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贾卫斗  李素红 《人民军医》2003,46(5):304-304
1 病例报告患者男 ,6 1岁。僵硬、活动受限伴双上肢麻木、力弱 1 5年 ,加重 2 0天 ,以脊髓型颈椎病收入院。术前诊断为 :脊髓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缺血性心脏病、窦性心动过速、心功能Ⅱ级、糖尿病。2 0 0 1年 1月 5日 ,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术后 2 4h引流血性液体约 80ml,拔出引流管及引流条后第10天拆线 ,切口一期愈合。术后 8天 ,体温 39℃以上 ,持续不降 ;术后 2 1天 ,间断性头钝痛、喷射状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体温 39 5℃ ,右侧中枢性面、舌瘫 ,双上肢肌力Ⅳ级 ,双下肢肌力Ⅳ级 ,四肢肌张力明显增高 ,双侧髌阵…  相似文献   

2.
陈果  王清 《西南军医》2014,(4):430-433
Hirabayashi分别在1978年、1983年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和颈椎管狭窄症取得良好效果。随着手术技术提高改进,手术器材不断精细,目前该技术已用于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包括发育性、退变性颈椎管狭窄症、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ier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黄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tavum,OLF)、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等,在近期和远期神经功能改善方面取得良好且稳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贾卫斗  李素红 《人民军医》2003,46(3):143-144
1993年 10月~ 2 0 0 0年 12月 ,我们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CSM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OPLL)、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DCS)等共 4 6例 ,疗效较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31例 ,女 15例 ,年龄 4 2~ 68岁 ,平均 5 6 9岁。其中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O PLL) 5例 (连续型 2例 ,节段型 1例 ,混合型 2例 )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 (DCS) 16例 ,脊髓型颈椎病(CSM ) 2 5例[1] 。按JOA评分法评定 :OPLL 5例为2~ 12分 ,平均 5 5 3分 ;DCS 16例为 2~ 11分 ,平均 5 63分 ;CSM 2 5例为 1…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33岁,办公室职员。因颈痛伴双上肢痛麻,胸部束带感2月入院。患者于2003年9月25日起无明显诱因感颈伴双上肢痛,经理疗等对症处理后疼痛消失,出现右手麻木及左上肢麻木,及胸部轻微束带感。既往15年前曾因车祸致右胫骨骨折以治愈,当时颈部无不适感未作任何检查。入院  相似文献   

