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脑血管意外(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疾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病后往往导致偏瘫、失语等后遗症,长期不易恢复,目前药物治疗效果多不理想。本人自1990年1月至1994年6月用针刺疗法共治疗本症248例,疗效比较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248例中脑血栓形成180例,脑溢血24例,脑栓塞42例,脑血管痉挛2例。男133例,女115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疾病最常见者为脑出血及脑血栓形成。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自1952至1961年十年中共收容脑血管疾患病人901例。其中脑出血481例,脑血栓形成20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65例,脑栓塞32例,脑血管痉挛及高血压性脑病各9例。近10年来,在脑循环的解剖、生理、病理生理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已有不少的研究和进展。一、脑血管的解剖低等哺乳类动物脑血液的供应主要来自椎动脉系统及颈外动脉。只在灵长类,颅内  相似文献   

3.
脑血栓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动脉内膜炎及血液黏稠度高而导致脑血管局部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造成脑组织供血不足,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1,2].目前临床常采用扩张脑血管、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等综合治疗[3],本研究应用尼莫地平(nimodipne)与灯盏花素(breviscapine)联用治疗脑血栓形成,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脑血管闭塞或堵塞后,该血管供血区血液灌注不足而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性软化或坏死,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总称[1]。其中包括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等。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溶栓、抗凝、介入、手术治疗等。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意外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出血性包括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其中以脑血栓形成最常见,近年来脑血管疾病有逐增趋势,死亡率增高.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血液循环障碍在临床上甚为多见,且危及生命而死亡者亦占相当大之比例。其临床表现不外为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蜘蛛膜下腔出血及脑血管痉攣等五种形式。我科自57年10月开诊以来,共收入脑出血十八例脑血栓形成廿八例,蜘蛛膜下腔出血五例,脑栓塞一例,脑血管痉挛六例。以上共占神经科住院总人数之20.9%。复习十年来国内文献有关脑出血、脑栓塞、蜘蛛腔下腔出血等,在文献中报道颇多,而有关脑血栓形成之病例报告以及临床讨论尚属少见,仅于59年12月陈氏报告一篇。根据我科二年来收容此类病人占住院总人数之10%,而占脑血管疾患中之48.2  相似文献   

7.
正脑梗塞是指由于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缺血缺氧而至脑软化坏死,由此产生缺血区脑功能损害和神经症状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脑血栓形成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血高凝状态和动脉炎引起,且与不良生活方式、压力大有关,临床多见。脑栓塞由心瓣膜脱落栓子、动脉硬化脱落斑块、肺脓栓、脂肪栓、空气栓子、肿瘤细胞栓子引起,且有基础疾病,少见。临床所指的脑梗塞一般指前者,本文讨论前者。  相似文献   

8.
脑血管意外包括脑血管痉挛、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属于祖国医学的中风病范畴。几年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摸索了一些治疗规  相似文献   

9.
冯靖 《中国实用医药》2013,(35):111-111
脑血管疾病中脑梗死和脑出血为主要两大疾病,它们在治疗中方法大不相同,前者以溶栓为主,后者以止血为主。但在血液流变学的检测中又有许多相近之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占首要地位。血液流变学的检测与治疗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它的检测对脑出血预后、脑血栓发现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部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2005年1月~6月我们采用金纳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34例,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付学英  陈启亮 《贵州医药》2011,35(8):766-767
脑梗塞是指脑部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的脑血管疾病,导致认知、交流、运动、感觉等功能障碍,出现偏瘫、失认、失用、失语、感觉缺失、偏盲、吞咽困难、瘫痪等诸多症状体征。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主要有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相似文献   

12.
脑出血与脑血管闭塞性疾患(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的临床表现颇为相似,有时不易鉴别,因此,在临床上统称之为脑血管意外,但在治疗上却大不一样,故鉴别这两种情况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寻求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鉴别方法,我们本着“洋为中用”的精神,在34例脑血管意外的病员中,试用了脑超声波来鉴别此两类疾病,初步结果尚称满意,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发生坏死软化即称为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约占75%。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正常体温下。脑部完全缺血4~8分钟内神经元就发生不可逆损伤而发生脑梗死。  相似文献   

14.
脑梗死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坏死及软化[1].临床上,将脑梗死分为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与脑栓塞三种,且患者发病多与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心律失常等有关,临床多表现为不省人事、猝然昏倒、智力障碍等,影响居民生活及健康[2].  相似文献   

15.
玲子 《家庭医药》2007,(11):63-63
脑中风又称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缺血性脑中风,即脑梗死,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另一类是出血性脑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川芎嗪注射液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芎嗪具有扩张血管、抗血小板凝聚、抗血栓形成、减轻血管痉挛及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主要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全、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近两年来,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现结合有关文献将川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指标与血液流变学指标间的变化及其是否存在相关性,以提高人们对高脂血症危害性的认识,更好地加强对高脂血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测定50例高脂血症患者组和5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脂血症患者组的全血低切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与正常人群对照组相比,大多数血液流变学指标存在明显异常,差异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高脂血症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密切相关,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改变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脂血症可使血液处于高凝及高黏状态,可使全身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冠心病、心梗、脑血栓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裴玉友 《黑龙江医药》2006,19(4):305-306
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近年来,随着对脑梗死的病理、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缺血性半暗带和再灌注损伤机理的提出,更新了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观念。  相似文献   

19.
我们自1975年9月至1976年4月,应用超声波治疗脑血管疾病32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简要总结如下: 临床材料:本组32例的脑血管病人,年龄自7岁起至61岁以上,其中脑血栓形成26例,脑溢血1例,脑栓塞4例,闭塞性脑血管病1例,病程最短者半月,最长者16年1例,其余多数为半年至三年。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确诊后,应尽早采用超声波治疗,如伴有脑水肿,应首先积极处理脑水肿。脑血栓形成进展期暂缓作超声波治疗。脑溢血在出血停止颅内压正常,病情稳定后可采用超声波治疗。对血压过高超过200/120毫米汞柱者或有弥漫性脑动脉硬化者暂不作超声波治疗。方法、结果及注意事项:我院使用南京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指标与血液流变学指标间的变化及其是否存在相关性,以提高人们对高脂血症危害性的认识,更好地加强对高脂血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测定50例高脂血症患者组和5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并对其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脂血症患者组的全血低切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与正常人群对照组相比,大多数血液流变学指标存在明显异常,差异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高脂血症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密切相关,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改变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脂血症可使血液处于高凝及高黏状态,可使全身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冠心病、心梗、脑血栓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