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合适剂量。方法选择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患者160例,术毕随机分为4组均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镇痛药Ⅰ组为0.2%罗哌卡因,Ⅱ组为0.2%罗哌卡因+0.5 mg/L舒芬太尼,Ⅲ组为0.2%罗哌卡因+0.75 mg/L舒芬太尼,Ⅳ组为0.2%罗哌卡因+1.0mg/L舒芬太尼,观察记录4组患者术后48 h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药物总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呼吸抑制等。结果4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都较满意,镇痛泵按压次数及药物总量无显著性差异。Ⅰ组、Ⅱ组术后8,24,36,48 h VAS评分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均<0.01),Ⅰ组VAS评分显著高于Ⅱ组(P<0.05);IV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结论0.2%罗哌卡因+0.75 mg/L舒芬太尼PCEA为较合适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连续硬膜外阻滞下行剖宫产手术的病人60例,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随机分为两组,使用0.5u酬舒芬太尼或4ug/ml芬太尼复合0.24%罗哌卡因。背景剂量4ml/h,自控药量2ml/次,锁定时间30min。观察病人术后镇痛效果,记录镇痛泵使用情况、不良反应以及是否使用其它镇痛药物。结果:舒芬太尼组在术后8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的prince—henry评分、镇静效果、镇痛药消耗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侯际按压次数比值,静息、咳嗽和活动时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舒芬太尼组程度较轻,两组镇痛泵使用情况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如下肢麻木、呼吸抑制等无明显差异。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剖宫产术后PCEA,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组,不良反应少,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3种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选择150例择期行剖宫产的孕妇,随机分为3组,3组在0.15%罗哌卡因的基础上分别加用舒芬太尼0.4g/mL(A组)、0.5g/mL(B组)、0.6g/mL(C组)。观察记录3组孕妇的总用药量、追加次数、各时点视觉模拟评分、改良镇静程度(Ramsay)评分、改良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总量、追加次数和罗哌卡因总用量A组明显高于B、C两组(P<0.05),舒芬太尼总用量A组明显低于B、C两组(P<0.05),用药总量、追加次数、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总用量B、C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3组各时段视觉模拟评分、改良运动阻滞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C组高于A、B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0.15%罗哌卡因加用舒芬太尼0.5g/mL用于剖宫产术后PCEA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0年8月间120例分别采用罗哌卡因200mg(2.5g/L)+舒芬太尼0.04mg+地塞米松5mg和罗哌卡因200mg(2.5g/L)+芬太尼0.4mg(4mg/L)+地塞米松5mg镇痛的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60例产妇6h、12h、24h、48h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适合剖宫产术后产妇的镇痛,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旨在比较分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方法: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的112例剖宫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用药情况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和对照组(罗哌卡因)各56例,比较两组的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结果:观察组56例产妇VAS评分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好,更适合剖宫产术后产妇的镇痛,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敖仁荣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6):2945-2946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疗效,并探寻更为理想的麻醉剂量。方法选择择期剖宫产孕妇100例,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1组、A2组、B1组、B2组,A1组采用2.0 mg/L芬太尼+0.12%罗哌卡因、A2组采用4.0 mg/L芬太尼+0.12%罗哌卡因、B1组采用0.2 mg/L舒芬太尼+0.12%罗哌卡因,B2组采用0.4 mg/L舒芬太尼+0.12%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对比分析4组孕妇的术后不同阶段的VAS评分、用药量、生命体征、不良反应。结果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显示,上述4中麻醉方案均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镇痛效果(P均>0.05);相对于"芬太尼+罗哌卡因"镇痛方案,"舒芬太尼+罗哌卡因"镇痛方案所需要的罗哌卡因剂量更少,而且产妇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要低于前者(P均<0.05)。结论"舒芬太尼+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疗效优秀,且0.4 mg/L舒芬太尼+0.12%罗哌卡因的麻醉剂量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择期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0.1%罗哌卡因+0.7 mg/L舒芬太尼(A组),0.15%罗哌卡因+0.7 mg/L舒芬太尼(B组),0.2%罗哌卡因+0.7 mg/L舒芬太尼(C组)。于镇痛后1 h、6 h、12h、24 h、48 h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下肢运动阻滞程度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同时记录循环状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镇痛后6 h、12 h、24 h、48 h VAS评分值明显低于A组和B组(P均<0.05);B组6h、12 h、24 h、48 h VAS评分值低于A组(P均<0.05);C组镇痛开始后双下肢肌力明显低于A组和B组(P均<0.05)。3组产妇镇痛后1 h、6 h、12 h、24 h、48 h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3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4 h拔除尿管均能自行排尿和下床行走。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0.1%,0.15%,0.2%罗哌卡因+0.7 mg/L舒芬太尼行硬膜外术后镇痛均能达到不同程度的镇痛效果,无严重不良反应,但以0.15%罗哌卡因+0.7mg/L舒芬太尼镇痛效果完善,并且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轻。 相似文献
8.
