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 利用磁源性影像(Magnetic source imaging,MSI)技术观察复发单相抑郁症患者在完成Stroop字色干扰测试任务时脑抑制功能的实时变化.方法 利用脑磁图检测23例复发单相抑郁症患者及20名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近似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完成Stronp字色干扰测试任务时脑抑制功能的改变.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完成Stroop字色干扰测试任务时,依次激活增强的区域有双侧丘脑(t=2.46,t=2.92)、右颞梭状回(t=1.81)、右颞中回(t=1.76)、右额下回(t=2.28)、左前扣带回(t=2.00)、左尾状核头(t=1.81)、中央前回(t=2.17)、右海马(t=2.04)、左颞上回(t=2.47);依次激活减弱的脑区有右额上回(t=1.76)、双侧额中回(t=1.95,t=2.09)、右枕楔叶(t=1.97)、扣带回(t=1.70,t=2.08)、中央后回(t=2.57,t=2.65)、左缘上回(t:2.16)、左豆状核壳核(t=2.39)、双侧颞中回(t=2.22,t=1.90)、左脑岛(t=1.81)、左颞上回(t=1.90)、右顶叶(t=3.26)等.结论 结果提示抑郁症患者完成Streop字色干扰测试任务时参与抑制功能的脑区功能较正常人存在异常,对字色的干扰信息的抑制能力减弱.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 of brain inhibitory function of depressed patients during the processes of the Stroop color-word interference task with the Magnetic source imaging ( MSI) technology. Methods Twenty-three depressed patients and twenty age-,gender- and education- matched healthy controls were involved in the Stroop word-color interference test to detect the variation of brain inhibitory function by magnetoen-cephaloraphy scanning.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healthy controls,the abnormal activities in depressed patients during different time periods were separately as follows: increased activation in the bilateral thalamus( t = 2.46, t = 2.92 ) ,the right temple fusiform gyrus ( t = 1. 81) , the right middle temporal gyrus ( t = 1. 76) , the right inferior frontal gyrus( t = 2.28) , the left anterior cingulate( t = 2.00) , the left caudate head( t=1.81) ,the precentral gy-rus( t = 2.17) ,the right parahippocampal gyrus( t = 2.04) ,the left superior temporal gyrus(t = 2.47) ; decreased activation in the right superior temporal gyrus( t=1.76) ,the bilateral middle frontal gyrus(t=1.95, t = 2.09), the right cuneus( t=1.97) ,the cingulate gyrus( t=1.70, t = 2.08) ,the postcentral gyrus( t = 2.57, t = 2.65) , the left supramarginal gyrus( t = 2. 16) ,the left lentiform nucleus putamen( t = 2.39) ,the bilateral middle temporal gyrus (t = 2.22, t= 1.90) ,the left insula( t= 1. 81) ,the left superior temporal gyrus( t= 1.90) ,the right parietal lobe( t= 3.26). Conclusion The abnormal activation inefficiency in the brain regions related with inhibition function is reflected in depressed patients,and the ability against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declines.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首发和复发抑郁症患者识别悲伤面部表情时脑区功能的差异.方法 首发、复发重性抑郁症患者各11例,以及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与患者匹配的健康对照11例入组,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检测受试者在识别悲伤及中性面部表情视频时的激活脑区.