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柯萨奇B组病毒与心肌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以引起病毒性心肌炎较多的柯萨奇B组病毒为抗原,检测了31例急性心肌炎患者早期及恢复期血清,以及21份对照者血清的中和抗体。结果发现有51.6%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柯萨奇B组抗体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别。提示在病毒分离阳性率较低的情况下,采用早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作抗体测定,对了解心肌炎的病因学有一定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75例心律失常患者和40例正常人进行柯萨奇B组病毒中和抗体测定,发现心律失常组中和抗体,尤其是高滴度的中和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对心律失常组中抗体阳性与阴性者之间进行临床资料比较,发现持续高滴度中和抗体阳性的心律失常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法,对临床拟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58例和正常青年学生20例,检测柯萨奇B 组病毒中和抗体效价。结果病毒性心肝炎组抗体效价呈4倍上升者18例,单份血效价≥1:320者10例,总阳性率为48.3%。而正常人组仅1例阳性。说明检测病毒中和抗体效价对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哈市地区柯萨奇B组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病毒感染与心脏病,特别是与心肌炎的关系,引起临床医师们的极大注意。在引起心肌炎的病毒中,一般认为柯萨奇B 组病毒嗜心脏性最强,并确认其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原之一。国内虽有关于柯萨奇B 组病毒性心肌炎病人血清学研究的报导,但有关东北地区,特别是哈尔滨地区柯萨奇B 组病毒性心肌炎病原学研究情况尚未见报导。为了提供防治哈市地区柯萨奇B 组病毒性心肌炎的科学依据,我们于1981年至1982年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查临床诊断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人双份血清柯萨奇B 组病毒中和抗体,为了探讨细胞免  相似文献   

5.
本告从23例临床上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血液中分离出柯萨奇B组病毒2株,未定型病毒1株,用所分离到的病毒与该患者恢复期血清做中和抗体测定均4倍或4倍以上升高,可以确定分离出的病毒与脑膜炎患者是相关的。同时检测57例脑膜炎患者恢复期血清中的柯萨奇B组病毒中和抗体,4倍或4倍以上升高者19例(33.3%)。40例健康人血清中柯萨奇B组病毒抗体阳性的(1:64)1例,两者差异显著(P<0.01)。结果表明,测定恢复期血清中和抗体结合临床对肠道病毒性脑膜炎的病因学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血清中和抗体滴度的消长与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用微量中和实验测定33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腺病毒3、7、11型中和抗体水平,并与32名正常健康人对照作比较。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腺病毒中和抗体滴度≥1:16的阳性率为90.9%,正常对照组为31.3%;患者抗体滴度≥1:32的阳性率为72.7%,对照组为18.8%;患者抗体滴度≥1:64的阳性率为54.5%,正常对照组为12.5%;患者抗体滴度≥1:128的阳性率333%,正常对照组为6.3%。结论 血清腺病毒中和抗体的检测.可作为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7.
对75例心律失常患者和40例正常人进行柯萨奇B组病毒中和抗体测定,发现心律失常组中和抗体,尤其是高滴度的中和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对心律失常组中抗体阳性与阴性者之间进行临床资料比较,发现持续高滴度中和抗体阳性的心律失常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1964年9~10月杭州××幼儿园有32例儿童在临床上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上感及腹泻型和6例为健康接触者的38份粪便中分离出病毒14株,经鉴定为柯萨奇 B_3型病毒12株,脊髓灰质炎Ⅱ型病毒及未定型者各1株。另自1例无菌性脑膜炎的脑有液中亦分离到1株柯萨奇 B_3型病毒。在16例双份血清中,有12例血清对柯萨奇 B_3型病毒中和抗体滴度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8例恢复期血清中,有4例血清抗体滴度高达≥1∶128。从而经病毒分离及双份血清抗体测定证实系柯萨奇 B_3型病毒感染引起的一次小型暴发。  相似文献   