李敏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21,(13):151-152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中采用罗哌卡因或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0年1月~2020年7月徐州市九龙妇产医院接受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麻醉用药为罗哌卡因,观察组用药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比较两组麻醉指标、麻醉效果和婴儿状况.结果... 相似文献
9.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艳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215-215
舒芬太尼复合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与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相比在镇痛效果、不良反应方面有优越性.我院2006年4-10月对2组药物组合术后镇痛进行了对比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宋艳玲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215-215
舒芬太尼复合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与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相比在镇痛效果、不良反应方面有优越性。我院2006年4—10月对2组药物组合术后镇痛进行了对比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普外科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4月于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ASA分级为Ⅰ或Ⅱ级行普外科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低、中、高剂量组,各25例。4组均给予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5 mg,加入生理盐水200 mL,入静脉自控镇痛泵。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04μg /(kg·h),治疗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08、0.09、0.10μg/(kg·h)+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02μg/(kg·h)。记录术后6、12、24、48 h各时间点的VAS评分、Ramsay评分,并比较各组的血压、心率、呼吸变化、PCA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6、12 h,治疗组中、高剂量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低剂量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术后6 h,与对照组和治疗组低剂量组相比,治疗组中、高剂量组Ramsay评分均增高;术后12 h,治疗组高剂量组的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低剂量组术后6 h,治疗组中剂量组术后12、48 h,治疗组高剂量组术后6、12、24 h收缩压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剂量组术后24 h,治疗组中剂量组12、24、48 h,治疗组高剂量组术后6、12、24 h舒张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剂量组术后6 h心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中、高剂量组术后6、12、48 h心率均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低、中、高剂量组呼吸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均未出现呼吸抑制。治疗组中、高剂量组术后的自控镇痛次数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5μg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鞘内注射对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将足月初产妇40例随机分为2组,R组予罗哌卡因15 mg,SR组予罗哌卡因15 mg复合舒芬太尼5μg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术后硬膜外镇痛24 h,监测各时点(镇痛开始后2,4,6,8,24,36,48 h)Prince-Henry评分、Ramesay镇静评分,观察排气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2组2,4,6 h的疼痛评分、PCA用药量、总按压与有效按压次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3,6,48 h疼痛评分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SR组排气时间提前,但恶心呕吐发生率高。结论 5μg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剖宫产手术,可使术后镇痛药量减少,镇痛持续时间延长,但有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罗哌卡因地塞米松及吗啡混合液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时效。方法选择ASA1~2级择期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Ⅰ组手术结束时硬膜外单次注入0.25%罗哌卡因6 mL;Ⅱ组硬膜外单次注入0.25%罗哌卡因6 mL(内含地塞米松10 mg);Ⅲ组硬膜外单次注入0.25%罗哌卡因6mL(内含地塞米松10mg+吗啡2mg);Ⅳ组用患者自拉硬膜外镇痛(PCEA)泵,镇痛药液为0.1%罗哌卡因和0.04mg/mL吗啡,背景速度2mL/h,PCA剂量0.5mL,锁定时间15 min,采用PCEA泵持续镇痛呈术后72 h。记录患者术后(72 h内)手术部位出现疼痛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时间,以及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与Ⅰ组比改,Ⅱ组术后无痛状态的持续时间显著延长(P<0.05);Ⅲ组、Ⅳ组术后无痛状态的持续时间均超过72 h,与Ⅰ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术后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罗哌卡因及地塞米松与吗啡混合液单次注射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不管是否应用PCEA泵持续输注,均能获得良好和持久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4.
