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常远 《药物与人》2011,(7):54-55
唐代名医孙思邈主张"清晨叩齿三百下"。明朝有位长寿者叫冷谦,史载活了一百五十岁,他的长寿经验就是"每晨睡醒时,叩齿三十六遍。"宋朝大诗人苏东坡也有叩齿健身的习惯。他曾说:"一过半夜,披上上衣面朝东南,盘腿而坐,叩齿三十六下,当会神清气爽。"乾隆皇帝是清朝在位最久、寿命最长的皇帝,他的长寿秘诀之一也为"齿宜常叩"。  相似文献   

2.
《长寿》1998,(1)
栗子药用,《名医别录》列为上品。梁代陶弘景认为栗子:“益气,厚肠胃,补肾气。”唐代孙思邈称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指出“生食,治腰脚不遂”。苏恭谓“疗筋骨断碎,肿痛瘀血”。宋代寇宗奭分析道:“栗之补肾,为其味咸又滞其气也。”明代李时珍又指出粟有驱寒、止泻功效。据分析,板栗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糖、淀粉、粗纤维、胡萝  相似文献   

3.
夜读拾奇     
十二段动功健身强体 清代名医尤乘的《寿世青编》中,载有十二段动功,今录之,供中老年朋友健身参考。 一、叩齿 齿为骨之余,宜常叩击,使面部筋骨活动,心神清爽。每次叩击36次。 二、咽津 舌舐上腭,久则  相似文献   

4.
电脑一族,由于整天面对屏幕,不免会有眼睛干涩,视物疲劳等现象。其实,只要在生活中多吃点炒熟的芝麻,就能得到较好的改善。芝麻自古以来就被益为是健壮益寿的食物,古籍《名医别录》就有"坚筋骨,明耳目,耐饥渴,延年益寿"之说。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评价是"八谷之中,惟此为良"。中医认为,久视伤血,称眼睛干  相似文献   

5.
钟汉民 《长寿》2007,(9):10-10
我国民间有这样一句谚语:“清晨叩齿三十六,到老牙齿不会落。”说明叩齿对牙齿的保护作用是很大的。自古以来,我国很多长寿者都很重视叩齿保健,现代生理学家也认为,人经过一夜的休息之后,清晨起床时,牙周组织会处于松弛状态,牙齿有些松动。若能在早晨经常叩齿,不仅能兴奋牙体和牙周组织的神经、血管和细胞,增强牙体和牙周组织的抗病能力,而且还可使牙齿变得更加坚硬稳固、润丰光泽。晚上临睡前再叩齿一次,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牙周病中牙齿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及牙槽骨的慢性破坏性、进行性疾病,它与龋齿同为口腔最常见的两种疾病。疾病的发展,使牙龈发炎溢脓、牙膜变性、牙槽骨吸收,最后牙齿松动、脱落。除影响美观外,可引起咀嚼功能的紊乱。同时还能引起一些风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医学上将其叫做“口腔病灶”。在目前慢性牙局病还没有特特效汉治疗的情况下,如果在刷牙方法上得当,科学安排膳食及注意口腔卫生的同时,每天坚持叩齿,不失为牙周病的有效防治方法。叩齿,是古代人类用以保护牙齿的一种方法。《肘后备急方》日:“早晨叩齿三百下。”《延寿书》亦曰:“养生家晨兴叩齿,永无齿疾。”清晨,饮食未进,牙及牙龈促其血脉通畅,用以保护牙齿。  相似文献   

7.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公元581——682年)“寿高一百零二,无疾而终。”其保健方法在其著作中留下甚多,现摘要分述如下: 叩齿 《千金要方·齿病》中云:“叩齿百通,为之不绝,不过五百,口齿即牢密”,其要领是数以百计,节律协调,日日行之,才能有效。  相似文献   

8.
正原上海市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施杞如今已是83岁的高龄,但精神依然矍铄,每周仍坚持门诊一次。施老师从名医石筱山、石幼山先生,为石氏伤科传人,在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及伤科内伤病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自成"气血为纲、脏腑为本、病证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顾、法宗调衡"的防治慢性筋骨病学术思想。施老有一条座右铭:"于仁厚处用心,  相似文献   