9.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与扩张型心肌病的因果关系已日趋明确。本文回顾性地对35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了柯萨奇B病毒(CBV)中和抗体检测的远期观察,希翼了解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邱练芬  胡开华 《四川医学》2003,24(2):130-131
目的 早期诊断成人病毒性心肌炎柯萨奇B组病毒IgM抗体(CBVIgM)。方法 采取免疫酶染色法(酶染玻片法)测患者血清CBVIgM抗体,并与病毒分离和微量细胞中和抗体测定相比较。结果 129例心肌炎患者血清CBVIgM阳性82例,阳性率63.6%;46例心肌炎患者咽拭子作病毒分离,分离出CBV12株,其CBVIgM阳性有11例;46例病毒分离患者的双份血清26份与单份血清(为急性期血清)20份,其中和抗体≥4倍升高和单份血清≥1:320者有31例,31例中CBVIgM阳性为29例。40例健康对照组病毒分离和中和抗体均阴性,其CBVIgM阳性2例。结论 免疫酶染色法检测CBVIgM,方法简单,快速,可靠,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与病毒分离阳性符合率为91.7%。与血清中和抗体阳性符合率为93.5%。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1978~1987)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应用双份血清柯萨奇B组病毒中和抗体效价≥4倍上升,或单份血清抗体效价≥640作为病毒学诊断依据,前瞻性收集自1978~1986年393例临床诊断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随访资料,总结分析8年余来发病概况(柯萨奇B组病毒性心肌炎占54%),病例总数近年来有逐年增长(10例/年→51例/年),主要散发。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中B_2最常见,依次为B_4、B_2、B_5~(781)株(B_5亚型)。2型或2型以上感染不少见。1979~1984年B_2、B_4型占2/3,1985、1986年B_3、B_5~(781)型占2/3,表明病毒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FasL抗体对小鼠柯萨奇B3(CVB3)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凋亡及病毒滴度的调节作用。方法:随机将80只Balb/c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病毒对照组、IgG对照组及抗FasL抗体治疗组,于感染后第10天每组处死8只并取其心脏,光镜检查的心肌病理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小鼠心肌组织的细胞凋亡,用空斑形成技术(PFU法)测定心肌病毒滴度。结果:抗FasL抗体治疗组小鼠死亡率、心肌病变积分、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病毒滴度均明显低于病毒对照组及IgG对照组(P均〈0.01)。结论:抗FasL抗体可降低小鼠CVB,病毒性心肌炎心肌内病毒滴度、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3.
原因不明心律失常患乾发病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玉  刘晶星 《浙江医学》1996,18(6):336-337
对75例心律失常患者和40例正常进行柯萨奇B组病毒中和抗体测定,发现心律失常组和抗高滴度的的中和抗体的阳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对心律失常组中抗体一与阴性者之间进行临床资料比较,发现持续高滴度中和抗体阳性的心律失常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121例病毒性心肌炎柯萨基B病毒中和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使用微量中和试验方法,测定了121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抗柯萨基B中和抗体水平,并与40名正常人及35名其它疾病患者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抗柯萨基B中和抗体滴度≤1:64时,三组间抗体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当中和抗体滴度为1:128时,病毒性心肌炎组抗体检出率为61.98%(75/121),其它疾病组与正常人群组分别为13.51%(5/35)和12.5%(5/40)(P<0.001);当中和抗体滴度为1:256,1:512和1:1024时,病毒性心肌炎组抗体检出率分别为33.07%(40/121)。15.7%(19/121)和33.88%(41/121),而其它两组检出率皆为0。本文认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抗柯萨练B中和抗体超过正常人群最高抗体水平者可以建立病原学诊断,其与心肌活检的病理变化相符,并与NK细胞活性的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建立反向间接夹心ELISA法,检测可疑为柯萨奇B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在对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中,柯萨奇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27%,结果说明该法在早期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建立反向间接夹心ELISA法,检测可疑为柯萨奇B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在对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中,柯萨奇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27%,结果说明该法在早期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明确柯萨奇病毒所致胸膜感染的发病情况及其胸液特征。方法 :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 131例良性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和 或胸液中柯萨奇病毒B抗体。结果 :131例良性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 ,11例检测出柯萨奇病毒B抗体 ,其中有 4例仅在胸液中检测出柯萨奇病毒B抗体 (IgG阳性 1例 ,IgM阳性3例 ) ,5例在血清中检测出柯萨奇病毒B抗体 (IgG阳性 4例 ,IgM阳性 1例 ) ,2例在胸液及血清中均检测出柯萨奇病毒BIgM。与柯萨奇病毒B抗体阴性、诊断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患者胸液相比 ,柯萨奇病毒B抗体阳性的渗出性胸液患者的胸液并无显著性特征。结论 :柯萨奇病毒B感染确实可致胸腔积液。由于胸液无显著性特征 ,病毒性胸腔积液极易和结核性胸腔积液相混淆  相似文献   

18.
柯萨奇B(Coxsackie B)病毒除可引起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流行性胸痛(Born-holm 病)以外,已知可引起急性心包炎及心肌炎。据称已在心瓣膜病患者心内膜检到该病毒抗原。但极少能从该病毒所致心脏病患者分离出病毒,抗体滴度显著升高亦仅偶然测到。虽由于柯萨奇B 病毒感染的心脏后果出现较晚,一般可在产生高滴度抗体基础上诊断。但一种或多种柯萨奇B 病毒血清型可因亚临床感染呈现高滴度抗体,并可持续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内蒙古地区病毒性心肌炎(VMC)的柯萨奇B组病毒(CBV)感染特点。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定量检测CBVB1-6IgM抗体。结果:CBVB1—6型IgM抗体阳性检出率52.5%(72/137),B3型最高占40.3%(29/72),其次依次为B2型、B4型、B5型,分别为26.4%(19/72)、20.8%(15/72)、6.9%(5/72),B1型和B6型各2.8%(2/72):而对照组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3.6%(19/140)。病毒性心肌炎血清中CBV1-6型IgM抗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内蒙古地区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20.
已知柯萨奇B组病毒(CBV)能引起心肌炎和心包炎,至少一半以上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与CBV感染有关。据文献报道,慢性复发性心包炎CBV感染率为37.5%~64%,扩张型心肌病为7.1%~33%,急性心肌梗塞为8.6%~26.3%,正常人有CBV隐性感染存在。本文采用间接ELISA方法,重点分析病毒性心肌炎和其它心脏病患者血清中CBV IgG抗体,从而了解心脏病患者中CBV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