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远航  李微  史玉娟 《河南中医》2014,(10):2037-2038
目的:观察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127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分期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TDP及中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运用手术及中医方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ll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并采用钢板内固定,术后运用分期辩证中药内服,并结合针灸、理疗、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结果:随访6~30月,所有患者植骨均完全愈合,无发生钢板螺钉断裂、松动等并发症,其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减轻或痊愈。结论:颈椎前路钢板手术治疗,内在稳定性好,固定可靠,简单安全;颈椎手术后配合中医分期辩证用药及针灸治疗,有利于减轻术后水肿反应,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3.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及其疗效,该病的辨证分型、分期。方法:对近10年针灸治疗该病的文献进行综述。结论:肯定针灸治疗该病的效果,提出应进一步研究统一分期、分型标准,选择合理有效的针灸处方,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4.
面瘫针灸辨证治疗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一直以来针灸临床治疗面瘫存在的诸多分歧,提出辨证治疗思路.认为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治疗面瘫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期辩证论治,并提出具体治疗方法以供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16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笑丽 《光明中医》2008,23(7):932-933
目的:观察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6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依据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针灸治疗方法。结果:治愈126例,好转41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8.82%。结论: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最佳方案;方法:运用分期针灸治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并对其进行临床观察;结论:诊治思路清晰,提高了临床治愈率,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对乳癣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都给予针灸治疗,治疗组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按辩证对症给予穴位推拿。结果:治疗组28例患者中痊愈15例,好转1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1月后复诊有效率96%;对照组28例中痊愈11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1月后复诊有效率89%,两组间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O.5)。结论:针灸推拿治疗乳癣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最佳方案。方法:68例用针灸配合TDP分期治疗。结果:急性期痊愈92.00%,稳定期痊愈率85.00%,恢复期痊愈率66.67%,后遗症期痊愈率33.33%,总痊愈率76.39%。结论:说明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同时分期治疗,可缩短疗程,提高痊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最佳方案,观察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根据患者病程的长短、发展规律分为急性期、恢复期、恢复后期、后遗症期,针对各期特点施以不同针灸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根据疾病分期采用不同针灸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并与传统单纯温针的方法进行比较,寻求出一种更为高效的面瘫治疗方法。方法按照统一的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将60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分期治疗组和温针灸组,两组样本各30例。分别对两组样本治疗前后的RPA积分和面神经功能等级进行观察和分析,治疗结束后计算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安全性及依从性评价。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均能明显改善患者面部RPA积分、面神经功能等级,且对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分期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的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治疗面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72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索周围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最佳方案。方法:72例用针灸分期治疗。结果:急性期痊愈率92.00%,稳定期痊愈率85.00%,恢复期痊愈率66.67%,后遗症期痊愈率33.33%,总痊愈率76.39%。结论: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可缩短疗程,提高痊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期针灸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4例采用分期针灸药并用,对照组64例单用分期针刺法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56例,对照组痊愈48例,两组痊愈率和痊愈者治疗天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期针灸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宜于推广。  相似文献   

13.
颈椎病针灸治疗近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综述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方法:收集近十五年来的有关文献,从毫针、电针、水针、灸法等多种方法及依西医分型、解剖部位或中医辩证分型等多种选穴方法,总结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结果:针灸治疗颈椎病疗效好,副作用小,方法多,选穴多,且以颈夹脊穴为主。结论:目前尚无统一的疗效标准,难以从众多方法中选择较佳方法,且有关治疗机理的现代医学深入研究少。  相似文献   

14.
蔡剑飞  徐君君  袁淑芬 《新中医》2015,47(8):231-232
目的:观察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灸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等西医常规治疗,针灸组则根据不同分期给予相应针灸治疗。疗程均为10天。观察2组患者口角歪斜、面部表情、眼睑闭合等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并评价针灸组患者病变不同时期的治疗效果。结果:针灸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1.43%、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86%、7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静止期及恢复期针灸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5.83%和61.54%,3期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面部神经功能,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越早进行针灸干预疗效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针灸分期辨证治疗面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针灸分期辨证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灸分期辨证治疗面瘫60例,急性期采用毫针,宜浅刺,风寒者加灸,风热者加耳背静脉放血;恢复期毫针针刺适当增加刺激量,并配合患侧闪罐;后遗症期患侧补泻兼施,泻健侧,针后患侧用隔姜灸。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50例(急性期39例),占83.3%;显效6例(急性期1例),占10%;好转3例,占5%;无效1例,占1.67%。结论:面瘫的治疗关键在于及早针灸,分期辨证,选穴与方法并重,可有效地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分别为分期针刺组、分期针刺加灸组、分期针刺加电针组及对照组即不分期针刺组,每组分别为30例。比较分期针刺治疗与不分期针刺治疗之间的疗效差异,以及分期针刺治疗各方法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①分期针刺组、分期针刺加灸组及分期针刺加电针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与不分期针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三组疗效要优于第四组。②分期针刺加灸组及分期针刺加电针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与分期针刺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两组疗效要优于分期针刺治疗组。③分期针刺加灸组及分期针刺加电针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可以提高针刺治疗效果,且明显优于不分期针刺组;在分期针刺的基础上增加灸法、电针综合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分期针刺组。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越早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7.
针灸择期治疗周围性面瘫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 Y  Li Y  Liu LA  Zhao L  Hu KM  Wu X  Chen XQ  Li GP  Mang LL  Qi QH 《中国针灸》2011,31(4):289-293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贝尔面瘫)的最佳介入时机和针灸择期治疗本病的临床优势方案.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900例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分期针刺、分期针刺加灸、分期针刺加电针、分期针刺加经筋排刺以及不分期针刺5个治疗组,分别接受4个疗程的治疗,并在入组、治疗4个疗程后以及治疗后1月、3月随访中分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辩证治疗与西医扩张脑血管、抗凝、营养神经、抑制血小板聚集等的联合治疗.方法:利用中药汤剂内服、中成药输注、针灸治疗与奥扎格雷钠针、胞二磷胆碱针输注,尼莫地平片、脑复康片、阿斯匹林片口服治疗.结论:运用中医辩证联合西医扩张脑血管,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贝尔面瘫)的最佳介入时机和针灸择期治疗本病的临床优势方案.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900例贝尔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分期针刺、分期针刺加灸、分期针刺加电针、分期针刺加经筋排刺以及不分期针刺5个治疗组,分别接受4个疗程的治疗,并在入组、治疗4个疗程后以及治疗后1月、3月随访中分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期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在5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治疗中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分为3期(发病2周内、发病2周至1月、发病1月以上)进行不同的治疗,同时结合超短波治疗。结果:治疗3个疗程统计,总有效率为96%,痊愈率为84%。结论:分期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较高的疗效,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