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临床病理诊断思路。方法:选取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病情辨证分型,同时进行临床诊断分度及病理检查,观察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并分析临床诊断思路。结果:中医辨证诊断结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分度及肝脏病理改变按肝郁脾虚、湿热内蕴、瘀血阻络等类型呈逐渐加重的趋势。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与病理诊断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患者肝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 PD-1)表达与中医辨证分型及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将我院感染科收治的156例CHB患者。依据知情自愿原则且经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肝组织活检术明确CHB患者肝组织病理类型,并依据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CHB患者分为瘀血阻络型、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以及脾肾阳虚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其肝组织中PD-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中医辨证分型及肝脏病理间的关系。结果 CHB患者肝组织中可见不同程度阳性细胞表达,随着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加重, PD-1阳性表达细胞的数量亦增多。CHB 轻度、中度、重度患者 PD-1[(0.24±0.03)、(0.36±0.05)比(0.43±0.05)]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在不同中医证型CHB患者间表达水平各异,其中瘀血阻络型CHB患者PD-1的表达水平最高(0.35±0.04),肝郁脾虚型最低(0.23±0.03)。结论 CHB患者肝组织中PD-1的表达水平与其病情、慢性化机制以及中医辨证分型有相关性,可通过监测CHB患者肝组织中PD-1的表达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家族聚集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中医分型与病毒载量及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随机采集临床确诊家族聚集性CHB患者65例和非家族型CHB患者95例,分别进行HBV-DNA载量、肝脏病理检测,并进行中医临床分型。结果:统计结果显示:CHB以湿热中阻为主,家族聚集型与混合型并无显著差异。而且湿热型HBV-DNA载量高(80.0%),肝脏炎症反应较明显而纤维化程度相对较低。结论:CHB以湿热中阻为主,家族聚集性CHB中医分型与混合型并无显著差异,但家族聚集性CHB病毒高载量、肝脏病理损伤较严重,这些都成为家族性乙型肝炎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医证型与肝功能、血清病毒学、免疫组化HBs Ag、HBc Ag检出率及肝组织病理之间的关系及对CHB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58例CHB患者,比较不同中医证型与肝功能、HBVDNA水平、免疫组化HBs Ag、HBc Ag检出率及肝组织病理的关系。结果:1)中医辨证分型:肝郁脾虚证(26/58,31%)和湿热中阻证(15/58,30%)出现频次最高,其他依次为肝肾阴虚证(7/58,15%),脾肾阳虚证(6/58,12%)和瘀血阻络证(4/58,12%);2)不同中医证型和ALT有明显相关性,各证型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和AST、TBIL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中医证型和HBV DNA有明显相关性,各证型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和HBs Ag、HBe Ag无明显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中医证型与免疫组化HBc Ag检出率有明显相关性,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与免疫组化HBs Ag检出率无相关性,P0.05;5)CHB患者肝脏炎性反应G及纤维化程度S存在高度相关性,r=0.758,P0.01;不同中医证型和肝脏炎性反应G有明显相关性,P0.05;不同中医证型和纤维化程度S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CHB患者ALT、HBV DNA、免疫组化HBc Ag检出率及肝脏炎性反应G及纤维化程度S检测与中医证型间有显著相关性,对指导CHB患者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基因型与慢性乙型肝炎(CHB)中医辨证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开放平行对照法对177例CHB患者在中医辨证基础上,测定外周血HBVDNA基因型,观察其与辨证分型、肝炎诊断分度等指标的关联性。结果 (1)HBVDNA基因型分布特点:B型31例(17.51%),C型131例(74.01%),B/C型11例(6.21%),D型1例(0.56%),未测出3例(1.69%);C基因型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P0.01)。(2)中医证型分布特点:肝郁脾虚型98例(55.37%),肝肾阴虚型6例(3.39%),脾肾阳虚型2例(1.13%),湿热中阻型12例(6.78%),瘀血阻络型59例(33.33%)。诊断为重度的32例CHB患者中,瘀血阻络型16例(50.00%),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瘀血阻络型患者HBeAg阴性率为62.71%(37/59)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0.00),提示有血瘀表现的患者肝脏炎症损害较重,炎症反应同时清除了部分病毒。(3)瘀血阻络型有CHB家族史者42.37%(25/59),与肝郁脾虚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基因C型明显高于其他型;瘀血阻络型的CHB患者肝脏损伤较重;HBV基因型与CHB中医证型无明显相关性,但瘀血阻络型有CHB家族史者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在放射治疗后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在食管癌患者放疗后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收集患者放疗前后临床特征资料。