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复杂性颅眶损伤Ⅰ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复杂性颅眶损伤Ⅰ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Ⅰ期手术治疗7例复杂性颅眶损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0~40岁,平均31岁。7例均表现为伤后颅内血肿或脑挫裂伤、颅眶骨折畸形和视神经损伤,5例有脑脊液漏。Ⅰ期手术治疗包括清除颅内血肿和挫伤坏死脑组织,矫正颅眶畸形及视神经管减压和修补脑脊液漏。其中1例伤后6小时手术,5例伤后3天内手术,1例伤后3周内手术。结果:按颅脑损伤后恢复评价标准(GOS)和面部整形评价标准,术后6周GOSⅠ级5例,Ⅱ级2例。4例达到整形标准优秀级,3例达到良好级。3例术前光感者术后半年视力恢复正常;4例术前失明者半年后1例视力恢复到0.2,2例眼前手动,1例无变化。5例脑脊液漏患者全部阻塞。结论:Ⅰ期手术治疗复杂性颅眶损伤有利于颅神经功能恢复、颅眶畸形整复和防止脑脊液漏引起的颅内感染。  相似文献   

2.
放射学检查证实的眶内假性肿瘤的颅内延伸罕见。作者回顾了自1980年以来经组织学活检证实为眶内假性肿瘤的90例病人的CT图象,8例(8.8%)显示有颅内脑膜延伸。寻找眶内假性肿瘤颅内延伸的征象包括:①异常强化的软组织影通过眶上裂延伸至中颅窝,并且正常脂肪层消失。②病变扩展至同侧海绵窦和③与眼眶病变相续的脑膜有广泛的异常增厚或/和强化。8例中6例为眶后局限延伸,2例为颅内广泛延伸,其中1例为双侧眼眶病变。有报告眶内肿块可通过蝶骨平面向上延伸至前颅窝。有的可播及前、中颅窝的脑膜并累及额叶表面。肉芽肿可发生于眶内、眶裂内或海绵窦内,其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经颅外或经颅内外手术途径用牵引成骨技术矫正Crouzon综合征性严重突眼畸形病例的术式.方法病例1:采用改良Le FortⅢ型骨切开术,安装外固定头架,通过结扎于双侧颧骨体和梨状孔旁支抗钉的两对钢丝,分别经皮和经口穿出,连接到头架的加力螺杆,术后第1天开始按0.5 mm/次、2/d的速率向前牵引14 d、向前下牵引17 d.病例2:经冠状切口掀起额骨骨瓣,经颅内外和口内行眶上、外、下缘骨切开术,在保留眶内骨膜附着下使双眶整体游离.将额骨瓣前徙以扩大颅腔,微型接骨板固定.安装头架后,将结扎于眶上缘和颧骨体的两组钢丝经皮穿出,连接于加力螺杆上.术后第5天开始加力,速率同上,共17 d.结果病例1的眶外、下缘和面中部前徙14 mm,下旋7 mm,纠正了突眼、面中部凹陷和开反(牙合)畸形.病例2的前额由向后斜变圆,双眶前徙14 mm,眶缘移至眼球赤道之前,闭眼无障碍.除术后脑脊液漏持续了6 d外,无任何并发症.结论根据患者特征,用牵引成骨技术矫正Crouzon综合征性颅颌面畸形安全可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眶壁转移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研究眶壁转移瘤的CT和MRI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眶壁转移瘤的CT和MRI表现,成人组16例,儿童组7例.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与MR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16例成年患者CT表现均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和眼眶不规则肿块,9例骨质破坏区邻近的颅内可见扁平不规则肿块;16例MRI表现为骨质破坏区邻近的眼眶和颅内均可见略长T1、略长T2信号的不规则软组织影,增强后呈明显强化.7例儿童患者CT表现均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和眼眶不规则肿块,其中2例可见垂直针状高密度影,3例骨质破坏区邻近的颅内可见扁平不规则软组织肿块;MRI显示7例骨质破坏区邻近的眼眶内和6例颅内可见略长T1、略长T2信号不规则的软组织影,其中1例为双侧,增强后呈明显强化;7例双侧眶骨、4例斜坡和双侧岩尖及1例双侧颞骨鳞部骨髓腔呈略长T1、略长T2信号影,增强后呈明显强化.结论眶壁转移瘤的CT和MRI表现有一些特点,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颅内MRI低信号皮样囊肿1例武生林初振芳孙礼颅内皮样囊肿发病率较低,通常在MRI上表现为短T1长T2的高信号,而呈长T1、短T2低信号者实为罕见。现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例颅内MRI低信号皮样囊肿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20岁,主诉头痛、头晕、频...  相似文献   

