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哲俊红 《当代医学》2013,(35):75-7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40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根据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复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观察两组脑卒中康复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发现,对照组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高血压脑卒中可降低血压和血浆Hcy,效果显著,可全面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朝辉  李玉清  曹福岭 《黑龙江医学》2021,45(23):2527-2529
目的:探究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年龄>60岁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密市中医院150例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2019年1月—2020年1月)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水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管内皮功能[血清一氧化氮(NO)、人内皮素-1(ET-1)]及不良反应(眩晕、头痛、恶心、咳嗽)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07、7.799、2.556,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1、13.262,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60岁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压及Hcy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黄巍辉  游咏 《中外医疗》2014,(24):116-117
目的对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接收治疗的145例伴有"H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那普利片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治疗一年后,对两组患者的脑卒中再发率以及死亡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HCY下降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叶酸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IMT与维生素B1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脑卒中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膀氨酸水平,促进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稳定,进而显著降低脑卒中再发率和死亡率,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效果明显优于依那普利片。  相似文献   

4.
李明  周铭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11):1538-1541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的观察组,参照Pullicinp法选择轻度梗死、中度梗死和重度梗死患者各50例;将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50例健康者纳入研究的对照组。检测受试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a(TNF-a)水平。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梗死患者的血清Hcy、CRP、TNF-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高于对照组,叶酸、维生素B12、神经营养因子(NT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CRP、TNF-a、MMP-9水平呈正相关,与NGF、NTF呈负相关;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CRP、TNF-a、MMP-9水平呈负相关,与NGF、NTF呈正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发生改变,且与炎症因子含量以及神经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病情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降压和/或降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时间疗效及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对疗效的修饰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观察组患者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分析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降压和/或降Hcy的时间疗效并从基因角度探讨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基因多态性对疗效的修饰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TT型患者治疗前血浆Hcy水平以及治疗后的血浆Hcy下降水平均高于CC、CT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有着较好的降Hcy疗效;在MTHFR C677T基因中,其对TT型患者的疗效最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叶酸、Vitamin B_(12)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对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高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98例高Hcy血症高血压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叶酸+维生素B_(12)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Hcy、hs-CRP水平及颈动脉斑块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联合叶酸和维生素B_(12)治疗可有效降低高Hcy血症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预防颈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7.
张玲  史梁  张杰 《重庆医学》2016,(27):3785-3787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与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产科诊断为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1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同型半胱氨酸、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分析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血清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 P<0.05),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与维生素B12和叶酸无明显相关性( 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水平呈负相关(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维生素B12无明显相关性( P>0.05)。结论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依那普利叶酸片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及降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17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3组,依那普利组、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10mg/0.4mg组和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10mg/0.8mg组,于治疗前测定血压、Hcy.治疗后4、8周分别复测血压、Hcy,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均能有效降低Hcy水平,均显著优于依那普利组(P<0.05).依那普利叶酸片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依那普利类似.结论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血清Hcy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老年痴呆患者(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探讨其对老年痴呆发生发展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12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包含阿尔茨海默病患者6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56例,另选择同时期在本院接受检查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3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AD组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各数据指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各数据指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VD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V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组及VD组ADL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AD组及VD组之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是老年痴呆发生的危险因素,患者痴呆严重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具有相关性,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还可以作为鉴别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莫秋萍 《河北医学》2014,20(2):306-308
