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贝叶多孔菌(Polyporusfrondosus,Pf)是属于担子菌亚门多孔菌属的食用菌,其提取液有抑突变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其作用机理,现将其对大鼠肝脏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还原住谷胱甘肽水平和细胞色素P450含量影响的研究报道如下:Wistar大鼠2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2组,灌胃分别给予蒸馏水和加热的14.28%Pf水相是取液10ml/kg,每日两次,连续10d,然后剖验,该液对大鼠肝脏GST活性,GSH水平和P450含量均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增长率分别为27.50%,47.50%和33.33%。这可能是Pf抑诱变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六种稀土硝酸盐在Ames法对TA98有TA100菌测试中的回变菌落数与阴性对照的自发回变菌落数基本一致,显示无致突变作用;而硝酸铈在每皿50μg-5000μg时,能减少2AF的致突变菌落数,表现出抗旅为反应。  相似文献   

3.
贝叶多孔菌(Polyporus frondosus,Pf)是属于担子菌亚站多孔菌属的食用菌,其提取液有抑突变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其作用机理,现将其对大鼠肝脏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还原性谷胱甘肽水平和细胞色素P450含量影响的研究报道如下:Wistar大鼠2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2组,灌胃分别给予蒸馏水和加热的14.28%f水相提取液10ml/kg,每日两次,连续10天,然后剖验,该液对大鼠肝脏GS  相似文献   

4.
乙烯利的致突变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对乙烯利进行了致突变作用研究。结果表明,Ames试验各剂量组,加及不加S9,四个菌体均呈阴性;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高剂量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提示乙烯利对小鼠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具有潜在诱变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用果蝇伴性隐性致死(SLRL)实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实验(Ames)实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MN)实验分别检测了Ge-132的抗诱变作用。结果表明:Ge-132在低浓度一定范围内(0.1%,0.01%)对甲基磺酸乙酯诱发果蝇SLRL突变具有较弱的抗诱变作用Ge-132对2-氨基芴诱发的TA98,TA100回变无抗诱变作用,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髓细胞微核效应呈现剂量反应关系的抗诱变作用,但  相似文献   

6.
欧丽娜染发剂的Ames试验欧世平,刘沛玉,蒋中仁,陈琼瑶,杜宝荃(四川省卫生防疫站610031)染发剂有致突变作用国外早有报道。为保障广大消费者使用安全,本文对我省生产的欧丽娜染发剂进行了Ames试验,检测是否有致突变性。Ames试验采用平板掺入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Ames试验,小鼠微核试验和中国仓鼠肺细胞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研究了HG提取物的致突变作用。用受孕小鼠研究了HG提取物的致畸胎作用。结果表明,Ames试验在10mg/皿浓度下未见回复突变作用;微核在试验在10.5g/kg剂量下未诱发微核率增高;染色体畸变试验在300μg/ml浓度下不出现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升高;小鼠致畸胎试验在9g/kg剂量下不存在胚胎毒性和致畸毒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微核试验、Ames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对双灭多威农药的致突变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硫双灭多威农药剂量为29.6mg/kg,59.2mg/kg和88.8mg/kg时,均不诱发昆明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增加;(2)对硫双灭多威农药为0.5,5.0,50,500,5000μg/Ⅲ进行Ames试验,结果表明该药未诱导TA97、TA98、TA100和TA102的加菌数增加;(2)硫双灭多威农药  相似文献   

