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的全肠外营养(TPN)对胃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进展期胃癌根治性切除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TPN,试验组在常规TPN基础上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注射液。术后第1天开始对两组患者行肠外营养支持,时间1周。于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8天分别抽取外周血测定IgG、IgA、IgM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值。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有所下降;术后第8天,试验组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有所恢复,其中IgG、IgM、IgA、CD3、CD4和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含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的全肠外营养能有效改善和增强胃癌患者术后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687-2688
分析丙氨酰谷氨酰胺在脓毒血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有效性。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我院脓毒血症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检测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免疫学指标[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LB、PA、TF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gM、IgA、Ig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脓毒血症患者营养支持中加入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透析组(对照组)和高通量透析组(观察组),每组25例,治疗时间为12周。检测透析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以及血清IL-6、TNF-α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透析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以及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透析治疗后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淋巴细胞亚群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免疫制剂胸腺肽α1与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06例,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法治疗。对照组加用免疫制剂胸腺肽α1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IgA、IgG及IgM等免疫功能指标和血清TNF-α、IL-6和IL-8等炎症因子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4%(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gA、IgG、IgM、TNF-α、IL-6和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gA、IgG及IgM免疫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NF-α、IL-6和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死亡,也无1例出现明显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免疫制剂胸腺肽α1与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肺炎患者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T细胞群,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崔莹  吴春雪  李勇  贾春梅  杨龙  闫寒  李春学 《临床荟萃》2011,26(21):1862-1864
目的 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对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谷氨酰胺(Gln)组(n=60),两组常规治疗一致,Gln组给予Ala-Gln0.4 g· kg-1·d-1共7天,对照组给予...  相似文献   

6.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免疫营养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和评价谷氨酰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老年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2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分为:谷氨酰胺治疗组(G lu组2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L2谷氨酰胺10 g,每天3次,连续10 d;常规组(26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后G lu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长、血浆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营养参数较常规组明显改善。G lu组中IgG、IgA、CD3、CD4、CD4/CD8免疫指标明显升高(P<0.05),与常规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 lu对COPD急性加重期老年患者不仅有营养支持作用,并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的全肠外营养(TPN)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入住本院ICU的MODS患者56例,均分为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组(治疗组)和常规TPN组(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等氮、等热量的肠外营养治疗。对照组按常规TPN,治疗组在给予TPN基础上加用L-丙氨酰-I-谷氨酰胺0.4 g/(kg.d),共7 d。所有患者均于TPN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7天检测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内毒素(LPS)浓度,观察分析营养指标,测血浆DAO、D-乳酸和LPS浓度。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DAO、D-乳酸和LPS浓度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营养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转铁蛋白较治疗前增高。结论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能够明显纠正MODS患者的营养代谢障碍,增加患者肠黏膜上皮细胞能量供给,保护肠黏膜上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免疫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PSD患者15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6例)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联合组(76例)给予r TMS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均治疗8周。比较治疗2组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血清BDNF、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免疫、炎症因子[CD3~+、CD4~+、CD8~+、IgG、IgA、IgM、白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HAMD、SD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42%,高于对照组的82.89%(P0.001)。治疗后,2组的血清BDNF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NSE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血清CD8~+、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IgA、IgG、IgM、CD3~+、CD4~+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血清CD8~+、IL-1β、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gA、IgG、IgM、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rTMS联合帕罗西汀可改善PSD患者神经功能和免疫功能,降低全身炎症反应,效果优于单独帕罗西汀治疗。  相似文献   

9.
赵艳茹  周钰  刘波  刘文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3):3953-3955
目的:探讨强化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支持对老年胃肠手术后肠黏膜通透性及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48例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等氮、等热卡的肠外营养,研究组补充0.5g/(kg·d)的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溶液共7d。两组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营养支持第8天检测IgG、IgA、IgM和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以及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结果:研究组IgA(2.9±0.5)g/L、IgG(12.5±2.7)g/L、IgM(1.5±0.4)g/L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百分比(44.2±5.3)%和CD4/CD8值1.99±0.85均高于对照组(数值分别为2.3±0.9、10.2±2.4、1.0±0.6、39.4±6.7、1.53±0.23,P<0.05),L/M比值0.0622±0.0094明显低于对照组(0.0859±0.0127,P<0.05)。结论:老年腹部手术后给予添加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可以维持肠黏膜通透性,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和常规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治疗的43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炎症介质水平。结果:与对照组67.50%(27/40)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40/43)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白细胞介素-6水平较低,血清白细胞介素-10水平较高(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接受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肝肾功能,调节炎症介质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术后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病人术后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胃癌根治病人4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21例。