5.
王昊  巩腾 《武警医学》2020,31(2):127-131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痛发生特点、病理机制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01至2015-01武警特色医学中心骨科行单开门扩大成形联合开门侧微型钛板固定治疗的7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访时间均在24个月以上,减压范围不低于4个节段。比较术后轴性痛组和非轴性痛两组患者间,术前合并颈椎失稳与否、术后颈椎曲度、前凸指数、屈伸活动度、椎管正中矢径、Pavlov比值、椎板开门角、硬膜囊面积不同变化幅度内病例分布构成比,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指标对PAP发作的影响程度,选取初筛P<0.10的参数,再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验证与PAP发作的相关性。评估术前已合并和未合并颈椎失稳两组间,术后屈伸度不同矫正范围内患者所占比例。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术前有颈椎失稳、椎板开门角大小、术后屈伸度和颈椎前凸指数变化程度均与术后轴性痛发生相关(P<0.1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术后屈伸度明显下降和术前有颈椎失稳系预测术后轴性痛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轴性痛患者术前合并颈椎失稳比例高于非轴性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轴性痛患者颈椎屈伸活动度显著下降比例高于非轴性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有颈椎失稳患者,其术后屈伸度显著下降比例高于术前无失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如术前合并颈椎失稳,更易因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屈伸度显著下降而继发轴性痛。建议微型钛板仅用于固定非失稳节段,而术前失稳节段可选择侧块或椎弓根钉棒固定,以减少继发术后失稳和轴性痛发生可能。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评估颈椎Hybrid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短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4月武警总医院脊柱外科应用Hybrid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患者49例,其中男26例,女23例,平均年龄53.4(43~62)岁.49例患者中神经根型颈椎病5例、脊髓型颈椎病10例、混合型颈椎病34例;双节段10例、三节段39例.通过颈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估术后疗效,同时随访颈椎动力位X线片评估全颈椎节段手术前后的活动度(ROM).结果 术后随访24~46个月,平均(42.6±2.2)个月.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的颈痛VAS评分分别为(6.9±1.4)、(2.5±0.9)和(0.7±0.6)分(P<0.05);颈椎NDI分别为(24.6±8.6)、(17.8±6.1)和(13.8±4.2)分(P<0.05);颈痛JOA分别为 (11.9±2.8)、(12.6±1.5)和(14.8±1.4)分(P<0.05);颈椎ROM分别为 (44.2±8.1)、(34.1±6.8)和(30.4±9.5)°(P<0.05).结论 Hybrid术式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满意,能保留置入节段一定的活动度,可作为多节段颈椎病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短节段后路内固定术与单纯后路内固定术治疗年龄较大患者多节段椎体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3月~2010年4月收治36例多节段椎体骨折患者,分为单纯内固定组和联合椎体成形组,其中单纯内固定组19例采用长节段或多节段后路钉棒融合、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组17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伤椎高度恢复R值、伤椎后凸Cobb角以及患者的VAS疼痛指数、住院费用。结果联合椎体成形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单纯内固定组,术后随访6个月~3年,单纯内固定组患者术后R值、Cobb角与联合椎体成形组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两组患者术后VSA疼痛指数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1),均无神经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症状,未出现异物反应,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现象,伤椎高度及脊柱生理弧度无丢失,未出现腰背部疼痛。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短节段后路内固定术是治疗多节段椎体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椎管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及leverage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1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武警总医院骨三科采用颈椎管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leverage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25例,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60.6±9.9)岁。所有患者随访时均行X线、CT及MRI检查,记录随访时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并进行相应的资料分析研究,使用日本骨科协会(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颈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方法,对术前、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颈椎曲度以及颈椎管变化进行评分记录。结果随访6~24个月,25例患者神经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前JOA评分(10.16±1.35)与术后评分(14.28±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改善率61.24%。术前、后颈椎曲度无明显变化(术前17.15°±6.25°;术后17.93°±5.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VAS评分(6.68±1.12)与术后(2.32±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及末次随访 C5椎管矢状径分别为(9.22±2.01)和(15.64±2.0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平均扩大率为(73.92±25.49)%。随访期间,25例患者均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及再关门现象。结论 leverage微型钛板能有效维持椎管的扩大状态,神经症状改善明显,同时可维持颈椎曲度,较小影响颈椎运动功能,可减轻术后颈部轴性症状的发生率,临床应用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6例,其中23例患者为多节段椎体骨折。分析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模拟视觉评分(VAS)及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术后疼痛缓解及日常活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9例患者一次手术完成3节椎体,4例患者一次手术完成4节椎体。3例患者术中出现一过性血压升高和呼吸困难。术前VAS评分及ODI值平均8.58±1.12、81.43±12.54,术后1d平均为3.03±0.98、31.04±11.11,疼痛缓解及日常活动功能恢复显著。5例患者1年内出现再发椎体压缩骨折。13节椎体发生骨水泥外漏。结论PVP是治疗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必须注意脂肪栓塞并发症,一次手术至多完成3节椎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老年人脊髓型颈椎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月接受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34例老年患者(男24例,女10例,年龄60~76岁)的临床资料,以同期收治的54例中青年患者(男43例,女11例,年龄29 ~ 59岁)作为对照,对两组患者的术前病程、术前合并症、前路减压节段数、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和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按日本矫形协会(JOA)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前、出院时及末次随访时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 老年患者的术前合并症、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 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P<0.05),术前病程、减压节段数、平均住院日、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正确的围术期处理、积极防治并发症,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老年人脊髓型颈椎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Purpose

To assess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 in the evaluation of cervical spinal cord biochemical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

Materials and methods

Twenty-four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patient group) and eleven age matched neurologically free volunteers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S was assessed for the main metabolites including N-acetylaspartate (NAA), Choline (Cho), Creatine (Cr) and Lactate (Lac). The MRS findings of both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NAA/Cr ratio of patients with CSM (mean = 1.34 ± 0.09) in comparison to controls (mean = 1.82 ± 0.08).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ho/Cr ratio between both groups. Lactate peak was detected in nine patients while it was not detected in any of the controls. The difference in NAA/Cr ratio between patients with Lac peak and those without Lac peak was insignificant.