9.
7种中草药的抗诱变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应用Ames试验TA98和TA100菌株及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对牡丹皮,牡丹草,潞党参,宣木瓜,菊花,石斛和新鲜石斛7种草药的水溶性提取液进行抗诱变性筛选,发现牡丹皮,潞党参和菊花在2个试验系统均有抗诱变活性提示这3种中药能抗基因突变又能抗染色体畸变;宣木瓜在Ames试验中对2-AF诱导TA98和TA100有强抗诱变性;除宣木瓜外,余6种中药在微核试验中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肠溶丙烯酸树脂进行致突变作用研究主其安全性评价。方法:Ames试验,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肠溶丙烯酸树脂AMes试验、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均为阴性。结论:在体内,外条件下,肠溶丙烯酸树脂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马尾松松针粉袋泡茶水提物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方法:采用大、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对马尾松松针粉袋泡茶水提物进行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研究。结果:马尾松松针粉袋泡茶水提物对大、小鼠经口最大耐受量(maxinally tolerated dose,MTD)均大于240.0 g/kg;Ames试验显示,在加与不加S9时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与自发回变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显示,各剂量组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马尾松松针粉袋泡茶水提物经口MTD240.0 g/kg,属实际无毒级,未见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与方法:采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检测甘泰康的遗传毒性,为其食用安全性提供依据.结果与结论:3项遗传毒性试验均为阴性,甘泰康对所试菌株、小鼠体细胞及雄性生殖细胞无诱变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可降解聚乙醇酸(polyglycolic acid,PGA)生物支架材料是否具有引起基因突变的潜能。方法:采用Ames试验和小鼠淋巴瘤试验评价PGA浸提液的遗传毒性。结果:在Ames试验中,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可降解PGA的浸提液均未引起4个试验菌株出现显著的回变菌落数改变(P0.5)。在小鼠淋巴瘤试验中,可降解PGA各个剂量浸提液组的克隆形成率较阴性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5),且显著小于阳性对照的克隆形成率(P0.5)。结论:可降解PGA纤维材料浸提液对于Ames试验菌株,小鼠淋巴瘤细胞无基因诱变性。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材料与方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 研究仙人掌原液的毒性。 材料与方法: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 结果: 仙人掌原液雌、雄小鼠LD50均大于20.0 g/kg,属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 在本次实验条件下,仙人掌原液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龙葵果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地:研究龙葵果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为龙葵果汁作为保健食品进一步开发的利用打下基础。材料与方法:小鼠急性毒性试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采用《保健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规范》要求进行。结果:龙葵果汁急性分组属于无毒级别。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未见小鼠口服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医用可吸收合成缝合线的细胞毒性及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L-929细胞培养、Ames试验和显性致死试验对医用可吸引合成缝合线进行细胞毒性和致突变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医用可吸收缝合线对细胞增殖度的影响,D4为97.6%,D7为94.0%。对细胞形态的正常发育没有影响。Ames试验MR〈2,显性致死试验、致突变指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均显示阴性反应。表明医用可吸引缝合线不具有潜在的致突变效应。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研究灭菌丹在不同遗传终点的致突变作用。材料与方法:采用Comet试验、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分析灭菌丹在不同剂量下对DNA和染色体的损伤。结果:Comet体内试验PMNC尾长呈现出随剂量增加而增长的趋势,体外试验尾长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mes试验加和不加S9,各菌株回变菌落数均超过溶剂对照组的2倍,并呈现出剂量反应关系。微核试验和小鼠中期I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显示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灭菌丹可引起鼠伤寒沙门氏菌碱基置换和移码突变,并可能损伤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草苔虫内酯的遗传毒性。方法:采用Ames试验、体外培养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ovary,crt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检测草苔虫内酯的遗传毒性。结果:Ames试验显示在每皿100、10、1、0.1g受试剂量下,在加或不加S9代谢活化系统时对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及TAl535所诱发的回复突变菌落数均与溶剂对照的突变菌落数相近。体外培养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显示,在3.75、1.88和0.94g/ml 3个剂量组,在加S9条件下培养24h和不加S9培养24、48h的CHO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在12.5、25、50g/kg3个剂量下对ICR小鼠的微核诱发率呈剂量反应关系,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草苔虫内酯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无致突变性,对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的致畸变作用为可疑阳性,对ICR/b鼠有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效应,提示草苔虫内酯对人体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