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首发抑郁症患者识别悲伤面部表情(识别悲伤面部表情-识别中性面部表情)时活动增加的脑区有右楔叶、右梭状回、双侧额中回、左颞中回、左海马旁回(K值≥10,P<0.001),而活动降低的脑区有右颞上回、右海马旁回(K值≥10,P<0.001),复发抑郁症患者活动降低的脑区有右额下回、右颞上回(K值≥10,P<0.001),未发现活动增加的脑区;与首发抑郁症患者相比,复发抑郁症患者活动降低的脑区有右额中回、右颞上回、右中央前回、右丘脑、右屏状核(K值≥10,P<0.001),活动增高的脑区有右海马旁回、右屏状核、右岛叶(K值≥10,P<0.001).结论 抑郁症患者特别是首发抑郁症患者悲伤面部表情识别的神经基础与正常人存在差异,表现为更多的脑区参与情绪刺激的识别;复发抑郁症患者与首发抑郁症患者悲伤面部表情识别的神经基础也存在差异,表现为更多情绪识别相关脑区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功能磁共振对抑郁症患者的脑结构变化.方法 随机收集该院2014年2月—2015年8月治疗的9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同期健康体检的人员9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美国通用G3.0磁共振机进行检查.结果 观察组左侧海马横径为(1.44±0.19)cm,左侧外侧裂宽度(0.40±0.15)cm,右侧外侧裂宽度为(0.35±0.12)cm,第3脑室横径为(0.44±0.16)cm,胼胝体厚度为(0.63±0.12)cm,透明中隔至额极距离为(4.50±0.27)cm,对照组左侧海马横径为(1.57±0.20)cm,左侧外侧裂宽度(0.26±8.39)cm,右侧外侧裂宽度为(0.24±6.47)cm,第3脑室横径为(0.27±8.10)cm,胼胝体厚度为(0.77±0.10)cm,透明中隔至额极距离为(5.04±0.28)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额、颞叶均明显萎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血浆脑源性神经因子(BDNF)水平与抑郁症自杀未遂患者自杀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部或门诊部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自杀未遂31例(自杀未遂组),无自杀行为32例(无自杀行为组),选择同期3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浆BDNF水平,并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DNF与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关系。结果自杀未遂组血浆BDNF水平明显低于无自杀行为组和对照组[(768±221)ng/L比(1024±193)ng/L,(1376±191)ng/L,P<0.05];对照组血浆BDNF水平高于无自杀行为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浆BANF是自杀行为出现的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与血浆BDNF水平存在关联性。在预测抑郁症自杀行为方面,血浆BDNF水平最佳切点值为812.94 ng/L,其灵敏度为86.2%,特异度为81.7%。自杀未遂组血浆BDNF水平与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病程、HAMD24总分、HAMA24总分、BDI总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BDNF水平影响着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BDNF水平降低是生物学危险因素之一。当抑郁症患者BDNF水平降低时应注意抑郁症患者是否会出现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为特征的临床最为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抑郁症不仅影响着个体的身心健康、社会功能,而且有很高的自杀风险.影像遗传学(Imaging Genetics)是遗传关联分析方法的一种,是结合多模态神经影像学和遗传学方法,检测脑结构及与精神疾病、认知和情绪调节等行为相关脑功能的遗传变异[1-2].影像遗传学在分子遗传学和精神疾病症状学之间形成桥梁,活体、直观的反映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脑结构、功能改变.影像遗传学为探索和评估基因多态性对大脑功能及对行为的潜在性作用提供了无创、高效且直观的工具.本文综述了抑郁症影像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的特点。自杀是抑郁症最危险的临床症状,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巨大危害。目前临床上对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预防主要依赖于临床医师的经验,而缺乏准确的预知模型,了解抑郁症自杀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有助于对抑郁症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首发与复发抑郁症患者的注意功能情况。方法 112例住院抑郁症患者按首发与复发分为2组,给予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治疗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持续性操作试验(CPT)于治疗前后进行测定,并与普通人群39例进行对照。