Conclusion

MRS is a promising non invasive technique that can help to evaluate metabolic changes of the cervical cord in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even in normally looking-areas.  相似文献   

13.
脊髓型颈椎病病理改变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totic myelopathy,CSM)的病理改变和病理分期间的关系进行对比研究,以明确CSM的病理表现和病理分期间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不同病理分期的CSM患者术后取出的椎间盘组织分为纤维环和髓核二部分,进行编号,送病理科.应用HE染色法,分别进行切片并观察病理变化.经查阅资料,将CSM椎间盘在HE染色下的病理改变归纳为7个观察指标进行观察.统计学采用回顾性、成组设计的方法.结果CSM患者不同的病理分型,有其相对应的在HE染色下的病理表现.结论CSM的病理表现和病理分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各个病理指标间存在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15.
16.
磁共振DWI成像技术在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脊髓型颈椎病(CS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临床及影像学证实为CSM患者,22例非CSM患者行颈髓MRI和扩散加权成像,分析病变表现并测量其ADC值。结果:48例均获得弥散加权图像和弥散系数。CSM患者受压部位ADC值明显高于邻近部位和正常颈髓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CSM脊髓受压部位T2WI出现高信号,ADC值增高;9例T2WI表现为等信号,其中有6例表现为脊髓受压部位ADC值增高,DWI显示不同信号组受压部位平均ADC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信号组受压部位与相应邻近正常部位平均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可以通过受压脊髓ADC值改变更早的判断脊髓内部变化,比常规T2WI能更早、更准确显示脊髓受压的情况,从而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巩腾  苏学涛  夏群  王景贵 《武警医学》2017,28(11):1147-1150
 目的 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tenotic myelopathy,CSM)患者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影响术后颈肩轴性痛(postoperative axial pain,PAP)病程长短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02至2010-02,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和天津市天津医院因颈椎管狭窄行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减压,联合连续节段开门侧Centerpiece微型板钉固定患者344例,其中出现32例PAP患者,平均随访3年以上,根据PAP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2~5个月较快和6~16个月内较慢恢复组,比较PAP两组术后6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日本矫形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 JOA)增长率、末次随访较首发PAP疼痛(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矫正值,术后即刻较术前颈椎屈伸度、曲度和椎管矢径矫正值,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患者术前颈椎曲度、椎管矢径、颈椎屈伸度和术后门轴侧骨槽融合率对PAP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 32例PAP患者均经非手术治疗,其中21例PAP术后2.8~4.8个月缓解,11例PAP术后6.9~15.5个月恢复,PAP较快改善组骨槽融合率高于较慢恢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8,P=0.04),门轴侧骨槽融合率系预测PAP病程长短的危险因素(OR=4.9619,P=0.0465)。结论 门轴侧骨槽愈合率显著提高并获尽早确切融合,有助于缩短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PAP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磁共振(MRI)成像和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的临床、人口统计学指标是否与基线功能评分独立相关,探讨其是否能够预测术后功能结果。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解放军252医院收治的61例CSM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协会(mJOA)评分量化患者入院时及术后12个月的病残程度。对患者年龄、性别、症状持续时间、脊髓病变的严重程度、脊柱轴线、手术技术、压迫节段、前后径、最大脊髓压迫部位的横向面积、MRI成像信号强度的变化进行评估。研究收集的数据包括:患者人口统计学数据;术前基线mJOA评分;术后12个月mJOA评分;MRI影像学数据,如脊柱轴线,前后位直径(AP),最大压迫部位的横截面积(TA),脊髓信号强度(SI),压迫节段。数据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方差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更高基线mJOA评分水平与低龄(年龄≤65岁)、症状持续时间较短,更大的横截面积相关(P<0.05)。更好的恢复率与低龄和高基线mJOA评分相关(P<0.05)。mJOA评分变化较高的与高基线mJOA水平相关(P<0.05)。使用多变量分析显示,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的功能预后最佳预测因子是基线mJOA评分和患者年龄。结论年龄和基线mJOA评分是接受手术治疗的CSM患者功能预后的显著预测因子。脊髓受压程度和核磁共振T1/T2加权图像上信号强度的变化并不是独立预测因子,但发现其与患者当时的功能状态、年龄等相关。症状的持续时间与术前功能状态密切相关,但并没有影响术后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