结果:食管癌患者放疗后中医证型以阴虚热毒型占多数,56.25%。食管癌患者放疗后中医证型与原发部位、病理类型、放疗剂量、放射性食管炎均无相关性(P>0.05)。但是,放疗后的中医证型与食管癌分化程度、KPS评分、骨髓抑制分度以及近期疗效具有相关性(P<0.05),且都符合正相关趋势。结论:食管癌患者放疗后中医证型与分化程度、KPS评分、骨髓抑制分度以及近期疗效的临床特征有关。某些临床特征可以指导现代中医对于本病性质的认识,甚至可能是中医证型的内在因素。中医证型也可能是判断这些临床特征的有利证据,为中医师预测食管癌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找简单便捷的慢性乙型肝炎(CHB)临床评估指标,进一步揭示各中医证型所蕴含的肝脏炎症情况。方法:纳入165例经肝穿刺活检术证实的CHB患者,参照《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版)》进行辨证分组,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及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hs-CRP在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纤维化分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炎症1级和2级分别与3级、4级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纤维化1期与4期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hs-CRP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r=0.321,P<0.001)、纤维化程度(r=0.211,P=0.007)呈正的秩相关关系。血清hs-CRP水平在各中医证型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湿热内结、瘀血阻络血清hs-CRP水平高于其它组(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及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可能成为CHB患者病情评估的补充指标。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病毒核酸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肝炎(CHB)中医证型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关系.方法:对260例CHB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HBV-DNA定量检测,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各中医证型的HBV-DNA水平有一定规律性,按肝郁脾虚、湿热中阻、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顺序呈递减趋势.结论:CHB患者HBV-DNA水平与中医证型密切相关,可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部分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医证型与肝脏组织病理分级(G)、分期(S)的关系及对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的意义.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0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均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行肝组织活检,对肝组织进行病理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分析中医证型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证型之间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有明显差异,肝郁脾虚型S1、G1、G2较多,湿热中阻型S2、G2、G3较多,肝肾阴虚型及脾肾阳虚型S3、G2、G3较多,瘀血阻络型S4、G3、G4较多.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病理分级、分期与中医证型有良好的相关性.随着肝脏病理炎症活动度的逐渐加剧,纤维化程度的不断加重,中医证型由实至虚,由气及血,久病入血入络是其最终的病理转归.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抽样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依靠中医望闻问切情况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然后进行胃镜检查及病理诊断,分析胃镜表现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中医辨证分为肝胃不和型26例,脾胃湿热型29例,脾胃虚寒型37例,胃阴不足型25例,胃络瘀血型3例。胃络瘀血型例数太少,故不参与组间比较。肝胃不和型中男女比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型男女比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胃镜表现伴增生、伴糜烂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同证型的单纯性、伴出血、伴胆汁反流、伴肥厚所占比例(P均<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存在关联,合理运用胃镜检查及病理诊断有助于帮助临床正确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5,(7):1174-1176