结果两组患者入组时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HAMD得分均有下降(均P〈0.01),而A组下降更明显(P〈0.01)。两组患者入组时CPT成绩较普通人群差;治疗6周后,CPT成绩虽有所改善,但仍较正常对照组差;剔除疗效未达有效标准病例后,首发组患者CPT测试结果大部分项目已接近于正常对照组,而复发组患者则较正常对照组仍有明显差距。结论复发抑郁症患者的注意损害较首发患者更严重,恢复需要更长时间,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维持治疗及预防复发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小儿脑性瘫痪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是威胁儿童健康最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近几年来,众多国内外学者致力于CP的病因、合并症与治疗的研究.但是由于病因、个体差异的不确定性,尽管对于高危患儿早期采取康复干预治疗,但预后却并不尽如人意[1].由于不同的危险因素常引起不同的神经影像学改变,从而关系到预后.因此深入了解神经影像学特征与病因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静息态下重性抑郁症首发与复发患者的脑功能特点及其差异.方法 首发与复发抑郁患者各14例及15例健康者参加磁共振扫描.结果 较健康组,首发抑郁组右额下回、左颞上回、左颞中回、左颞下回、左前扣带回腹侧、右后扣带回、左海马、左海马旁回、左尾状核、左豆状核及左屏状核局部一致性(ReHo值)减低,而右梭状回ReHo值增高;复发抑郁组双侧额上回、双侧额中回、左额下回、左颢上回、左颞中回、左颢下回、双侧后扣带回、左海马及左海马旁回ReHo值减低,而左缘上回ReHo值增高.复发较首发抑郁组左颞中回、左颞下回及右眶额皮质ReHo值增高,而右额中回、右楔前叶、右后扣带回及右海马旁回ReHo值减低.结论 首发与复发抑郁患者脑功能均存在异常,两者的异常有共同点,也有各自特征,且首发与复发患者脑功能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抑郁症发病率高,危害大,目前对于抑郁症发病的原因和机制并不清楚,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存在脑网络的改变,本综述总结了抑郁症脑网络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结果,旨在从神经影像的角度探讨其神经环路的机制.方法 2014年12月在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利用“抑郁症”、“静息态”、“脑网络”等检索词,检索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文献,分析抑郁症相关的脑网络的关键脑区、抑郁症皮层静息态网络的改变.结果 共24篇关于抑郁症的静息态功能连接研究,其中14篇采用ROI分析方法,ROI包含杏仁核、前额叶(腹侧、内侧、外侧)、扣带回膝前部以及小脑半球等脑区,计算ROI与全脑的功能连接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8篇采用ICA分析方法,提取静息态网络内的功能连接并与正常对照进行比较;2篇采用图论分析方法,分析全脑所有脑区的功能连接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论 抑郁症存在边缘系统-丘脑-前额叶皮层环路及皮层静息态网络的功能连接的异常,并且这些网络的功能连接改变与抑郁症的临床症状及药物疗效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脑肿瘤所致癫痫的结构与功能学角度分析肿瘤与继发癫痫的关系意义重大。文中对比分析不同部位MRI影像学特征的原发性脑肿瘤与继发性癫痫的关系,讨论肿瘤继发癫痫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502例术前行MRI检查且有术后病理诊断的颅内肿瘤患者的癫痫发生情况。对伴有及不伴有继发癫痫的患者肿瘤的起源部位、肿瘤大小及肿瘤与皮层的关系等进行统计分析,以判断这些因素对继发性癫痫形成的影响;并对5例行同步脑电-功能MRI检查的患者癫痫活动相关的血氧水平激活信号进行检测。结果本组患者癫痫发生率为7.7%,肿瘤较大者(最大径线≥4.32cm)癫痫发生率为9.3%,较小者(最大径线〈4.32cm)发生率为5.5%;脑内型肿瘤继发癫痫的发生率为13.1%,脑外型发生率为2.2%;肿瘤与皮层关系紧密者(肿瘤与皮层距离≤3.0cm)的癫痫发生率为11.1%,而关系较远者(肿瘤与皮层距离〉3.0cm)发生率为2.2%;以上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功能MRI结果提示,肿瘤边缘的形态正常脑组织具有较多的癫痫活动相关信号。结论肿瘤的起源部位、大小及与脑皮层的关系均影响脑肿瘤继发癫痫的发生;癫痫活动的起源可能发生于肿瘤周围受影响的神经组织,支持了“皮层癫痫”理论。  相似文献   

13.
重症抑郁与痛觉阈值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30例重症抑郁病人与正常对照组的躯体感觉阈(SPT)、痛觉阈(PPT)及相对痛觉阈(RPPT),并评定汉密尔顿郁量表(HAMP),观察抑郁程度与痛觉阈值改变的相关性。发现重症抑郁病人SPT和PP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PT、PPT、RPPT值与HAMD总分和各因子分之间无明显相关;重症抑郁发作期与缓解期的SPT、PPT和RPPT值的自身对比无显著差异。推测绝对知觉阈的增高可能与抑郁症患者体内鸦片样物质系统的功能改变有关。提示内源性疼痛调节系统与抑郁症病理基础既有内在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故疼痛可作为抑郁的躯体症状,也可继发或加重抑郁。  相似文献   

14.