9.
常言道:"药补不如食补"、"猴头燕窝,不如多吃米馍".金元时代名医张从正指出:"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考药攻."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凡欲治疗,先以食疗,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这些都说明在当时饮食调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正>他立志把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博及医源、精勤不倦"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不懈追求。他带领传染病医疗及管理团队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闯出一条富有传染病品牌特色的强院之路,使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相似文献   

11.
咽津养生法     
张天戈 《现代养生》2002,(10):18-18
中国古代许多医学著作中,都记载了咽津功的方法及其作用.古人把口中的津液称为醴液、华池、玉泉、琼浆、醍醐、金津、玉液等.如晋·<抱朴子>记载:"能养以华池,浸以醴液,清晨叩齿三百过,永不动摇."又如东汉文物<铜尚方规矩镜>中铭文记载:"渴饮玉泉,饥食枣."这里浸醴液、饮玉泉,就是古代的咽津养生气功,而道家把它称为玉液炼丹,流传久远.常年坚持锻炼,可以祛病,可以保健,可以延年.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撰著出版过一本《寿星孙思邈摄生精要》,较系统地介绍了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养生之道。此书1997年在新加坡发行,颇受该国读者青睐。1997年7月上旬至8月上旬,笔者应邀赴新加坡讲学,主要介绍了孙思邈在养生学方面的成就,同时签名售书和接待咨询。听众和读者对孙思邈的养生术无不倍感兴趣,该国几家著名的华文报纸如《联合早报》、  相似文献   

13.
腹部按揉能保健养生。在中医学的经典《黄帝内经》一书就有记载:"腹部按揉,养生一诀"。我国唐代名医、百岁老人孙思邈也曾经写道:"腹宜常摩,可去百病。"宋代著名的文豪苏东坡,善于自摩丹田养生术,并吟出过"一夜丹田手自摩"的诗句。中医认为,人体的腹部为  相似文献   

14.
周贻谋 《长寿》2009,(12):48-48
《名医别录》简称《别录》,是继《神农本草经》之后的又一部古代药物学名著。这是从两汉至魏晋时期一些名医所使用过的药物,大约是梁代陶弘景在编撰《本草经集注》时,不断搜罗汉魏以来有关药学资料,其后才正式整理成《名医别录》一书。该书主要内容为药物正名、性味、主治、别名、产地、采集季节、七情畏恶,  相似文献   

15.
唐代永淳年问.孙思邈行医来到京城,住在相国寺。寺里有位和尚名允惠,患了癫狂证.经常言语无常,狂呼奔走.遍服汤药.不见一效。允惠的哥哥与名医孙思邈是至交.恳请孙思邈设法治疗。孙详询病情.  相似文献   

16.
张乾 《保健医苑》2009,(8):40-41
<正>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老叩齿,就是指用上下牙有节奏地反复相互叩击的一种自我保健法,民间俗称"叩天钟"。我保健法,民间俗称"叩天钟"。事实证明经常叩齿,不仅能强肾固精、  相似文献   

17.
鳝鱼,通常指黄鳝,以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人钟爱,既是一种美味佳肴,又有其药用价值。陶弘景重其药用价值,收载《名医别录》,并列之为上品。  相似文献   

18.
正电视剧《老中医》的第13集中,赵闵堂向媒体展示了祖传绝技"悬丝诊脉"。在《西游记》里孙悟空也"悬丝诊脉"当过一回老中医。那么,中医"悬丝诊脉"到底是真是假?古代"悬丝诊脉"的由来中医"悬丝诊脉"的传说一般有两个版本。流传最广的故事是唐代名医孙思邈为长孙皇后"悬丝诊脉"。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怀孕十多个月不能分娩,重病卧床不起。经不少太医医治,病情一直不见好转。民间医生孙思邈被推荐进宫诊病。孙  相似文献   

19.
唐代名医孙思邈,不仅是我国历史上大医学家,而且是位活了一百余岁的老寿星,成为千古医家之寿魁,这是和他的养生之道分不开的。 孙思邈在他的代表作《千金要方》一书中提出了“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指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宜适当吃些甜食。这是因为,冬天过后,人们在春天里的户外活动增多,体力消耗较大,故需要较多的能量,但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