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究家庭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恢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5-2016年我院收治的84例脑瘫患儿进行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家庭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治疗的有效率和粗大运动功能的评分情况。结果在护理治疗的有效率方面,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3.8%,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0.5%,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治疗后的粗大运动功能的评分方面,对照组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为(62.17±7.23)分,观察组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为(72.86±8.0)分,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康复护理应用与脑瘫患儿治疗中,有利于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改善,促进患儿的康复进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整理本科148例脑瘫患儿的临床病历,总结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疗效。结果:经积极的治疗、康复和护理干预措施3个月后,本研究组148例脑瘫患儿治愈26例,显效45例,有效6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89.19%。结论:科学、系统的康复和护理措施能够提高脑瘫患儿的治疗疗效,在改善患儿生存质量和预后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对于脑瘫患儿的康复和护理措施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3.
康复护理贯穿脑瘫康复的全过程,护士根据总的康复治疗计划,以全面康复为目标,对患儿进行康复护理评价,制定计划并得以实施,我们通过康复护理,使患儿在住院期间得到了生活、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护理,患儿家长对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家庭康复训练有了初步的了解,护士参与team组的评价与各项治疗的协调工作,大大缩短了医患间的距离,提高了康复治疗的质量和要求,在护理质量调查中,满意度达99%,同时也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康复计划的制定为临床康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所以说康复护理在脑瘫康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康复护理干预对于脑瘫患儿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脑瘫患儿180例,并将这部分人员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病患。对照组90例病患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90例病患结合康复护理干预的方法。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瘫痪患儿,经护理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的生活能力评分都有明显升高,但是实验组病患好转率明显要比对照组病患高,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K(P〈0.05).结论:对于脑瘫患儿采取康复护理干预疗法,收效良好,对病患生活自理的能力及肢体运动的功能恢复有很好推动作用,临床护理当中应当得到大力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5.
李华 《现代保健》2011,(4):134-135
目的研究小儿脑瘫的家庭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笔者所在科出院的1岁以内的46例脑瘫患儿跟踪指导,制定实施一对一的家庭康复护理指导治疗。结果通过对脑瘫患儿进行正确的家庭康复护理指导能使治疗效率大幅提高,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为家庭和社会减轻了负担。结论小儿脑瘫的家庭护理对脑瘫患儿的治疗和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家庭姿势管理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疗效,为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20例,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A、观察组B和观察组C,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A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Lokomat Pro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家庭姿势管理,观察组B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观察组C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家庭姿势管理,4组患儿均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88(GMFM-88)D和E能区总分、Berg平衡量表(BB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评估4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3个月后4组患儿的GMFM-88 D和E能区总分、BBS、MBI得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1),其中GMFM-88 D和E能区总分、BBS得分:观察组A >观察组B>观察组C>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083,13.051,P<0.001)。MBI得分:观察组A>观察组B(观察C)>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177,P=0.001),而观察组B、观察组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7,P>0.05)。结论 在脑瘫患儿中采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家庭姿势管理更为有效的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该综合疗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康复的影响,考察该护理方案对患儿家属羞耻感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康复情况、家属羞耻感及并发症发生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家属的行为羞耻、身体羞耻、个体羞耻、家庭羞耻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GMFM评分、Gesel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能降低脑瘫患儿的羞耻感,促进患儿运动能力和智力发育,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应用于脑瘫患儿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于2018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抽取80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系统抽样法分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对照组患儿选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施行延续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在延续护理模式干预后脑瘫量表评分及身体平衡能力评分较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学龄期脑瘫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诊治的学龄期脑瘫患儿84例,所有患儿病例资料完整,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连续护理半年,并使用Peds QL4.0量表对其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护理后情感功能、社交功能、Peds QL总分分别为(63.4±8.5)、(43.6±6.8)、(49.4±7.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于学龄期脑瘫患儿的护理效果明显,可明显提高患儿的情感和社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医疗护理指的是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积极发挥护理人员的作用,对患者的生活、精神等进行照顾的过程,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本文对脑瘫患儿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以家庭探访的方式来对小儿脑瘫患者进行康复性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6月之间的60例小儿科的脑瘫患者进行治疗,对其采用家庭护理的方式对脑瘫患儿进行护理,从对60例的小儿科的脑瘫患者进行家庭访视护理,主要是在护理的时候要正确用药,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专业性的护理,从具体的护理方法着手来对脑瘫患儿进行护理前后的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对于所选取的患儿要从护理的方法对患儿的护理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判定,其患儿在小便、大便、自理能力、吃饭等生活能力的指标在护理之后均比未护理的要高,其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家庭访视护理可以很好的加强小儿脑瘫康复的效果,可以从根本上帮助患儿提高自自我护理能力,并且可以有效的预防其并发症,以此来促进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后对运功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7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收治的106例小儿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采取康复护理模式,两组均进行3个月的护理。采用运动功能评分表(FMA)及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价表(ADL)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后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护理后FMA及ADL评分均高于本组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本组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康复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6.83,P=0.03)。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康复治疗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中心的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的临床疗效及推广价值。方法以随机、开放、双盲的原则将68例脑瘫患儿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基于家庭中心的延续护理模式,评价患儿情绪状态、生活活动状况及总体疗效。结果研究组SAS、SDS评分改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社会活动能力、焦虑和抑郁五项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 (1)以家庭为中心的院外延续护理致力于实现医院护理向家庭护理的有效衔接和过渡,并强化家庭(父母)角色,发挥家庭参与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2)以家庭为中心实施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不良情绪,促进其健康发育,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康复辅具家庭康复训练对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82例脑瘫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丽组患儿均接受正规医疗机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家长利用康复辅具每日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康复评定表各项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功能区指标变化均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后各功能区指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医疗机构性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康复辅具行家庭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瘫患儿大脑运动功能,有利于脑瘫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16.
心理治疗对脑瘫患儿康复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脑瘫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在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脑瘫在我国发生率较高,据不完全统计为1.8‰~4%。脑瘫一般不能治愈,且功能恢复慢,脑瘫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易激动和情绪波动等心理疾患。本文的目的是对确诊的脑瘫患儿在常规的康复治疗的同时介入心理治疗,以证实心理治疗在脑瘫患儿康复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小儿脑瘫是一种脑损伤所致的运动发育落后和运动及姿势异常的一种综合征。是引起儿童残疾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着儿童的心身发育。如果不及时治疗和护理,会造成终身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负担。我院于1997年7月-1999年6月中对210例脑瘫儿,在采取针灸、穴位注射、按摩、理疗和功能训练的同时,进行了精心的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脑性瘫痪(脑瘫)是一种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中枢性非进行性瘫痪。由于病因复杂,早期又无明显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往往因得不到足够重视而延误诊治。我科自2003年6月开展脑瘫康复治疗以来,对150例脑瘫患儿采用了穴位封闭配合功能训练等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患儿家长心理调查发现家长的心态在治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维康复方法对脑瘫患儿生存质量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小儿脑瘫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接受多维康复方法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PSQ量表得分结果和临床护理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脑瘫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基础上,接受多维康复方法护理,有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以及治疗效果的巩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