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镇痛最适时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探讨分娩镇痛在产程中的最适镇痛时机。方法随机对照研究60例初产妇资料,潜伏期镇痛(A组)30例,活跃期开始镇痛(B组)30例,比较2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助产率、催产素使用率、新生儿Apgar评分异常、产后出血量。结果2组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各组孕妇的年龄、妊娠次数、分娩孕周、新生儿体质量、分娩方式、助产率、催产素使用率、阴道分娩产妇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异常、产后出血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最适时间应根据产妇意愿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在开胸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开胸手术60例,单盲对照法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A组n=30)给舒芬太尼100μg’东莨菪碱0.3mg+甲黄酸罗派卡因180mg+生理盐水至100ml;吗啡组(B组n=30)给吗啡4mg+东莨菪碱0.3mg+甲黄酸罗派卡因180mg+生理盐水至100ml。术毕接硬膜外导管泵注,2ml/h恒速泵注。观察记录两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生命体征变化。结果:镇痛效果A组各时段VAS评分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均较B组低。生命体征变化两组无差异。结论:舒芬太尼于开胸手术后硬膜外镇痛,镇痛效果优于吗啡,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漆志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8):2764-2765
目的评估纳洛酮复合吗啡应用于硬膜外镇痛对肠蠕动和痛觉消失的影响。方法选择胃大部切除患者143例,ASA 1~2级,随机分2组,手术开始前全部硬膜外给予吗啡2mg,开启镇痛泵持续输注0.125%布比卡因复合吗啡5 mg共100 mL。对照组不加纳洛酮。实验组加入0.2μg/(kg.h)纳洛酮。记录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排粪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记录术后2,4,8,16,32,48 h在静息和运动时的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51.9±16.1)h和(87.0±19.5)h(P<0.01),排粪时间为(95.3±25)h和(132.9±29.4)h(P<0.01),视觉模拟评分2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硬膜外钠络酮减少吗啡介导的肠蠕动减弱效应,而不扭转其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舒芬太尼在上腹部手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用于上腹部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安全性。方法将6 0例ASAⅠ~Ⅱ级于硬膜外联合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为0 .15 %罗哌卡因(R)组,0 .15 %罗哌卡因+0 .2 5mg/L舒芬太尼(S) ,即(R +0 .2 5S)组,0 .15 %罗哌卡因+0 .5mg/L舒芬太尼(R +0 .5S)组,0 .15 %罗哌卡因+0 .75mg/L舒芬太尼(R +0 .75S)组。术后接入镇痛泵行持续硬膜外镇痛,观察术后3,6 ,12 ,2 4hVAS评分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R +0 .5S组和R +0 .75S组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R组和R +0 .2 5S组(P <0 .0 5 ) ;各组间的瘙痒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镇静评分、恶心与呕吐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6 0例患者均未发生呼吸抑制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浓度不高于0 .75mg/L的舒芬太尼用于上腹部术后硬膜外镇痛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腹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A)对血清补体C3、C4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施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60例,其中30例于术后行PCA(A组),另30例于术后肌内注射镇痛药止痛(B组),比较2组镇痛效果,并分别测定术前12 h及术后12 h、24 h、48 h时补体C3、C4和CRP含量。结果A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明显减轻;术后12h 2组患者补体C3、C4含量均下降,术后48 h A组补体C3、C4含量回升,而B组仍处于低水平。术后12 h 2组患者CRP含量均升高,术后48 h A组CRP含量下降,而B组仍处于高水平。结论下腹部手术后施行PCA能有效地减轻术后伤口的疼痛,并能减轻应激反应所致的免疫抑制,从而保护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利于机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结合医学学报(英文版)》2022,20(4):329-337
Objective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on postoperative pain in patients with degenerative lumbar spine disease, and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stoperative analges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the sensation of acupuncture experienced by the patients.Methods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analyzed the medical records of 97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an operation by the same surgeon due to degenerative lumbar disease. 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cupuncture group (n = 32),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PCA) group (n = 27), and oral analgesia group (n = 38)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ostoperative analgesic methods. During their hospitalization, patients completed daily evaluations of their pain using a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and injection times of supplemental meperidine were recorded. Also,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Acupuncture Sensation Scale (C-MASS) was used in the acupuncture group.ResultsEach of the three treatment groups showed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postoperative pain, as shown by reduced VAS scores. The acupuncture group, however, had less rebound pain (P < 0.05) than the other two groups. Both the acupuncture and PCA groups experienced acute analgesic effects that were superior to those in the oral analgesia group. In addition, the higher the C-MASS index on the second day after surgery, the lower the VAS score on the fourth day after surgery. There was also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ull pain” in the acupuncture sensation.Conclusion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acupuncture was beneficial for postoperative pain and discomfort after simple surgery for degenerative spinal disease.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re was a disproportionate relevance between the patient’s acupuncture sens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ain VAS score. 相似文献
20.
头针超前镇痛对肠癌患者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头针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需做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头针加硬膜外组(头针组)30例和硬膜外组30例。头针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前20min即行头针刺激,持续刺激至手术结束,手术结束时给予硬膜外镇痛。硬膜外组只在手术结束时给予硬膜外镇痛。通过观察肠癌患者手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布氏舒适评分(BCS)、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探讨头针对肠癌患者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的影响。结果:头针组VAS评分在6h、12h、24h、48h4个时间点均较硬膜外组低,6h、12h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BCS评分在4个时间点比较,头针组均较硬膜外组低,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头针组快,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也以头针组快,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头针具有一定的超前镇痛作用,可减轻患者术后不适,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