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和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对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27例患者均进行深静脉血栓的规范治疗并采用χ2检验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不同性别下肢骨折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概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以及不同骨折部位下肢骨折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概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骨折部位是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在下肢骨折患者中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要更加重视并加强监测,对合并有糖尿病患者术前加强血糖控制,对不同骨折部位的患者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加强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DVT发生率的效果评价。方法将120例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下肢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DVT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出现13例DVT,发生率为21.7%,干预组发生4例DVT发生率为6.7%。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下肢护理干预,可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吕晶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3):217-218
目的 为了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为生活不能自理的下肢骨折患者提供一套完善的护理服务.方法 制定全面的护理计划要根据下肢骨折患者的健康状态、心理状况、骨折类型、骨折部位以及手术完成情况来看.结果 下肢骨折均未出现并发症患者.结论 在制定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因人而异的护理计划时,可以使患者尽快康复并且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李玲玲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314-31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作用。方法 2009年2月至2011年8月对存在发生下肢DVT高危因素的86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预防下肢DVT的发生。结果 86例中,有2例发生下肢DVT,发生率2.32%,未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其余84例均顺利康复,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综合预见性护理,对预防并及时发现下肢DVT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下肢骨折卧床患者血中纤维蛋白原水平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下肢骨折卧床患者与非骨折患者血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并了解其与近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如何。方法 选择非暴力下肢骨折入院及因非骨折因素入院患者,入院时检测血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并观察在住院期间是否会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结果 骨折组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血栓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然而在骨折卧床这同一条件下,高纤维蛋白原水平组及高龄组中血栓形成发生率不高于同组相对低纤维蛋白原水平及低龄组。结论 只要因下肢骨折卧床的患者,不论年龄高低及血中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低均应给予预防血栓治疗。  相似文献   

6.
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朝华  张丽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623-3624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组较对照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下肢骨折患者常因手术、夹板或石膏固定、牵引等原因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由于医院无法提供长期住院的条件,故大多数患者在门诊行固定或牵引治疗后选择回家休养.老年患者因脏器功能衰退、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加之骨折后活动受限,极易出现压疮、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因此,如何降低在家卧床休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其养病质量,是社区护理工作探讨的课题.本文回顾性分析在家卧床休养的51 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并发疾病情况,探讨加强社区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居家老年人下肢骨折并发症的重要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骨折后肿胀下肢急性静脉血栓形成的超声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160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骨折后肿胀下肢急性静脉血栓形成的超声检查特点。结果:160例下肢骨折患者,骨折患肢178条,均发生肿胀。经超声检查发现15例患者的17条(9.55﹪)下肢有急性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对骨折后肿胀下肢急性静脉血栓形成诊断的有效方法是采用超声检查,具有准确、快速、方便、无创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老年下肢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老年患者术后经临床护理,无1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给予DVT的预防及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下肢创伤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因素,提高临床监护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 观察697例下肢骨折患者术后2周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下肢深静脉血流情况,收集可能与DVT形成的相关指标,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下肢骨折术后发生DVT者71例(10.19%).单因素分析显示DVT组年龄较大、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多发骨折、BMI≥25 kg/m^2、无踝泵练习、既往血栓史的构成比大于非DVT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585)、高血压(OR=2.766)和踝泵练习(OR=-0.455)人选的模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和高血压是下肢骨折术后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尽早活动锻炼可减少DVT发生的风险,尤其应加强存在DVT高危因素患者的术后观察和护理,降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下肢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加强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总结预防静脉血栓的方法 ,可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伤口的愈合。方法分析168例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情况。结果发生深静脉血栓5例,经系统用药后治愈。结论下肢骨折术后的患者易形成深静脉血栓,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效的预防措施、细致的护理、适当用药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预防和护理下肢骨折及术后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特别是多发外伤、髋关节置换和膝关节手术后较易发生深静脉血栓。我科在2011—2012年,共收治下肢骨折患者482例,其中发生DVT28例,发生率为5.8%,经过精心护理和及时治疗,均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00例下肢骨折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血管造影检查患者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形成情况。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灵敏度为94.11%,特异度为97.73%;患者患侧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及胫后静脉内径与健侧比较,血管内径明显扩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部骨折发生静脉血栓概率远高于股骨、胫腓骨及足踝部骨折(P<0.05);足踝部骨折发生静脉血栓概率最低(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实时、动态提供血管的解剖结构与血流动力学信息,能对患者血栓形成的部位作出诊断,可以为早期血栓的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疗效的评价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病率逐年增多,并可引起肺栓塞,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引起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较多,其中下肢骨折是引起DVT发生的因素之一。彩色超声以其安全、无创、价廉在早期诊断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独具优势,本文总结了我院下肢骨折引起的DVT5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研究高龄患者下肢骨折围手术期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 回顾性对我院近5年244例高龄下肢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寻找导致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高龄、心房纤颤、手术时间≥3 h等因素为老年下肢骨折围手术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或P<0.01)。高龄下肢骨折患者具有较多的脑卒中高危因素,重视术前及术中危险因素的控制,可以减少和预防围手术期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和足病防治中的多学科协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和足病的危害 下肢动脉病变是常见的外周动脉疾病,表现为下肢动脉的狭窄、闭塞。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更常累及股深动脉及胫前动脉等中小动脉。下肢动脉病变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同时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性较非糖尿病患者增加2倍。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药实践》2015,(4):310-312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下肢骨折患者60例临床资料,并对其一般资料进行统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下肢深静脉血流情况进行观察,收集并分析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并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本组共有11例下肢骨折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合理,未发生患者死亡。BMI、年龄、基础疾病、吸烟史、骨折程度均为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结论:BMI、年龄、基础疾病、吸烟史、骨折程度均为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其他骨折相比,股骨颈骨折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①患者的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部分患者在伤前即可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或偏瘫等全身疾患。伤后患者常常卧床不起,较易发生肺炎、褥疮和下肢静脉炎等并发症,因而其病死率较一般骨折患者为高。②由于功能解削上的特点,骨折部位常承受较大的剪切应力,影响骨折及骨折复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坐位硬膜外穿刺法在下肢骨折麻醉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穿刺成功率增加,而术后腰痛等并发症减少。结论坐位硬膜外穿刺法能广泛地应用于下肢骨折的麻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综合预防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非手术治疗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体会。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非手术治疗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78例和普通组22例。治疗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均进行入院评估、心理护理、患肢护理、疼痛护理、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护理、早期被动活动及功能锻炼等综合预防护理;普通组患者放弃住院并出院指导。比较2组发生深静脉血栓情况。结果治疗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8%明显低于普通组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非手术治疗深静脉血栓的综合预防护理,能够有效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不增加住院费用,是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的综合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