目的:分析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找出中医证型与肝脏储备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诊断标准的肝硬化患者,进行吲哚氰绿(ICG)清除试验检测、CTP分级、中医辨证分型。观察比较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患者ICG清除试验结果[血浆清除率(K)、15 min滞留率(R15)、肝脏有效血流量(EHBF)]及CTP分级情况。结果:不同中医证型的肝硬化患者中,肝郁气滞型与其他五型比较,K、R15、EHBF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瘀血阻络型与水湿内阻型比较K、R15、EHBF有统计学意义;瘀血阻络型与湿热内蕴型比较,R15与EHBF有统计学意义;瘀血阻络型与肝肾阴虚型比较R15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型与CTP分级具有相关性,肝气郁结型与其他五型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与其他证型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证型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其余证型之间比较有统计意义。结论:肝硬化患者的中医证型与肝脏储备功能有相关性,中医分型能够反映临床证候趋势,可以反映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脏储备状况、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规律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病理诊断与中医辨证之间的联系,为丰富中医辨证模式及其创新提供依据。方法对57例肾移植术后DGF并行移植肾穿刺病理活检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将所得证型与相应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7例患者辨为脾肾气虚、气滞血瘀、肝肾阴虚、气阴两虚4种证型,病理活检诊断为急性肾小管上皮变性坏死、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中毒及急性排斥反应,各病理诊断与中医证型间存在数量上的对应关系。结论病理诊断与中医证型存在内在联系,可以作为中医辨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敏  唐金模  梁惠卿  龚先琼  宫嫚 《新中医》2020,52(12):53-56
目的:引用肝脏病理学指标阐明中医证候实质,探索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小于参考值上限2倍(ALT<2×ULN)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医微观辨证要素。方法:对300例ALT<2×ULN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探讨中医证型与肝脏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全部患者肝组织结果显示,肝脏炎症分级≥G2者占46.00%,纤维化分期≥S2者占38.67%;肝组织病理≤G2或≤S2的患者以无证可辨型、肝郁脾虚型为主。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肝脏炎症分级(G)和(或)纤维化分期(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瘀血阻络型较非瘀血阻络型在肝组织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病变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瘀血阻络证肝组织炎症程度以G3、G4为主,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以S4为主。结论: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其肝组织病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隆起糜烂型胃炎(VG)的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研究中医分型与胃小凹形态、胃小凹形态与病变黏膜病理组织学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入选患者均行电子胃镜检查和Hp检测、中医辨证分型,在放大电子内镜下予蒸馏水及二甲基硅油稀释液充分冲洗后,用0.2%靛胭脂喷洒染色进行病变黏膜及周围胃小凹形态学观察分类,并选择病变黏膜区域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Hp阳性的VG患者的中医证型多见于肝胃气滞型及湿热内蕴型,高于其他证型(P<0.05)。列联表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300例VG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胃小凹形态改变有正相关关系(r=0.649,P<0.01)。湿热内蕴型VG患者病变胃小凹形态多见于C型、D型,共占76.33%。同时,胃小凹形态与病理组织学的等级相关结果亦显示有正相关关系(r=0.798,P<0.01)。结论:Hp感染的VG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临床多见肝胃气滞型和湿热内蕴型。放大内镜下靛胭脂喷洒染色技术对VG患者病变胃黏膜癌变有早期诊断价值,与病理组织学比较,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可行性,对胃癌的一级预防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病理诊断与中医证型关系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病理组织学诊断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用以指导慢乙肝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观察58例临床诊断为慢乙肝患者肝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对其中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慢乙肝48例进行病理学诊断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比较.结果 58例中有48例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相符,中医辨证肝胆湿热型的肝组织炎症程度较重,纤维化程度较轻;肝郁脾虚型者的结果相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乙肝患者,病变早期以肝细胞炎症为主,中医辨证以肝胆湿热型为特点,其次为肝郁脾虚型.随着疾病进展,肝组织病理损害以肝纤维化为主,中医证型以肝郁脾虚型为特点,至肝硬化阶段,瘀血阻络特点则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裴晶  王丹 《中医药学报》2012,40(6):78-80