6.
经前颅窝底入路切除眶内及眶颅沟通病变穆苍山,赵宗尧,金鹤基,亢文,王宪武,韩力强总结8例眶内及眶颅沟通病变,包括脑膜瘤3例、神经纤维瘤2例、肝转移癌1例、瘤样纤维组织增生1例、视网膜母细胞瘤1例。术中均采用经硬膜外,前颅窝底人路切除病变,术后无井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鼻窦炎颅眶并发症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其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临床证实的儿童急性鼻窦炎颅眶并发症的影像资料,16例行CT平扫检查,所有病例均行MRI检查.结果 26例患者中眼眶并发症23例,颅内并发症3例.根据Chandler对儿童急性鼻窦炎眼眶并发症的分型,眶隔前蜂窝织炎2例,CT表现为眼睑、面颊部肿胀,MRI肿胀的软组织T1 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眶隔后肌锥内外间隙清晰;眶隔后蜂窝织炎5例,CT表现为眼睑、面颊部肿胀并眶隔后肌锥内外间隙模糊不清,MRI炎性水肿组织表现为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肌锥内外间隙脂肪信号存在,增强后,病变累及范围内有强化;骨膜下脓肿16例,CT表现为眼眶内下象限肌锥外间隙软组织密度影,多呈梭形,11例眼眶内壁、下壁骨质有不同程度破坏,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脓肿壁明显强化.儿童急性鼻窦炎颅内并发症主要为脑膜炎及硬膜下脓肿,CT表现为前颅底、额部颅板下新月形低密度影,MRI脓腔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脓肿内外壁均明显强化,脑表面见脑沟回样强化.结论 CT和MRI的联合检查可明确儿童急性鼻窦炎颅眶并发症的类型、范围、部位,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随访观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颅眶沟通性脑膜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CT和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资料齐全的颅眶沟通性脑膜瘤13例,分析其CT和MRI影像特征,重点观察肿瘤的形态、大小、边界、肿瘤基底宽度、瘤周水肿宽度、强化均匀程度以及脑膜尾征长度等,观察指标经量化处理,并随机抽取临床、影像资料齐全并经病理证实的颅内脑膜瘤29例,对比分析2组病例的临床、病理及影像特征差异.结果 13例颅眶沟通性脑膜瘤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突眼、视力减退、眼球运动受限、视乳头水肿等症状,形态以哑铃状多见,肿瘤最大径平均值、肿瘤基底最大宽度平均值、瘤周水肿最大宽度平均值、脑膜尾征邻近强化硬脑膜的最大长度平均值均大于颅内脑膜瘤(P<0.05).结论 颅眶沟通性脑膜瘤具有一定的临床、病理及CT、MRI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9.
男性,36岁,因右眼视力下降半年伴突眼入院。曾于1年前被木凳击伤右额及眶部,半年后发现右眼视力下降伴轻度突眼,以后进行性加重,视力明显下降,右侧卧位时自感颅内有杂音。查体:右眼突出,可闻及与心跳一致的血管杂音,其他无异常。Matas试验,压迫颈动脉5...  相似文献   

10.
视神经鞘脑膜瘤CT诊断2例报告夏晓1临床病例例1,女性,40岁。右眼球突出伴失明6年。眼球向外活动受限,眼底检查视神经乳头萎缩。突眼测量:16-13mm。CT检查:横断面扫描球后、眶尖橄榄状钙化性肿块,2.0cm×1.5cm×1.0cm,密度均匀,边...  相似文献   

11.
脑膜瘤合并脑出血1例报告郑自立颅内脑膜瘤是由脑膜组织形成的肿瘤.是颅内肿瘤中仅次于腹质瘤的第二常见肿瘤,是颅内良性肿瘤的最常见者,其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6’‘’,但脑膜瘤合并脑出血的病例非常少见,1994年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病例介绍患者,女...  相似文献   

12.
鼻-眶-脑型曲菌病二例CT诊断王振常李志欣,鲜军舫曲菌感染较少见,曲菌感染同时侵及鼻—眶—脑者更为罕见,我院曾收治两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女,40岁。因右侧鼻塞,头痛、眼、面部胀痛半年,右眼失明3个月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鼻塞、发...  相似文献   

13.
颅内巨大畸胎瘤1例马耀斌1张松林2畸胎瘤是由胚叶的多种组织形成的异位瘤。多发生于胸部纵隔及腹部盆腔内。发生颅内实属罕见。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一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20岁、12年前开始有癫痫发作,经常服用苯妥英钠药物控制发作。于1993年5月不...  相似文献   