目的:观察与分析依那普利叶酸片在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者且按照1:1比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依那普利叶酸片、对照组患者给予依那普利,且对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心脑血管事件和用药有效率进行观察及相关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均得以明显控制且无差异(P〉0.05),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观察组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用药能同时控制血压和(或)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作用于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效果显著,可有效且全面控制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清Hcy水平的影响。方法:117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9例。A组给予复方制剂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0 mg/0.8 mg/d;B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 mg/d+叶酸片0.8 mg/d;C组仅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 mg/d。3组均连续服用12个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9、12个月3组患者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第3、6、9、12个月,3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6、9、12个月,A、B两组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显著低于C组(P<0.01);治疗后第12个月,A组Hcy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能有效控制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Hcy水平,降低此类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孙良 《中国医药导报》2013,(30):94-96,100
目的研究缬沙坦联合叶酸治疗老年高血压肾病临床效果及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长春市第二医院确诊为高血压肾病的患者合计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采用缬沙坦联合叶酸治疗,对照组单用缬沙坦治疗。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8周的血压、血尿素氮(BUN)、肌酐(Cr)、同型半胱氨酸(Hey)、叶酸、维生素B12:的浓度变化以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收缩压(SBP)[(135.34±8.79)mmHgl、对照组的SBP[(145.65±8.58)mmHg]与实验组舒张压(DBP)[(75.43±5.79)mmHg]、对照组DBP[(86.54±6.87)mmHg]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SBP与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BUN[(5.83±0.97)mmol/L]、Cr[(102.34±18.67)μmol/L]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BUN[(6.68±1.04)mmol/L]和Cr[(115.79±21.35)±mol/L]浓度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BUN和Cr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Hey浓度[(11.26±2.87)±mol/L]低于对照组[(14.19±2.53)μmol/L1,实验组治疗后叶酸[(13.87±1.43)nmol/L]、维生素B12[(685.43±143.21)nmol/L]高于对照组叶酸[(7.43±0.97)mmol/L]、维生素B,2[(396.58±98.3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UAE[(109.43±34.12)±gmin]、血清Cysc[(1.73±0.45)mgL]低于对照组的UAE[(226.49±78.95)μg/min]、血清CysC[(3.58±1.09)mgL],eGFn[(76.49±38.67)mL/min]高于对照组eGFR[(63.58±24.65)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缬沙坦与叶酸治疗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能够有效地降低血压,减少肾功能的损伤,更有效地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高同型半胱氨酸大鼠主动脉死亡受体途径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桃红组、叶酸组,每组10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桃红组、叶酸组给予高蛋氨酸饮食(普通饲料添加2%蛋氨酸)喂养,桃红组采用桃红四物汤水煎液,按4.59 g生药/(kg.d)灌胃;叶酸组采用叶酸混悬液,按1.35 mg/(kg.d)灌胃;模型组及正常组给双蒸水2 mL/(只.d)灌胃。12周后,Elisa法检测血清hcy、TNF-α、MCP-1浓度,免疫组化检测主动脉Cleaved Caspase3表达,RT-PCR法检测主动脉TNF-α、Fas 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主动脉TNF-α的表达。结果:12周后,模型组大鼠血Hcy显著升高,血清TNF-α浓度升高,血清MCP-1浓度有升高趋势;主动脉内皮细胞连续性受损,受损部位下的血管平滑肌细胞Cleaved Caspase3呈片状黄褐色阳性染色。主动脉全层行RT-PCR示TNF-α、Fas mRNA表达上调,western blot示TNF-α表达上调。相对于模型组,桃红组和叶酸组大鼠血清TNF-α浓度降低,主动脉未发现片状Cleaved Caspase3阳性染色,TNF-αmRNA表达明显下调,Fas mRNA表达有下调趋势,TNF-α蛋白表达下调。但叶酸组伴有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下降,而桃红组没有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作用。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诱导SD大鼠主动脉死亡受体途径凋亡,桃红四物汤可降低血清TNF-α,并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下调主动脉TNF-α表达。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许多基础疾病的年轻化以及人们普遍寿命的延长,器质性ED,如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阴茎勃起有着十分复杂的机制,是在神经、内分泌、及心理效应等综合调控下所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五羟色胺(5-HT)及炎症因子(IL-8、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8月在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5-HT水平[(21.9±8.2)nmol/L]小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5-HT水平[(27.6±9.7)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8及IL-1β水平分别为(3.12±1.29)ng/L、(0.53±0.13)μg/L,均小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IL-8及IL-1β水平[(3.81±1.27)ng/L、(0.65±0.2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片用于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较好,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清5-HT水平,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清IL-8及IL-1β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胆通片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血清球蛋白等的影响。方法: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均分为空白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均接受抗病毒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熊去氧胆酸胶囊,实验组加用复方胆通片治疗。比较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血清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等的差异。结果:空白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前后血清球蛋白分别为(32.24±5.19)g/L与(31.96±5.27)g/L、(32.34±4.98)g门L与(28.06±5.57)g/L、(32.31±5.26)g/L与(27.66±5.86)g/L,治疗后对照组、实验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后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分别为(1.014±0.206)与(1.029±0.170)、(1.008±0.162)与(1.248±0.244)、(1.011±0.195)与(1.276±0.275)。治疗后对照组、实验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胆通片能够降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球蛋白水平,作用与熊去氧胆酸胶囊接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热毒宁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及对患者抗炎、促炎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支原体肺炎患儿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单独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序贯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74.55%)(P〈0.01)。治疗4、11d后,观察组患儿血清白介素-4、10、6(IL-4、IL-10、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D3+、CD4+及红细胞C3b受体(RBC-C3b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热毒宁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血清抗炎因子、促炎因子、细胞及红细胞免疫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y)与青年脑梗死的关系以及叶酸、维生素B12的干预作用。方法 86例45岁以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同期3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Hey;其中急性脑梗死组筛选出高Hey血症患者49例,再随机分为叶酸及维生素B12治疗组25例及非治疗组24例作对照研究,观察其干预效果。结果 脑梗死组血浆He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Hcy在脑梗死患者所占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叶酸及维生素B12,干预后治疗组血浆He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Hcy升高是青年脑梗死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可降低血浆Hcy水平,对预防和治疗青年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易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12):1714-1717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PLE)动脉栓塞在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肝血管瘤患者随机地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42),分别采用碘化油乳剂与PLE栓塞治疗。比较两组动脉造影征象、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血管瘤直径及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变化、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动脉早期可见周边部位出现体积较大的血管湖影,呈"枝上挂果征"变化;静脉期或静脉后期较动脉早期出现更多血管湖影,且均不排空,呈"早出晚归征"变化;(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肝血管瘤直径及血清TBA水平均明显减小,且观察组治疗后血管瘤直径及血清TBA水平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E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