于术后1-8d,研究组使用含谷氨酰胺、精氨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制剂能全力。观察术前1d、术后1d和术后9d;①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M、IgA);②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中细胞因子白介素(IL-6)。结果研究组IgA、CD4水平及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炎症反应指标,研究组IL-6、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可减轻胃癌根治病人术后的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4(IL-4)、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补体C4、C反应蛋白(CRP)在不同程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14例妊高征患者(其中轻度子痫前期39例、重度子痫前期75例)和93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血清TNF-α、IL-12和IL-4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IgG、IgA、IgM、补体C3、补体C4和CRP。结果妊高征组TNF-α、IL-12和CRP明显高于正常晚期妊娠组(P均0.001),IL-4、IgG、IgM、补体C3和补体C4明显低于正常晚期妊娠组(P均0.001)。重度子痫前期组TNF-α、IL-12和CRP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P0.001、P0.001),IL-4、IgG、补体C3和补体C4明显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均0.05)。妊高征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正常晚期妊娠组血清CRP与IL-12、TNF-α呈正相关(P0.05),血清TNF-α与补体C3、补体C4呈负相关(P0.05)。结论妊高征患者血清TNF-α、IL-12、IL-4、IgG、IgM、补体C3、补体C4和CRP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IL-12、IL-4、IgG、补体C3、补体C4和CRP可反映妊高征的严重程度,可作为判断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异型淋巴细胞数量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治疗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50例RV肠炎患儿(肠炎患儿组)及30例健康小儿(健康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和异型淋巴细胞数量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RV肠炎患儿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RV肠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水平下降。治疗后RV肠炎患儿组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水平上升甚至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RV肠炎患儿治疗前后进行异型淋巴细胞数量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检测有助于对病毒感染的判断及了解患儿的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和对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对RV肠炎患儿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探讨其细胞及体液免疫状况。方法采用散射比浊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手足口病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手足口病组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及CD8+细胞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IgA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M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存在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为临床手足口病患儿的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荧光模式及滴度与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关系。方法采用透射比浊法对768例抗核抗体阳性患者血清进行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另选取2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抗核抗体荧光模式及滴度进行分组,分别研究各组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结果①抗核抗体滴度≥1∶100时,血清IgG、IgA明显升高(P<0.01),但升高的幅度与抗核抗体滴度无明显相关;IgM和C3、C4只有在抗核抗体滴度≥1∶1 000时才分别显著升高和下降(P<0.01)。②各种单荧光模式型患者血清IgG、IgA、IgM、C3、C4浓度无显著差异;与各单荧光模式患者比较,二联及二联以上荧光模式型患者血清IgG、IgA、IgM显著升高、补体C3、C4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抗核抗体、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虽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高度相关,但并不与病情成平行关系,三项联合检测才能对疾病的诊断与病情发展作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16.
谢守凤 《医学临床研究》2014,(12):2406-240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绝经后女性 pSS组患者(30例)和健康女性对照组(30例)血清及唾液中 IL-6,分析其与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M (Ig M)、免疫球蛋白A(IgA)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相关性。结果 pSS组患者血清及唾液中 IL-6的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1);pSS 组患者血清中IL-6的浓度与血清中CRP、ESR 和 IgG的浓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506、0.621、0.632;P 分别为0.008、0.007、0.006);与血清 IgM 和 IgA浓度无相关性(r分别为0.354、0.312;P分别为0.085、0.081);pSS组患者血清和唾液中的 IL-6浓度呈正相关(r为0.658,P为0.006,P< 0.01)。结论 IL-6可能通过诱导 IgG的合成与分泌进而影响CRP、ESR的变化,影响 pSS的疾病进展,血清和唾液 IL-6水平可用来评估 pSS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早期空肠管饲营养对食管癌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早期空肠管饲营养对机体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5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空肠管饲营养(EJTN)组和传统肠内营养(TEN)组,每组29例。EJTN组在术后6h行营养支持,TEN组按传统方法,术后禁食,待肛门排气后经口腔进食。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第1天和第8天取外周血检测IgA、IgG,IgM、CD3^+、CD4^+、CD8^+、CD4^+/CD8^+、NK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及炎症介质TNF—α和IL-2。结果:术后8d EJTN组IgA、IgG,IgM及CD3^+、CD4^+、CD8^+、CD4^+/CD8^+、NK细胞活性明显回升,CD8^+则回落至正常水平,而TEN组CD8^+仍处于高水平,其余指标处于较低水平,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0.01)。炎症介质TNF-α在术后第8天明显低于TEN组(P〈0.05),而IL-2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空肠管饲营养可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并减轻炎症反应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应用短肽制剂(百普素),观察其辅助手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相关营养指标的变化以及对肠功能和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结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于术前3天直至术后第7天给予肠内短肽制剂-百普素营养支持,对照组入院后给于采用传统的清洁灌肠方法,临床治疗和营养支持按常规处理(术前常规膳食,术后PN营养支持)。两组病人分别于术前1d、术后第1、3、7天分别检测白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A、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IM^+/CD8^+)水平,观察两组病人术中肠粘膜及肠道清洁情况、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以及感染性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肠粘膜状况、肠道清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病人各项营养指标、免疫指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实验组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下降幅度(P〈0.01),实验组术后第7天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应用短肽制剂百普素,更有利于病人营养状况和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以及预后改善,是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较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胃肠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童强  王国斌  卢晓明 《中国康复》2004,19(6):342-344
目的 :比较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对胃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72例胃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 (EN组 )和肠外营养组 (PN组 )各 2 6例及常规输液组 (对照组 ) 2 0例。术后 2 4h开始肠内或肠外营养 ,检测术前和术后第 9天营养状况、免疫指标、严重并发症及肠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 :术后EN组、PN组体重、前白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EN组与PN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术后CD3 、CD 4 、CD 4 /CD8 EN组、PN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其中CD 4 、CD 4 /CD 8 EN组亦显著高于PN组 (P <0 .0 5 ) ;EN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PN组和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胃肠癌术后近期的营养和免疫状况 ,肠功能恢复方面亦明显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