,体外稳定性良好且ola?NLC在pH 7.4 PBS溶出介质中药物缓慢释放,72 h药物释放量达70%.结论 所优选ola?NLC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与稳定性,可为后期体内外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多西他赛磷脂/胆盐复合胶束( DOX MMs)并进行处方筛选及初步性质研究。方法以共沉淀法制备多西他赛磷脂胆盐复合胶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不同条件(磷脂比例、辅料总浓度、pH值、离子强度)对多西他赛在复合胶束中溶解度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仪测定胶束的粒径分布和电位,透射电子显微镜测定胶束的表面形态,稀释实验考察胶束的稳定性。结果 DOX MMs优化处方中磷脂/总辅料比例为0.4;辅料总浓度为2.5%;水化介质为纯水。载药胶束平均粒径为18.56 nm,Zeta电位为-24.3 mV,胶束为类圆多边形,分布均匀。胶束具有较好的稀释稳定性。结论 DOX MMs的制备工艺简单,能有效提高多西他赛的溶解度,稳定性好,有望成为多西他赛的新型药物传递系统。  相似文献   

10.
庞良芳  汪勒 《军事医学》2021,45(3):284-287
目的 制备包载盐酸罗哌卡因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RP-NLC)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熔融-超声法制备RP-NLC,通过正交实验优化RP-NLC处方,并对优化后的处方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RP-NLC外观呈类球形,粒径(117.36±12.27)nm,多聚分散度(PDI)为0.275±0.032,粒径分布均一,包封率为(66.28±1.29)%,体外释药具有缓释特征,在4℃条件下放置3个月,粒径、PDI和包封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所制备的RP-NLC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质和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行盐酸表阿霉素-紫杉醇复方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并建立同时测定两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薄膜分散-pH梯度法制备复方脂质体。Venusil MP C18色谱柱(250cm×4.6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10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2.5)(36∶32∶32);检测波长:227nm;流速:1.0ml/min。结果盐酸表阿霉素与紫杉醇出峰时间分别为4.2、14.8min;线性方程分别为Y=216300X-34525(r=0.9998,0.1~25μg/ml),Y=161480X-84107(r=0.9998,0.3~75μg/ml)。盐酸表阿霉素和紫杉醇的回收率均在99%~101%范围内,日内和日间RSD均〈2%。制备的复方脂质体平均粒径162nm,盐酸表阿霉素与紫杉醇的含量分别为0.27、0.83mg/ml;包封率分别为98.6%、95.5%。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复方脂质体粒径较小,包封率较高,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同时测定盐酸表阿霉素和紫杉醇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六通道光纤药物溶出度测定仪,建立实时、在位监测格列齐特片Ⅱ体外溶出度的测定方法,并比较测定不同厂家共7批格列齐特片Ⅱ的体外溶出参数。方法采用FODT-601检测了格列齐特片Ⅱ的溶出度,并与《中国药典》药品标准溶出度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溶出度测定条件为:测定波长240nm、基线校正波长290nm、温度37℃、转速150r!min、数据采集间隔120s、监测时间180min、溶出介质为磷酸盐缓冲液pH(8.60±0.05)、溶出体积1000ml、转篮法、光纤探头2mm。结果共测定了两个厂家不同批次的格列齐特片Ⅱ在60、180min的溶出度及溶出曲线,其中一个厂家的格列齐特片Ⅱ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另一个厂家的格列齐特片Ⅱ在180min的溶出度不符合《中国药典》规定。两个厂家的格列齐特片Ⅱ溶出曲线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光纤药物溶出度实时测定仪原位、准确、连续、定量地反映了药物的溶出过程,可比较出不同厂家之间同种药品的溶出过程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左旋盐酸去甲苯环壬酯渗透泵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方法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5 mol/L醋酸钠缓冲液(85∶15,pH 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40℃。结果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左旋盐酸去甲苯环壬酯与有关物质可有效分离,辅料和溶剂不干扰主药测定;主药的线性范围为30.0~200.0μg/ml(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52%,RSD为0.94%(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测定左旋盐酸去甲苯环壬酯渗透泵片的含量和有关物质。  相似文献   

1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心明目上清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清心明目上清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ZORBAX SB-C18(250mm×4.6 mm,5 μm),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0.05mol/L磷酸二氢钾和0.05mol/L庚烷磺酸钠(1:1),含0.2%三乙胺,并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乙腈(70:3...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检查高原康胶囊中氨茶碱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二部)附录ⅩC第二法对其溶出度进行检查。采用水1000 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50 r.min-1,取样时间为20 min,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0.05 mol.L-1NaH2PO4(含三乙胺0.2%,用磷酸调pH 4.0)-甲醇(65∶35);检测波长:245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茶碱在0.015 08~0.1357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39%,RSD为0.46%(n=9)。结论本方法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高原康胶囊的氨茶碱溶出度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改进HPLC测定小儿氨酚匹林片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SHIMADZU Shim-pack VP-ODS(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取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值至2.6±0.1)-甲醇(70∶30),检测波长:275 nm,流速:0.8 ml.min-1,进样量:20μl,柱温:30℃。结果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检测浓度分别在6.89~41.33μg.ml-1,r=0.9999;11.96~71.78μg.ml-1,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对乙酰氨基酚为99.27%,RSD为0.65%(n=6)、阿司匹林为99.59%,RSD为0.40%(n=6)。结论本方法测定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精密度好,优于原方法,可用于小儿氨酚匹林片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特考韦瑞(ST-246)在37℃水和不同pH缓冲液的平衡溶解度,以及在正辛醇-水/缓冲液系统的油水分配系数.方法 采用摇瓶法测定平衡溶解度,通过药物分配平衡后在油相及水相的浓度比,计算油水分配系数.结果 ST-246在37℃水的平衡溶解度为3.35 mg/L,ST-246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230.49(lgP=2.36),在正辛醇/pH4.0缓冲液的油水分配系数最大,为779(lgP=2.89).结论 ST-246的水溶性较差,脂溶性不佳,其水中溶解度呈pH依赖性,增大pH可增加其溶解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人血浆中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两者互为内标,采用Di-Amonsil C18(2)(1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0.05 moL/L NaH2PO4(pH=3.2)-甲醇(87:13),流速:1.5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36 nm....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对乙酰氨基酚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处方组成,并对其体外释药进行研究。方法以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为考察因素,以胶凝温度为考察指标,分别用多元线性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用中心组合设计-效应面法确定最优处方。采用相似因子法对优化处方与传统栓剂进行体外溶出比较。结果对乙酰氨基酚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的最优处方为7.5%药物、21%泊洛沙姆407和18%泊洛沙姆188,胶凝温度为36.2℃。对乙酰氨基酚温敏凝胶与传统栓剂均在45 min内释药达80%,2 h内药物基本释放完全,且释药曲线相似(差异因子f1=2.06%,相似因子f2=68.7%)。结论优化的处方具有适宜的胶凝温度且释药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脂溶性妥洛特罗贴剂的处方与制备工艺进行筛选和研究,获得一种有效控制药物透过的工艺方法.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实验,考察聚异丁烯B50和PB1300与环烷烃油Naphsol 200(N200)等3种因素对妥洛特罗药物透过速率、贴剂持黏力及初黏力的影响,确定最优处方;考察不同的涂布方法对妥洛特罗贴剂透皮速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制备工艺.结果 与结论以最优处方配比B50∶PB1300∶N200=1.5∶1∶1,确立了药胶用量比为2∶1的两层涂布法为最佳工艺方法.获得的贴剂黏性适宜,达到了匀速、稳态透皮的制剂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