目的:总结219例IgA肾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探讨IgA肾病中医证型与临床及病理相关的依据,提高判断IgA肾病预后的准确率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8月~2012年8月经肾活检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的219例住院病例完整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以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病理检查包括光镜(HE、PAS、Masson及PASM四种染色)、免疫病理(IgA、IgG、IgM、C3、C1q及Fib)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研究发现,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及病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IgA肾病在本组的高发年龄段为21~40岁。病理改变以局灶系膜基质或系膜细胞增殖、伴或不伴肾小球硬化为主,分级以Ⅰ~Ⅲ级最多,免疫荧光以IgA+C3和IgA+IgM+C3型沉积多见。诊断为"尿血"和"腰痛"的病例,病理表现最轻,诊断为"虚劳"的病例,病理表现及分级最重;中医证型与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则表现为随着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和气阴两虚的不同,病理改变逐渐加重的趋势。结论:中医证型与临床及病理具有相关性,病理表现可以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CHB)的高发区,中医药在对CHB 的治疗中有一定的优势与特色.但目前对本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尚未完全统一,缺乏客观指标.有时临床上遇到轻症患者,仅实验室指标异常,而无不适主诉或异常体征,面临"无证可辨"的情况.因此,需进一步探索中医辨证分型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客观参考指标.我们通过对临床收集的CHB 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3 个证型病例的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这些临床客观指标与证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胃癌前病变不同病理分型和中医舌象分布的规律,以及不同病理改变和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为更有效、准确、及时的诊断治疗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患者舌象信息,记录四诊资料,并依据四诊资料进行辨证分型,根据胃黏膜病理切片确定病理分型。分析病理分型和舌象、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肠化生型患者的典型舌象为舌红有齿痕,舌苔多薄白;中度异形增生型患者的典型舌象为舌面多有裂纹,舌苔白腻;重度异形增生型患者的典型舌象为舌暗红,舌苔黄腻。肠化生型患者的典型中医证型为胃阴不足证,中度异形增生患者的典型中医证型为脾胃气虚证和胃络瘀血证。结论:舌象在胃癌前病变不同病理分型中有特异性表现,可作为早期诊断该病的客观指标。胃癌前病变中医辨证分型与该病不同病理分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肺癌患者中医体质及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TNM分期及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肺癌患者200例,根据患者的中医体质及中医辨证分型对患者进行统计整理,同时收集整理全部患者的临床TNM分期及病理类型,并分析总结中医体质及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TNM分期及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肺癌患者中医体质与TNM分期的研究中,Ⅰ期患者量少,以平和质、气虚质、痰湿质为主,Ⅱ期患者以痰湿质、湿热质为主,Ⅲ期患者以阳虚质为主,其次为气虚质、阴虚质,Ⅳ期患者主要为阴虚质、气虚质和气郁质,通过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中医体质与TNM分期之间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TNM分期的研究中,Ⅰ期、Ⅱ期患者均以气虚痰湿证为主,Ⅱ期患者其次为阴虚热毒证,Ⅲ期、Ⅳ期患者均以气阴两虚证为主,其次为阴虚热毒证、气血瘀滞证。通过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中医辨证分型与TNM分期之间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体质与病理类型之间、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类型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的中医体质及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TNM分期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中医体质及中医辨证分型与其病理类型之间无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病理与五行体质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273例慢性HBV携带者进行五行体质辨识及中医辨证分型,并且所有病例均行肝穿刺检查,根据病理组织炎症分级(G)和纤维化(S)分组,比较各组间五行体质及中医证型的分布差异。结果:慢性HBV携带者不同肝脏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级五行体质的分布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两两比较,G0、G1组分别与G2+G3组,S0、S1组分别与S2+S3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证型分布以肝郁脾虚型最为常见,不同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级中医证型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脏病理结果提示随着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加重,其五行体质也相应地发生变化,通过评价慢性HBV携带者的中医体质、中医证候,能够为间接评价患者肝脏病理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