14.
颅眶沟通性脑膜瘤(cranio—orbitalcommunicating menin-giomas)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疾病,属于脑膜瘤的一类分型,其发病率低于同期脑膜瘤的1%,约占同期颅眶沟通瘤的29%。其临床表现主要由瘤体的起源部位所决定,眶内起源者多表现为眼部的症状和体征,而颅内起源者则多表现为颅内的症状和体征,同时,该疾病的影像学方面个体差异较大,诊断较为困难,误诊率高。  相似文献   

15.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是指头颅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见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CT检查方发现血肿,或清除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者犤1犦。本院自1993年6月~2000年5月,经CT扫描或手术证实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3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12~70岁,平均41.2岁。本组病例中车祸伤20例,后仰跌倒伤3例,高处坠落伤8例,其他损伤1例。伤后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加重;手术后意识障碍好转后又恶化,减压窗膨张力高等,临床表现为CT扫描复查…  相似文献   

16.
眼眶继发性肿瘤的CT表现:附68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眼眶继发性肿瘤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对68例经病理学证实的眼眶继发性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继发于邻近鼻窦的肿瘤占82.35%,继发于颅内、颞下窝等邻近结构的肿瘤占11.75%,全身恶性肿瘤的眼眶转移占5.89%。继发于鼻窦、颅内、颞下窝等邻近结构的肿瘤,其形成有眶壁骨质破坏、增生、受压移位以及眼眶裂孔扩大等四种侵入方式,恶性肿瘤以眶壁破坏多见,良性肿瘤各种侵入方式均可见到。CT表现特征为眶内肿瘤与眶外肿瘤连续,肿瘤中心位于眶外,伴有眼眶骨质改变。结论:CT检查有助于明确肿瘤来源、范围、性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者报导了10例眼眶骨折并视神经损伤。除个别病例作的是常规头颅扫描,以眶上线-外耳道联线为基线,扫描后将眼眶区单独放大外,大多数病例都作了眶区扫描。以眶下缘-外耳道连线为基线,层厚2mm,分别取软组织和骨窗摄影。经CT  相似文献   

18.
颅内皮样囊肿破裂的CT表现(附2例报告)彭仁罗,谭长连,李建军颅内皮样囊肿破裂的CT表现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报告2例典型病例供参考。例1男,21岁。主诉头痛4年,双眼视力下降1月。眼底视乳头水肿.颈抵抗感,四肢腱反射亢进,临床诊断颅内占位病变。C...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3岁,因车祸致伤头面部,一个锐角形钩状钢筋自左眼眶下方穿入头部。体检:意识恍惚,左眼肿胀、外凸,球结膜水肿,左眶下缘内侧皮肤裂伤长约2.5cm,可见钢筋残端外露约0.5cm:颅骨正侧位X线片可见直径约0.8cm的钩形金属异物,自左侧上颌窦穿入,经眶下进入眶后部近眶尖处,穿破眶上内侧壁及蝶骨平台进入颅内,转折指向鸡冠方向达额窦后壁。颅脑CT可见钩形异物造成额叶的挫裂伤灶,骨窗位显示骨折累及蝶骨、视神经孔、眶壁及上颌窦、额窦。入院诊断:颅、眶、颌面金属异物贯通伤,脑挫裂伤,颅底骨折。入院后急诊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初步清创后做额部冠状切口,保留带蒂骨膜瓣,做过中线的额部游离骨瓣,见额窦内侧壁粉碎骨折,骨折线向下延至左侧眶上壁。该区域硬膜广泛破损,有挫碎脑组织外溢。常规处理额窦并以骨蜡严密封闭,将挫灭脑组织清除,暴露前颅窝底达前床突,见左眶上壁粉碎骨折,骨缺损约2.0cm×3.0cm,眼外肌外露,骨折线通过鞍结节向后下延伸,金属异物自眶后部穿出,指向鸡冠方向,颅内段长约4.5cm。此时将面部创口适当扩大,摘除上颌窦粉碎骨折片,显露异物的颅外部分长约6cm,达上颌窦深处,自颅内沿窦道方向向外下轻推异物,同时自颅外牵拉,将异物缓慢旋转取出,未发生大的活动出血,严格修补颅底,清创术毕。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4个月,除左眼视神经损伤外无其他神经系统损伤。  相似文献   

20.
颅内黑色素瘤的CT和MRI特征:附二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颅内黑色素瘤的CT和MRI特征(附二例报告)杨秀军,彭仁罗,陈登明,陈桦颅内黑色素瘤国内报道不多 ̄[1 ̄3],CT和MRI对其定位及定性诊断颇有价值,笔者报告2例颅内恶性黑色素瘤,并对其CT和MRI特征进行了探讨。病例报告例1男,57岁。因左侧肢体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