叶巽  孙建军 《海南医学》2014,(14):2085-2087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患儿脑白质的MRI表现及表面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测量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结节性硬化症患儿的MRI诊断资料及脑白质ADC值,对患儿的ADC值与病情严重程度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同时纳入3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结果除1~3岁TCS患儿的小脑与颞叶及13~18岁TCS患儿的小脑外,其余年龄TCS患儿的颞叶、额区、枕区、顶区及小脑的ADC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TCS患儿的各部位脑白质ADC值与病情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结节性硬化症患儿的脑白质ADC值上升,可能与发育障碍、脑白质髓鞘受损有关,密切观察患儿ADC值的变化,有利于判断病情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校正相位图像相位值,探讨左右利手人脑铁含量的差异。方法  左利手组健康成年志愿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32.5岁;年龄与性别相匹配右利手组健康成年人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33.4岁;30岁以上健康成年志愿者36例,女17例,男19例,平均56.4岁,接受磁敏感加权成像扫描。在校正相位图上测量双侧额叶、尾状核、壳核、苍白球、丘脑、红核和黑质的校正相位值。30岁以上健康成年人各脑区的平均校正相位值与文献报道的脑铁含量参考值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以验证资料的可靠性。左右利手组间两侧半球对应脑结构区平均校正相位值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各脑区的平均校正相位值与脑铁含量参考值间呈负相关性(r =-0.924,P=0.003)。各利手组所测相应脑区平均校正相位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年不同利手人之间脑铁含量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6.
抑郁发作患者焦虑症状与自杀倾向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抑郁发作患者焦虑症状严重性与自杀倾向的关系。方法收集连续入院的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73例。根据2周内有无自杀行为,分自杀倾向组(32例)和无自杀倾向组(41例)。对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自杀倾向、精神症状、焦虑症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之间的汉密顿抑郁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总分差异无显著性。但自杀倾向组的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25.5±4.5)分],精神性焦虑因子分[(13.5±2.8)分];无自杀倾向组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23.2±4.3)分],精神性焦虑因子分[(10.6±3.4)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01)。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发现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与自杀倾向的相关性较小(P>0.05),精神性焦虑因子分对自杀有显著性(P<0.01)。结论抑郁发作患者的焦虑症状与自杀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由于焦虑加重了抑郁发作患者的自杀倾向,还是焦虑和自杀作为抑郁发作患者同时存在的症状,目前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7.
脑外伤后抑郁及焦虑症状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情感障碍(抑郁及焦虑症状)的治疗方法。方法60例脑外伤后情感障碍患者,被随机地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用帕罗西汀20mg/d,对照组用阿米替林75mg/d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帕罗西汀和阿米替林对脑外伤后情感障碍均有疗效,但帕罗西汀疗效显著(P〈0.01),主要有恶心、便秘等轻微副反应,病人依从性好,复发率低。而阿米替林副反应大,主要为口干、便秘、体位性低血压及潜在的心脏毒性,病人依从性差。复发率高。结论就疗效和病人耐受性而言,帕罗西汀是治疗脑外伤后情感障碍的有效药物,但这一结论尚需更严格的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I的白质高信号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0例PD患者和6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MRI检查,对比分析PD组和对照组中MRI的白质高信号(包括侧脑室周围和半卵圆中心的白质高信号)的发生率,并研究白质高信号和PD的病程和病情等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PD组比对照组侧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并且有侧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的PD患者比无侧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的PD患者具有更短的病程和更严重的病情(P<0.05).但是,PD组的半卵圆中心白质高信号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并且有卵圆中心白质高信号的PD患者的病程和病情与无半卵圆中心白质高信号PD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侧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也许是PD的一个具有更快神经变性过程的临床亚型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克郁的疗效。方法 :将 6 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入组 ,克郁最高剂量 30 0~ 5 0 0mg/d ,阿米替林最高剂量 15 0~ 30 0mg/d采用HAMD、TESS量表 ,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克郁和阿米替林疗效相当 ,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 :克郁明显较阿米替林为少 (P <0 0 1) ,以失眠、激越为主 ,阿米替林以口干、便秘、视物模糊、排尿困难及心电图异常为主。结论 :克郁治疗抑郁症疗效较优 ,副反应小 ,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入组, 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阿米替林组,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剂量10~20 mg/d,阿米替林组治疗剂量100~300 mg/d,采用HAMD、TESS量表,在用药前及用药后1、2、4、6周末评定比较. 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和阿米替林组疗效相当,无显著性差异( P >0.05),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更少,不良反应艾司西酞普兰以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为主,阿米替林以口干、便秘、视物模糊、排尿困难、头昏、无力及心电图异常为主.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